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1页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2页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3页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4页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 通城县2009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年*月工 程 特 性 表序号名 称单位数值备注一县市区基本情况总面积km21140.7行政乡、镇个11行政村个178总人口万人47.70农村人口万人37.47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元3772耕地面积万亩24.89多年平均降雨量mm1512.8多年平均径流量mm795多年平均最大连续无雨日日87二规划实施情况“十一五”规划解决总人口万人14.86累计已解决人口万人4.92剩余人口万人9.94本年度计划解决人口万人4本年度计划实施后剩余人口万人5.94三本年度计划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单项工程打捆工程乡、镇个10村个62户个6667人数氟超标万人0.5苦咸水万人血吸虫病疫区万人污染水及缺水万人3.5合计万人4.0四工程措施及规模集中供水工程(200人以上)新建水厂引水工程人处2117743提水工程人处72686改造水厂人处0管网延伸人处115553合计人处4000052分散供水工程(200人以下)水窖人处0水井人处0引水人处0合计人处0五工程投资及资金筹措总投资万元1900中央专项资金万元1080省级补助万元246地方配套万元群众自筹万元574人均投资元人475六主要工程量土方开挖万m38.7土方回填万m38.8石方开挖万m30.48浆砌石万m30.11混凝土万m30.33塑料管万m44.6钢(铸铁)管万m0.14通城县2009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情况表工程名称涉及乡镇涉及村名工程措施水源地受益户数(户)受益人数(人)备注塘湖集镇供水工程塘湖镇塘湖居委会自流引水库水715 4288南虹村狮子村龙印村润田村雷吼村荻田供水工程塘湖镇荻田村自流引水泉水256 1538凉亭供水工程塘湖镇凉亭村自流引水泵站扬水泉水102 609狼荷供水工程塘湖镇狼荷村自流引水泉水74 446望湖供水工程塘湖镇望湖村自流引水泉水87 523图垅供水工程塘湖镇图垅村自流引水泉水82 494小计1316 7898大溪供水工程四庄乡大溪村自流引水泉水51 307五花供水工程四庄乡五花村泵站扬水泉水43 256小计94 563五里集镇供水工程五里镇五里村管网延伸库水440 2641锡山村何家村魏家村佛岭供水工程五里镇佛岭村自流引水泉水71 423季山供水工程五里镇季山村自流引水泉水22 131治全供水工程五里镇治全村自流引水泉水22 132磨桥供水工程五里镇磨桥村自流引水泉水52 314小计607 3641隽水城郊供水工程隽水镇新塔村管网延伸库水1331 7988古龙村柳峦村石泉村白沙居委会桃源供水工程隽水镇桃源村自流引水泉水55331利和供水工程隽水镇利和村泵站扬水泉水77 463小计1464 8782何段供水工程麦市镇何段村自流引水泉水71 424九房供水工程麦市镇长冲村自流引水泉水71 425冷段村小计142 849花亭供水工程石南镇花亭村泵站扬水泉水104 621虎岩供水工程石南镇虎岩村自流引水泉水92 552杨山供水工程石南镇杨山村自流引水泉水73 439小计269 1612台源供水工程关刀镇台源村自流引水泉水92 550关刀供水工程关刀镇关刀村自流引水泉水50 301五流供水工程关刀镇五流村自流引水泉水39 236春雷供水工程关刀镇春雷村自流引水泉水45 269道上供水工程关刀镇道上村自流引水泉水69 412八燕供水工程关刀镇八燕村自流引水泉水113 676小计407 2444贯青供水工程北港镇贯青村自流引水泉水78 468北港集镇供水工程北港镇贯青村泵站扬水河水979 5872易家居委会长青居委会横冲供水工程北港镇横冲村自流引水泵站扬水泉水72 431方段供水工程北港镇方段村自流引水泉水59 351小计1187 7122何婆桥供水工程马港镇何婆桥村管网延伸库水154 926毛段供水工程马港镇毛段村自流引水泉水130 777程坳供水工程马港镇程坳村自流引水泉水56 335高峰供水工程马港镇高峰村自流引水泉水42 254踏水供水工程马港镇踏水村自流引水泉水53 316潭下供水工程马港镇潭下村自流引水泉水49 295马港供水工程马港镇马港村自流引水泉水54 325松港供水工程马港镇松港村自流引水泉水75 452九岭供水工程马港镇九岭村自流引水泉水52 314马洞供水工程马港镇马洞村自流引水泉水51 307中段供水工程马港镇中段村自流引水泉水64 386彭段供水工程马港镇彭段村自流引水泉水62 371界上供水工程马港镇界上村自流引水泉水58 347石溪供水工程马港镇石溪村自流引水泉水52310小计953 5715栗坪供水工程大坪乡栗坪村自流引水库水140 842辉煌村韩岭供水工程大坪乡韩岭村自流引水泉水54 322农林供水工程大坪乡农林村自流引水泉水35 210小计229 1374合计6667 40000目 录1 编制依据、原则和任务11.1 “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可研情况11.2 前期各年度项目实施情况21.3 本次中央下达的资金、任务和配套情况71.4 本次落实项目计划的原则71.5 本次落实的项目计划任务72 项目区概况92.1 自然地理概况92.1.1 地理位置92.1.2 水文气象92.2 社会经济状况102.3 水资源情况102.4 项目区农村不安全饮水状况103 工程设计方案123.1 