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工程课程计算说明.doc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某城市的给水管网初步设计【水利工程】【12张CAD图纸+毕业论文】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某城市的给水管网初步设计【水利工程】【12张CAD图纸+毕业论文】.rar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某城市的给水管网初步设计说明书.doc---(点击预览)
给水工程课程计算说明.doc---(点击预览)
管网布置等水压线.doc---(点击预览)
平差附表.doc---(点击预览)
平差结果.doc---(点击预览)
地形图.doc---(点击预览)
事故时简图.dwg
平面图.dwg
明天.dwg
最大时简图.dwg
林木简图.dwg
消防时简图.dwg
消防时简图.wmf
用水变化曲线.dwg
用水变化曲线.wmf
等水压线.dwg
等水压线.wmf
简图.dwg
管网布置与标注.dwg
管网布置方案二.dwg
管网平差.rar
长度标注.dwg
集中流量.wmf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45835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25.42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5-07-20 上传人:信达机械Q****3512... IP属地:江苏
20
积分
关 键 词:
给水 工程 课程设计 城市 给水管网 初步设计 水利工程 cad图纸 毕业论文 给水工程课程
资源描述: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某城市的给水管网初步设计

20页 5800字数+论文说明书+12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事故时简图.dwg

地形图.doc

平差结果.doc

平差附表.doc

平面图.dwg

明天.dwg

最大时简图.dwg

林木简图.dwg

消防时简图.dwg

消防时简图.wmf

用水变化曲线.dwg

用水变化曲线.wmf

等水压线.dwg

等水压线.wmf

简图.dwg

管网布置与标注.dwg

管网布置方案二.dwg

管网布置等水压线.doc

管网平差.rar

给水工程课程计算说明.doc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某城市的给水管网初步设计说明书.doc

长度标注.dwg

集中流量.wmf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

第一节设计任务及设计资料

工程概述:

本设计为广东省某城市的给水管网初步设计,该城市位于广东,A 河的中下游。城市分为Ⅰ、Ⅱ两个行政区,总共人口12.2万人;A河流将该城市分成两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个工业区;城市中各工业企业对水质无特殊要求,城市楼房平均层数6层。其基本资料具体如下。

一、设计资料

1.基本情况

该城市位于广东,A 河的中下游。城市分为Ⅰ、Ⅱ两个行政区,总共人口12.2万人;A河流将该城市分成两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个工业区;房屋平均层数6层。

⒈条件图:  1:5000  城市平面图

2.城市居住房中的卫生设备情况:

Ⅰ区:室内卫生设备情况(有给水、排水、淋浴、热水供应);

Ⅱ区:室内卫生设备情况(有给水、排水、淋浴、热水供应);

3城市中房屋的平均层数:

Ⅰ区 6 层;Ⅱ区 6 层;

4工业用水情况:

城市中有下列工业企业,其位置在城市平面图;

① 工业区Ⅰ,生产用水量   6000   米3/天。

工人总数 3400 人,分 两 班工作,热车间占 41.18 %

第一班 1700 人,使用淋浴者 1700 人;其中热车间 700 人

第二班 1700 人,使用淋浴者 1700  人;其中热车间 700 人

②工业区Ⅱ,生产用水量  8000  米3/天。

工人总数 5100 人,分 两 班工作,热车间占 35.29 %

第一班 2550  人,使用淋浴者 2550 人;其中热车间 900人

第二班 2550  人,使用淋浴者 2550 人;其中热车间 900人

5. 给水水源: A河

2.城市综合用水

城市综合用水变化曲线及时变化系数

用水时变化系数Kh=1.23。

时间0-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

用水量%2.822.792.933.063.133.784.935.135.114.814.644.52

时间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1919-2020-2121-2222-2323-24

用水量%4.494.454.454.555.114.924.94.714.294.043.423.02

二、设计任务

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

2.城市输水管与给水管网设计

3.二级泵站设计

4.图纸。

给水管网布置及水厂选址

该城市有一条自西向东流的水量充沛,水质良好的河流,可以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该城市的地势比较平坦没有太大的起伏变化。城市的街区分布比较均匀,城市中各工业企业对水质无特殊要求。因而采用统一的给水系统。城市给水管网的布置取决于城市的平面布置、水源、调节构筑物的位置、大用户的分布等。考虑要点有以下:

①定线时干管延伸方向应和二级泵站输水到水池、水塔、大用户的水流方向一致。干管的间距一般采用500m-800m 。

②循水流方向,以最短的距离布置一条或数条干管,干管位置从用水量较大的街区通过。

③干管尽量靠近大用户,减少分配管的长度。

④干管按照规划道路定线,尽量避免在高级路面或重要道路下通过,尽量少穿越铁路。减小今后检修时的困难。

⑤干管与干管之间的连接管使管网成环状网。连接管的间距考虑在800-1000m左右。

⑥力求以最短距离铺设管线,降低管网的造价和供水能量费用。

输水管线走向应符合城市和工业企业规划要求,沿现有道路铺设,有利于施工和维护。城市的输水管和配水管采用钢管(管径)1000mm时)和铸铁管。配水管网共设10个环,输配水管路布置如附图(一)所示.

