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寒假作业满分120,做题时间12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从现代考古发现来看,中国至少在夏商周时期就有城市了。但和现代功能较为接近的城市,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如齐国的首都临淄。据战国策齐策记载,当时有7万户。仅以现代一户3口的最低标准来算,总人口也达到了21万户。从史料上看,古代城管除负责环卫、拆违章建筑、禁止占道经营外,还得“防火缉盗”;有的还有管理市场物价、维持公平交易和社会治安的义务,兼有现代公安、消防、工商、物价、税务等部门职能,是真正的“综合执法”,权力也比现代城管大。古代的城管队员叫法不少,或称“胥”,或称“卒”,还有称“市吏”、“监市”,等等。但在事实上,古代并没有现代城管局这样的专职机构,自然也无城管队员一说。古代早期城管常由士兵充当。在北宋的都城东京开封,朝廷便设有相当于现代街道城管队的“街道司”,并相应成立了由500名兵士组成的执法队伍,以保持开封的正常交通秩序和环境卫生。明代的北京,由相当于今北京卫戍区或武装警察部队的“五城兵马司”来承担现代城管局的大部分职能。清代的北京,还专设了“督理街道衙门”,主要负责外城的街道管理、民房修建等,破坏公用设施、侵占下水道等不良行为,都是督理街道衙门的执法对象。到了晚清,西方的一套城管制度被引入中国,由警察承担起了现代城管的工作。在古代,现代城管的两大难题占道经营和违章搭建,同样十分突出,且历代不绝。古代城管也为此伤透脑筋。在唐代的长安和洛阳,不少商户为了扩大经营面积,非要在门面(正铺)外多占一块(偏铺)。在李显(唐中宗)当皇帝时的景龙年间,朝廷不得不以敕令的形式,发布了一则当时的最高“城管通知”:两京市场上各行业,凡自有正铺者,不得在铺前再建造偏铺。宋代称占道经营为“侵街”,为了防止侵街行为的发生,宋代城管想出了一个法子,在沿街要道旁立“表木”,标记出范围。这与现代街道画线一样,一旦超出就要被制止,当时的 “城管队”会经常检查是否有人侵街。到明清,随着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占道、违建更突出。唐律规定:“距府十丈无市,商于舍外半丈,监市职治之。”即摆摊设点至少要远离政府办公地30米,也不能离民房太近,要在1米5以外,由监市负责督管。对占道经营有严厉的惩罚:“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若种植垦食者,笞五十。各令复故。”挨打后,还得恢复原状。宋刑统也有规定:“诸侵街巷阡陌者,杖七十”。对乱倒垃圾、影响环境卫生也有规定:“其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直出水者无罪。主司不禁与同罪。”把尿屎垃圾弄到街上,影响了公共卫生,不只当事人倒霉,连“城管队长”都跟着挨杖打。宋仁宗在搞城管方面颇有创意,他在要求开封府官员强拆违章的同时,特别指示相当于现代司法机关法院的左、右军巡院,配合“开封城管”行动,“惩治侵街者”。明代对破坏公共设施、不按规定行车,以及在禁区内摆摊设点、取土作坯、随地大小便等行为,也一律“问罪”,涉事者要被强行戴上刑具,在街头示众一个月,即所谓“枷号一个月发落”。撒泡尿也要遭受这么大的罪,这样的城管手段不可谓不狠!6下列有关古代“城管”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城管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首都临淄。b虽然古代没有“城管”这种叫法,但是现代城管的职能在古代常由相应的一些机构承担。c古代城管常由士兵充当,明清时换由警察承担这一任务。d宋代城管在沿街要道旁立“表木”,现代城市管理者在街道上画线就完全来源于此。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最早的城市人口少、规模小,功能不完善,所以尚不需要专门的城管人员来管理。b一些令古人伤透脑筋的城市管理问题,同样也让现代城管部门头痛不已。c古代随着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占道经营和违章搭建屡禁不绝,更为突出。d为防止“侵街”,避免随意违章搭建,宋仁宗曾集合多部门“综合执法”。8古代对城市管理方面的规定和措施,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代摆摊在政府办公地30米以内者,要马上恢复原状,否则将会被“杖七十”。b宋代法律规定,只要有人破坏公共卫生,除当事人受罚外,“城管队长”也要挨打。c唐景龙年间,朝廷以敕令的形式,发布“城管通知”,禁止建造偏铺侵街。d明代规定,凡是破坏公共设施、不按规定行车、随地大小便者,都要被戴上刑具,在街头示众一个月。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47题(16分)苏轼传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初,祖宗时,差役行久生弊。王安石相神宗,改为免役。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复差役,轼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光不以为然。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轼曰:“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光笑之。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4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比冠,博通经史 比:及,等到b闻者始哗不厌 厌:满足c吾侪小人,当效命 侪:同辈,同类的人d忠规谠论,挺挺大节 谠论:正直的言论5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表述苏轼关注朝政民生、保持独立见解的一组是( )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复差役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abc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十岁时,受教于母亲程氏,在读到范滂传后,就打算做一个像范滂那样怀澄清天下之志的人。