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名词解释:1、运动生物化学:从分子水平上研究运动与身体化学组成 之间的相互适应,及运动过程中机体内物质和能量代谢及调节的规律,为增强体质,提高运动竞技能力提供理论和方法的一门科学。2、必需氨基酸:人体不能自行合成,必须从外界摄取以完成营养需要的氨基酸。3、糖: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的总称。4、酶:是由生物细胞所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5、生物氧化: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并 释放出能量的过程。6、糖酵解:葡萄糖分解生成乳酸的过程不消耗氧称葡萄糖的无氧分解,因该过程与酵母使糖转变成乙醇的过程相似,故又称糖酵解。7、糖异生:体内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和糖原的过程称为 糖异生。 8、酮体:脂肪酸在肝脏中不完全氧化生成的正常中间产物,这些的中间产物主要是乙酸乙酰,-羟丁酸和丙酮,总称为酮体。9、葡萄糖-丙氨酸循环:肌肉中葡萄糖分解生成的丙酮酸转变成丙氨酸,与丙氨酸在肝内异生成葡萄糖的代谢过程称-。10、运动性疲劳: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称运动性疲劳。11、超量恢复:运动中能源物质被消耗,在一定强度范围内,运动强度越大消耗越明显,在运动后恢复期的某一时刻恢复超过原来水平的现象称超量恢复。12、训练适应:机体对不同运动方式所引起的化学组织、结构和功能特性发生适应变化的现象。二、填空:1、糖根据水解的情况可分为三类,分别是(单糖)、(低聚糖)、(多糖)。2、维生素按其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3、酶所催化的反应过程中,被催化的物质称为( 底物 ),反应生成的物质称为(产物),酶所具有的催化能力称为(酶活性)。4、三羧酸循环在细胞(线粒体)内进行,从(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合成(柠 檬酸)开始至(草酰乙酸)再生成结束,每循环一次消耗一个(乙酰)基,生成两分子(二氧化碳),脱掉4对(氢)离子。5、糖的分解代谢包括(糖酵解)、(有氧氧化)和(磷酸戊糖)三种代谢方式。6、任何状态下乳酸的生成与消除都是同步进行的,乳酸消除的主要途径有(有氧氧化)、(生成糖)和(生成脂肪或丙氨酸)。7、运动时脂肪供能比例随运动的强度增大而(减小),随运动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增 大)。8、(肝脏)是合成尿素的重要器官,尿素合成的过程为(鸟氨酸循环)。9、-酮戊二酸、丙酮酸、草酰乙酸分别由(谷氨酸)、(丙氨酸)和(天冬氨酸)脱氧基作用产生,他们都是糖代谢的主要中间产物。10、无氧代谢运动所产生的疲劳主要与(磷酸原的耗尽)和(乳酸生成)有关。11、影响有氧代谢能力的因素主要有(最大氧运转能力)和(肌肉利用氧能力)、 (遗传的影响)、(训练的影响)、年龄、性别和高原训练等因素。12、发展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的训练要求强度达最大,运动时间持续在(10)秒以 内,间歇休息不少于(30)秒。13、目前,提高糖酵解供能能力常用的方法有(最高乳酸法)和(乳酸耐受力法)。14、运动后体液恢复以摄入含(糖)、(电解质)的饮料效果最佳。15、运动后人体内血液,尿液等成分发生变化,通常将(血乳酸)、(血尿素)、血清 肌酸激酶、(血红蛋白)、(尿蛋白)和血睾酮/皮质醇比值等指标作为评定运动 负荷强度的重要内容。16、乳酸阈是评定(有氧代谢)供能能力的重要指标,通常认为是(4)mol/L。三、选择:1、一块肌肉含蛋白质(25克)。2组成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苷酸)。3、运动时下面不属于能源物质的是(维生素)。4、下列不属于脂溶性维生素是(维生素C)。5、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6、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是(40度)。7、人体内大多数酶的最适PH值是(6.08.0)。8、大强度运动持续10秒至60秒时,主要由(糖酵解)途径提供能量,供运动肌收缩利用。9、体内快速能量储存体是(ATP)。