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教学中的“锅碗瓢盆交响曲”.doc_第1页
创作教学中的“锅碗瓢盆交响曲”.doc_第2页
创作教学中的“锅碗瓢盆交响曲”.doc_第3页
创作教学中的“锅碗瓢盆交响曲”.doc_第4页
创作教学中的“锅碗瓢盆交响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作教学中的“锅碗瓢盆交响曲”浅谈我的创作教学之策略荔湾区广州市南海中学 王红俭内容提要: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把高中音乐教育分设为“音乐鉴赏、歌唱、演奏、音乐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六个模块。其中的创作模块“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表明了高中的音乐创作教学,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大众教育,而不是培养作曲家的精英教育。然而,创作模块教材的编写涉及到了改编、模仿、发展等基本概念,其中又包含了旋律构成的要素、旋律进行的方式和旋律发展的手段等基本知识。如何在大众教育中实施这些知识技能的传授呢,这可以是探讨高中教学模式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就我在创作教学中的一些例子进行剖析,与大家一同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关键词:创作教学教学策略引言: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回归到大众教育中,高中音乐课程也作了相应的修改,以模块教学的形式出现。其中的创作模块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意识,“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高中创作模块教材的编写涉及到了改编、模仿、发展等基本概念,其中又包含了旋律构成的要素、旋律进行的方式和旋律发展的手段等基本知识。而教学内容上从学会创作中的改编、模仿到完成歌词的写作、主题的写作以及命题创作,所包含的内容星罗棋布,这对于只有18个课时来说,突显一定的教学难度。而且,怎样把握好大众教育的标准,而不使课堂教学堕入专业创作教学的圈子里呢,这迫使我们去思考。锅碗瓢盆交响曲是一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国产电影,说的是饭店的新任经理以新思维调整经营策略,想方设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快将倒闭的企业蒸蒸日上,用他们手上的锅碗瓢盆奏响了一曲胜利的交响乐。我们的创作教学,就像我们要谱写的乐章,适宜而多样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有如“锅碗瓢盆”,正等待着我们去谱写创作教学的“锅碗瓢盆交响曲”。在进行创作教学时,我们应当首先意识到,创作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意识,使这种意识延伸到他们的一生,无论将来他们在哪个岗位,这种意识都发挥着作用。我们不但让学生体验创作的乐趣,还从中提高他们对生活的理解,更感性的认识生活,将创作的思维与意识服务于社会,体现更高境界的人生价值。其次,学习创作,毕竟需要一定的音乐素养,但是选修创作的学生不一定具备之,他可能是因为听了别人的作品后激发了他学习创作的兴趣,这就给创作教学增加相对的难度,我在进行创作教学的过程中就碰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所以,选择适宜、多样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来实施教学是我进行创作教学的重要手段。一、用固定的节奏型帮助学生创作旋律节奏是音乐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也是语言的基本特征,所以容易让人把两者联系起来。在“音乐主题的写作”单元教学里,我曾在黑板上板出了4个小节的固定节奏型,并播放了为其编配的爵士鼓点音乐,让学生按照那个固定节奏型填上词。在音乐的刺激下,学生们产生了浓浓的创作激情,念着节奏积极地投入到了创作中。他们几乎都完成了这个任务(如图),对于音乐技能不是很高的学生,仅仅对节奏的模仿,是他们较容易办到的事。而且,现在大多数的学生都非常喜爱Hip-Hop文化,而Rap(说唱)是它的其中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学生们早已听过、跟唱过不少这类的作品,感知体验已经存在。