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BYNENYZJ/ZDHB-2015(A/1) 质计中心钢瓶气体泄漏及爆炸应急救援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确保在气瓶意外泄漏及爆炸紧等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应对,迅速处理,使财产及环境安全的损失降到最低。1.2 适用范围用于质计中心甲醇化产化验室范围内可能发生气瓶意外泄漏、爆炸的事故的应急处理。2 气瓶室危险性识别2.1 气瓶室存放气体概况甲醇化产化验室所使用的气瓶种类有:氧气瓶、氢气瓶、氮气瓶、合成空气气瓶、氦气气瓶以及标气气瓶。下表为甲醇化验室钢瓶气体种类和最大存放量:气瓶室气体种类和数量序号气品含比(%)体积气瓶数量(瓶)临界量(T)是否为重大危险源备注1He10040L20200否2O210040L10200否3H210040L205否4N210040L20200否5空气140L2010否6标气(煤气)1008L45否7标气(O2)1008L2200否8标气(H2S)200ppm8L55否9标气(煤气)1008L45否10标气(CO2)0.108L1200否2.2 风险分析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规定,由于气瓶是移动压力容器,且存储量远远低于临界值,所以气瓶室气体都不构成重大危险源。2.3 几种高纯度气体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分析2.3.1 氧气危险性评估2.3.1.1 与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还原剂能发生强烈反应。2.3.1.2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静电积累,放电可引起燃烧爆炸。2.3.1.3 高速氧气流遇油渍、油污易着火。2.3.1.4 氧气因储存、保管、运输不当,或遭遇其他突发事件,造成贮存容器及其附属装置损坏,导致泄漏。一旦泄漏极易引起爆炸,长时间吸入纯氧会造成氧气中毒。2.3.2 氢气危险性评估2.3.2.1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2.3.2.2 燃烧时看不见火焰(即使在黑暗中)。高压释放常常在没有任何点火源的情况下着火。2.3.3 氮气危险性评估2.3.3.1 氮气为惰性气体,有窒息性,在密闭空间内可将人窒息死亡。2.3.3.2 氮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2.3.3.3 氮气过量,使氧分压下降,会引起缺氧。大气压力为392kPa表现爱笑和多言,对视、听和嗅觉刺激迟钝,智力活动减弱;在980kPa时,肌肉运动严重失调。潜水员深潜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上升时快速减压,可发生“减压病”。2.3.4 二氧化碳危险性评估2.3.4.1 窒息性气体,在密闭容器内可将人窒息死亡。2.3.4.2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2.3.5 氦气危险性评估2.3.5.1 氦气为惰性气体,有窒息性,在密闭空间内可将人窒息死亡。2.3.5.2 氦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2.3.6 氢气危险性评估2.3.6.1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2.3.6.2 硫化氢是强烈的神经毒物,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吸入,而且经人体的黏膜吸收比皮肤吸收造成的中毒来的更快。急性中毒,突然昏迷,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发生闪电型死亡,高浓度接触眼结膜会发生水肿和角膜溃疡。而低浓度长期接触,会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2.3.7 煤气危险性评估2.3.7.1 工业上所指煤气是指含有CO、CH4及H2等多种可燃气体成分的混合气体。其泄漏可引起一氧化碳中毒。2.3.7.2 煤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2.3.8 氧气危险性评估2.3.8.1 与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2.3.8.2 因储存、保管、运输不当,或遭遇其他突发事件,造成贮存容器及其附属装置损坏,导致泄漏。一旦泄漏极易引起爆炸。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3.1 成立气瓶泄漏及爆炸事故应急救援小组,组织分工为:3.1.1 泄漏抢险,根据事故情况,制定堵漏、灭火、导液等抢险技术方案,并对事故现场的受伤人员进行救援和物资转移。3.1.2 火灾扑救,铺设好消防水带,布置战场,启动消防泵,及时扑救突发火灾。3.1.3 安全警戒,根据应急救援预案有关设立警戒区域的要求和规定,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保卫,疏散警戒区内无关人员。3.1.4 通信联络,建立有效的通讯,及时向上一级报告事故情况。 3.1.5 与后勤保障,危险区域内提供防爆型通讯器材,提供防毒面具、消防器材、堵漏用专用工具等抢险救援用物资及装备。4 具体应急处置措施4.1 氧气泄漏应急处理4.1.1 发生泄漏时,气瓶室负责人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或空旷通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挥人员获悉后带领应急处理人员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4.1.2 对现场的工作人员接触了泄露的氧气应按以下方法进行防护处理:a)皮肤接触:接触液氧后,浸入温水中,就医。b)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c)呼吸系统和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d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e 手防护:带一般作业防护手套。f 其他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4.2 氢气泄漏处理4.2.1 发生泄漏时,气瓶室负责人要立刻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4.2.2 对现场工作人员接触了泄漏的氢气应按以下方法进行防护处理:4.2.2.1 皮肤接触: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对少量皮肤接触,避免将物质播散面积扩大。