工程总体设计123.1.1 工程建设标准123.1.2 工程措施选择133.1.3 主要建设内容133.2 单项工程设计153.2.1 北港集镇自来水厂设计193.2.2塘湖集镇自来水厂设计273.3 典型工程设计363.3.1 自流引水工程设计363.3.2 泵站扬水工程设计383.3.3五里镇管网延伸工程413.3.4 城郊管网延伸工程433.3.7 水源选择及水源论证443.4 总工程量464 施工组织设计474.1 工程建设任务474.2 工程进度安排474.3 材料的招标采购474.4 项目监理制度484.5 财务报账制度484.6 竣工验收495 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505.1 编制说明505.1.1 编制依据505.1.2 定额依据505.1.3 基础单价计算依据505.1.4 建安工程单价综合系数505.1.5 运杂综合费率505.1.6 总投资概算505.2 典型工程投资概算525.2.1 泵站提水工程投资概算525.2.2 引水工程投资概算535.2.3 北港集镇供水工程投资概算535.2.4 塘湖集镇供水工程投资概算585.2.5 五里镇管网延伸工程投资概算615.2.6 城郊管网延伸工程投资概算625.3 资金筹措635.3.1 资金筹措计划635.3.2 地方配套和农民自筹能力分析636 效益分析656.1 社会效益分析656.2 经济效益分析666.3 水价承受能力分析677 工程运行管理707.1 运行管理机构与人员编制707.1.1 组织管理707.1.2 资金管理717.1.3 质量进度管理727.2 运行管理要求及管理制度737.2.1 运行管理747.2.2 水源保护757.2.3 技术服务75通城县2009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实 施 方 案1 编制依据、原则和任务1.1 “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可研情况根据2004年调查及经卫生防疫部门权威检测,我县目前饮用水质超标问题,主要是饮用水含氟超标、饮用未经处理的类及超类地表水和饮用污染严重、未经处理的地下水等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项目实施涉及全县11个乡镇156个行政村14.8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氟超标人口4.722万人,未经处理类及超类地表水人口3.767万人,污染严重、未经处理的地下水人口1.4798万人,水量不达标人口4.8912万人。全县饮用高氟水人口有47220人,占不安全人口的21%,其中2005年度已解决含氟地区1.3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剩余的3.402万人口其主要分布在县境内西、南两线。西线是以大坪乡下畈村为起点,至石南镇白马村和北港镇大界村沿线30个村共有饮用水氟超标人口18740人。南线是以五里镇五里村为起点至马港镇界上村沿线19个村共有饮用水氟超标人口12140人。根据土壤结构分析,本地区地质属南方燕山运动形成的山丘,岩石风化作用强烈,岩层保水性能差,含氟岩石及矿物风化后随雨水冲刷易溶于地表径流的土壤中,形成高氟水地区。经抽样检测812岁儿童50名,患氟斑牙人数21人,捡出率42%,有部分人还得有痴呆症等疾病,很大程度上给村民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侵害。饮用未经处理的类及超类地表水人数在我县境内还有37670人,占不安全人口的17%,其主要分布在石南、大坪、五里、隽水和北港等五个乡镇的平畈丘陵地带。该地区因地质破碎,土壤沙砾化,导致保水性能差,地下水位降低,这些地方饮水地理条件差,加上水源严重缺乏和人口相对集中,大部分日常用水靠直接拦蓄溪河水、塘库水,水质条件无法保障,群众生活受到极大影响,饮用水困难程度严重,地方性的皮肤病和眼病盛行,当地人民困苦不堪。饮用污染严重、未经处理的地下水人数全县有22570人,占不安全人口10%,其主要分布在关刀镇、塘湖镇、北港镇、石南镇等乡镇人口比较集中的人类开发活动频繁地区。本规划将解决14798人饮用污染严重、未经处理的地下水的饮水问题,余下的将在2010年后实施。随着人类建设活动的加快,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乱排,农村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等造成水质变化,一到下雨季节,山洪暴发,自然污染无法避免。长期饮用该地区的污染水,地区性肠道传染病、肝病发病率增加,严重的将会产生癌变。全县生活用水量不足及用水不方便的情况在全县分布较广,据调查全县用水量不足人口共计52770人,用水不方便人口64580人,主要分布在革命老区塘湖镇黄袍山、麦市镇天门观、岳姑山周边地区,山区山高坡陡,平畈人多水少地区。本次规划将解决4.8912万人,剩余人口将在2010年后实施。通过“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到2010年,全县将建成集中供水工程7处,建成小型集中供水工程370处,分散供水工程39处,管网延伸2处。共计划解决人口14.86万人,完成投资5795.4万元。以上工程的实施,到2010年后,将基本解决我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为我县农民生活用水提供基本保障,为本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利条件,将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1.2 前期各年度项目实施情况根据通城县“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和国家下达的各年度资金计划,结合我县当前的实际情况和项目区的特点,2005年度解决了1.3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项目涉及7个乡镇31个村,建集中供水工程62处,总投资472万,其中中央专项资金196万元,省级补助资金83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93万元。