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洞施工方案.doc_第1页
导流洞施工方案.doc_第2页
导流洞施工方案.doc_第3页
导流洞施工方案.doc_第4页
导流洞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1.1工程概况11.2工程水文及气象条件12、导流建筑物的布置23、施工导(截)流导流标准、导流方式、度汛标准、度汛方式23、1导流标准23.2导流方式33.3度汛标准33.4度汛方式34、渡汛导流设计35、截流施工方案46、安全措施46、1施工安全46、2防洪安全57、环保措施58、围堰工程投入的主要施工资源51、概述1.1工程概况道真县大沙河水库工程位于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北部,大坝位于道真县境内梅江支流凌宵河的上游河段。水库由挡水建筑物(大坝)、引水隧洞、引洪工程、灌区渠系建筑物组成,其中大坝为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56米;引洪工程为老龙洞引水坝及引洪隧洞;灌区渠系建筑物由取水隧洞、输水隧洞、干渠、支渠、倒虹管等建筑物组成。水库总库容1770万m3,有效库容1580万m3,设计洪水位1381.77米,校核洪水位1382.42米,正常蓄水位1380.5米,死水位1350.5 米,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及防洪标准(GB50201-94)规定,本工程水库规模为中型水库,工程等别为等,主要建筑物大坝为3级,相应的导流临时建筑物为5级建筑物。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为1383.5m,坝顶宽5m,坝顶长178m,大坝上游边坡为1:1.4,下游边坡为1:1.4,并在下游1346.5m、1365m高程各设一级马道,宽2m。溢洪道型式为岸边开敞式,堰顶高程1380.50m,溢流堰前缘净宽27m,无闸门控制,溢洪道引水渠平均长约40m,溢流堰段长8.018m,泄槽段长52.072m,消能段长11.577m,溢洪道总长约71.667m。在溢洪道和距河床水平距离250m,高程为1384.7m的低垭口之间需建一副坝,副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1380.5m,最大坝高56m,坝顶长178m。1.2工程水文及气象条件大沙河水库位于梅江支流凌霄河的上游河段,梅江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的二级支流,发源于重庆市南川县笋子山,向西南流经南川、道真两县于杨柳湾汇入芙蓉江河的上游河段,凌霄河发源于道真县大沙河自然保护区,由北向南流,在烧鸡湾处转入地下成为明暗交替的河流,于白果坪附近又流出地表转向南流在河口乡注入梅江。大沙河流域属于黔北亚热带向温带的过渡性湿润季风气候区。根据道真县气象站资料统计,年均气温15.6,最冷月一月均温4.8,最热月七月均温20.6,极端最高气温39.1(1971年7月22日),极端最低气温-7.2(1963年1月15日);年平均日照时数1057.3h,日照百分率24%,以49月为多,103月则较少;年平均风速1.0m/s,全年以E风为主,7月份则盛行SE风,其余月份皆盛行E风,多年平均最大风速7.9m/s;年平均相对湿度81%;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004.3mm;多年平均无霜期281.8天,全年降雪日数10.7天,最大积雪深度10cm。多年平均降水量1045.2mm,其中最大年降水量1405.9mm(1977年),最小年降水量757.6mm(1991年)。降水量年际变化不大,但年内分配不均,多集中于夏、秋两季,4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8.3%。 2、导流建筑物的布置导流建筑物由导流洞和河床上、下游围堰组成。(1)导流洞:其导流隧洞断面考虑永临结合,隧洞衬砌采用35cm厚C20钢筋混凝土衬砌,内径3.6m。放空兼灌溉取水口为龙抬头型式,入口事故检修闸门尺寸为22m。闸门前拦污栅采用活动式拦污栅宽4m,高3m,闸门之后为下弯段接导流隧洞。隧洞出口设放空弧形工作闸门,闸门尺寸22m,闸门底板高程1335m。(2) 上、下游土石围堰:其主要围堰作用是保护大坝地基开挖和大坝施工。上游围堰挡水标准为10月1日至次年4月1日的10年一遇洪水标准,下游围堰挡水标准为全年20年一遇洪水标准。3、施工导(截)流导流标准、导流方式、度汛标准、度汛方式3、1导流标准大坝枢纽工程为等工程,主要建筑物大坝为3级建筑物,相应的导流临时建筑物为5级建筑物,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规定,确定导流标准为10年一遇,导流时段为11次年4月,相应的导流设计流量为Q=25.7m3/s。