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愤 学案1学习目标1了解陆游及其创作这首诗的背景。2体会诗人岁月蹉跎、壮志未酬而又重新立誓报国的双重情感。3体会陆诗“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的特点。【诗海拾贝】临安春雨初霁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赏析如今的世态人情薄如绸纱,可是谁让我骑着马来客居京华呢?住在小客楼上,一夜里听到春雨的声音,明天一早,深幽的小巷中便会有人卖杏花了。短小的纸张,我斜着运笔无聊地写写草书,在小雨初晴的窗边,看着沏茶时水面呈现的白色小泡沫,游戏般分辨茶的等级。作为一介素衣,不要因为风尘仆仆而感叹,一到清明,我就可以回到家中了。诗中主要反映他旅居京城的孤独心情,诗风清淡、婉丽。【文本卡片】一、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是我国诗人当中创作数量最多的一个,存诗9 300多首。还有词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平淡自然。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二、背景简介赏析这首诗一定要了解诗人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并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这首诗作于淳熙十三年(1186),当时诗人62岁。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因而悲愤异常,这首诗是他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再现。【基础荟萃】1给加点字注音。大散关()伯仲()衰鬓() 塞上()2辨形组词。 3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中原北望气如山:_塞上长城空自许:_出师一表真名世:_千载谁堪伯仲间:_4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1)_,铁马秋风大散关。(2)塞上长城空自许,_。(3)_,千载谁堪伯仲间!(4)小楼一夜听春雨,_。【要点突破】一、整体把握1诗的起句、结句十分重要,往往跟诗的主旨和意境有关。请你解释这首诗起句和结句的意思,并说说它们好在哪里。答:_二、细部探微2关于“中原北望气如山”中的“气”的理解,有两种观点:其一,“气如山”即“积愤如山之重”。“气”即悲愤;其二,“气”为“豪壮之气”。你赞同哪个观点,并说明理由。答:_3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答:_【感悟总结】一、中心主旨这首诗是陆游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前两联回忆过去,抒发他的抗敌抱负;后两联说现在,抒发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感慨。最后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表明了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二、写作特色1感情复杂,起伏跌宕。这首诗紧紧扣住一个“愤”字,抒写出起伏跌宕的复杂感情,首联在激愤中又满怀豪情,颔联沉痛感伤,尾联在悲怆中又抱有期待。2对比手法,彰显主旨。这首诗运用对比手法,富有表现力,如昔年之壮举与今日之衰颓,“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艰”之现实,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且偷安等对比。3用典明志,抒发情怀。这首诗在颈联尾联中化用“塞上长城”“出师表”的典故,分别点明了诗人志向,表明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愿望。【文白对照】【素材积累】一、名家评价南宋后期诗人刘克庄评价陆游“近岁诗人,杂博者堆队仗,空疏者窘材料,出奇者费搜索,缚律者少变化。惟放翁记问足以贯通,力量足以驱使,才思足以发越,气魄足以凌暴。南渡而后,故当为一大宗。”梁启超在读陆放翁诗中写道:“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诗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二、作家故事少年壮志陆游出身于官宦。父亲陆宰是一个具有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的官员。同他交往的也都是忧国忧民的志士仁人。这些人经常在陆家谈论国家兴衰、民族灭亡的大事。当他们谈到悲愤之处,有的拍案大骂,怒发冲冠,有的义愤填膺,怆然涕下。少年陆游看到这景象,深深地为父辈们的爱国激情所感动。陆游自小勤奋好学,特别注意攻读兵书,学练剑术。每当父亲同那些友人学者秉烛夜谈时,正是小陆游增长见识的好机会。他总是不声不响地坐在一旁,凝神倾听,铭记心坎。这种家庭、亲友间的爱国思想和高尚情操,对他耳濡目染,熏陶默化。因此,陆游很早就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报国壮志。应用话题“影响”“立志”“爱国”。三、陆游爱国名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位卑未敢忘忧国。 