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微生物开发利用研究进展.doc_第1页
极端微生物开发利用研究进展.doc_第2页
极端微生物开发利用研究进展.doc_第3页
极端微生物开发利用研究进展.doc_第4页
极端微生物开发利用研究进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氨 基 酸 发 酵 论 文年 级 学 院 专 业 生物工程 学 号 姓 名 任课教师 极端微生物开发利用研究进展摘要:极端微生物是生物对极端环境适应的特殊种类,研究极端微生物的特性对探索生命起源、微生物的育种及开发利用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它们的特点和应用价值,旨在为极端微生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关键词:极端微生物;开发利用;应用价值The progress of extremophilic microorganisms and their exploitationAbstract:Extremophilic microorganisms are special kinds of beings adapted to extreme environment.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tremophilic microorganisms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for exploring the origin of life,breeding of microorganisms,and thei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This article summarized and purporting to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in development of utilization of extremophilic microorganisms.Keywords:extremophilic microorganism;exploitation;value1 概念极端微生物(Extremophiles),又称嗜极菌,是一些能够在极端环境下生长的微生物,包括嗜热、嗜冷、嗜酸、嗜碱、嗜压、嗜金属、抗辐射、耐干燥和极端厌氧等多种类型1。所谓极端环境,是指高温、低温、高pH、低pH、高盐度、高压等普通微生物所不能生存的环境。为了方便研究,一般将极端环境的条件确定如表1。开展极端微生物的研究,对于认识极端生命的本质,了解极端生命的嗜极机制及其与环境互作的规律,以及极端微生物独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嗜热、嗜冷、嗜酸、嗜碱、嗜压等极端微生物及其开发利用进展。表一 极端环境条件2Table 1 Extreme environments2极端环境条件极端环境条件pH 9有机溶剂1 %温度70 重金属汞、镉等盐度15 %其他紫外线、X射线等压力400 atm2 类型2.1 嗜热菌(thermophiles)2.1.1 生理特点嗜热菌俗称高温菌,广泛分布在温泉、堆肥、地热区土壤、火山及海底火山地等,最适生长温度可在90 以上,美国学者Baross从火山喷口分离出的一些细菌甚至可生活在250 环境中。已发现的极端嗜热菌有20多个属,大多为古细菌。此外,污泥、温泉和深海地热海水中,还生活着能产甲烷的嗜热细菌,其环境温度高,盐浓度大,压力也非常高。而嗜热真菌通常存在于堆肥、干草堆和碎木堆等高温环境中,有助于一些有机物的降解3。2.1.2 主要活性物质及其开发利用(1)嗜热酶 已从嗜热菌中分离到多种嗜热酶(55-80 )及超级嗜热酶(80-113 )。其不仅具有化学催化剂无法比拟的优点,如催化效率高和底物专一性强,而且高温下稳定性好,因而可克服中温酶(22-55 )及低温酶(-2-20 )在应用过程中常出现的生物学不稳定的缺点,从而使许多高温化学反应得以实现4。其中,耐热DNA聚合酶的发现,使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的自动化得以实现,大大推动了生物工程的发展。与普通DNA聚合酶相比,它可使PCR过程中高温变性(90 以上)、低温退火(55-60 )、适温延伸(70左右)均可在酶一次加入的情况下反复循环,从而实现了自动化。而且,有的耐热DNA聚合酶还具有逆转录活性,可用于cDNA文库的单酶法构建和扩增,可克服mRNA二级结构对反转录过程的抑制作用,简化构建和扩增过程。目前应用最多的耐热DNA聚合酶是Taq聚合酶,此外还有Tth聚合酶、Tca聚合酶等5。