另外考虑到河流将该城市分成两半,为了安全供水起见在河流的上游铺设倒虹管,在其两岸应设阀门井,阀门井顶部标高应保证洪水时不被淹没。井内有阀门和排水管等。倒虹管顶在河床下的深度不小与0.5m,在航道线范围内不应小于1m,倒虹管使用钢管并须加强防腐措施。

对水厂厂址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并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

  (1)、给水系统布局合理;

  (2)、不受洪水威胁;

  (3)、有较好的废水排除条件;

  (4)、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

  (5)、有良好的卫生环境,并便于设立防护地带;

  (6)、少拆迁,不占或少占良田;

  (7)、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第二节给水管网设计计算

基础资料:

总人口(万)绿地面积(万平米)道路面积(万平米)工业区Ⅰ总人数其中高温     车间人数工业区Ⅱ总人数其中高温      车间人数

12.250843400140051001800

1.最高日用水量

城市最高日用水两包括综合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及职工生活用水及淋浴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未预见用水和管网漏失水量。

该城市在广东,总人口12.2万人,查《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可知该城市位于一分区,为中小城市。综合生活用水定额采用上限370L/cap.d管网附件和构筑物

阀类  

配水管网应根据管道连接情况设置分区检查阀门,并且能满足事故管段切断的需要、管网区域检漏的需要。阀门间距不应超过5个消火栓的布置长度。配水管道的隆起点应装设排(进)气阀,低凹点应装设泻水阀,限制水流流向处应装止回阀,消火栓前面应装设阀门。

消火栓

负有消防任务的配水管网应设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不应大与120m,消火栓接管应为直径不小与100mm,的分配管,消火栓尽可能设在交叉路口,距离建筑物不小与5m,距车行道边不大与2m。

管道配件  

根据管材和管道连接情况正确选择配件,标准配件和特种配件。

参考资料:

1.严煦世  范谨初主编  给水工程  (第四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2.严煦世主编 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 第1,4册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5