2006年度解决了1.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项目涉及8个乡镇22个村,建集中供水工程17处,总投资390万,其中中央专项资金176万元,省级补助资金64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50万元。2007年度解决了1.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项目涉及10个乡镇23个村,建集中供水工程18处,总投资390万,其中中央专项资金176万元,省级补助资金64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50万元。2008年度解决了1.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项目涉及10个乡镇35个村,建集中供水工程17处,总投资624万,其中中央专项资金281万元,省级补助资金103万元,地方配套资金240万元。列表如下:通城县“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实施情况年份工程名称受益人口工程措施工程规模工程投资(万元)工程投资(万元)中央专项资金省级补助地方配套群众自筹2005金麦供水工程557自流60 21.72 9.12 3.80 8.80 卢段供水工程463自流50 18.06 7.58 3.16 7.31 天岳供水工程463自流50 18.06 7.58 3.16 7.31 七里供水工程368自流42 14.35 6.03 2.51 5.81 麦市供水工程326自流35 12.71 5.34 2.22 5.15 新联供水工程357提水42 13.92 5.85 2.44 5.64 向家供水工程257提水30 10.02 4.21 1.75 4.06 纸棚供水工程171提水20 6.67 2.80 1.17 2.70 润田供水工程482自流50 18.80 7.90 3.29 7.61 获田供水工程232自流25 9.05 3.80 1.58 3.66 五里供水工程1037自流120 40.44 16.99 7.08 16.38 锡山供水工程941自流110 36.70 15.41 6.42 14.86 何家供水工程420自流45 16.38 6.88 2.87 6.63 魏家供水工程634自流70 24.73 10.38 4.33 10.01 金塘供水工程168自流20 6.55 2.75 1.15 2.65 湾头供水工程399自流45 15.56 6.54 2.72 6.30 下畈供水工程589提水65 22.97 9.65 4.02 9.30 张七供水工程449提水45 17.51 7.35 3.06 7.09 关刀供水工程462自流50 18.02 7.57 3.15 7.30 白马供水工程398提水45 15.52 6.52 2.72 6.29 何婆桥供水工程938自流110 36.58 15.36 6.40 14.82 白竹供水工程495自流55 19.31 8.11 3.38 7.82 马港供水工程286自流30 11.15 4.68 1.95 4.52 黄鹤供水工程457自流45 17.82 7.49 3.12 7.22 中段供水工程310自流35 12.09 5.08 2.12 4.90 界上供水工程227自流25 8.85 3.72 1.55 3.59 九岭供水工程226自流25 8.81 3.70 1.54 3.57 易段供水工程276自流30 10.76 4.52 1.88 4.36 灵官桥供水工程292自流35 11.39 4.78 1.99 4.61 彭段供水工程306自流35 11.93 5.01 2.09 4.83 程坳供水工程214自流25 8.35 3.51 1.46 3.38 2006油坊供水工程320自流35 12.48 5.24 2.18 5.05 马港供水工程153自流15 5.97 2.51 1.04 2.42 马洞供水工程378自流40 14.74 6.19 2.58 5.97 汉上供水工程346自流40 13.49 5.67 2.36 5.47 金塘供水工程200自流20 7.80 3.28 1.37 3.16 湾头供水工程290自流30 11.31 4.75 1.98 4.58 陈谷供水工程210提水20 8.19 3.44 1.43 3.32 石冲供水工程171自流20 6.67 2.80 1.17 2.70 堆山供水工程298提水30 11.62 4.88 2.03 4.71 陈段小集镇供水工程782自流94 30.50 12.81 5.34 12.35 盘石供水工程298自流32 11.62 4.88 2.03 4.71 杨山供水工程542自流60 21.14 8.88 3.70 8.56 石南集镇供水工程1235提水135 48.17 20.23 8.43 19.51 大坪集镇供水工程3032自流360 118.25 49.66 20.69 47.89 双龙小集镇供水工程775提水90 30.23 12.69 5.29 12.24 润田供水工程541自流60 21.10 8.86 3.69 8.55 图垅供水工程429自流45 16.73 7.03 2.93 6.78 2007牌合供水工程343提水35 13.38 5.62 2.34 5.42 石南集镇供水工程2432提水420 94.85 39.84 16.60 38.41 大坪集镇供水工程1443自流160 56.28 23.64 9.85 22.79 达丰供水工程232提水25 