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燕:铸造成本核算电算化在我厂的应用.doc_第1页
许晓燕:铸造成本核算电算化在我厂的应用.doc_第2页
许晓燕:铸造成本核算电算化在我厂的应用.doc_第3页
许晓燕:铸造成本核算电算化在我厂的应用.doc_第4页
许晓燕:铸造成本核算电算化在我厂的应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铸造成本核算电算化在我厂的应用许晓燕(一汽铸造有限公司铸造二厂,吉林长春 130011)摘要:基于铸造企业工艺流程、生产作业特点和手工成本核算的局限性,阐述了使用成本核算系统的重要性,及成本核算系统搭建的整体框架。对在整体框架中如何细化成本核算,反映成本中心的成本水平,及对成本核算流程中如何进行生产过程成本控制、投入产出控制等过程控制进行了介绍。说明了成本核算系统在我单位所起到的作用和取得的实际效果,成本核算系统提高了产品成本控制水平,为进行有效的成本决策和价格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关键词:细化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管理;成本决策中图分类号:TG241; T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77(2010)07-0000-00Cost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for Casting in Our PlantXU Xiao-yan(FAW Foundry Co., Ltd. Second Foundry Plant, Changchun 130011, Jilin, China)Abstract: Basing on casting proce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duction operations and limitation of manual cost accounting, the importance and the overall framework of cost accounting system were elaborated. Detailed cost accounting and the level of cost center in the overall framework, and costs control and input-output control in the cost flow were presented. The role and the actual results of the cost accounting system in our plant were explained. The cost accounting system improves the level of cost control and provides the reliable data for effective decision-making of cost and price.Key words: detailed accounting; cost control; cost analysis; cost management; cost decision1 成本核算系统电算化的整体框架图1为我厂铸造生产的整体工艺流程。图1 工艺流程图Fig. 1 Flow diagram收稿日期:2010-03-25收到初稿,2010-05-24收到修订稿。作者简介:许晓燕(1968),女,会计师,主要从事成本会计工作。E-mail: lxf_我单位在工艺流程上大体经过四大工序,整体框架下核算单位按车间划分为:熔化车间、造型车间、砂芯车间、清理车间。在应用成本核算系统后,我们对整体框架下的核算单位进一步划分为8个成本中心和8个工作中心,分别用于成本核算及投入产出统计,如表1所示。成本中心是成本核算的最小单元,通过设置成本中心,细化成本核算对象,缩小费用分配范围,以提高成本核算准确性。工作中心是物料收发统计的最小单元,通过设置工作中心,细化物流统计工作,加强投入产出控制,为材料成本核算提供支撑。表1 成本中心及工作中心的设置Table 1 Settings of cost center and work center车间成本中心工作中心熔化车间熔化成本中心熔化工作中心砂芯车间砂准备成本中心砂准备工作中心制芯成本中心制芯工作中心装配(组合芯)成本中心装配(组合芯)工作中心造型车间造型成本中心造型工作中心清理车间清理缸体成本中心清理缸体工作中心清理缸盖、刹车鼓成本中心清理缸盖、刹车鼓工作中心清理其他产品成本中心清理其他产品工作中心2 基础工作要求为顺利开展成本核算,产品技术定额、工时定额以及定额成本编制等基础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相关基础工作要求如下。