通过感受和体验熟悉的音乐形式,能呼唤出他们的同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更为重要的是,运用节奏并进一步强调节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从语言节奏中去感受音乐节奏,从音乐节奏中去体现语言节奏。接下来,我让学生用“Do、Sol”两个音给自己的作品配上旋律。这样做同样是考虑到学生的唱谱能力不强,所以只要求他们这样创作。不要小看这简单的创作,首先,它可以降低学生唱谱的难度,其次,老师可以利用它讲授“同音反复”和“跳进”的知识,进一步,还可以让学生感受主音和属音的关系。在作品展示的时候,学生们都争着出来说唱自己的音乐。在这里,我的做法虽小,收获却大。二、以诗词的韵律寻找音乐的旋律自古以来诗韵与乐韵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文学艺术中讲究格律和声韵的韵文带有音乐性,审美规律与音乐一致,如诗歌中的平仄与压韵和音乐中的“起、承、转、合”就很一致,因此,“优秀的歌词节奏鲜明、音调感人、上口顺耳、讲究声韵,具备歌唱性”(创作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音版)。怎样把语言的韵律变成音乐的旋律呢?我曾在一节公开课诗韵乐音绕指旋,琴鸣曲唱静夜思上,让学生通过朗诵“静夜思”,把它的语言起伏韵律用线条描画出来,然后请他们根据七个基本音级分属的音区,以及它们平稳的或者向上、向下的倾向性,用音符把语言线条表现出来,形成旋律。通过这样的形式,化繁为简,使学生捕捉到诗词中的旋律并谱成曲调。同时,我让学生清晰地了解了词与曲的关系,体现了诗韵美和旋律美相结合的审美情趣。这种小的写作,能让学生有条不紊地从诗词中寻找旋律的脉络,依照规律进行创作,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这符合初学者的学习规律,使“歌词的写作”单元的教学任务较好地完成。三、以课堂小件乐器辅助记谱记谱是创作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哼唱,老师记谱。但是,学生不能自己把谱记录下来,会限制一些想在音乐创作方面进一步学习的学生的发展。如果人人都通过学习钢琴、小提琴、电子琴或者管乐来训练读谱、记谱的能力,在物质条件上投入大而且耗时,这显然不符合大众教育的原则。近两年来,广州市中小学音乐教育大力开展课堂小件乐器教学,在此教学中我发现,把课堂器乐教学与创作教学糅合在一起,有超越两者单一的教学效果的意义。以竖笛为例,它指法简单、易学易吹、演奏技巧不难且经济实惠,使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学习,从这点上可体现出它符合大众教育的原则。而且,学生在吹奏乐曲的过程中,眼睛看着谱、内心读着谱、耳朵听着谱子的音响,读谱的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高,音准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为创作的记谱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为将来有志于创作方面发展的学生拓展了能力。此外,能把自己的作品演奏出来,是学生的一大梦想与成就,我们利用这些小件乐器的合奏形式对音乐进行简单的编配、演奏,充分满足学生们的愿望(我将在下一点陈述)。音乐创作与课堂器乐相结合,使创作教学如虎添翼。四、小组合作完成旋律编配和演奏上面提到,能把自己的作品演奏出来,是学生的一大梦想与成就。但是一提到音乐的编配,可能有人会想,学生没有和声基础怎样对旋律进行编配?当然可以。在广州开展的老师课堂器乐教学培训中,负责培训的广州市教研室音乐科朱则平老师就作了很好的示范。他把学习的老师分成几个小组,一个小组负责旋律声部,另外的小组用固定的一些音给旋律进行伴奏。我把他的这个方法用到我的创作教学中,用主音结合几个固定的节奏型来演奏,给旋律进行伴奏,演奏的过程中还可以加上一些小件的打击乐,丰富音乐的织体。选修创作的学生,他们的演奏水平参差不齐,这种小组合作形式可以让有能力的学生演奏主旋律,演奏水平不高的学生以一些简单的长音或者是配上打击乐进行衬托,然后把他们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多声部的合奏。2005年5月,我在全国器乐研讨会上展示了一节音乐创作课广州之夜。其中一个小组创作了题为“珠江夜游”的作品:在一个晴朗的夜晚,珠江远处传来了彩云追月的旋律,随着音乐由远而近,我们听到了汽笛的鸣叫和导游小姐介绍珠江两岸夜景的声音。这时,迎面而来的一艘轮船上飘来了My heart will go on的音乐,一对情侣感慨地依偎在一起突然,“砰”的一声,夜空绽放出绚丽的烟火。怒放的烟火,委婉的恋曲,涓涓的江水,宛然汇成一部极美的艺术作品,所有的人顷刻之间为之感染。这个作品展现了多姿多彩的广州“夜生活”的一个侧面。学生们在进行创作时,组长安排了演奏水平好的同学演奏彩云追月和My heart will go on的旋律,另一些同学吹奏长音作衬托,一位带了口风琴的同学负责模拟轮船的汽笛声,一位女同学扮演导游小姐,而他自己则用小堂鼓模拟烟火的声音。