9.05 3.80 1.58 3.66 青山供水工程623自流65 24.30 10.20 4.25 9.84 黄丰供水工程567自流60 22.11 9.29 3.87 8.96 云水供水工程312自流35 12.17 5.11 2.13 4.93 坪坳供水工程210自流22 8.19 3.44 1.43 3.32 小井供水工程299自流30 11.66 4.90 2.04 4.72 五花供水工程283提水32 11.04 4.64 1.93 4.47 龙印供水工程257自流30 10.02 4.21 1.75 4.06 左港供水工程426自流45 16.61 6.98 2.91 6.73 马港供水工程443自流50 17.28 7.26 3.02 7.00 界上供水工程336自流35 13.10 5.50 2.29 5.31 九岭供水工程383提水45 14.94 6.27 2.61 6.05 马洞供水工程634自流70 24.73 10.38 4.33 10.01 柳峦供水工程420自流45 16.38 6.88 2.87 6.63 雁门供水工程357自流40 13.92 5.85 2.44 5.64 2008沙堆集镇供水工程4790提水560186.8185.3730.6470.80罗塘供水工程303自流3511.825.401.944.48四庄集镇供水工程3031自流355118.2154.0219.3944.80石南集镇管网延伸工程1590提水18662.0128.3410.1723.50杨山供水工程320自流3712.485.702.054.73大坪集镇管网延伸工程2177自流25584.9038.8013.9232.18大坪供水工程331自流3912.915.902.124.89新建供水工程312自流3712.175.562.004.61狼荷供水工程420自流4916.387.492.696.21相师供水工程303自流3511.825.401.944.48程凤供水工程404提水4715.767.202.585.97东港供水工程342自流4013.346.102.195.06方段供水工程371自流4014.476.612.375.48枫树供水工程306自流4011.935.451.964.52高峰供水工程363自流4214.166.472.325.37白竹供水工程212自流258.273.781.363.13毛段供水工程425自流5016.587.572.726.28目前我县已实施的每处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正常,我们严格按照水利部关于加强村镇供水工程管理意见来落实工程的后期管理,并结合我县具体的实际情况,对已建工程的运行管理和日常维护,始终坚持“边建边管,建管并重”,“谁建设、谁所有,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将管护责任落实到户,落实到人。从根本上克服了重建轻管,杜绝了因工程运行不良而再次造成的饮水不安全问题现象,努力把我县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引向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为此,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促进了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和谐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按规划要求实施难度大,项目工程地方乡镇配套资金筹措压力大,操作困难,严重影响工程进度。特别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劳力少,部分农户自筹资金和投工投劳问题一时无法到位,无形增加了工程的建设难度。尤其是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政策与现行的其他新农村建设项目存在一定差区,间接挫伤了农户的积极性。每个年度下发的计划人口与实际实施项目人口有差别并受到限制,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无法整村推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项目的覆盖效益。1.3 本次中央下达的资金、任务和配套情况2009年度应解决饮用水氟超标及其他缺水问题人口4万人,项目总投资1900万元,其中,中央及省级配套1326万元,地方配套574万元。本次计划涉及全县10乡镇63个村6667户4万人。其规划范围是塘湖镇和北港镇2处集镇自来水厂,马港、五里、隽水3处城区管网延伸工程和47处单村集中供水工程。主要工程形式是建设集中式自流引水工程、提水工程和管网延伸工程。全县共建集中式自流引水工程43处 ,提水工程6处,管网延伸3处,含集镇自来水厂2座。总投资1900万元,其中中央1080万元,地方配套820万元。1.4 本次落实项目计划的原则本次2009年度国家资金计划落实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发改投资20051505号)下发专项用于解决我省部分地区存在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的文件精神,按照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提纲、水利部发布的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和水利部、卫生部制定的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水农2004547号)所确定的饮水安全指标要求,以及我县编制的通城县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和通城县“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范围为基础,当前“十七大”国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我县认真总结经验,精心编制方案,尽量做到项目计划合理安排,力求实际的原则。