3.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第1,3,4册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4.室外给水规范 (GBJ 14-8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编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内容简介: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 第一节 设计任务及设计资料 一 . 课程设计题目 广东省某城市的给水管网初步设计 二 . 工程概述 利用所学过的知识对该城市的给水管网进行初步的设计 三 . 计算说明 (一 )、原始资料: 条件图 : 1: 5000 城市平面图 城市居住房中的卫生设备情况: 区: 室内卫生设备情况(有给水、排水、淋浴、热水供应) ; 区: 室内卫生设备情况(有给水、排水、淋浴、热水供应) ; 城市中房屋的平均层数: 区 7 层;区 7 层; 工业用水情况: 城市中有下列工业企业,其位置在城市平面图; 工业区 厂,生产用水量 6000 米 3天。 工人总数 3400 人,分 两 班工作,热车间占 41.18 第一班 1700 人,使用淋浴者 1700 人;其中热车间 700 人 第二班 1700 人,使用淋浴者 1700 人;其中热车间 700 人 工业区 厂,生产用水量 8000 米 3天。 工人总数 5100 人,分 两 班工作,热车间占 35.29 第一班 2550 人,使用淋浴者 2550 人;其中热车间 900 人 第二班 2550 人,使用淋浴者 2550 人;其中热 车间 900 人 9. 给水水源: A 河 10.附录:城市用水量变化曲线及时变化系数 变化系数 :Kh=1.23 时间 0-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 10-11 11-12 用水量 % 2.82 2.79 2.93 3.06 3.13 3.78 4.93 5.13 5.11 4.81 4.64 4.52 nts时间 12-13 13-14 14-15 15-16 16-17 17-18 18-19 19-20 20-21 21-22 22-23 23-24 水量 % 4.49 4.45 4.45 4.55 5.11 4.92 4.9 4.71 4.29 4.04 3.42 3.02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基础资料 : 总人口(万) 绿地面积(万平米) 道路面积(万平米) 工业区总人数 其中高温 车间人数 工业区总人数 其中高温 车间人数 12.2 50 84 3400 1400 5100 1800 工业区生产用水量每日 6000 立方米;工业区生产用水量每日 8000 立方米。 (二 )基本数据的确定 由原始资料该城市位于广东 ,人口数 12.2 万 ,查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可知该城市位于一分区,为中小城市。 从设计规范查出: 综合生活用水定额采用上限 370L/cap.d; 工厂职工生活用水量采用一般车间每人每班 25L,高温车间每人每班 35L 计算,淋浴用水按一般车间每人每班 40L,高温车间每人每班 60L 计算; 浇洒道路用水量按每平方路面每次 1.5L 计算; 绿化用水量按 2L/d.m2 计算; 城市的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 25%计算; 消防用水按同一时间内火灾发生次数 2 次,每次用 水量 45L/S 计算; (三)用水量计算 城市设计用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计算 ,包括 :综合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 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城市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量。 1 居民最高日生活用水量 Q1 : Q1=qNf Q1 城市最高综合生活用水, m d; q城市最高综合用水量定额,( cap.d); 城市设计年限内计划用水人口数; f城市自来水普及率,采用 f=100% 所以: Q1 370 12.2 104 100%/1000 45140 m /d 2 工厂生产用水量及职工用水量: Q2: 工厂生产用水量: 6000+8000=14000 m /d 工人生活用水量: 25( 2000+3300) /1000+35( 1400+1800) /1000=244.5 m /d 工人淋浴用水量: 40( 2000+3300) /1000+60( 1400+1800) /1000=404 m /d 工厂生产用水量及职工用水量: Q2 14000+244.5+404=14648.5 m /d nts 3 浇洒道路用水量 Q3: Q3 1.5 84 104 3/1000 3780 m /d 4 绿化用水量 Q4: Q4 2.0 50 104/1000=1000 m /d 5 城市的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 25%计算。 6 最高日设计流量 Qd: Qd 1.25 ( Q1+Q2+Q3+Q4) 1.25( 45140+14648.5+3780+1000) 80710.63 m /d 7. 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 Qh Qh Kh d/86.4 (时变化系数由原始资料知 Kh 1.23) 1.23 80710.63 /86.4 1149.01 L s 8消防用水量: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该城市消防用水量定额为 45L/s,同时火灾次数为 2 次。 城市消防用水量为: Q6 =q6*f6 = 45 = /s 四供水方案的选择 1选定水源及位置和净水厂位置 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规定:对于 水 的 源选择 : ( 1) 水源选择前,必须进行水资源的勘察。 ( 2) 水源的选用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综合考虑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 3) 水量充沛可靠; ( 4) 原水水质符合要求; ( 5) 符合卫生要求的地下水,宜优先作为生活饮用水的水源; ( 6) 与农业、水利综合利用; ( 7) 取水、输水、净化设施安全经济和维护方便; ( 8) 具有施工条件。 ( 9) 用地下不作为供水水源时,应有确切的水文地质资料,取水量必须小于允许开采量,严禁盲目 开采 ( 10) 用地表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时,其设计枯水流量的保证率,应根据城市规模和工业大用户的重要性选定,一般可采用 90%97%。 用地表水作为工业企业供水水源时,其设计枯水流量的保证率,应按各有关部门的规定执行。 注:镇的设计枯水流量保证率,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降低。 nts( 11) 确定水源、取水地点和取水量等,应取得有关部门同意。