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中考科学 决胜专题训练之四 科学方法 浙教版.doc_第1页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中考科学 决胜专题训练之四 科学方法 浙教版.doc_第2页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中考科学 决胜专题训练之四 科学方法 浙教版.doc_第3页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中考科学 决胜专题训练之四 科学方法 浙教版.doc_第4页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中考科学 决胜专题训练之四 科学方法 浙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决胜中考专题训练之四:科学方法一、选择题1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通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测量“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abcd2下列实验操作或调查活动中,属于控制变量方法的是()a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b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应该用大光圈将视野调亮c调查流感的发病率与季节的关系时,男女的发病率要分开统计d研究导体电阻与粗细的关系时,保持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温度不变3在观测或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推理找到规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事例中不属于这一方法的是()4下列现象可以作为对应假说(或学说)的证据的是()气球充气实验:大爆炸宇宙论我国的中华龙鸟化石:自然选择学说东非大裂谷的形成:板块构造学说落在澳大利亚的一颗陨石中存在多种氨基酸和有机物:原始生命物质来自外星球abcd5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核糖体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一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一cooh,具有酸的性质)。氨基酸分子具有的性质是()a只能与硫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b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与硫酸反应 c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既不能与硫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6下列每组对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设计实验目的实验一实验二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少量红砖粉和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b将铁钉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并将试管口密封将铁钉放入装有水的试管中,使铁钉一半被水淹没铁生锈是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c将铁丝放入2ml10%的硫酸铜溶液中将银丝放入2ml10%的硫酸铜溶液中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d将植物嫩叶浸泡在10ml蒸馏水中取10ml蒸馏水,通入过量二氧化硫气体,再将植物嫩叶浸泡其中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7科学研究中常用图像来表示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问xy0题变得直观明了。下列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符合如图所示的是()a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b物质的密度与质量的关系 c同一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d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8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实验目的是()a甲图中,调节光圈,是为了扩大观察视野b乙图中,实验时,先通一会儿氢气,是为了提高氧化铜的纯度c丙图中,将受力物(塑料板)转一个角度,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二力大小是否相等d丁图中,调换磁铁的南北极位置,是为了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方向是否与磁场方向有关9科学实验为科学结论的得出提供了支持。下列各选项中,科学实验与科学结论的关系错误的是()a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流的磁效应 b马德保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c电解水实验导致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结构的发现 d米勒模拟实验支持了生命物质可由非生命物质转化的可能10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所示)。