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散步》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散步》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散步》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散步》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散步》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散 步莫怀戚【教学内容选择】确定核心教学目标:体会文章中流淌的浓浓亲情。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关爱家庭的情感。确定支撑核心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1、品读亲情。有感情朗读课文,分析文中两对母子的人物形象,体会“我”这一家的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2、谈论亲情。将课文中浓浓的亲情延伸到每个家庭中,让学生谈论家中尊老爱幼的故事。3、抒写亲情。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让学生明白我们得到的爱多,付出的少,从而激发他们的感恩之情。4、建设亲情。将亲情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为亲人做一件表达孝心的事。【养。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导入。多媒体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二、品读亲情。1、学生练习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注意生字词语)2、请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关于一对年轻母子的语句,分析这对母子的形象,从字里行间中体会浓浓的亲情。 板书:儿子: 乖巧 妻子:贤惠4、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关于文中一对年长母子的语句,分析这对母子的形象,从字里行间中体会其间流淌的浓浓亲情。 板书:母亲:慈爱 我:孝敬5、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文章最后一段,体会“我”这一家的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教师小结:因为“我”的孝敬,“妻子”贤惠,“母亲”慈爱,“儿子”乖巧,这个家才会和谐美满。三、谈论亲情。 谈论上演在我们家中尊老爱幼的故事。四、抒写亲情。 出示调查问卷:1.你生日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记得吗? 2你能说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生日吗? 结果:被爱大于爱。 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让大家拿起手中的笔,写一段温馨的话语送给亲人。(写完后,各小组推荐一位在课堂上展示)五、建设亲情。为亲人做一件表达孝心的事。板书:儿子:乖巧 妻子:贤惠 和谐美满的家母亲:慈爱我: 孝敬 【精彩部分回放】关于品读亲情部分教学实录 师:我们再来欣赏文中一对年长的母子。喜欢母亲的举手?(生举手)师:请一位同学说说,你为什么最喜欢母亲?生:这位母亲很理解儿子的心意,很疼爱自己的孙子。师:请你按先后顺序,把写母亲的有关语句读一读。生:“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师:下面,我们来个现场表演,我扮演母亲,你扮演儿子。你来说服我到外面散步,好吗?生:(扮儿子)妈妈,今天正好是星期天,外面春光明媚,我们一家人到外面散散步吧!师:(扮母亲)儿子,妈妈上了年纪,腿脚不方便了,再说,妈妈身体不好,哮喘,走远一点,就上气不接下气的。我看,还是你们带着孩子出去转转吧。生:(扮儿子)妈!您都一冬天没出来了,春天的空气新鲜,到外面透透气,活动活动筋骨,对身体好。师:(扮母亲)儿子的一片孝心,妈妈晓得。我准备准备。生:(扮儿子)春寒料峭,还是有些寒意,穿上外套,以免着凉。师:(扮母亲)好,好,好,儿子的心真细!我这就去取外套。师:母亲信服儿子的善举,体谅儿子的孝心,对儿子,言听计从,课文中有句说得好生:“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师:小时候,孩子听母亲的话;长大了,母亲听孩子的话。话,是心声,是母子相互信赖的心声。师:还有哪一个地方写到了母亲?请你读一下。生: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母亲对我说。师:“还是走小路吧。”母亲为什么改变了主意?生:满足孙子的要求。师:这就是对孙子的生:疼爱。师:疼孙子,爱儿子!这种疼爱之情,通过怎样的动作、语言表现出来的?生: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这里“摸摸”的动作,“还是走小路吧”的语言都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疼爱。师:“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母亲眺望的地方,正是孙子向往的路径。可见,小路有美景。但是,在抵达美景的小路上,担心也潜在着路障,母亲是过来人,她具有前瞻的眼光,于是,母亲对我说生:“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师:那么母亲的这段话怎么读才好呢?谁来试一试?(生读语段)师:同学们注意,文中写道:“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读出爱抚的动作。(生再读语段)师:用心“摸摸”,轻轻地,慢慢地,柔柔地“摸摸”,从心里读出来(生读语段)师:把“摸摸”读到自己的手上来(生读语段)师:把“摸摸”从自己的手上,转移到孙儿的“小脑瓜”上来(生读语段)师:“变了主意”,这是一个思想转变的过程,怎样读才能表现出这个转变的过程呢?生:我觉得“还是”两个字带点拖音:“还是走小路吧。”师:你体会得很到位。读读!(生读)师:读出母亲的眺望生:“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师:读出菜花的色彩生:那里有金色的菜花。”师:读出桑树的姿态生:“两行整齐的桑树。”师:读出鱼塘水面的动感与光感生: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师:通过读,把眺望的视线由近处推向远方,推向目之所及的远方生:“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师:注意,扣住“望去”,视觉开始出发,经过“菜花、桑树”,抵达小路尽头的 “鱼塘”,逐渐把视线拉远,拉到极限生:“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师:母亲看得远啊!既看到了美景,也预料到了路障,于是,母亲对我说生:“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师:母亲是早有预料的,不用惊慌,再读。(生再读)师:母亲说这话时很放心,很坦然。读的时候要把这层意思表达出来。请听老师读。(师范读课文)师:多么慈祥的母亲善解人意、疼爱孙子。(板书:母亲:慈爱)(四)师:最喜欢作者的举手。(生举手)师:请一位同学说说,你为什么最喜欢作者?生:他很孝敬母亲。师:哪里看得出来?生:“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师:“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言外之意是说,我伴同母亲的时日短。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伴随母亲的时日已短?