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少年王勃》第二课时教学实录文字稿_第1页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少年王勃》第二课时教学实录文字稿_第2页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少年王勃》第二课时教学实录文字稿_第3页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少年王勃》第二课时教学实录文字稿_第4页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少年王勃》第二课时教学实录文字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下第9课少年王勃教学实录响水县小尖中心小学 吴丽丽一、创设情境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第九课少年王勃,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学生齐读课题。这篇课文当中,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句?学生交流,然后课件出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还有哪些同学欣赏这一句的,这么多!吴老师也欣赏这一句!谁来把这个诗句读一读。(嗯,你把这里边一个难读的“鹜”字读正确了,而且还注意了停顿,读得不错)。谁再来读一读?读得真好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了这个诗句,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预设:生1:“孤鹜”是什么意思?(哦,你是对诗句中的词语不太理解。)生2:“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什么意思?(这个诗句是什么意思?)生3:这个诗句是王勃在什么情况下写出来的?(写作背景不理解) 这些问题提得非常好。老师激励:我记得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也就是会提出问题才会学习,同学们提的问题都不错,还有吗?生4:王勃为什么写这两句诗?生5:“落霞与孤鹜齐飞”是什么意思?老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整理:其实老师跟同学们一样,也很想把这些问题读懂,老师整理一下,同学们大概提出这三个问题:A、王勃为什么写下这篇诗文?B、他是怎么写出这么美的诗句的?C、这个诗句是什么意思呢?师:是不是这三个问题啊?咱们这节课就来解决这三个问题。朱熹说“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讲的是阅读过程中不明白的地方就要怎样?思考。思考过程中有想不通的地方就要怎样?就再去阅读.阅读和思考一定要相互结合结合起来。二 、精读课文师过渡: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刚才提出的三个问题默读课文。(出示课件)默读课文思考:王勃为什么写下这篇诗文?为什么写得这么好,这么精彩?这个诗句又是什么意思?师:你在课文当中觉得重要的地方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做个标记。生默读课文,师巡视。巡视时指导学生划关键词句。师:看到同学们这么专心地学习,吴老师真的不忍心打扰大家,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师:王勃为什么写下这篇诗文?谁来把这个问题说一说。生1:因为都督要求客人写一篇庆贺的的文章,所以王勃要把这篇文章写出来。师:王勃为什么写得这么美?这个问题我不急着让大家回答,因为这个问题 比较难一点,请大家同桌相互交流一下自己的观点。学生同桌交流师:同学们交流得非常好,我想请一位同学说一说,王勃为什么能写下这么美的诗文?你的理由是什么?生:我觉得景色美(文中哪些地方写景色美的呢?)师:你能把这一节读一读吗?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着江上迷人的秋景: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师:读得不错。刚才这位同学说,王勃正站在窗前把这美丽的景色怎么样?(凝望),也就是说王勃善于善于观察(板书)凝望这个词可以看出王勃观察很仔细。师:下面就让我们和王勃一起,欣赏这江上迷人的秋景,好吗?谁把这段再读一下。课件出示: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着江上迷人的秋景: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你读得也很美,那么欣赏这江上迷人的秋景,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它到底没在哪儿呢?谁说说看。生:我觉得这江上的景色特别的美,把我都迷住了。还有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的印象怎样?师:看来同学们都想说的一个字就是美。好,我们三年级的学生不光会说美,还要会欣赏美,它到底美在哪里呢?谁来说说。生1:天连着水,水连着天,就是说天上的美景和江上的美景融合在一起了。师:水天一色给人的感觉怎样?非常地和谐,能欣赏出和谐的美。师:谁再来说一说,还美在哪?生:野鸭在空中慢慢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上轻轻地飘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美感?(特别的和谐,对称)另外还给人一种动态的美,水天一色是静态的美,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给人一种动态的美。(1)学生自由读那么能不能把这种美感读出来?老师还教你们一种方法,一边读一边想象,好像你们的眼前就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仿佛自己就在这个画面当中,是那么地宁静,那么地优美,试试看。师:老师从你们的脸上看到了,你们真的已经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当中了。(2)学生同桌互读下面请读给同桌听,怎么读,我有要求的,要学会赞赏,你觉得他读得太棒了,你就给他竖上大拇指,如果他读的地方不够完美,读完了你给他提个建议。(3)学生评价读。师: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读书,我想采访一下,同桌读书,你给过大拇指吗?你在什么地方给过他。我也要给你一个大拇指刚才你有给他好的提醒,好的建议吗?生:有,缓缓读得快了,师:你听了他的建议有什么感想?把动态的美感读得快点,看来我们只要读出自己的感受就行了。(4)配乐读师:同学们读得太好了,我想请同学读给我听听,我给他配个音乐。(古筝曲,高山流水)大家真会读书(5)师生齐读师:是不是都想读啊?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不过老师有个要求,我们不看课文,能把他读出来吗?我们看着画面。课件出示:动画师:你们读得太美了,欣赏这迷人的秋景,你最想做什么?