病起书怀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 太息宿青山铺作【美文珍藏】论生活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要埋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 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生活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苏东坡披发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壮阔的滔滔江水让苏东坡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篱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陶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大散关(sn) 谮言(zn) 跛脚(b) 无耻谰言(ln)B伯仲(b) 薄似纱(b) 杜撰(zhun) 寡廉鲜耻(xin)C斜行(hn) 蕴藉(j) 冠冕(un) 锃光瓦亮(chn)D塞上(si) 商榷(qu) 形骸(hi) 游目骋怀(chn)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中原北望气如山 气:气概,气势B塞上长城空自许 许:答应C出师一表真名世 名:闻名D千载谁堪伯仲间 堪:能够3下列和“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在艺术手法上不同的一项是()A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C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将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实施睦邻友好的地区政策,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合作。B由于信息技术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C11月9日晚,第五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在鲁迅故乡绍兴举行。以诗歌集向往温暖获诗歌奖的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广泛受到外界的关注。D近日,人民文学杂志走进北京大学,就“当代汉语写作的世界性意义”问题,邀请该校许多著名作家、学者发表了各自的观点。二、文本阅读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56题。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5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本诗哪两句诗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试加以分析。答:_6“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从表达情感看,_、_两个字应该读成重音。用一个词语来表达全诗的情感:_。三、课堂延伸7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好事近陆游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注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答:_(2)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答:_咏怀八十二首(其一)一、名句积累“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这两句诗写耳之所闻,目之所见。一只离群之雁在野外号叫,惊恐的鸟儿在林子里窜飞不停。从写景状物来看,孤鸿凄厉的号叫,鸟儿遇惊在月光下乱飞的影子,这一声动和一形动,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上衬托出了夜的死寂。从摹情表意来说,孤鸿乃失群之雁,是诗人自喻。名噪一时的“竹林七贤”,在司马氏政权的高压下,迅速崩化瓦解,诗人便似孤鸿,既是身之失群,更是心之失群,诗人的感慨无处诉说。而那在月光下如鬼魅般飞来飞去的鸟儿,更暗示如影随身的惊惧感让诗人难有一时一刻的安宁,可又偏偏身处夜之笼罩之下。“夜”喻指司马氏专权制造的恐怖氛围,在无边际的惊惧中,诗人的承受力已达极限,犹似惊弓之鸟。二、中心主旨此诗列八十二首咏怀诗的第一篇,实为这些诗的总开端,如同序诗,写诗人深夜弹琴和孤独不安的忧思,抒发了诗人一种欲排遣而不能的绝望之情。三、写作特色比喻象征,以景寓情。这首诗采用了以景寓情、比喻象征的表现手法来曲折隐晦地抒写作者内心的孤独、惊惧和哀伤,形成了言近旨远的艺术风格。诗的开头两句写半夜不能入眠,于是起来弹琴。“不能”是说不是主观上不想眠,而是客观上不得眠。那么是因为什么以至于诗人夜深不得眠呢?诗人没有回答,而是宕开笔墨写弹琴,内心无法排遣的情感便只能借琴声来宣泄了。处于司马氏政权的高压下,诗人想说而不敢说,客观上又无法言说,就只好以琴声为喻来诉说心中的感慨。诗人又以“孤鸿”“翔鸟”为喻,以“夜”来喻指司马氏专权制造的恐怖氛围,写出了自己在无边际的惊惧中,承受力已达极限,犹似惊弓之鸟。“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这两句诗以景寓情。朦胧的月光,极易唤起心中的哀情,勾起对人生变幻无常的感慨。又因是“夜中”之月,月光给人寒意,清风吹来,这层寒意便随之加深加重。