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的兴起07_第1页
儒学的兴起07_第2页
儒学的兴起07_第3页
儒学的兴起07_第4页
儒学的兴起0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今版 春秋公羊传 书影 董仲舒 春秋繁露 书影 学习要求 知道 董仲舒的主要观点, 知道 汉武帝罢黜百家和创建太学等措施, 理解 其目的和影响。 体会 汉代儒学大一统的精神价值, 加深 对统一观念的认同。 说明 要准确理解本课中的兴起之内涵,将本课的内容放在整个专题中加以考察,把握儒家思想的兴起、发展与演变及导致这些变化的社会根源。 焚书坑儒的批判和东汉太学生议政运动、科举制的文化影响为 课外阅读内容 。 会考要求 :罢黜百家 ,独尊儒血 ;太学的建立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了解历史 焚书坑 (唐) 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 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 请思考:诗人在这首诗中讽刺了哪些历史事件? 秦始皇焚书坑儒 对传统儒学产生怎样的影响? 沉重打击,进入低潮 陕西渭南传说中的秦朝 “ 焚书堆 ” 遗址 二 .罢黜百家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春秋 大一统 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 董仲舒传 董仲舒生平 董仲舒 ( 前 179 前 104年 ) 西汉哲学家和政治家。曾任博 士。汉武帝朝举贤良文学之 士,进“天人三策”,建议 “诸不在六艺 ( 礼、乐、射、 御、书、数 ) 之科、孔子之术 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为武帝所采纳,形成 “大一统” 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政治格局,为此后两千 千余年间封建统治者所沿袭。 材料一 “ 天子受命于天 ,天下受命于天子 ” ,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 材料二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 材料三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 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 ” 董仲舒像 理解历史 董仲舒 春秋繁露 汉书 董仲舒传 合作探究: 上述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观点 ? 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他的主张 ? a、提出 “君权神授” 与 “天人感应” . 从 理论上 解决了汉武帝国家 “大一统”的 需要 ,有利于 巩固统治 . (以思想的大一统巩固政治的大一统) 上述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观点 ? 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他的主张 ? 加强君权的 需要 中央集权的 需要 , 缓和阶级矛盾的 需要 b、提出 “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发挥 “仁政” : 轻徭薄赋 . 背景: 大一统得到巩固;专制主义政体定型;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 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表现: 起用儒者参政;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影响 : (1)消极: 扼制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2)积极: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促进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1)尊儒: (2)倡儒: 目的 : 知识点拔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 兴办太学 儒学 官方化和制度化 兴办郡县学 儒学在 民间开始处于独尊 地位 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学的政策有何不同?导致不同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对儒学的发展各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两种政策又有何相同之处? 问题探究 “焚书坑儒 ” “罢黜百家 ” 不 同 点 原因 秦刚刚统一; 秦统治受到儒士攻击 国力强盛; 董仲舒发展儒学,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 对儒学态度 排斥、打击 尊崇 手段 简单粗暴 倡导、劝勉、教化 作用 儒学发展进入低潮 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相 同 点 目的 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 实质 文化专制 ,思想控制 作用 有利国家统一,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三 .太学的出现 ( 1)汉武帝创立太学 ( 2)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家培养政治人才的官立学校。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 3)汉武帝时代,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思考:汉代太学规模的不段扩大,反映了文化教育怎样的趋势? 汉代讲学图 春秋公羊传 书影 (董仲舒)令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群儒首。 汉书 董仲舒传 四 .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 1)确立: 隋唐确立 的选官制度。 ( 2)特点: A、以 考试成绩 为标准选定官员 B、考试内容是 儒学经典 ( 3)历史影响: A、有益于 专制主义政体 的稳固; B、儒学因科举制而显荣,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C、有益于社会 重学风气的形成 和体现 公平公正原则; D、导致 从事科技研究的人才力量 相对薄弱 兴起 ,成正统 孔子的创立,孟子荀子的发展 成体系,遭冷遇 春秋战国 秦朝 焚书坑儒 沉重打击 “罢黜百家,表彰六经” 汉代 创建太学郡国学 科举制 正统地位强化 隋唐 知识小结 1、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C.完善法律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答案: D 学以致用 2、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中央集权的强化 思想控制的加强 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 B. C. D. 答案: D 3、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关键是 A.它是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 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C.它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它宣扬了仁政思想得到人民的拥护 答案: C 材料一:有人认为,儒学的本质是消极的、保守的,中国社会要进步,必须彻底 “ 打倒孔家店 ” 。然而儒家思想在今天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仍被广泛推崇,新加坡甚至用儒家思想来治国。 “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 感悟历史: 大一统意识 民本意识 和谐意识 维护中华民族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