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 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全等三角形 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全等三角形 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全等三角形 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全等三角形 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 题:人教版八年级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11.1全等三角形 授 课 人:吴 文 工作单位:芜湖县横岗中学 11.1 全等三角形一、课时:一课时二、课型:新授课三、学生起点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在上学期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知道边、角等有关概念,会表示三角形,教科书紧紧抓住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国旗等这些实物图片与学生熟悉的几何图片的大小、形状切入课题来研究图形的全等,使学生对图形全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知识容量、思维难度不是很大,同时以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为主线,从而促进了知识和思维的发展。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认识图形的活动。解决了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获得了一些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观察图形的活动,具有了一定的图形分析能力,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四、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三角形有关概念的基础上,对图形的全等具体化的研究。重点研究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表示法及对应部分的关系。由于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所以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不仅是对图形的全等进一步深入研究,而且是今后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预备知识,还是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的主要途径。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1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表示方法,会寻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和对应顶点。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能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1.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发现数学知识的能力。2.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发生过程的情感体验,感受知识形成的快乐。2.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及自信,互相尊重的健全人格。五、教学设计分析本节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是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表示方法和三角形全等的表示方法与对应部分的关系,根据本节重难点把本节分为五个环节:1、情景引入 2、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3、巩固练习,深化提高 4、归纳小结,思维拓展 5、完成目标,布置作业第一环节:情境引入活动内容:观察实物,图片。把两张纸叠在一起,用剪刀随意剪出一个图形。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图片有何特征?请大家想一想在你周围有没有全等的图形?同一人的两只手掌,老师的手掌和学生手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能够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活动目的:设置有趣的生活图片,一组是几何图形,一组是实物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对全等图形有一个感性认识。并从反面使学生对全等的概念有了一个更清楚的理解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欣赏有关全等的图片,让学生对全等的认识更加强烈,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图形的特征。预设教学效果:设置开放的课堂情境,不断地制造思维兴奋点。再加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脑、嘴、手动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第二环节: 自主探索,发现规律看动画演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找出对应顶点、对应边和对应角。活动内容:展示全等的两个三角形,通过动画演示展示了三角形的平移、旋转、翻折的不变性,介绍全等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和对应边、对应角的概念,归纳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寻找规律。活动目的:通过动画演示和精心设计的问题串系列,进一步体验了全等三角形的形成过程,归纳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和对应角的判断规律,利用基本三角形变换出各种图形,然后观察他们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对应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识别图形的能力。预设教学效果: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思考已经能正确地找到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同时在头脑中对这些图形的位置变化形成印象,会为后面学习推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引出性质活动内容:由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推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活动目的:以上在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过程中已让学生了解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顺理推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通过例题及时巩固。预设教学效果:学生能正确地总结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这一性质。既提高了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又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第三环节 巩固练习,深化提高活动内容:1.如果ABC ADC,AB=AD, B=70,BC=3cm,那么D=_,DC=_cm2如果 ABC DEF,且ABC的周长为100cm,A、B分别与D 、E对应, AB=30cm,DF=25cm,则BC的长为( ) A.45cm B.55cm C.30cm D. 25cm3如图,矩形ABCD沿AM折叠,使D点落在BC上的N点处,如果AD=7cm,DM=5cm, DAM=39,则AN=_cm,NM=_cm, NAB=_.(图见课件)4如图,已知ABE全等于ACD,1=2, B=C,请指出其余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图见课件) 活动目的:这里设计了四道题,穿插了语音鼓励,增加了趣味性,复习了本节课的内容。第4题仍然是全等三角形的初级题目,找对应元素,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从一个较复杂的图形中快速的确定对应元素,1、2、3题则是全等三角形性质的应用,也渗透了和其他知识的整合,体现了“全等三角形”的工具作用。预设教学效果:学生经历了新知的探索过程,能根据图形位置的变换准确的找到对应边和对应角,并能充分地理解和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能准确地找到对应边和对应角,并能正确解题,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得以提高。第四环节 归纳总结,思维拓展活动内容:1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思考“拓展与延伸”。活动目的:巩固新知,总结性提问的问题包括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自己对这节课进行评价,学会反思。使学生养成善于总结归纳的意识。设置拓展与延伸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能从大的范围来审视所学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同一问题,有利于认清事物的本质,把学生从知识层面提升到能力层面上来。预设教学效果: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思考,亲身体验了知识的产生过程,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规律,并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第五环节 .完成目标,布置作业习题11.1问题1,2六、板书设计11.1全等三角形一、概念二、特征例题1解答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例题2解答例题3解答练习: 七、本节课教学设计的设想1本节设计采用探究教学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探究活动中,实践、探究、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集体的智慧,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在实践中注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特别要从身边生活中的例子入手,激发起每一个学生的求知欲。从熟悉的几何图形,、实物图形入手,让学生对图形全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快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探索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