1.5 本次落实的项目计划任务为了加快解决我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根据省发改委、省水利厅计划文件精神和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统一规划要求,本次落实项目年计划任务解决农村饮用水不安全人口4万人。本次计划涉及全县10乡镇63个村6667户4万人。其规划范围是塘湖镇和北港镇2处集镇自来水厂,马港、五里、隽水3处百丈潭水厂管网延伸工程和47处单村集中供水工程。主要工程形式是建设集中式自流引水工程、提水工程和管网延伸工程。全县共建集中式自流引水工程43处 ,提水工程6处,管网延伸3处,含集镇自来水厂2座。总投资1900万元,其中中央1080万元,地方配套820万元。2 项目区概况2.1 自然地理概况2.1.1 地理位置通城县位于湖北省东南端,与湘赣毗邻,长江一级支流陆水河上游,幕阜山北麓。既是一个经济不发达山区,又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苏区。县域处东经1133611404,北纬29022924,国土总面积1140.7km2,折合171.1万亩,其中林地108.1万亩,耕地24.9万亩、水面6.1万亩,其他用地32万亩。项目区,地貌以山丘居多,丘陵、平畈兼有。地质构造以燕山运动形成的花岗岩为主,渗漏严重,保水性差。土壤类型主要特点是土层薄、质地粗、砂多泥少,水土易流失。整个地势呈南高北低的土箕形。东南西三面环山,唯北面低平,海拔高程最高点1528.3米,最低点78米,相对高差1450.3米。境内有隽水、菖蒲、沙堆、铁柱四条水系,从东、南、西部朝北汇集,经过崇阳县,流入长江,为陆水源头。2.1.2 水文气象通城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适中,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四季分明,雨热同期,但由于季风和地貌的影响,时空分布不均,春季低温阴雨,夏季洪涝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常有出现。全县年平均日照时数1871.9小时,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06.54千卡/厘米;年平均气温16.710的积温(80%的保证率)5059.8,无霜期260天,年平均降水量1512.8mm,多年平均径流深795mm,径流总量为8.65亿m。日降水量最大达261mm(1954年6月16日),降雨特点一是空间分布不均,特点是由东、南向西北呈递减趋势。二是年际变化大,最高年(1954年)降雨超过2401.9mm,最低年不足1000mm。三是时间分配不均,降雨时间集中在3-8月份,4-7月份降雨最多,占全年的48%。所有县境内水资源按时空分布,流入135条山溪汇集我县隽水河、菖蒲港、沙堆河、铁柱港四大河流,注入陆水,流入长江。2.2 社会经济状况全县共辖11个乡镇,178个村,46.0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7.47万人,占总人口的81%,劳动力17.12万人,平均人口密度为403.4人/平方公里。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7.57亿万元,工农业总产值23.84亿元,财政总收入8943万元,总支出15409万元,财政收入平均增长达17.5%,农民人平纯收入3776元,粮食总产量13248.5万kg,人均产粮287.9kg/年。三年来,粮食平均增长率为0.04%,肥猪出栏35.61万头,茶叶总产量85.7万kg,多种经济收入91102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07,计划生育率达到98.19%。2.3 水资源情况项目区年平均降水量1512.8mm,但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年降雨量实测最大为2401.9mm,最小年不足1000mm,降水主要集中在38月份,47月份降雨最多,其余月份降雨偏少,多年平均降雨量16.8亿m3,多年平均径流总量8.65亿m3,产水模数为72.13万m3/km2。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及岩溶水为主,孔隙水、孔隙裂隙水为次、补给来源主要是降水量的垂直补给、地下水模数为15.25万m3km2,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7.28亿m3。2.4 项目区农村不安全饮水状况项目区不安全饮水问题主要表现为氟超标。饮用高氟水问题在全县11个乡镇普遍存在,全县由卫生防疫部门在各乡镇抽样调查检测,地氟病还一定程度上存在,农村人口中氟斑牙检查率还比较高,其分布经卫生防疫部门长期跟踪的八个监测点监测和本次调查检测,全县饮用高氟水人口有47220人,占不安全人口的21%,高发乡镇多达9000余人,少的也有1000余人。其主要分布在县境内西南两线,西线是以沙堆镇为起点,至石南镇白马村和北港镇大界村沿线30个村共18740人;南线是以五里镇五里村为起点至马港镇界上村沿线19个村共计12140人。根据土壤结构分析,本地区地质属南方燕山运动形成的山丘,岩石风化作用强烈,岩层保水性能差,含氟岩石及矿物风化后随雨水冲刷易溶于地表径流的土壤中,形成高氟水区。