4.2.2.2 眼睛防护:如果皮肤或眼睛接触该物质,应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20分钟。 4.2.2.3 呼吸系统防护: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4.2.2.4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4.2.2.5 手防护:带一般作业防护手套。4.2.2.6 其他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4.3 氮气泄漏处理4.3. 1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4.3.1.1 皮肤接触:接触液氮,可形成冻伤。用温水冲洗患处,就医。4.3.1.2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4.3.1.3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4.3.1.4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4.3.1.5 手防护:带一般作业防护手套。4.3.1.6 其他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4.4 二氧化碳气体泄漏处理4.4.1 发现泄漏迅速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4.4.1.1 皮肤接触:用温水冲洗患处,就医。4.4.1.2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4.4.1.3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建议佩戴供气式呼吸器。4.4.1.4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4.4.1.5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4.4.1.6 其他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4.5 气瓶受外界火焰威胁时,必须根据火焰对气瓶的威胁程度确定应急措施4.4.1 若火焰尚未波及气瓶,全力将火扑灭即可。4.4.2 当火焰已波及到气瓶或气瓶已处于火中,为防止气瓶受热爆炸,应对气瓶进行淋水冷却处理,同时迅速将气瓶移到安全的地方,然后全力将火扑灭。4.4.3 当无法转移气瓶时,在保证安全距离的前提下,用水龙带或其他方法向气瓶上喷射大量的水进行冷却。4.6 气瓶爆炸事故的应急措施:4.6.1 若气体或气瓶发生爆炸时,现场人员应立即通知所有人员立即疏散到安全地带,在可行情况下关闭现场所有的总电闸,在逃离现场过程中拨打消防求救电话告诉其公司详细地址获取救助,若伤及到人员,现场管理人员立即组织人员协助其撤离现场到安全带, 拨打医院救助电话求救。4.6.2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人应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指挥现场人员在佩戴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情况下撤离附近场所和附近建筑屋内的易燃易爆物质包括关掉总电闸,防止引起连环爆炸,导致险情进一步严重化。4.6.3 在消防人员赶到现场实施救助前,严禁任何人靠近,防止误伤,导致人身伤害或生命危险。4.7 处置的一般要求4.7.1 气瓶发生泄漏,应立即切断或关闭可燃气体来源的各相关阀门;4.7.2 切断事故现场电源(防爆电器除外),关闭常用通讯工具,消除所有火种;4.7.3 使用防爆抢险工具,穿戴专用救援服装,防止撞击、摩擦、静电起火;4.7.4 在未切断泄漏源的情况下,严禁熄灭已稳定燃烧的火焰。4.7.5 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应防止泄漏物向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4.7.6 通常含氧量10是人体不出现永久性损伤的最低限。因此,警告大家不要进入可燃气体蒸气中。4.7.7 设定区域和疏散建立危险区域、缓冲区域、疏散区域,实施必要的交通管制和交通疏导。根据气瓶间储量、泄露程度、地形、气象等,对泄漏影响范围进行评估,在距离泄漏点至少半径800米范围内实行全面警戒,划出警戒线,设立明显标志。疏散无关人员,以各种方式和手段通知危险区域、缓冲区域、疏散区域内的周边人员向上风向迅速撤离。实施交通管制,禁止一切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缓冲区域。着火隔离至少1600米(以泄漏源为中心,半径1600米的隔离区)。4.7.8 消除火种立即在危险区域、缓冲区域、疏散区域内停电、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体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现代电视原理课件
- 2025年Python虚拟现实考试专项训练试卷 案例解析版
- 2025年电气工程师考试专项训练试卷 电气设计重点难点攻克
- 2025年高中英语中考冲刺押题试卷 口语表达专项训练
- 重庆市万州二中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玩滑梯的启示课件
-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树人中学2026届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民法典宣讲课件
- 王献之练字课件
-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25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五课5.3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 饲料营销技巧培训
- 防治地质灾害培训课件
- 秋季肠道疾病预防
- 2024中国中煤销售集团总部及所属企业电力营销专业人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初中英语沪教牛津版单词表(共6册)
- 学校安全隐患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
- 酒店客房验收工程项目检查表
-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 产品包装设计与印刷流程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