这样,学生各尽其职,各展所能,体现了全员参与的原则。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这种简单的固定音编配法,学生容易掌握,即学即用,而且它进一步能发展为和声式的伴奏,退一步可作简单的音乐编配。同时,在运用固定音配以不同的节奏型进行伴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到不同的节奏伴奏音型对旋律的情绪带来的不同影响,初步了解了音乐情感的不同表现手法。五、运用音频软件进行命题创作“电脑音乐”是创作教材中的一个单元,虽然它的比重不大,但一样有它的教学规律,一样需要教学目标和必要的教学引导以及教学手段,不能简单地把它上成单纯的音响堆砌的电脑课。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在命题创作下进行音响的合成,形成标题作品创作的意识。我曾经给学生做过这样的命题创作,“神秘地带的回声”:我先用Cakewalk软件把一首歌曲的清唱部分剪贴在第一轨道,然后把这段音频前后逆转粘贴在第二轨道。由于音频被逆转,出现了奇特的音响效果,两轨合在一起犹如复调音乐,一唱一和。接着,我把第二轨道的音频进行了混响的处理,使之具有空旷感。作品有如一个人来到神秘地带,唱起歌谣,在虚幻的四周有着无数的精灵在与他和唱。这种命题音响的创作,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构成音乐的主题思想。它打破传统音乐以旋律和和声的表现手段,使音乐创作的初学者有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这种音乐创作的新思维、新想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我学生进行的命题创作五花八门,有一个冠军的历程、潘多拉的盒子、大自然的惩罚等等。其中一个学生作了名为“卡碟”的音频剪辑,他们仅仅用了剪切、拷贝和拼接几个步骤就把CD机卡碟的情况表现得惟妙惟肖。音乐创作培养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六、运用电脑音乐软件创作音乐“在创作中我高兴地感到,我是如何突破自己的体系,自由的翱翔起来!”(德理查德.瓦格纳)正如理查德说的那样,我的一些学生把自己融入到了音乐创作的世界中,在里面寻找自己的天空、自己的梦想与人生的价值。对于这些有志于在音乐创作上深入学习的学生,我都建议他们学习运用电脑音乐软件进行创作。这是因为,电脑音乐这种新兴的音乐形式能即时记录及重放音乐作品,让创作者一个人就可以通过回放、监听、修正等手段学习一个声部甚至多个声部的写作和音乐的编配,不断自我完善。另外,音乐软件的多轨道录音、编辑功能,以及它所附带的庞大的音色库,使每个创作者都能为自己的作品做简单的编曲乃至复杂的配器,使其一个人就能编配及“演奏”出大乐队演奏效果的作品,体验创作所带来的成功感。我学生创作的飞翔梦(如图)、跳跳唱唱、飞翔梦谱例失等作品,就是运用电脑音乐软件创作、编配和录音合成的,而且,我前面所提到的那几种教学策略同样可以在电脑音乐这个平台里实现。七、培养创作的生活态度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把创作看作是一种行为、一种能力。其实,创作也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在我们的经历中,都体会过人生的酸、甜、苦、辣,有的人会把它记录下来,作为创作的源泉,有的人却让它在指间悄悄的流掉,最后流走了岁月的印记,只有看着别人的成功感叹。这两类人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在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准备着去创作,他们可能会由感而发,写出感人的诗篇、画出瑰丽的画卷,做出美味的佳肴我常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提一个要求:不要重复前面同学的答案。久而久之,大部分的学生形成了求异的态度,而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也得到了锻炼。这种求异的态度,其实就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当我们烦恼如何培养学生创作能力的时候,是否先考虑培养他们的创作态度呢?要让树苗茁壮成长,得有一片肥沃的土壤。由此想到,我们在进行音乐创作教学时,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还应该建立他们创作的生活态度,这可以延伸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就像我们的家人每天为我们准备不同的早餐,那我们便会感觉有崭新的每一天。综上所述,在高中的模块教学中,只要我们明确该模块的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