这种无处逃遁的寒冷感受,正是诗人身处乱世,孤零无所荫庇,饱受惊惧侵袭的生动表达。诗品评阮籍咏怀组诗时说:“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其实是说诗人为避祸害而采取的曲折幽隐的表达方法。尽管读完全诗,我们也无法探寻出“夜中不能寐”的具体原因,但诗人欲说而又不说的巨大矛盾及痛苦却在诗中通过“起坐”“明月”“清风”“孤鸿”“翔鸟”及人的徘徊表现了出来。读者完全可以从诗中的景物和比喻来体味到诗人欲排遣而不能的焦躁、惊惧不安和绝望之情。四、文白对照杂诗十二首(其二)一、名句积累“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悽,终晓不能静。”当陶渊明壮志不得伸展而转托田园之后,虽然努力使自己满足于田园生活的乐趣,有时甚至企图以醉酒忘世,或者以道家顺应自然的态度对待人生,但这些都不能完全消除他壮志未遂的苦恼。由这四句诗可以看到诗人在光阴虚掷中极度矛盾不安的心境。二、中心主旨陶渊明共有杂诗十二首,此为其中第二首,写长夜难眠,抒发了时光流逝、有志难酬的悲哀和世无知音的寂寞。三、写作特色情景交融。陶渊明青年时代曾有过“大济于苍生”的宏愿,自言“少时壮且励,抚剑独行游”。虽因“性本爱丘山”,与污浊的官场格格不入,终至拂衣归耕,但是他并未真正淡忘于世事。本篇即展示了他的这种心情。这首诗由时节的变易发端,以暗示岁月无情的流逝,进而引出诗人“有志不获骋”的深切悲愤。在这个月白风清的静夜,他孤独地品赏着心底的悲凉,只得对影独酌,聊以自遣。清旷的夜景与压抑沉重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增加了诗歌的感染力。诗人有志难酬的悲哀和世无知音的寂寞之情,与清旷的夜景交相融合在了一起。四、文白对照越中览古一、名句积累“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都城中到处都是锦衣战士,王宫中挤满了如花的宫女。最后一句写今日凄凉只有几只鹧鸪鸟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与一、二句所写昔日的繁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借此,诗人抒发了盛衰无常的感慨之情。二、中心主旨这首诗是诗人南游吴越时写的,表达了盛衰无常的感慨。三、写作特色今昔对比的描写。诗中的今昔对比方式不同寻常:诗人着重渲染的是昔日的繁华(前三句),而以今日的凄凉反衬(末句),尽管都是描写客观事物,其中却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众所周知,越王勾践曾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打败,其后经过20年卧薪尝胆,才取得了“破吴”的胜利。可是胜利后他做了些什么?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锦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另一幅是宫女们个个打扮成花一般的美人儿,在宫殿里恣情欢乐。这表明越王勾践已经把昔日的屈辱和苦难忘得一干二净,而完全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使胜利化为乌有“只今惟有鹧鸪飞”,就是明证。如此强烈的对比是很能发人深思的。四、文白对照一剪梅一、名句积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两句表现了李清照特有的语言风格:用平常的字眼表现新奇的意境。“眉头”是人的感情外露的地方,是别人看得见的,而藏在“心头”的感情别人却看不见。按常理来说,愁锁眉间和愁情在心是完全一致的,惟其在心,发而为形,才有愁锁眉间之态。范仲淹的御街行就有这样的句子:“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取意即如此。李清照虽是化用此句,却化得出奇,把愁说成一种能运动的有形之物,更为出奇的是它的运动方式。按说,愁果真能运动的话,其方向应当是由内而外,达成一致,但女词人却将这本属一致的东西说成此长彼消的东西,将由内到外的运动说成由外到内的运动,又用“才却”这种句式表现它运动之速。如此造语不仅使人感到耳目一新,而且从这一“下”一“上”之中还可以领略到女词人的万千种愁绪,给人以无止境的遐想。二、中心主旨这首词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是写给新婚不久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主要是诉说自己独居生活的寂寞,切盼丈夫早日归来,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三、写作特色清新的笔调,细腻的风格。这首词是写闺情的。我国古代诗词中写闺情的很多,但绝大多数是男性诗人代言,而此词却是女词人写自己,笔调清新,风格细腻,耐人寻味,确实与众不同。上片主要写女词人的独居生活。“红藕香残”是以点代面的写法,因为荷花既已凋谢,其他草木之花就更难见到了,这就透露出秋景的冷落、萧条;再深一层说,季节的变迁,还会使女词人产生丈夫离家日久的感觉,使她觉得孤单寂寞。“玉簟秋”,也不只是说天气变凉,其实跟她独守空房的关系倒更为密切,也是表现她的孤独感的。于是她想到了一个排遣寂寞的方法:“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这个“独”字用得很妙,这是背面敷粉的写法,其正面意思是,如果丈夫在家,夫妻一同去划船该多快乐啊。正因为如此,她人在船上,心里却仍然想着丈夫,想到丈夫的信该到家了,甚至猜到信中会告诉她归来的日期,这又给予她很大的安慰。这样一想,她仿佛觉得自己身处西楼上,望着天上的月儿,在计算着丈夫离家的日子所谓“月满西楼”,也就是“西楼望月几回圆”的意思。忽然间,女词人又回到现实中来。