10、ATP储量最多的组织是(骨骼肌)。11、(乙酰辅酶A)不是糖异生的原料。12、短时间大强度运动中生成大量乳酸,运动后乳酸消除速率受(休息方式)的影响。13、下列物质既能在有氧又能在无氧条件下分解供能的是(糖)。14、糖异生的主要器官是(肝)。15、乳酸在(无氧条件下)生成。16、对血糖水平的恒定化调节的器官是(肝)。17、-氧化的最终产物是(乙酰辅酶A)。18、可作为脂肪动员强度指标的物质是血浆的(甘油)。19、长时间耐力运动时,血中含量明显增加的物质是(酮体)。20、组织可以从血液中摄取和利用的物质是(游离脂肪酸)。21、血中氨的主要去路是(合成尿素)。22、(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和蛋白质氧化供能的共同途径。23、体内解氨毒的主要途径是合成(谷氨酰胺)24、体内输出功率最大的供能系统是(磷酸原供能系统)。25、根据运动时体内物质的功能过程,首先供能的物质是(ATP)。26、属于磷酸原代谢类型的运动项目有(举重)。27、属于糖酵解代谢类型的运动项目是(400米跑)。28、属于有氧代谢类型的运动项目是(800米游泳)。29、(糖酵解功能系统)的训练是刺激机体对酸性产物的缓冲适应。30、从有氧代谢向无氧代谢转换的临界点称(无氧阈)。31、通常运动员最大无氧耐受乳酸浓度为(12)毫摩尔升,通常把(4)毫摩尔/升血乳酸认为是无氧阈的血乳酸值。32、比赛前30-60分钟补糖时,补糖浓度不宜高,一般在(5-10)%。33、比赛中补糖最好补充(低聚糖)饮料。34、正常情况下,人每天维持水平衡的水量约为(2500)ml.35、失水量约为体重(2)%时,可影响运动能力。36、正常安静时血乳酸一般在(2)%mol/L以内。37、尿肌肝系数主要是评定机体的(力量速度)素质。38、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血乳酸最大浓度提高了说明其(糖酵解供能系统)能力提高了。39、发展有氧代谢能力时,可采用(无氧阈)训练。四、判断:1、常见低聚糖是麦芽糖、半乳糖和蔗糖。(错)2、运动时体内的主要供能物质是脂肪。(错)3、激素和酶极为相似,他们都是蛋白质,都能传递信息。(错)4、运动训练不能显著改变骨骼肌细胞ATP的储量。(对)5、三磷酸腺苷(ATP)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错)6、人体内各种能量物质能以有氧分解和无氧分解两种代谢方式氧化供能。(错)7、长时间运动时人体糖异生的主要原料是乳酸。(错)8、同等重量的脂肪和糖在体内完全氧化时,释放的能量相同。(错)9、糖在缺氧时生成乳酸,脂肪酸在缺氧时易生成酮体。(错)10、糖和脂肪在体内之所以不变成蛋白质是因为t体内不存在合成必需氨基酸的相应a-酮酸。 (错 )11、谷氨酰胺的合成是体内储氨运氨解除氨毒性的一种重要方式。(对)12、糖氧化供能的输出功率是最小的。(错)13、在一定范围内,运动强度超大超量恢复越明显。(错)14、23分钟的激烈运动至力竭时,肌糖原几乎被耗尽。(错)15、肌肉增粗是肌力增大的主要原因。(对)16、运动前和运动中要注意补水,补水越多越好。( 错 )17、运动员往往容易缺乏水溶性维生素。(对)18、血尿素是评定负荷强度的主要指标。(错)19、2分钟激烈运动后,血尿素将显著升高。(错)20、系统的速度耐力训练后,在运动成绩提高的同时最大血乳酸浓度也往往提高。(对)五、简答:1、运动时糖的生物学功能? 答:1糖能储存和供应机体运动时的能量; 2糖具有节省蛋白质的作用; 3糖能加速脂肪代谢;2、水的生物学功能? 答: 1构成体液 2维持电解质平衡 3调节体温 4生物化学反应进行的场所 5润滑作用 6维持运动能力3、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 1酶浓度 2底物浓度 3产物浓度 4温度 5环境酸碱度4、5、6、运动时骨骼肌三大代谢供能系统的供能特点?持续时间?举例说明? 答: 1 磷 酸 原:(1)快速供能,最大功率输出大约50 瓦/千克体重。 (2)供能时间最短,68秒。 (3)短跑、举重、铅球 2 糖 酵 解:(1)输出功率为磷酸原供能系统的一半,但比有氧氧化大一倍。 (2)供能时间 30秒达到最大,可维持23分钟。 (3)400米跑、100米游泳。 3 有氧氧化 (1)输出功率最低,持续时间长。 (2)供能时间超过3分钟。 (3)万米、马拉松、1500米游泳。7、运动时和运动后乳酸消除主要途径有哪些?它在保证运动能力发挥有何意义? 答:1(1)在骨骼肌、心肌等组织内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2)在肝和骨骼肌内重新合成葡萄糖和糖原。 (3)在肝内合成脂肪、丙氨酸等。 2(1)提供有氧代谢的基质。 (2)维持血糖正常水平。 (3)改善内环境,防止酸中毒。8、运动时肌糖原的动用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1运动强度 2持续时间 3肌纤维类型 4运动水平9、酮体在哪生成?又在哪氧化?长时间运动时酮体的生成有何意义? 答:1在肝脏中生成。 2骨骼肌、心肌、神经系统和肾脏。3(1)酮体是联系肝脏与肝外组织的一种能量特殊运输形式; (2)与脑组织和肌肉能量代谢; (3)参与脂肪酸动员的调节; (4)血、尿酮体浓度评定体内糖储备状况。 10、简述葡萄糖丙氨酸循环的过程,说明其在维持运动能力方面的意义? 答:(意义)1将运动肌中糖酵解的产物丙酮酸转变成丙氨酸,可以减少乳酸生成量,起着缓解肌肉内环境酸化和保障分解代谢畅通的作用。 2肌内氨基酸的氨基转移给丙酮酸合成氨酸,促进氨基酸的氧化代谢。 3丙氨酸在肌内生成和转移到肝脏代谢的过程,以无毒的形式转运氨基,避免血氨过度升高。 4肝内丙氨酸易生成葡萄糖,有利于维持血糖浓度和供中枢运动肌吸收利用,对维持运动能力、抗疲劳有重要意义。 (过程) 肌肉中葡糖糖分解生成的丙酮酸,转变成丙氨酸,与丙氨酸在肝内异生成葡萄糖的代谢过程称为葡萄糖丙氨酸循环。11、超量恢复在运动训练中如何应用?答:1运动中能源物质被消耗,在一定强度范围内,运动强度越大,消耗越明显,在运动后恢复期的某一时刻恢复超过原来水平的现象称为超量恢复。 2超量恢复的规律:3在适宜的刺激强度下,运动肌糖原消耗量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加;4在恢复期的一个阶段中,会出现被消耗的物质,超过原来数量的恢复阶段,称为超量恢复。5超量恢复的数量与消耗过程有关,在一定范围内,消耗越多,超量恢复效果越明显。12、运动性疲劳的主要机制有哪些?(概念、分类、特点)答:1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和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2疲劳的分类:心理性疲劳、躯体性疲劳。躯体性疲劳又分为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 3疲劳的生化特点:能源的消耗、乳酸等代谢产物的增多、代谢因素、神经细胞机能失调。13、运动前、中、后补糖的意义?答:运动前:优化肌肉和肝糖原储备,维持血糖稳定,保障一小时内快速运动能力和长时间运动末期的冲刺能力,避免胃肠不适和低血糖。 运动中:保持血糖浓度,维持高的糖氧化速率,节省肝糖原,减少蛋白质消耗,延长运动至力竭的时间,使疲劳点后移。 运动后:运动后补糖可帮助尽快缓解疲劳和促进体力恢复,加强肝糖原与肌糖原的合成与储备,糖原的再合成可以在24小时内完成,保证次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检验专业试题及答案
- 专业数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植保专业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孝感市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起点考试日语试卷(含音频)
- 黑吉辽蒙金太阳2026届高三9月开学联考(26-1002C)政治试题及答案
- 考古专业试题及答案
- 车床专业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苗木清表施工方案
- 怒江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案
- 2025中国载人eVTOL行业白皮书
- 202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招聘4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老年康复科老年康复护理技能评估试卷答案及解析
- 征地拆迁面试题目及答案
- 果树栽培工专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招聘高层次人才21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电气运行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水工闸门操作培训
- 零售业数据分析与应用实战指南
-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