(2) 抗生素 已有报道称,利用嗜热菌Thermoactinomyces获得了9种抗生素,其中热红菌素及热绿链菌素已工业化,并在医药领域得到应用4。(3) 其它活性物质 Kplan等4利用Pseudomomonas thermophila中的一种嗜热需氧菌生产出了多种B族维生素,还利用嗜热菌对2,4,6-三硝基甲苯进行了转化。2.2 嗜盐菌(Extremehalophiles)2.2.1 生理特点嗜盐微生物通常分布在晒盐场、盐湖、海洋等高盐度环境中。嗜盐微生物通过保持渗透平衡得以生存,它们可以积累NaCl或KCl至很高的水平。根据在不同盐浓度下生长情况,Kushner6将嗜盐菌分为5类:非嗜盐菌、弱嗜盐菌、中等嗜盐菌、极端嗜盐菌、耐盐菌。2.2.2 主要活性物质及其开发利用(1)嗜盐酶 嗜盐酶能够在较高盐浓度下发挥作用,现已应用的主要是利用嗜盐菌生产SOD、胞外核酸酶、胞外淀粉酶、胞外木聚糖酶等8。(2)抗生素 现已发现有上百株极端嗜盐古菌可以产生嗜盐菌素,它是一类蛋白类抗生素。厉云等10已发现由halobacterium QD5产生的嗜盐菌素对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rice等对嗜盐菌素S8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嗜盐菌素S8其性质虽稳定,但抑菌谱很窄,只对少数极端嗜盐古菌有抑制作用,因此在生产上无应用前景7。(3)其它物质 嗜盐菌尤其是嗜盐藻类还可以产生胡萝卜素,是强力抗氧化剂,具有抗癌、抗心血管疾病和抗白内障的功能。有的嗜盐菌还可以产生胞外多糖,具有优良的流变性能,可被用作增稠剂、乳化剂、黏稠剂等用在食品、化妆品、药品和石油工业中3。2.3 嗜碱菌(alkaliphiles)2.3.1 生理特性多数生活在盐碱湖或碱湖、碱池中。最适生长在pH 8.0以上,通常在pH 910之间的微生物称为嗜碱菌。有些菌在pH中性或以下不能生长,称为专性嗜碱菌(obligate alkaliphiles),而有些菌在pH中性或以下可以生长,称为兼性嗜碱菌(facultive alkaliphiles)。2.3.2 主要活性物质及其应用9,10(1)嗜碱酶 嗜碱菌可以产生多种嗜碱酶,主要有:由嗜碱杆菌产生的环糊精糖基转移酶(CGTase)可用于生产环糊精。嗜碱酶用于皮革工业的脱毛工艺,可显著提高脱毛的效率和质量,避免了旧工艺使用NaOH和Na2S对毛皮的损伤,使皮革肿胀,后继加工难以进行的缺点。此外,嗜碱菌还能产生淀粉酶、脂肪酶、木聚糖酶、几丁质酶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抗生素类 目前已从嗜碱菌发现了一些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质,其结构类型有-内酰胺类、丁酰苷菌素、吩嗪类等,但均无太大工业生产价值。(3)其它活性物质 现已发现许多由嗜碱菌产生的代谢产物,主要有:2-氨基苯、类胡萝卜素、siderophores、胆酸衍生物、7,12-二酮基羟基胆烷酸、7-酮基去氧胆酸、酮基鹅去氧胆酸、甲酸、乙酸、苯乙酸等。2.4 嗜冷菌(psychrophiles)2.4.1 生理特点在地球的南北极地区、冰窖、终年积雪的高山、深海和冻土地区,生活着一些嗜冷微生物3。专性嗜冷菌生活在低于20以下的环境中,温度高于20即死亡。嗜冷微生物能在0或更低温度下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15或更低。有一种专性嗜冷菌,在温度超过22时,其蛋白质的合成就会停止11。2.4.2 主要活性物质及其利用开发(1)低温酶 近年来,低温酶的研究广泛开展,主要集中在耐冷机制和生物工程应用方面。已有20多种低温酶得到了纯化或克隆表达。主要有:-半乳糖苷酶、丙氨酸脱氢酶、乙醇脱氢酶、-淀粉酶、天冬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蛋白酶、几丁质酶、DNA连接酶、柠檬酸合成酶等,主要用于食品工业、低温条件下的生物催化、洗涤添加剂、环境生物治理等12。来自嗜冷微生物的许多酶类的典型特征是在中等的温度下高催化活性和低温稳定性相关,原因可部分解释为与嗜温和嗜热酶类相比增加了分子的弹性。将这些酶类用于低温保存等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热点16-19。一般认为酶类分子弹性的增加伴随着稳定性的的降低,而稳定性与酶活性间存在平衡。但是,来自自然界和蛋白质工程研究的大量例子表明,涉及稳定性和活性的蛋白质结构特征很不相同,且独立发生作用20,21。(2)抗生素类 1972年Yoshida自嗜冷链霉菌得到一种新的肽类抗生素,命名为冷霉素(cryomycin),体外具有很强的抗G+菌的活性13。2.5 嗜压菌(piezophiles)和嗜酸菌(acidophiles)8,14,15嗜压菌多为古细菌,一般生活在深海底,能够耐受普通微生物所不能耐受的高压。