“花自飘零水自流”,这是写她在舟中所见。花飘水流,是物的自在之态,女词人见此景象,极为伤怀,但花和水却不理会她的情怀,依旧不停地飘落,不停地流逝。词中用“自”字也很妙,女词人移情于物又转过来借物抒情而炼字,正如屈原“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表达了韶光易逝的感慨。由此再转入直白:“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是把夫妻双方合在一起写,表明女词人也很理解丈夫此刻的心情,是女性的细腻处。但这不过是一种铺垫,词的主旨其实落在最后两句上:“情”至于要用“计”来“消除”,其重可知;然而又“无计可消除”,其深可见。这是女词人特有的深婉细腻的风格的具体表现。四、文白对照今别离(其一)一、名句积累“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轮船不畏惧逆风,不因逆风而停留。轮船驰去迅速,送的人未及返回,离别的人已在天的尽头。送的人望着离去的人的背影,倏尔就不见了,不由让人望远兴叹,徒增悲伤之情。“烟波杳悠悠”句化用了唐人崔颢黄鹤楼诗中“白云千载空悠悠”“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形容轮船驰去之迅疾,让人望远兴叹。二、中心主旨这首诗采用古今对比的写法,写出了新式交通工具轮船带给人们的离别之苦,表现了近代人在别离观上的新认识。三、写作特色今昔对比。诗中围绕着乘坐新式交通工具轮船离别与乘车舟离别的不同进行了对比描写。在今昔对比描写中,表现近代人的别离之苦和在别离观上的新认识。轮船这种新式交通工具的特点之一就是快,不畏惧逆风,按点发船。不像传统的车舟,能给别离的人以缠绵的自由,如今只能是“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让人望远兴叹。分离迅疾,聚合也应是迅疾的,这也是新式交通工具带给人们的聊以安慰的另一面。所以诗人在结尾时说:“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四、文白对照答案解析基础荟萃1snb zhnbnsi2瓜洲、神州斑白、班级衰鬓、哀伤伯仲、忧心忡忡3指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有如山岳。指陆游主张抗金的抱负不能实现。指诸葛亮坚持北伐,终得名垂青史,名传后世。能够。4(1)楼船夜雪瓜洲渡(2)镜中衰鬓已先斑(3)出师一表真名世(4)深巷明朝卖杏花课堂学案1诗的起句“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回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这是暗写他欲图恢复失地。“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这是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结句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是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2赞同第二种。从前后诗意看。首句言早年不知道恢复中原之事甚为艰难,所以在北望沦陷的中原时,不禁豪气干云,如山般壮伟坚强,前后两句构成因果关系。如果把此“气”解为“悲愤”,则割裂了两句诗间的语意联系。颔联“承”首联而来,写南宋军队抗击金兵侵犯而水陆俱胜的史实,同时也回顾了自己的特殊经历,大有一展抱负之势,是“气如山”的形象再现。从表现手法上看。“气”释为“悲愤”,表面上点明诗题中的“愤”字,其实这样反使诗意直白浅露,不够含蓄蕴藉。同时,与“塞上长城空自许”无法构成照应和对比。“气”释为豪壮之气,与“塞上长城”之志相互辉映,诗人昔日之“气”之“志”,而今已成“空自许”,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情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多项目管理计划模板
- 咸阳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高级测量工考试题及答案
- 企业招聘面试评价模板
- 2025年江西幼师考题真题及答案
- 产品研发项目立项决策支持工具
- 客户服务投诉处理流程标准化模板快速响应与解决
- 雅思亚太写作真题及答案
- 绥化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 企业财务报表制作及分析工具
- 关于家庭农场创业计划书
- 课程设计-MATLAB与通信仿真设计题目及程序
- 盘扣式脚手架计算书
- 第6课 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高一思想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矩阵论同步学习辅导 张凯院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GB/T 24218.1-2009纺织品非织造布试验方法第1部分: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 GB/T 10357.1-2013家具力学性能试验第1部分:桌类强度和耐久性
- GB 16541-1996竖井罐笼提升信号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 GB 10068-2000轴中心高为56mm及以上电机的机械振动振动的测量、评定及限值
- 车辆模型课件
- 游泳训练理论与方法技术要点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