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和轻轨交通的特点.ppt_第1页
地铁和轻轨交通的特点.ppt_第2页
地铁和轻轨交通的特点.ppt_第3页
地铁和轻轨交通的特点.ppt_第4页
地铁和轻轨交通的特点.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地铁和轻轨交通的特点 一 共同的特点二 不同的特点三 地铁和轻轨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的地位 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 1 运量大一辆公交车载客量只有40 80人 轻轨一节车厢的载客量为60 150人 地铁一节车厢的载客量为150 200人 轨道交通输送能力是公交汽车的2 5 14倍 2 速度快一般情况下 公共汽车时速为10 20km 轻轨时速为20 40km 地铁时速为40 50km 最高达70 80km 轻轨和地铁的速度是公共汽车速度的2 4倍 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 3 污染少轨道交通以电力作为动力 是一种清洁 绿色的运输方式 4 能耗少轨道交通每公里能耗为道路交通的15 40 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 5 占地省按每小时输送5万人计算所需道路宽度是 小汽车180m 公共汽车9m 轨道交通综合占地仅为道路交通方式的1 3左右 而地铁和高架式轻轨几乎不占土地 6 安全与环保轨道交通工具的事故率大大低于道路交通工具 噪声和空气污染等环境保护方面也优于道路交通 所以 城市轨道交通是在满足城市居民交通需求的条件下全社会总付出最少的方式 也是满足人文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最佳方式 一 共同特点 地铁 metro undergroundrailway subway 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动量 用电力牵引的轨道交通 线路通常设在地下隧道内 也有的在城市中心以外地区从地下转到地面或高架桥上 地铁单方向输送能力在3万人次 h以上 一般线路全封闭 地铁候车 北京地铁 一 共同特点 轻轨 lightmetro modernlightrail 车辆轴重较轻 为中容量交通体系 单方向输送能力在 1 4 万人次 h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railtransit masstransit 在不同型式轨道上运行的大 中运量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是当代城市中地铁 轻轨 单轨交通 新交通及磁悬浮交通等轨道交通的总称 共同点 地铁与轻轨均属于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一部分 客运量大 速度快 安全 正点 污染小 低能耗 方便舒适 二 不同特点 轮轨系统 目前我国地铁钢轨均采用60kg m的重型钢轨 只有车场空车运行 速度低的区段 才选用50kg m和43kg m的轻型钢轨 弹性扣件和减震垫层固定钢轨正确位置 阻止钢轨纵向和横向位移 防止钢轨倾翻 还能提供适量的弹性 并将钢轨所受的力传递给轨枕或道床承轨台 DT系列 WJ系列 城市高架轨道交通不适宜采用有碴轨下基础 多采用弹性支承轨道结构 无枕式整体道床 运输量 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单向高峰为低于1万人次 小时 轻轨单向高峰为1 3万人次 小时 地铁单向高峰为3 9万人次 小时 3 5万人次 小时为大运量 5 9万人次 小时为高运量 线路的规划 轻轨高架线路 轻轨线以高架线和地面线路为主 v 35km h Rmin 300m imax 60 地铁线路 地下线为主 正线最大坡度不宜大于30 困难地段可为35 联络线 出入线最大坡度不宜大于40 车辆及其编组单节四轴车 双节单铰六轴车 三节双铰八轴车 土建工程 轻轨线区间和车站常建在高架桥上 常规采用上承式 形梁和箱梁预应力结构 也有采用板式结构 高架线的垂直交通布置 通常为天桥进出方式和桥下进出式两种 软土层浅埋地铁车站多为两层三跨框架结构 大多采用明挖法 也有采用盖挖法和逆作法 岩石中修建的地铁车站 一般采用钻爆法或者新奥法施工 结构形式多为拱形 搭拱形和多跨拱形 振动和噪声的控制 产生原因 轮轨摩擦 轨接头撞击 集中 控制方法 采用长距离无缝线路 设橡胶弹性垫层 设吸音挡板 国外对轻轨交通噪声控制要求是辆为67 70dB 车速在50km h时 两侧7 5m以外控制在76 80dB范围内 小于公共汽车噪声 速度和正点率 国内地铁列车最高行驶速度为120km h 地铁的运营速度为30 40km h 轻轨线路受坡度 转弯半径等限制 最大行驶速度45km h 运营速度25 30km h 供电方式 由城市电网对轨道交通供电分为 集中式 分散式 混合式 内部供电系统分为三部分 主变电所 牵引变电系统和变配电系统 其中牵引变电系统为地铁运行提供动力 通风 空调和采暖 轻轨交通的地面 高架线路和车站不需要专门的通风设备 地铁在运营中将产生大量的热量和废气 大量的客流集中疏散也要消耗新鲜空气 排出CO2 地铁的通风排烟设施 对于一旦发生的火灾的救护也是十分必要的 信号 在道口 曲线地段 隧道内或瞭望距离受到限制的地段 应设置信号 以保证行车的安全 地下铁道内信号系统应尽量选用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现代信号系统 现代信号系统即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ATC 包括 列车自动防护系统 ATP 列车自动驾驶 ATO 子系统 列车自动监控 ATS 子系统 通讯 通讯网按传输媒介不同可分为有线通讯 无线通讯 按传输对象不同可分为语音 数据和图像通讯 按使用性质不同又可分为专用通讯 公务通讯 广播和闭路电视等 新建地下铁道工程应优先采用数字通讯技术 给排水系统 地铁和轻轨给水水源选择应优先选用城市自来水 排水方式优先利用城市排水系统 地面和高架轻轨排水设施类似于地面铁路工程 地下铁道宜采用生产 生活和消防共用的给水系统 地铁的排水系统可分为 结构渗漏水排水系统 消防及冲洗废水系统 粪便及生活污水排水系统 隧道洞口及露天出入口雨水排水系统等 灾害防护主要灾害有 火灾 洪水 台风 地震 滑坡 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战争 人为工程事故等危害 