生:我真想把这迷人的秋景画下来!(那你就是了不起的画家了!)生:我想用摄像机把它拍下来!(把这动人的镜头永远地珍藏起来,非常值得!)生:我想歌唱这迷人的景色!(那你能不能唱两句?)天连着水,水连着天,天边的云霞多么美丽(你很有音乐天赋,唱得也很有味道!)生:我想起了一句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师:此时此刻,王勃在干什么?出示课件:【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着江上迷人的秋景: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王勃写的这篇滕王阁序,成了千古传诵的名文。】师:你把课文的句子读一下。生: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师:他在欣赏着美景,马上就不一会儿写出来,这中间他还做了什么?生: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师:你从这句话读懂了什么?王勃除了善于观察,还生:善于思考(板书)师:你从哪个词语读出来的?生:如果他不思考的话,就不会胸有成竹地说师:这个时候,王勃在看什么?想什么?生:把它写成一篇优美的诗文,他边看边想,怎么写在他心里就有数了,这就是胸有成竹。师:正因为他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所以他才做到了胸有成竹。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向王勃学习。你能把这句话胸有成竹地读一读吗?个别读师:王勃就这样想着想着,怎么写心理就已经想好了,于是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王勃写文章的思路就像(泉水)一样,往上涌,所以叫文思如泉。王勃写作的速度非常快,所以叫笔走如飞。读到这里,我有个问题,王勃靠观察、思考,写文章就能像这样写出来了吗?你觉得他写文章这样美,还有什么原因?生:想象,书读得很多。师:我查过资料,王勃是古代非常聪明的一个少年,据说在七岁的时候,就读过很多很多的书。也就是博览群书 。的确是这样,他不仅善于观察、思考,还善于看书,就是善于积累(板书)师:老师这里有两个名言佳句是关于积累方面的,要送给大家,请同学们自己把它读一读。课件出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第一句大家都熟悉,第二句的意思是平时爱好读书,但不过分寻求深奥的解释,往往对书中意义有所体会,便高兴得忘记吃饭。古人就是这样学语文的。今天,我们是不是要像他们一样,善于积累,那么王勃是诗到底写得怎样呢?这个诗句现在你读懂了吗?指名说师生交流课文当中有一段话就是写这个诗句的意思,大家找到了吗?你来读一读。课件出示: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这句话就是说“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这句话就是(生说)“落霞与孤鹜齐飞”这就是教材当中的一大特色,把诗包在文章当中,通过读课文,就能把诗读懂了。师:王勃这篇文章写出来了,阎都督有什么表现?生:他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师:你把阎都督的话再读一遍什么叫奇才?生:很有本事的人,在某一方面就是天才,很有才华师:我们能不能夸夸我们班的奇才,你来夸一夸,我们要学会赞美别人。生:他在数学方面是个奇才。师:说不定将来是个数学家。师:谁把这句话再读一读,(生读),阎都督可打心眼里佩服啊,就像刚才大家夸同学一样。课件出示:【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生读师:读得真好,谁能加上动作就更好了,拍案叫绝加上动作,怎么样?读得不错,给他点掌声,这就是打心眼里佩服。师:在座的还有那么多客人,听到都督这样夸赞王勃,他们会有什么表现?想象一下。生:眼睛都直了,这就叫目瞪口呆。师:看来都被他的文采吓倒了。生:那个阎都督只不过是王勃路过的时候请他的,大家都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年轻人有这么大的学问。看来王勃在这些文人墨客中的确是出类拔萃的。师:下面让我们来一起走进王勃课件出示:王勃的诗1、送杜少府之任蜀川2、滕王阁诗3、咏风4、乐府杂曲鼓吹曲辞临高台5、相和歌辞采莲归6、杂曲歌辞杂曲7、倬彼我系8、上巳浮江宴韵得址字9、春日宴乐游园赋韵得接字10、山亭夜宴11、咏风12、怀仙13、忽梦游仙14、圣泉宴15、散关晨度16、别薛华17、重别薛华18、游梵宇三觉寺19、麻平晚行20、饯韦兵曹21、仲春郊外22、郊园即事23、山居晚眺赠王道士24、八仙径25、春日还郊26、春庄27、临江二首28、江亭夜月送别二首29、别人四首30、早春野望31、山中32、寒夜思友三首33、始平晚息34、九日35、秋江送别二首36、蜀中九日37、寒夜怀友杂体二首38、出境游山二首39、郊兴40、郊园即事41、相和歌辞江南弄42、杂曲歌辞秋夜长43、寻道观44、送卢主簿45、观佛迹寺46、对酒春园作47、观内怀仙48、秋日别王长史49、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50、长柳51、铜雀妓二首52、羁游饯别53、易阳早发54、焦岸早行和陆四55、深湾夜宿56、伤裴录事丧子57、泥溪58、三月曲水宴得烟字59、秋日仙游观赠道士(一作骆宾王诗)60、晚留凤州61、羁春62、林塘怀友63、山扉夜坐64、春游65、春园66、林泉独饮67、登城春望68、他乡叙兴69、夜兴70、赠李十四四首71、冬郊行望72、扶风昼届离京浸远73、普安建阴题壁74、落花落(以下诗集不载)75、九日怀封元寂76、河阳桥代窦郎中佳人答杨中舍师:王勃写了多少文章?多不多?给王勃一些掌声吧从同学们的惊叹中,老师已经感觉到对王勃的佩服。可是非常遗憾的是(课件出示)【王勃曾两次遭受打击,都与他的才华超人有关。第二次被陷害,虽然没有丢掉性命,但他再不能做官了,还连累了他的父亲,父亲被贬到交趾(zh),王勃到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应都督之请,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可惜的是,就在他离开南昌去交趾的途中,渡水遇险,溺水而亡,年仅27岁,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损失。】师:了解到这些情况,你有什么话想说吗?生:太惨了,太可惜了生:27岁就写了这么多的诗,如果他没有离开的话,会为人类留下更多的千古传诵的名文。板书:千古传诵师:他写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其中有一首我要推荐给大家。(课件出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师:这是王勃留下的千古传诵的名文,同学们想不想欣赏一下。下面我为大家读一读,(师范读),这首诗当中有两句千古传诵的名句。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师: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生: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师:你看王勃有没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