b苏轼到20岁的时候,就博学多识,通晓经书和历史,每天写文章洋洋数千言,喜欢贾谊、陆贽的文章。 c当苏轼和司马光就差役制和免役制的利弊争论不休、各执己见时,司马光很愤怒,于是,苏轼就妥协了。d苏轼自从成为举人到出入皇帝身边做侍从,一直以爱戴君王为本,其忠心耿直、正直无畏远在群臣之上。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3分) (2)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2分) (3)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4分)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客中九日明王灿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8、诗歌的第三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9、 古人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4分)四、名言名句默写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沁园春长沙)(2)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 。(再别康桥)(3)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 /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雨巷)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19分)听朗诵 孙犁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五日晚间,收音机里,一位教师正在朗诵为了忘却的记念。这篇散文,是我青年时最喜爱的。每次阅读,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在战争年代,我还屡次抄录、油印,给学生讲解,自己也能背诵如流。现在,在这空旷寂静的房间里,在昏暗孤独的灯光下,我坐下来,虔诚地、默默地听着。我的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 五十年过去了,现实和文学,都有很大的变化。我自己,经历各种创伤,感情也迟钝了。五位青年作家的事迹,已成历史:鲁迅的这篇文章,也很久没有读,只是偶然听到。 革命的青年作家群,奔走街头,振臂高呼,最终为革命文学而牺牲。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 是的,任何历史,即使是血写的历史,经过时间的冲刷,在记忆中,也会渐渐褪色,失去光泽。作为文物陈列的,古代的宗教信徒,用血写的经卷,就是这样。关于仁人志士的记载,或仁人志士的遗言,在当时和以后,对人们心灵的感动,其深浅程度,总会有不同吧!他们的呼声,在当时,是一个时代的呼声,他们心的跳动,紧紧连接着时代的脉搏。他们的言行,就是群众的瞩望,他们的不幸,会引起全体人民的悲痛。时过境迁,情随事变,就很难要求后来的人,也有同样的感情。 时间无情,时间淘洗。时间沉淀,时间反复。历史不断变化,作家的爱好,作家的追求,也在不断变化。抚今思昔,登临凭吊的人,虽络绎不绝,究竟是少数。有些纪念文章,也是偶然的感喟,一时之兴怀。世事虽然多变,人类并不因此就废弃文学,历史仍赖文字以传递。三皇五帝之迹,先秦两汉之事,均赖历史家、文学家记录,才得永久流传。如果没有文字,只凭口碑,多么重大的事件,不上百年,也就记忆不清了。文字所利用的工具也奇怪,竹木纸帛,遇上好条件,竟能千年不坏,比金石寿命还长。能不能流传,不只看写的是谁,还要看是谁来写。秦汉之际,楚汉之争,写这个题材的人,当时不下百家。一到司马迁笔下,那些人和事,才活了起来,脍炙人口,永远流传。别家的书,却逐渐失落,亡佚。白莽柔石,在当时,并无赫赫之名,事迹亦不彰著。鲁迅也只是记了私人的交往,朋友之间的道义,都是细节,都是琐事。对他们的革命事迹,或避而未谈,或谈得很简略。然而这篇充满血泪的文字,将使这几位青年作家,长期跃然纸上。他们的形象,鲁迅对他们的真诚而博大的感情,将永远鲜明地印在凭吊者的心中。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文章与道义共存。文字可泯,道义不泯。而只要道义存在,鲁迅的文章,就会不朽。1985年9月21日晨改抄讫 (有删改)11.作者听朗诵时,“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答: 1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1)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答: (2)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答: 13.在作者看来,影响历史与世事流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5分)答: 14.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6分)答: 六、语言知识运用15.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玉簟(din) 神妪(y) 奇葩(b) 霰雪(xin) b聒噪(u) 鼎铛(chn) 羁旅(j) 诡谲(ju)c国殇(shn) 剽掠(pio) 栖鹘(x) 子嗣(s) d桎梏() 戏谑(nu) 佝偻(lu) 垣墙(yun) 16.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珍馐 孤鸿 鹧鸪 滞留b城阕 棹约 凝睇 衣袂c霰雪 寂廖 青冥 涕泗d踯躅 聒噪 雕砌 慷概17.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a上海对“美国”、“恐龙”、“pk”等日渐泛滥的网络语言将发出“封杀令”。