3.2导流方式大坝坝址处河谷呈“V”型,两岸山体较为雄厚,不具备明渠导流条件,同时主体建筑物大坝为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不宜采用分期导流,经比较采用一次拦断河床,隧洞导流方式。3.3度汛标准本工程大坝为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拦洪库容小于0.1亿m3,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规定,渡汛标准采用50年一遇(P=2%),渡汛流量为=168m3/s。3.4度汛方式施工渡汛采用导流隧洞泄洪,坝体临时挡水的渡汛方式。4、渡汛导流设计上游围堰在导流明渠和导流洞达到过水条件后进行。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规定,确定导流标准为10年一遇,导流时段为11次年4月,相应的导流设计流量为Q=25.7m3/s,渡汛高程为 1348.88m,在截流后第一个枯水期内大坝必须填筑到1348.88m高程以上,并完成临时护面施工,具备安全渡汛条件。汛期由大坝挡水,导流洞放空,施工期大坝不得过水。本工程导流方式采用一次拦断河床,隧洞导流方式。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和历年洪峰流量看,其河流流量不太大,洪水周期性较短,拟采用粘土心墙的土石围堰结构形式,堰顶宽度4.0m,上游坡度1:2.0,下游坡度1:1.5。粘土心墙上底宽度2m,上游坡度1:2,下游坡度1:0.3,堰顶兼作基坑施工通道,同时便于应急抢险。下游围堰利用现有的施工道作为土石围堰,堰顶高程为1334.40, 堰顶宽4.0m,上游坡度1:1.5,下游坡度1:1.75。粘土斜墙上底宽度2m,上游坡度1:1.0,下游坡度1:0.5施工导流布置及上下游围堰尺寸详见施工导流平面布置图和围堰剖面图。本项目施工主要技术依据为设计文件和下列规程规范。(1)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第一部分:土建工程);(DL/T5113.1-2005);(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3)防洪标准(GB50201-94)(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5173-2003);(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DL/T5162-2002);(6)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01);(7)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DLT5397-2007);(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等。5、截流施工方案按施工进度计划和目前实际施工进度情况, 定于2011年9月底进行上游围堰基础开挖、截流、填筑,等次月初上游围堰施工完成后作坝基开挖,导流洞过水。2013年2月1日2013年2月15日完成底孔封堵、围堰拆除,下闸蓄水。进行截流施工时,先在导流明渠进口处临时筑一道拦水坎将主要水量引入导流明渠排走,少量余水用水泵抽排;围堰心墙部份应作基础开挖,视具体情况开挖到基岩或较致密的原状土层上。基础开挖完成立即用粘土进行回填并碾压密实作为防渗心墙,随后填升并与上下游侧堰体土石料回填碾压交替进行直到堰顶,开挖、回填、碾压用挖掘机、结合碾压机相结合。本标段工程在进行河床段坝基开挖、河床段趾板混凝土浇筑、面板混凝土浇筑、分缝填料等施工阶段均须进行施工排水工作。由前期开挖情况可知,左坝基靠上游面有渗水,但渗水量不大。因截流采用的是土石围堰,围堰形成后基坑内排水量可能较大。于是,沿基坑上游开挖轮廓线外至左岸坝基布置截水沟,在靠上游围堰下游侧与基坑上游开挖轮廓线外适当位置布置集水井,用潜水泵将积水或渗水排到上游导流明渠。详见施工导流平面布置图6、安全措施6、1施工安全 本项目主要为机械施工,安全方面主要是施工机械专人持证操作;平时加强维修保养,防止机械事故发生;机械作业时,其它人员必须站在其作业半径以外。6、2防洪安全按施工进度计划,在2011年9月底开始围堰基础开挖、围堰填筑,2011年10进行坝基开挖, 2012年4月1日前大坝填筑到防洪高程1348.88m以上并作好坡面防渗处理,具备挡水条件。2011年10月2012年4月期间上游围堰应保证基坑内不过水。上游围堰堰顶设计高程为1339.20m,为提高安全可靠性,现按堰顶1339.20高程施工,同时为防止超标洪水造成损失,堰顶宽度取值为4m,便于有险情时人员、机械对围堰进行加高、加固。围堰挡水期的防洪工作首先是要及时掌握天气预报情况,现已安排专人负责收集天气预报信息,并与有关防汛部门进行沟通,以便有汛情时提前作好抢险准备;人员、机械、物资要准备到位,防洪抢险组织机构已成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