自动售检票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 AutomaticFairCollectionSystem 简称AFC 地铁售检票系统有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类 造价同样规模的线路 建设在地面与高架上的轻轨交通和地铁比较 其比值一般为1 3 9 每公里地铁造价高达6 8亿元人民币 每公里轻轨1 5 3 5亿元人民币 三 地铁和轻轨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地位 1 地铁和轻轨是大中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的主干线 客流运送的大动脉 2 地铁和轻轨是世界公认的低能耗 少污染的 绿色交通 对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同时它也是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志 带动城市沿轨道交通廓道的发展 促进城市繁荣 形成郊区卫星城和多个副都中心缓解城市中心人口密集 住房紧张 绿化面积小 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通病 提高市民出行办事效率 改善生活质量 南昌地铁 消息来源 大江网 本报讯记者郭宁报道 昨日记者获悉 南昌轨道交通初定4条地铁线以及1条轻轨线 根据规划 未来轨道交通将如一张网 覆盖整个南昌以及周围的卫星镇 据有关人士介绍 目前进行初步规划主要是提前拿出构想 并预留土地 轨道交通贯穿昌南 昌北 南昌地铁 地铁一号线起于南昌最南边 途经向塘进昌南中心城 通过广场 中山路 胜利路组成的昌南城商业中心 然后跨江进入昌北红谷滩中央商务区 通过红谷五路 交叉穿过丰和大道 丰和一路 丰和二路 横穿整个中央商务区 地铁二号线经富山 厚田 过赣江 再通过石埠 生米 贯穿整条红谷大道 穿越红谷滩中央商务区 地铁三号线是环形线路 从莲西方向开始 过青云谱区到城东青山湖区后直插昌南旧城区商业中心 跨江入红谷滩中央商务区 绕过整个商务区再紧靠南昌大桥绕回莲西 地铁四号线则是从南昌赣江以南部分的最北边开始竖穿昌南中心城区 沿赣江岸线到达最南边 这样 充分利用了地铁线联系市内各区域到核心区 三条地铁线路在红谷滩CBD中心形成 双十字 形的结构 南昌达地铁建设标准有多远 根据国家要求 申报地铁的城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应在100亿元以上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 城区人口300万以上 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每小时3至4万人以上 今年 南昌市生产总值预计在900亿元以上 财政收入预计120亿元左右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近50亿元 虽与国家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但发展是必然的 南昌计划到2010年 城区人口要达300万 城区面积达300平方公里 十一五 规划也正在 谋篇布局 GDP和财政收入应在这个五年内有不小的跨越 同时 南昌目前已经确定建设向塘 民和等多个卫星城 而市区和卫星城之间公共运输的最好选择无疑是地铁 南昌必须早打算 早准备 南昌城市地铁四大悬念 悬念一 资金从哪里来建设部数据 地铁造价约每公里5 5亿元 南昌地铁规划 三条线路 总里程约90公里 的建设资金约495亿元 平均一条线路也在165亿元左右 修建地铁耗资巨大已是不争的事实 根据建设部公布的资料数据 地铁造价约每公里5 5亿元 据此估算 南昌目前规划出的三条线路 总里程约90公里 的建设资金约495亿元 平均一条线路也在165亿元左右 南昌市人民政府提供的数据显示 2004年南昌市地方财政收入才42 2亿元 修造地铁 按照传统模式 一般是地方财政拨款修建 如果在营运中亏损 也自然由财政补贴加以解决 如果南昌修建三条地铁线全部由地方财政来承担 尽管16年后南昌地方财政收入的数字一定会超出495亿 按年均增速30 计算 但地方财政收入不可能全部用于修建地铁 届时 南昌市的地方财政压力可想而知 资金缺口随时存在 南昌城市地铁四大悬念 悬念二 国家会不会批申报门槛标准 地方财政100亿以上 GDP达到1000亿元 城市城区人口300万以上 客流单向高峰每小时3万人以上 经济指标达标不成问题 2004年 南昌地方财政收入为40多亿元 按30 的增速 2004年的标准 计算 估计在2008年南昌便可实现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 2004年南昌GDP为770亿 增长16 5 以此计算2006年GDP将达到1045亿元 关于人口标准 目前南昌城区人口是209万 规划目标是到2020年 城区人口达到350万人 标准是标准 是不是刚好符合标准便可开工建设 南昌市规划委员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了这样一句话 城区人口达到500万 地铁才有价值 国务院审批要看所有的标准是否均符合 即使经济指标 人口指标均合格 其他指标呢 答案是一个未知数 南昌城市地铁四大悬念 悬念三 能否缓解交通压力南昌交警观点 目前南昌交通拥堵是车堵而不是人堵 南昌车管所数据 目前南昌有24万辆汽车 并不包括在省交警车管所登记挂牌和外地车牌的车辆 每天新增100辆左右 他认为有了地铁肯定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交通压力 因为分流了路面上部分人流 但无法分流路面上的车流 地铁建成后 有些市民可以不去挤公交 有私家车的可以不驾车 可以不骑摩托车或自行车 但这些对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并不大 南昌城市地铁四大悬念 悬念四 能否如期建成南昌大学城建学院副院长罗奇观点 规划是为未来预留空间 是提醒大家作好准备 不管怎么说 地铁肯定是城市发展的方向 仅从南昌市民的角度来分析 有总比没有好 什么时候建 什么时候可以建成 对于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 目前没有一个人可以作出回答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 既然规划出来了 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