经抽样检测812岁儿童50名,患氟斑牙人数21人,检出率42%,有部分人还得有痴呆症等疾病,很大程度上给当村民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侵害。通过近几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的实施,一定程度上缓解部分农村老百姓的饮用水问题。本次解决重点是在上述地区结合实际,突出重点难点,力求集中连片,集镇规模化。主要针对那些老百姓目前最迫切解决的饮用水困难问题进行有计划地安排。项目区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涉及到10乡镇63村6667户4万人。3 工程设计方案3.1 工程总体设计本项目区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地,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颇为复杂。海拔高程1560100m,石灰岩分布较广,岩溶发育,风化作用强烈,且渗漏严重,含氟岩石及矿物风化后随雨水冲刷易溶于地表径流的土壤中;水土流失淤积河道、水库、塘堰;降雨时空分配极为不均;库区移民后靠、返迁;山丘区经济落后,投入相对不足等因素是山区饮用水不安全人口分布较广,居住地分散,各工程建设地的自然条件、人们生活习惯、地形地质条件差别较大。选择工程措施的一般原则是:1在有条件的地方优先采用集中式自流引水工程,提水工程,条件较差的地方适当考虑分散打井工程。2项目建设地点尽可能集中连片安排,便于建设和管理,建一处,成一处,受益一处,消号一处。3尽可能与其它水利工程结合起来,讲究工程的综合效益,节约投资,提高投资效果。按照上述一般原则进行工程总体设计。3.1.1 工程建设标准1、 供水水质标准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型供水工程以及有条件的型、型供水工程,供水水质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要求。在水源、技术和管理等条件受限制的地区,对于型、型供水工程,其水质要求可以适当放宽,但仍应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要求。2、 供水水压标准1)配水管网中最不利用户接管点的最小服务水头为10m。2)对管网中用户较集中、楼层较高区域可实行分压供水。3)配水管网中消火栓设置处最小服务水头不应低于10m。4)用户水龙头的最大静水头不宜超过40m,超过时应采取减压措施。3、 用水方便程度一般应采用供水到户方式供水,受经济条件约束,对暂不具备到户条件的也应供水到自然村、组,并满足取水的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的要求。4、 水源保证率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5%,对严重缺水的村组水源保证率不得低于90%。5、 设计年限工程设计年限一般为1015年。对工程建设标准较高、规模较大的供水工程取上限或20年。3.1.2 工程措施选择根据项目区内各地的自然条件,选择工程措施的一般原则,针对不同的氟病区类型,采取不同的工程措施予以解决。水源缺乏地区主要采取提水工程和打井工程措施;水源条件较好、水源点地势较高的地区采用自流引水工程措施。工程实施前,组织力量深入到项目建设点,将计划采取的各种工程措施、财政资金补助数额以及解决的饮水困难人数落实到县、乡、村、户,建立卡片存档。3.1.3 主要建设内容2009年计划解决10个乡镇63个村52处集中供水工程,其中新建自流引水工程43处,提水工程6处,管网延伸3处,含集镇自来水厂2座。这些工程实施完工后,可解决4万人的饮用水困难。列表如下:通城县2009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建设内容表工程名称工程规模工程型式工程措施水源地受益人数(人)塘湖集镇供水工程451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库水4288荻田供水工程162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泉水1538凉亭供水工程64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泵站扬水泉水609狼荷供水工程47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泉水446望湖供水工程55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泉水523图垅供水工程52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泉水494大溪供水工程32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泉水307五花供水工程27 集中供水泵站扬水泉水256五里集镇供水工程278 集中供水管网延伸库水2641佛岭供水工程45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泉水423季山供水工程14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泉水131治全供水工程14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泉水132磨桥供水工程33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泉水314隽水城郊供水工程841 集中供水管网延伸库水7988桃源供水工程35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泉水331利和供水工程49 