2.1 产品结构在统一物料编码的基础上,结合管理需要,建立多级次、完整地反映产品形成过程的产品结构,如图2所示。图2 产品形成过程Fig. 2 Flow chart of casting production2.2 定额资料(1)材料消耗定额包括主要材料消耗定额和辅助材料消耗定额。主要材料消耗定额(单件):熔化成本中心。辅助材料消耗定额(单件):熔化成本中心、砂准备成本中心、制芯成本中心、装配成本中心、造型成本中心、清理缸体成本中心、清理缸盖和刹车鼓成本中心、清理其他产品成本中心。(2)工时定额(单件)包括:熔化成本中心、砂准备成本中心、制芯成本中心、装配成本中心、造型成本中心、清理缸体成本中心、清理缸盖和刹车鼓成本中心、清理其他产品成本中心。(3)燃料消耗定额(单件)包括熔化成本中心。2.3 定额成本编制及维护2.3.1 基础数据及来源(1)技术部门编制的技术定额;(2)生产部门编制的年度生产量预算;(3)生产安全部编制的工时定额;(4)各职能部门编制的费用预算、职工薪酬预算、动能预算等;(5)财务部门的材料消耗的计划价格。上述定额和预算须经上报公司审核批准通过后,由各相关职能部门指定专人在系统中进行维护,系统中要有明确的权限限制。技术定额和工时定额要根据结构分解到相应的成本中心和工作中心,动能预算要直接分解到八个成本中心。2.3.2 各项目定额成本的编制(1)炉料定额成本单件产品定额消耗数量材料计划价格冒口返回料重返回料价格;(2)辅助材料定额成本(包括各个成本中心)单件产品定额消耗数量材料计划价格;(3)燃料定额成本单件产品定额消耗数量材料计划价格;(4)动能定额成本按各车间产品计算。熔化车间产品=(熔化车间动能预算总额铁液预算总量)铸件毛重。造型车间产品=(造型车间动能预算总额造型预算总箱数)每箱件数。砂芯车间产品包括制芯成本中心产品和装配成本中心产品:制芯成本中心产品=(制芯动能预算总额制芯预算总吨数)芯子单重;装配成本中心产品=(装配动能预算总额装配工序定额工时总额)单套芯子装配工序定额工时。清理车间产品=(清理车间动能预算总额清理车间预算总吨量)单件重量。(5)直接职工薪酬定额成本。各成本中心职工薪酬工时费用率各成本中心直接职工薪酬预算总额所有产品定额总工时;各成本中心产品直接职工薪酬定额成本单件产品工时定额各成本中心职工薪酬工时费用率。(6)制造费用定额成本。各成本中心制造费用工时费用率制造费用预算总额各成本中心所有产品定额总工时;各成本中心产品制造费用定额成本单件产品工时定额各成本中心制造费用工时费用率。2.3.3 定额成本的维护原则上技术定额、工时定额一年内不得变更,如技术定额、工时定额确实需要变更,应在系统内及时对财务部门告知,若对定额成本造成重大影响的,经公司主管部门批准后财务部门可及时修改定额成本。2.4 废品损失价格、在制品价格的确定2.4.1 废品损失价格主要材料:熔化成本中心炉料定额成本废品残料价值。辅助材料:分别是熔化工序、砂准备、制芯工序、装配工序、造型工序、清理工序辅助材料定额成本水平。燃料:熔化工序燃料定额成本。动能:分别是熔化工序、砂准备、制芯工序、装配工序、造型工序、清理工序动能定额成本。工序废品损失价格=四成本项目相应工序工序定额成本。2.4.2 在制品价格主要材料:熔化成本中心炉料定额成本。辅助材料:熔化工序砂准备+制芯工序装配工序造型工序辅助材料定额成本水平。燃料:熔化工序燃料定额成本。动能:分别是熔化工序、砂准备、制芯工序、装配工序、造型工序、清理工序动能定额成本。直接职工薪酬:各成本中心定额工时费用率(除清理成本中心外)产品单件定额工时。制造费用:各成本中心定额工时费用率(除清理成本中心外)产品单件定额工时。工序在制品价格=六成本项目相应工序定额成本。3 各单位的投入产出出于铸造行业的特点以及管理上的需要,各成本中心对产品与在制品的界定与冷加工单位有所不同。本方案中,对于熔化与造型车间不核算在制品成本,具体情况见表2。表2 各成本中心产出与在制品一览表Table 2 List of output and the products of each cost center生产车间成本中心工作中心物料投入产品在制品备注熔化熔化成本中心熔化工作中心炉料+辅料铁液无砂芯车间制芯成本中心制芯工作中心辅料芯子库存芯子装配成本中心装配工作中心辅料+芯子组合芯库存砂芯、组合芯造型车间造型成本中心造型工作中心辅料+砂型(辅料)+铁液+组合芯黑色铸件无清理车间清理缸体成本中心清理缸体工作中心辅料+黑色铸件合格品黑色铸件缸体清理刹车鼓缸盖成本中心清理刹车鼓、缸盖成本中心辅料+黑色铸件合格品黑色铸件刹车鼓、缸盖清理其他成本中心清理其他成本中心辅料+黑色铸件合格品黑色铸件清理其他4 各单位投入产出的控制点4.1 限额发料按生产计划编制工艺材料(工艺定额规定范围内有零件消耗定额的工艺材料)发放限额,各生产车间在此限额内可正常领料,如果超出该限额领料以及领用没有零件定额的工艺材料,必须由成本中心(相关部门)提出申请,经材料管理部门审批后,库房才可发料。