生:“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师:“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是埋怨春天生:埋怨春天来得太晚了。师:这里用了两个“太迟”,是不是重复了?生:不是重复,是强调春天来得太迟了。师:埋怨春天来得“太迟了”,是责怪冬天呆的时间太长了。严寒的冬天遏制生命,所以,有一些生:“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师:听我读“我的母亲又度过了一个严冬。”生:“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不是“度”。师:听得真仔细,我改正“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师:“熬”与“度”,不一样吗?生:“熬”字,可以想见母亲挺过严冬十分艰难;“度”则显平淡。生:从“熬”字,可见母亲每活过一天,都很不容易。若换成了“度”,那种感觉就没有了。生:“熬”,是熬煎,是难过,是痛苦,是不容易;而“度”,比较中性,日子好过、歹过,都可以用“度”。师:说得好!生命多么脆弱!严冬,对于身体羸弱的老年人,就是一个坎儿啊!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人,怎能不盼望春天,盼望春天带来新的生机,“春天总算来了”,你看那南方初春的田野一生:“这南方初春的回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师:多美的春天!多美的语句!请你读一读。生:“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师:想象“新绿”,那是新生命的色彩,那是新生命的诞生,那是新生命的象征,那是新生命的希望。再读生:“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师:体会新绿的“随意”,那是新绿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随心所欲地铺着。再读生:“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师:感受新绿的“浓淡”,最是一年春好时,浓妆淡抹总相宜。再读生:“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师:地上,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树上呢?接着读生:树上的嫩芽也密了。师:想象那一个个嫩芽密布枝头,读出嫩芽的急不可耐生:树上的嫩芽也密了。师:想象那刚刚抽出的嫩芽。读出“二月初惊见嫩芽”的惊喜一生:树上的嫩芽也密了。师:再看那水里一生: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师:读出“起着水泡”的动态生: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师:读出咕咕地的声音生: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师:读出听到与看到“咕咕地起着水泡”时的自在和愉快!生:回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师:这段话写得真美!田野铺着新绿,枝头抽着嫩芽,水中冒着气泡,生命在复苏,生命在胎动,生命在勃发。生命真美啊!读这段话,用生命的美滋养我们的眼,用生命的美营养我们的心。生:(齐读)“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回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师:生命如此美好!我的母亲也战胜了严冬,来到了春天。“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母亲毕竟老了,身体又不好,明年的冬天,能否熬过去,还是个未知数啊!这次,母亲提出要“走大路”,这个愿望还能留到明年春天兑现吗?【幻灯】毕淑敏说我相信每一个赤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茬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诈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全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师:是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尽孝要及早啊!哪怕是满足母亲的一个小小的心愿。于是,在产生“走大路”与“走小路”的分歧的时候,我断然决定生:“走大路”。师:读出这种当机立断。(生读语段)师:读出这种充满孝心的当机立断。(生读语段)师:读出这种委屈儿子,孝敬母亲的当机立断!(生读语段)(板书:我:孝敬母亲)师:“我”孝敬母亲,断然决定“走大路”;妻子夫唱妇随;母亲疼爱孙子,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教后说教】散文散步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当代千字美文,在看似寻常的一次家庭散步中,涉及了中年人在生命延续过程中的承前启后的作用,涉及了尊老爱幼这一亘古常新的伦理问题,还有如何享受家庭亲情等。涉世未深的孩子,能以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走进成年人的内心世界,引起心灵的共鸣,从而提升自己的生活品味、生命质量吗? 经过反复思量,我决定以“亲情”为主题,要求学生用审美的眼光打量我们的周围,从现有生活资源中去获取一种快乐和幸福,并充分地享受它,延长它。所以,我想让自己、学生和听课的教师一道经历一次灵魂的洗礼。 为了上好散步这课,我决定选用中央电视台2004年春节联欢晚会歌曲让爱住我家的FLASH来激情导入,注重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把教学流程设计为“情境导入”、“品读亲情”、“谈论亲情”、“抒写亲情”、“建设亲情”五个环节。品读亲情环节:先让学生们“读”,以“读”解意,然后指导感情朗读,再在“读”的基础上品“味”,引导学生具体品读课文的味道,品味课文中两对母子的个性来,并用词语描绘:小的乖巧、老的慈爱、我的孝敬、妻子的贤惠。正因为如此,一家人才能如此和谐的生活在一起。读出感情,读出味道,“情”就自然悟出来了谈论亲情环节:学习课文不能局限于教材,课内外结合,以外促内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所以,在这一环节将课文中浓浓的亲情延伸到每个家庭中去,让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美,体悟亲情。许多学生都写了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些小但都很震撼人心的故事,文章的主题在此得到升华从课文就拓展到了生活,实现了探究能力的训练。抒写环节:这一问卷调查真正激发学生内心对长辈的感恩之情,于是学生的心门打开了,迅速的拿起笔来,写下了一段段感人肺腑的话语。如:“妈妈,一直以来,都是您给予我的关心和照顾,给我希望。而我却从来也没有跟您说过一声“谢谢!”,反而是三番四次的顶撞您,这让我感到惭愧万分。今天借这个机会,跟你说声“对不起”今后我一定会做你的贴心的小棉袄的。”学生争先恐后的展示自己的心里话,好像有千言万语要说似的。这一环节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建设亲情环节:让学生在这一堂课上体悟的亲情,激发的感恩之情落到实处,从而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到这一环节,我觉得学生在这一堂课上真正的进行了一次灵魂的洗礼,达到了我预期的目的。【教后点评】我认为这节课很成功。主要有三大亮点:1、教学设计独具匠心,起承转合巧妙自然。本课以“浓浓的亲情”为主线:品读课文,感悟浓浓的亲情谈论亲情(亲情不只是课本中有,我们家中也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