集中供水泵站扬水泉水463何段供水工程45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泉水424九房供水工程77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泉水425花亭供水工程65 集中供水泵站扬水泉水621虎岩供水工程58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泉水552杨山供水工程46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泉水439台源供水工程58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泉水550关刀供水工程32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泉水301五流供水工程25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泉水236春雷供水工程28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泉水269道上供水工程43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泉水412八燕供水工程71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泉水676贯青供水工程49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泉水468北港集镇供水工程618 集中供水泵站扬水河水5872横冲供水工程45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泵站扬水泉水431方段供水工程37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泉水351何婆桥供水工程97 集中供水管网延伸库水926毛段供水工程82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泉水777程坳供水工程35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泉水335高峰供水工程27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泉水254踏水供水工程33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泉水316潭下供水工程31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泉水295马港供水工程34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泉水325松港供水工程48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泉水452九岭供水工程33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泉水314马洞供水工程32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泉水307中段供水工程41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泉水386彭段供水工程39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泉水371界上供水工程37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泉水347石溪供水工程33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泉水310栗坪供水工程89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库水842韩岭供水工程34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泉水322农林供水工程22 集中供水自流引水泉水2103.2 单项工程设计本次单项工程日供水100m3以上的集中供水工程2处,为北港镇集镇引河水工程,塘湖镇集镇引库水工程,荻田供水工程。(1)供水范围北港镇集镇引河水工程解决贯青村38户232人,易家居委会376户2256人,长青居委会565户3384人,共979户5872人饮水安全问题。塘湖镇集镇引库水工程解决塘湖居委会219户1317人,南虹村183户1099人,狮子村59户351人,龙印村71户423人,润田村140户842人,雷吼村43户256人,共715户4288人饮水安全问题。(2)供水方式 供水方式:北港镇集镇供水工程为引河水集中供水;塘湖镇集镇供水工程为引库水集中供水。通城县2009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方式统计表序号项目名称供水方式供水类型方便程度供水压力供水制度1北港集镇供水工程集中入户1.1Mpa20h/d2塘湖集镇供水工程集中入户1.1Mpa20h/d (3)供水规模和用水量1)设计人口集镇、中心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设计用水居民人数P=P0(1+)n+ P1式中:P0供水范围内的现状常住人口(人),其中包括无当地户籍的常住人口;P1设计年限内人口的机械增长总数;设计年限内人口的自然增长率0.005;n 工程设计年限15年。2)居民生活用水量参考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 310-2004)确定,80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