此举一出,石破天惊,即刻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舆论评价更是众说纷纭。b面对印尼发生的四十年来最强烈的地震和海啸,我们的救援工作一定要有宏观意识,避免目无全牛。c投资者在把握波浪脉络后还要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在起伏不定的股市中,唯有把握大势,波段操作,才能游刃有余。d面对喷薄而出的中国3g市场,各通信设备厂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招数,期待在中国3g市场取得一席之地和更大的市场份额。18.在“家电”身上似乎也可以看到人类自己的影子。依照下面示例的构想方式,写一段以“家电”讽喻人类的文字(写出两条)。(4分)【示例】 电视机自以为拥有一切;但无论想炫耀什么,都得完全听从别人的摆布。 台灯总以为自己比别的灯更亮,其实只不过是有人给他戴了一顶帽子。 ( 1 )_ ( 2 )_ 七、作文(50分)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这样一则广告语:“人生就像一段路程,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有的人直奔目的地,忽略了沿途的风景;有的人流连沿途的风景,忘记了目的地;有的人赶路途中,偶尔驻足,美丽的风景让他忘却疲劳更好地奔向目的地。请以“沿途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试卷答案1.b(a临淄只是一个例子c“到了晚清,由警察承担起了现代城管的工作。”d立“表木”和现代没有源头关系。)2.d(不是“防止”而是“惩治”)3.c(a要先挨打,再回复原状b是“主司不禁”才会挨打d“随地大小便”是指“在禁区内”)4.b ( 厌,心服。) 5.d (句写苏轼读庄子的感叹;句侧面表现苏轼的才能;句写司马光担任宰相时的情况。)6.c(该项说“苏轼妥协了”不对,事实上苏轼并未妥协。)7.(1)参考译文:你能够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成为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 (“为”“顾”各1分,句意通畅1分,共3分。)(2)参考译文:富人们出城,老百姓都动摇了,我还与谁守卫这座城池呢? (“出”1分,“谁与守”的句式1分,共2分。)(3)参考译文:他的文章博大丰富,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从文章产生以来,(这种情况)大概也是很少见的。(“浑涵”“盖”“鲜” 各1分,句意通畅1分,共4分。)8、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黄花(菊花)以人的情感。从黄花的视角看关山客,委婉、含蓄、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离乡在外的孤寂之情。(3分。意思对即可)9、这首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通过“细雨”“夕阳”“寒塘”“黄花”等景物,渲染了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4分。意思对即可)10、(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沁园春长沙)(2)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再别康桥)(3)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雨巷)11作者青年时代对鲁迅的散文充满了喜爱之情:时过境迁如夸知音难觅,令人感慨;作者经历了各种创伤,感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抚顺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 小学教师如何整合反思策略提升课堂创新试题及答案
- 家具设计中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分析考题试题及答案
- 教师反思与教学改进策略试题及答案
- 数字艺术市场2025年交易活跃度报告:艺术与虚拟现实结合的新市场机遇
- 茶艺情景测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数字和图形的互动经验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智能家居系统互联互通标准与产业协同创新模式研究报告
- 物理领域探索2025年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的社会影响力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工程塑料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涂料设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业务员合同范本与业务员和公司的合同6篇
- 2025年大学生学习乡村振兴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60道题)
- 2025年广东广州市高三二模高考英语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上校长引用6个关键词讲话:深耕、融合、赋能、深耕、创新、协同、坚守
- JJF 2230-2025混凝土电阻率测试仪校准规范
- 【9数一模】2025年安徽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九年级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
- 煤炭加工中的选煤技术与选煤机械考核试卷
- 2025年中石油政工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招聘专任教师笔试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