多数生长在17-18 mPa的环境中,高的达1104 mPa以上,低于14-18 mPa则不能生长。目前报道的最耐压的是美国海洋学家发现的一些菌种,能够生长在113-114 mPa环境中。嗜酸菌一般指那些生长pH上限为310,最适生长pH在110-215之间的微生物。它们一般分布于金属硫矿床酸性矿水、煤矿床酸性矿水及含硫温泉和土壤中。目前,这两种极端微生物目前研究较少。3 结语综上所述,极端微生物所产生的活性物质拥有普通微生物活性物质所不具备的优良特性,展现出了广阔的研究与应用前景。但是对于极端微生物的生理结构特点和适应机制,以及其活性物质的稳定机制等尚不是很清楚,工业化生产尚不成熟。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 郝涤非.极端微生物及其应用J.生物化学教学,2006,31(6):2-4.2 方金瑞,黄维真.海洋极端微生物的分离及其开发研究J.中国海洋药物,1996,57(1):51.3 顾觉奋,罗学刚.极端微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J.中国天然药物,2003,1(4):251-253.4 王柏婧,冯 雁,王师钰,等.嗜热酶的特性及其应用J.微生物学报,2002,42(2): 259-262.5 陈朝银,刘丽,贲昆龙.栖热菌属热稳定DNA聚合酶J.生物技术,2001,11(4): 31-34.6 张永光,李文均,姜成林,等.嗜盐放线菌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杂志,2002,22(4): 45-48.7 Price LB,Shand RF. Halocin S8:a 36-amino-acidmicrohalocin from the haloarchaeal strain S8aJ.J Bacteriology,2000,182(17):4951-4958.8 柳耀建,林 影,吴晓英.极端微生物的研究概况J.工业微生物,2000,30(3):53-55.9 Horikoshi K.Alkaliphiles:some applications of their products for biotechnologyJ.Microb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Reviews,1999,63(4): 735-750.10 徐恒平,张树政.嗜极菌的极端酶J.生物工程进展,1997,17(1): 2-5.11 辛明秀,马延和.嗜冷菌和耐冷菌J.微生物学通报,1999,26(2):155,109.12 朱非,王珊,周培瑾.低温酶适应的分子机制及其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报,2002,42(5): 640-644.13 Yoshida N,Tani Y,Ogata K. Cryomycin,a new peptide antibiotic produced only at low temperatureJ.J Antibiot,1972,25(11):653-659.14 何正国,李雅芹,周培瑾.极端嗜酸微生物J.微生物学通报(Microbiology),1999,26(6): 452.15 Abe F,Horikoshi K.The biotechnological potential of piezophilesJ.Trends in Biotechnology,2001,19(3): 102-10816 Bentahir M, Feller G, Aittaleb M,et al.Structural, kinetic, and calorimetric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old-active phosphoglycerate kinase fromthe Antarctic pseudomonassp.TACII18J.J Biol Chem,2000,275:11147-11153.17 Kim SY, Hwang KY, Kim SH,et al.Structural basis for cold adaptation.Sequence, biochemicalproperties,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malate dehydrogenase from a psychrophile Aquaspirillium actricumJ.J Biol Chem,1999, 274:11761-11767.18 Fields PA: Review. Protein function at therma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