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营养政策与法规介绍.doc_第1页
我国营养政策与法规介绍.doc_第2页
我国营养政策与法规介绍.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事考试教育网我国营养政策与法规介绍一、组织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中国营养学会,归中国科协领导。并于1984年加入国际营养联合会(IUNS),1985年加入亚洲营养学会联合会(FANS)。下属共有公共营养、妇幼营养、老年营养、临床营养、微量元素营养保健食品及特殊营养七个分会。农业部牵头协调实施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农业局、健康促进会二、政策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1992年在罗马通过了世界营养宣言和世界营养行动计划)保障食物供给和引导食物消费,优化膳食模式,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改善居民的营养状况,预防与营养有关的慢性病。国家大豆行动计划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积极推广学生营养餐。2001国家经贸委、教育部、卫生部关于推广学生营养餐的指导意见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目前状况:成就。食物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物质基础。食物消费质量明显提高蛋、奶、水产品人均消费量较大幅度提高。基本达到了营养素供给量标准。存在的问题:食物生产、消费、营养不协调我国优质农产品比重偏低;城乡居民营养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城市居民因膳食不平衡或营养过剩,农村贫困地区营养不良;食品工业发展滞后,产品结构不合理,加工食品消费量仅占食品消费量的30%.食物质量、安全和卫生存在隐患。食物生产的环境受到工业和城市的污染,乱用、滥用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新的食品加工技术,商业欺诈行为和恐怖活动等。管理水平低下。面临的新形势: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不断提高。急需营养引导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好又不浪费资源。同时经济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国际食物与营养产业呈加速发展趋势。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指导思想:适应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营养改善的要求,紧紧围绕食物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分类指导,全面推进,建设现代食物生产、加工和市场体系,调整引导我国食物结构向营养、卫生、科学、合理方向发展。食物与营养发展的基本原则:坚持食物生产与消费协调发展的原则,适应居民营养改善的需要,建立以农业为基础、以食品工业为龙头的现代食物产业体系;提升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调整优化食物与营养结构,预防营养性疾病,发扬中华饮食文化的优良传统,走有中国特色的食物与营养发展道路。2010年食物与营养发展目标:保障充足的食物供给量和合理的营养素摄入量。降低营养不良性疾病发病率5岁以下儿童。突出三个重点:重点食物领域:优先发展奶类产业、大豆产业和食品加工业(方便食品、速冻食品、传统食品,大宗农产品深度开发与加工利用)重点地区:努力解决好农村和西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引导合理食物消费)重点人群:少年儿童、妇幼、老年(孕妇、婴儿营养保障制度,营养强化食品和低盐、低脂、低能量食品)重点人群的食物与营养发展问题。(粮食5.7亿吨,豆类2300万吨,蔬菜3.7亿吨,水果7300万吨,油料3400万吨,糖料1.3亿吨,肉类7600万吨,蛋类2700万吨,奶类2600万吨,水产品5000万吨。)5岁儿童低体重发病率降至5%(1992年10%-20%),生长迟缓发病率降至15%(1992年35%)。孕妇和儿童贫血患病率分别降至20%和15%.4个月以内婴儿的母乳喂养达到普及,4个月以上的婴儿应逐步补充各种辅助食品。(城市居民。人均每年主要食物摄入量为:口粮135公斤,豆类12公斤,蔬菜160公斤,水果52公斤,食用植物油10公斤,食糖10公斤,肉32公斤,蛋类18公斤,奶类32公斤,水产品22公斤。保障措施:调整农业结构,提高食物质量。依靠科技加快食品工业发展,加强管理。加强食物市场体系建设和对食物进出口的检验检疫。加强食物与营养法制建设,完善食物与营养标准体系。把居民营养改善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保护食物资源环境,保障食物质量、安全与卫生。全面普及营养知识,提高全民营养意识。推行营养师制度。实施有关营养改善行动计划。继续和规范实施国家营养改善行动计划、国家大豆行动计划、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等。积极推广学生营养餐。加强营养监测,建立食物安全保障系统。三、法规标准1984年 食品卫生法1996年 保健食品管理办法 保健食品评审技术规程,保健食品标识规定,保健食品通用卫生要求1996年 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 食品营养强化剂卫生管理办法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1998年 学生营养午餐营养供给量1999年 学生营养餐生产企业卫生规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促进健康一、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二、 多吃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