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人民版.doc_第1页
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人民版.doc_第2页
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人民版.doc_第3页
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人民版.doc_第4页
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人民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溪一中、养正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第卷(选择题 共3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答案一律填涂到答题卡上。)1梭伦在诗中曾写道:“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这表明梭伦改革( )着眼点在于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恰好满足了平民阶层的需求 没有触动贵族利益 过多地扮演了“调停人”的角色a b c d2右图再现了商鞅变法的一项重大举措。这实质上是( ) a“塞私门之请” b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c承认土地私有 d实行“田里不鬻”原则3某班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题目。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孔子办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 b诸子百家筑就中华民族的精神c铁犁牛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d商鞅变法开创大秦帝国的百年基业4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三者的相似之处有(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限制官僚地主的利益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a b c d5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否定教皇地位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 倡导人的解放6马丁路德、加尔文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包括( )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建立了以国王为首脑的教会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a b c d7俄国农奴制改革是进步的,这是因为( ) 它彻底废除了俄国落后的生产关系 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工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它使许多农奴获得解放,扩大了自由劳动力的来源 它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市场a b c d81880年前后,康有为游历香港、上海等地后认为:“览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上述史料表明( )a感受近代都市文明,康有为思想发生转变b西方文明程度高,中国必须“师夷长技以制夷”c先进的中国人正式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主张d近代中国人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9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提倡维新变法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c宣传科学救国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10孔子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周游列国,克复周礼。下列言论中,体现了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的是(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a b c d11下列有关历史情景的表述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a公元前230 年的某一天,一官员上朝见到嬴政后高呼大王 b公元前220 年,太仆张某奉秦始皇之命购买上等良马 c公元前216 年,李某被任命为某县县令,提拔其弟弟担任县尉以负责军事 d公元前206 年某月,身在咸阳的方某用小篆给家人写了封平安信12有人认为对康熙应该重新评价。中国近代的落后,始自康熙皇帝,因为他处在巨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改革,其一生的功业只是人为地延长了已经衰亡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制度迈进的最佳时机,给近代中国留下了沉重的包袱和苦难。此评价采用的方法是( )a全球化理论 b文明史观 c辩证法 d阶级分析法131800年2月,法国政府发布的一份致哀令中写道:“这位伟大人物曾为反对暴政而进行了战斗;他确立了他的国家的自由;法兰西人民同全世界的自由人一样,将永远对他保持最珍贵的记忆”该致哀令悼念的“伟大人物”是( ) a拿破仑波拿巴 b奥利弗克伦威尔 c乔治华盛顿 d罗伯特沃波尔14以下有关克伦威尔的叙述错误的是( )a清教徒的著名代表人物 b掌权期间英国与荷兰之间发生过战争c指挥过纳西比战役 d执政后期蜕变为封建专制君主15瞿秋白在1921年5月1日的日记中写道:“回忆二三月间,我到俄国人家里,那冷淡枯寂的生活,黑面包是常餐便饭的唯一食品。现在丰富的多了,可非得有钱不可,市场物价因投机商人之故而很不稳。”材料中描述的前后情形变化,主要反映了苏俄实施( ) a工业化方针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运动16凯末尔曾说过:“为了拯救国家,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摧毁从政府机器到国民精神的一切,并树立新的东西”。下列反映其理论的措施包括( )废除土耳其政教合一的政体 革新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效仿西方的法律法规 推行文化教育改革a b. c d17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搞清楚 a b c d18“自然界存在着规律,而且规律是能够被发现的。这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人们开始用理性的眼光来打量世界。”做出这一伟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第ii卷(材料题 共64分)19.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6分)公元前6世纪,梭伦在雅典实行改革,公元前4世纪,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可以说,这是东西方不同国度在几乎相同历史时期实行的变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 梭伦说:“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双方(贵族和平民)都要适可而止,以公正为本。然而,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梭伦受到了来自两方的攻击,被迫无奈,最后只身逃出希腊。 冯俊科西方幸福论-从梭伦到费尔巴哈材料二商鞅颁布二十等爵制,不论出身,依军功受爵赏,“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斩“五甲首而隶五家”。而对于私斗,则严加禁止,“各以轻重被刑”。(法令)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就是说单凭血统高贵而没有军功的人,不得列入公族的簿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摘引自刘泽华主编中国通史教程第一卷据材料一,分析梭伦无法达到改革目标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梭伦的哪些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这些规定的实行使秦国统治集团的内部构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两次变法都涉及“法治”,两者内涵有何不同?各造成了怎样的影响?(6分)20【选修1历史上的改革回眸】(16分)自古以来,重大改革都注重教育方面的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材料二 1863年6月18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国务会议提交的大学章程,取消了教育部督学对大学的种种干预,恢复了1835年被尼古拉一世取消的大学自治。1864年6月14日,颁布了关于初等国民学校条例,其中规定允许社会团体和私人创办小学。1864年11月19日,颁布了中学章程。 根据这个章程,中学分为古典中学和实用中学(重点学习数学与自然科学)两类。 . 刘祖熙改革与革命 据材料一的两则史料,概括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以及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 (6分)根据材料二,概括亚历山大二世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综上所述,简述教育与改革的关系。(4分)结合上述材料,概括孔子和柏拉图的政治思想的相同点,并指出其政治主张的实质。(8分)为传播他们的思想主张,孔子和柏拉图采取了怎样的共同方式?他们的主张是否被统治者接受?请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22【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民族主义,并非遇着不同种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是不许那不同种族的人,来夺我民族的政权,民族革命的缘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而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民族之前途 材料二 研究邓小平的外国学者,根据邓小平在当代扮演的重要角色,从四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