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a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b探究的假设: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c探究的目的:研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d探究的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11“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在探究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能;探究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等四个实验中,利用此方法的有( )a b c d12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类比法”、“建立模型法”等。下面是初中科学中的几个研究实例:研究电流时,把电流比作水流;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物体的质量保持不变;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 其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a和 b和 c和 d和13科学是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新的科学理论或学说通常是在补充、修正甚至推翻原有理论或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以下选项的各组理论或学说间,未体现以上过程的是( )a天圆地方说大陆漂移说b神创论达尔文的进化论c托勒密的地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d汤姆生的“葡萄干面包”原子结构模型卢瑟福的核式原子结构模型14物理学中用实验研究三个量(或三个量以上)之间的关系时,常采用控制变量法。下列实验设计不是利用控制变量法的是()15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模型法”、“类比法”等方法,下面是初中物理中的几个研究实例: 用总电阻表示同一段电路上串联的两个电阻;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研究电流时把它与水流相比;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上述几个实例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a b c d16某同学在复习时,对质量、速度、密度、热值、比热、电流、电阻和电功率等概念按一定特征作了分类(见下表)。他使用的科学方法是( )a分析和归纳 b调查和假说 c实验和演绎 d数学方法和实验17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帮助我们寻找规律,认识事物。下列有关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18在科学研究和学习中,常常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直接实验和测量,要创造条件进行模拟实验。下列有四个来自教材的实验,不属于模拟实验的是( )19一个科研小组计划检测一种新研制的环保型除草剂是否能有效地除草,他们选用了三块相似的草地进行实验。第一块草地喷洒传统的除草剂,第二块草地喷洒与第一块等量的新型除草剂,第三块草地不喷洒任何除草剂。几天后,发现第一块草地的除草效果良好,而第二块草地与第三块草地长势相似,那么下列判断中合理的是( )a实验失败 b对照组设置不合理c新的除草剂能投入使用 d新的除草剂可能没有除草效果20某研究人员正在对某种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进行研究,研究过程如下:他解剖其茎,制作茎切片,发现茎运输物质的通道结构有两种,如图中的a、b所示;他认为结构a可能为植物运送水分和无机盐,结构b可能为植物输送有机物;他想将结构a封闭,植物会萎蔫而死亡;他想切断此植物的结构b,一段时间后,在切口的上方会出现瘤状物。则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为“推论”,为“实验” b为“推论”,为“实验”c为“假说”,为“推论” d为“假说”,为“实验”二、简答题21科学中不易直接测量的变量可以转化为可感知、可量度的量进行研究。请分析回答:在“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时,必须让木块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通过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得知摩擦力的大小;在“研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乙所示),将质量不同的小钢球从同一斜面、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滚下,通过比较同一木块被小钢球推动后 ,可判断出小钢球刚滚到水平面时动能的大小。图甲图乙h22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恐龙到底是恒温动物,还是变温动物,常是学者热烈争辩的课题。甲学者提出下列论点支持恐龙是恒温动物:论点一:在寒冷的北极圈地层里常发现有土生土长的恐龙化石。论点二:像恒温动物中的鸟类一样,少数恐龙化石也残留有能够保温的羽毛构造。论点三:像恒温动物中的哺乳类一样,恐龙化石的骨骼中布满管脉空隙,这原先是血液流经之路。乙学者提出下列论点支持恐龙是变温动物,反驳甲学者的论点:论点四:从恐龙化石的尺寸分析,一般而言,恐龙体形都很庞大。论点五:到了冬天,恐龙就会从寒冷的地方迁移至阳光较多、气候较暖和的地方。论点六:恐龙具有羽毛,其主要功用是遮住夏天强烈的阳光,而非防止身体散热。论点七:今日许多的变温动物如爬行类,其骨骼也呈现高度管脉化,但一些小型鸟类和哺乳类的恒温动物,骨骼的管脉化程度则偏低。(1)乙学者所提到的论点四至论点七中,论点与甲学者所提到的任一论点没有形成针对性反驳。(2)若乙学者认为生活在北极圈内的恐龙仍有机会晒到阳光而提高体温,他所持有的理由是。