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质和卫生防护,还应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 水厂厂址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 、给水系统布局合理 ; () 、不受洪水威胁; () 、有较好的废水排除条件; () 、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 () 、有良好的卫生环境,并便于设立防护地带; () 、少拆迁,不占或少占良田; () 、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2供水方案 五管网的布置 原则:管网定线取决与城市平面布置,供水区的地形,水源和调节水池位置,街区和用户特别是大用户的分布,河流、铁路、桥梁等的位置。除此之外,还有考虑:定线时干管延伸方向应和二级泵站输水到水迟、水塔、大用户的水流方向一致。循水流方向,以最短的距离布置一 条或数条干管,干管位置从用水量较大的街区通过。尽量避免在高级路面或重要道路下通过,减小今后检修时的困难。干管的间距一般采用 500 800。干管与干管之间的连接管使管网成环状网。连接管的间距考虑在 800 1000 左右。 六绘制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用水量变化曲线) 绘制用水量变化曲线 1 一级泵站设计供水线 ; 2 用水量变化曲线 ; 3 二级泵站供水设计曲线 2 泵站工作制度的确定: 01234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0时 间 ( h )占最高日用水量百分数(%)nts 清水池容积的计算 (不设水塔 ) 时间 用水量 % Kh=1.23 一级泵站供水量 % 清水池调节容积 0-1 2.82 4.17 -1.35 1-2 2.79 4.17 -1.38 2-3 2.93 4.16 -1.23 3-4 3.06 4.17 -1.11 4-5 3.13 4.17 -1.04 5-6 3.78 4.16 -0.38 6-7 4.93 4.17 0.76 7-8 5.13 4.17 0.96 8-9 5.11 4.16 0.95 9-10 4.81 4.17 0.64 10-11 4.64 4.17 0.47 11-12 4.52 4.16 0.36 12-13 4.49 4.17 0.32 13-14 4.45 4.17 0.28 14-15 4.45 4.16 0.29 15-16 4.55 4.17 0.38 16-17 5.11 4.17 0.94 17-18 4.92 4.16 0.76 18-19 4.9 4.17 0.73 19-20 4.71 4.17 0.54 20-21 4.29 4.16 0.13 21-22 4.04 4.17 -0.13 22-23 3.42 4.17 -0.75 nts23-24 3.02 4.16 -1.14 累计 100 100 8.51 因此清水池调节容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 8.51%计算 清水池中除了储存调节用水外还存放消防用水 ,则清水池有效容积 W 为 W=W1+W2+W3+W4 W清水池总容积 m3; W1调节容积; m; 消防储水量 m,按 2 小时火灾延续时间计算; W3水厂冲洗滤池和沉淀池排泥等生产用水,取最高日用水量的 10%计算; W4安全贮量世按 W1+W2+W3取整计算 W1+W2+W3 64568.5 8.51%+0.09 2 3600+64568.5 10% 12599.63 m W4 13000 m 故:清水池总容积 W: W 12599.63+13000 25599.63 m 清水池应设计成体积相同的两个,如仅有一个,则应分格或采取适当措施,以便清洗或检修时不间断供水。 七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各管段长度 管段编号 管长 /m 有效长度 /m 管段编号 管长 /m 有效长度 /m 1-2 795 398 11-12 523 261 1-10 753 376 11-20 619 619 2-9 741 741 12-19 644 644 10-9 908 908 20-19 478 239 2-3 773 386 12-13 754 377 3-8 710 710 13-18 691 445 8-9 694 694 18-19 683 342 3-4 765 382 13-14 639 319 4-7 901 901 14-17 731 731 7-8 992 992 17-18 650 154 4-5 607 304 14-15 807 403 5-6 688 344 15-16 770 385 6-7 693 693 16-17 855 427 1-20 482 0 2-19 419 0 nts5-16 515 0 有效长度合计 : 13176 最高时集中用水流量: 工厂 I: 6000 1000/( 24 3600) +( 25 2000+35 1400) /( 8 3600) +( 40 2000+60 1400) /3600 118.44 s 工厂 II: 8000 1000/( 24 3600) +( 25 3300+35 1800) /( 8 3600) +( 40 3300+60 1800) /3600 164.31 s 总集中流量: q 118.44+164.31 282.75 s 比流量计算 : q s (Qh- q)/ L ( 1149.01 -282.75) /1212. 0.06912 s 管段沿线流量 : qi-j q s i-j i-j 有效长度; q s 比流量 各管段沿线流量计算如下: 节点流量的计算 qi q 折算系数 . 各节点流量: 节点 节点流量 1 51.25 2 100.90 3 90.92 4 45.24 5 42.60 6 37.35 7 28.31 8 85.92 9 102.85 10 52.55 11 37.72 12 73.29 13 70.73 14 53.08 15 35.94 16 46.41 17 54.10 nts18 59.26 19 69.97 20 36.42 21 37.66 6环状管网流量分配计算 .分配步骤: 按照管网的主要供水方向,初步拟定各管段的水流方向,并选定整个管网的控制点。 为了可靠供水,从二级泵站到控制点之间选定几条主要的平行干管线,这些平行干 管 中尽可能均匀地分配流量,并 且符合水流连续性即满足节点流量平衡的条件。 与干管线垂直的连接管,其作用主要是沟通平行干管之间的流量,有时起一些输水作用,有时只是就近供水到用户,平时流量一般不大,只有在干损坏时才转输较大的流量,因此连接管中可以分配较少的流量 。 管径的确定 管径与设计流量的关系: q v 2v ( 4q/ v) 公式中 D 管段管径, m; q 管段计算流量, m /s; 管段过水断面面积, m v 设计流速, m/s; 设计中按经济流 速来确定管径 平均经济流速与管径的确定 管径 mm 平均经济流速( m/s) 100 400 D 400 0.6 .9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给水工程课程设计-某城市的给水管网初步设计【水利工程】【12张CAD图纸+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58351.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