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及润滑油.docx_第1页
制冷剂及润滑油.docx_第2页
制冷剂及润滑油.docx_第3页
制冷剂及润滑油.docx_第4页
制冷剂及润滑油.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制冷剂特性1.1 R134av 标准蒸发温度-26.25,凝固温度为-101.1。v 毒性与R12相同。v 主要热力性质与R12非常接近。v 与矿物油不相容,需采用酯基类润滑油。v 溶水性比R12强。v 对金属腐蚀作用比R12小。v 对大气臭氧层无破坏,但仍具有温室效应。v 作为R12的重要替代制冷剂。R12制冷机改用R134a后基本不需要更换任何部件,制冷量和能效比变化不大,但要更换润滑油。1.2 R22v 标准蒸发温度-40.8,凝固温度为-160。v 常温下单位容积制冷量及冷凝压力与氨接近。v 无色无味、不燃不爆,安全。v 与润滑油能有限溶解。v 毒性比R12略大。v 溶水性比R12大。v 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作用比R12 小的多。v 广泛应用于空调系统及复叠式制冷系统的高温部分。v 属于制冷剂的过渡性替代物。1.3 R407cv 组成质量比为R32/R125/R134a(23% 25%/ 52%)。v 热力性质与R22相近。v 润滑油需改为POE(多元脂)类润滑油。v ODP=0,GWP0.2。v 相变时具有温度滑动。v 属不可燃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v 制冷量及制冷系数比R22略低。v 目前作为R22的替代工质。1.4 R410av 组成质量比为R32/R125(50%50%)。v 标准蒸发温度-51.6,凝固温度-155。v 润滑油需改为POE类或PVE(聚乙烯醚)类润滑油。v ODP=0,GWP0.2。v 属毒性低、不可燃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v 工作压力约为R22的1.6倍。(管材、设备承压能力要求增加)v 传热效率比R22要高。v 目前作为R22的替代工质。1.5 R290v 高纯级R290 用作感温工质。v 优级和一级R290 可用作制冷剂替代R22、R502,与原系统和润滑油兼容。v 分子量44.9,沸点 -42.2。v 临界温度 96.67,临界压力 4.24 MPA。v 蒸气压(25)0.475 MPA。v 润滑油可采用与之溶/不溶性油的混合物,或PAG润滑油。v 破坏臭氧潜能值(ODP) 全球变暖系数(GWP) 0.01。v 易燃易爆。v R290的基本热物理性质与R22相近,化学性质也较稳定,价格低廉容易获得,与材料相容性好,其热物理性质在许多方面甚至优于R22。v 极具潜力的制冷剂替代品。2.润滑油2.1 润滑油作用1、润滑作用:减少运动部件机械磨损,保证压缩机正常运转;2、冷却作用:带走压缩机内的摩擦热量;3、密封作用:密封活塞与气缸、轴封摩擦面等间隙,阻挡制冷剂的泄露;4、用作能量调节机构的动力:利用油压控制卸载机构。 2.2 润滑油的基本要求1、凝固点要低;2、有适当的粘度;3、有良好黏温性能和较高的闪点;4、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抗氧化安定性;5、不含水和酸之类的杂质;6、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2.3润滑油同制冷剂接触时的特性1、黏度2、闪点:引起润滑油燃烧的温度。3、溶解性 (1)不溶于润滑油的制冷剂:R717、R13、R14、R744(2)少量溶于润滑油的制冷剂:R22(3)无限溶于润滑油的制冷剂:R11、R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