a恐龙有冬眠的习惯,故不需要阳光b恐龙能随季节作迁移c恐龙具有羽毛,其主要功能是遮住阳光23控制变量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1)下列四个实例中,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的是哪些? a. 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b. 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c. 用水流的形成来类比电流的形成d.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2)为验证新鲜猪肝提取液的催化作用,小明做了以下实验:在试管中加入7.5%的h2o2溶液10毫升,再加入2毫升新鲜猪肝提取液。观察产生气泡的速度。有同学认为小明的实验缺少对照组,补充了如下实验:甲:在另一试管中加入7.5%的h2o2溶液10毫升,再加入2毫升蒸馏水。观察产生气泡的速度。乙:在另一试管中加入7.5%的h2o2溶液10毫升,不再加任何物质。观察产生气泡的速度。则以上哪项可以作为小明所做实验的对照组 。a甲 b乙 c甲和乙均可24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与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请完成下列有关探究技能的问题。(1)找证据:收集、分析各种证据是认识物质的基本方法。如汗液有咸味,因此有同学认为汗液中有氯化钠。为了验证猜想,他收集了一定量的汗液,然后向其中滴加一种化学试剂,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这种化学试剂是 。次 数12345坩埚和硫酸铜晶体总质量(g)10.710.19.89.89.8(2)推理:食盐和工业用盐(主要成分为亚硝酸钠,化学式nano2)都有咸味,但亚硝酸钠对人体是有剧毒的。比较食盐和亚硝酸钠的化学式,可推断亚硝酸钠组成成分中的 是有剧毒的。(用化学符号表示)(3)处理数据:在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质量分数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已知坩埚质量为8.7克)则该实验测得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为 。25平常我们吃熟鸡蛋时,发现被蛋白质包围的蛋黄是圆球形的,那么生鸡蛋的蛋黄形状是否也是圆球形的呢?为探究这个问题,某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下面的实验,同时还查阅了相关材料。 步骤一:取一只玻璃杯,里面盛小半杯清水,在清水里加入一大滴菜油,发现菜油滴到水面上后呈薄片浮于水面; 步骤二:再取一定量的酒精,沿着杯壁慢慢倒入水中,发现随着倒入酒精量的增多,油的薄片慢慢变小,厚度渐渐增加,变成扁球形,最后演变成圆球形,悬浮在酒精溶液中。 小资料:当油滴处于悬浮状态时,表面张力会使它的表面积可能缩小到最小值,而在体积一定的条件下,以球形的表面积为最小。对上述实验过程进行分析后完成下列问题;(1)推测生鸡蛋中蛋黄的形状是 _ _ _ 形;(2)请从密度的角度分析油滴处于悬浮状态的原因; _ _ _ (3)该实验体现了哪一种科学探究方法? _ _ _ a.控制变量法 b.类比法 c.对照法26夏天烈日曝晒过的汽车,车内温度可达50以上。针对这一情况,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汽车遮阳帘,汽车遮阳帘是否真的有遮阳效果?研究人员选取了普通型、加厚型和折叠型三款表面镀铝膜的汽车遮阳帘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选取三辆颜色、型号相同的同款汽车,并排朝南停放在阳光充足的空旷地方。 将三款汽车遮阳帘分别安装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后,关上车门,并编号。 一段时间后,用灵敏温度计分别测量车内的温度。 (1)进行该实验的最佳时间是 。 a早晨 b中午 c傍晚 (2)该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是 。27影响导体电阻大小有多种因素。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是为了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 的关系。同学们查阅资料后知道某些导体的电阻还与磁场强弱有关(磁场强弱称为磁场强度,用符号b表示,其单位为特斯拉,用符号t表示),电阻随磁场的增强而增大,利用这种关系可以测量磁场的强度。如图乙所示为室温下某磁敏电阻阻值r随磁场强度变化的曲线。若实验室可提供以下器材:磁敏电阻、蹄形磁铁、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毫安为单位)。(1)现要测定如图丙所示蹄形磁铁两极间磁敏电阻r所在处的磁场强度,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2)某同学正确实验后,测得磁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数据如下:实验次数123u/伏0.450.911.50i/毫安0.30.61.0请利用表中数据计算该磁敏电阻r在此磁场电的阻值为 欧,该处磁场强度大约为 特斯拉;(3)若要在上述实验后继续研究磁敏电阻大小与磁场方向的关系,则只要在原实验中改变 即可。28. 在学校实验室开放时同学们对手摇发电机非常感兴趣,他们想:发电机产生感应电流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于是他们开展了探究,以下是他们所用的发电机和实验记录表:根据表格可知,他们准备研究发电机产生感应电流的大小是否与 有关。 (2)手摇发电机在发电时将 能转化为电能。 (3)他们根据小灯泡的亮度来判断电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像这种用能直接观测的量来显示不易直接观测的量的方法叫“转换法”。下列方法属于“转换法”的是 (填序号)根据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判断磁性的强弱;根据能否进行新陈代谢来区分生物与非生物;根据纯净物中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区分单质与化合物。参考答案一、选择题cddd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