4.2 非生产用物料审批非生产用物料是指不在零件消耗定额范围内、不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物料(如维修用材料等),对各种非生产用物料进行A、B、C分类。其中C类物料由车间主任审批即可发料,B类物料由车间主任和库房主任同时批准方可发料,A类物料由车间主任、库房主任审批后,还必须由主管厂长批准后方可发料。非工艺材料实行按审批权限逐级网络审批,只有满足规定的审批条件后,库房发料员才能通过网络见到领料申请单,才可发料。4.3 投入产出偏差分析一些投入产出数据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应该等于实物的实际盘点数量,但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理论计算数据与实物盘点数据不相等的情况,通过系统形成计算数据与实际盘点数据的偏差,通过对这些偏差的分析,达到控制投入产出的目的。(1)铁液折算数量与炉前出水统计记录数量偏差分析。铁液折算数量是指根据产出的黑件数量(完全完工数量)和产品的定额毛重计算出需要的铁液数量,这一数据与炉前产出铁液记录的数量会形成一个偏差,通过这一偏差分析,可以纠正相关数据的统计错误,可以达到投入产出控制的目的,从而保证后续产品成本核算的准确。(2)铁液与投料进行对比分析,控制炉料投入。实际投入炉中的炉料重量扣除烧损后就是应该产出的铁液的重量,通过系统形成投料与炉前产出铁液记录数量的偏差,可以掌握实际炉料投入与出库炉料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控制炉料投入的均衡性,达到控制炉料成本的目的。(3)铸件收到率控制(投入产出率控制):造型箱数废型数黑件收到数;黑件收到数废品数新产品废品数量合格品数期末在制品数期初在制品数。理论上上述公式是成立的,但系统计算的数据和实物实际盘存数可能存在偏差,通过偏差的分析可以纠正相关数据的统计错误,可以避免实物的流失。(4)造型箱数与芯子投入套数的对比分析,控制半成品流失。造型箱数与使用的芯子套数应该是一一对应的,通过系统形成的造型箱数与芯子投入套数的偏差分析,可以控制芯子半成品的损坏浪费和非正常的流失。(5)车间内部三个成本中心的投入产出对比分析,控制半成品流失。系统可形成砂芯装配中心发出组芯半成品数量与造型成本中心收到数量、造型成本中心发出黑件半成品数量与清理成本中心收到数量的偏差,通过数据偏差的分析,控制物料的流失以及避免产量虚报的情况出现。4.4 加强外废管理质保部按实际发生外废作废品统计和废品率计算分析,生产部成品库与质保部见物返回时办理冲库,纳入小闭环管理,加强中间过程外废的监控,避免废品残值流失。5 各单位成本核算流程和方法图3为我厂成本电算化成本核算流程图。5.1 成本核算对象各成本中心的成本核算对象为各成本中心产出产品(见表1)。分厂级成本核算对象为合格入库的铸件产品,最终核算出各种铸件产品的单件成本。5.2 核算方法采用定额成本法与分步法相结合的核算方法。5.2.1 材料类成本项目(原材料、辅助材料)根据材料领用或出库单据按成本中心归集计划成本及价格差异,然后根据各成本中心完工产品数量计算各成本中心完工产品定额成本以及应转出的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定额部分逐步结转至最终完工产品,各成本中心转出的材料差异根据产品定额直接在最终完工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从而计算出最终完工产品的实际成本。成本中心在制品成本根据期初在制、本期投入、本期转出(定额及差异)进行计算,与期末实际盘点数量及金额进行比较,分析差异成因进行相关处理。(1)完工产品定额成本。某完工产品定额成本该产品完工数量该产品单件定额成本。(2)完工产品价格差异。转出价格差异计算。某种材料应转出的价格差异该材料定额总消耗量该材料的价差结转率;某材料定额总消耗量各产品完工数量各产品对该材料的单件消耗定额;某材料价差结转率(材料期初在制价格差异本期转入价格差异)/(该材料期初在制数量本期投入数量)。转出材料价格差异在最终产品之间的分配。某产品应承担的价格差异该产品对各材料的定额消耗数量各材料的价差结转率。(3)数量差异。可直接归集至某产品的直接归集至该产品,无法直接归集的根据产品结构关系在所消耗该材料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图3 成本核算流程图Fig. 3 Flow chart of cost accounting5.2.2 间接费用项目根据材料领用单据等按成本中心归集,能够直接归集到各成本中心的费用,直接归集到各成本中心;不能够直接归集到同一车间不同成本中心的费用,按照各成本中心产品生产的定额工时占车间总工时的比重分配计入各成本中心。期末,各成本中心根据在制品数量和定额计算期末在制品成本,期初在制加本期投入减期末在制为成本中心完工产品实际总成本,实际总成本减定额总成本为当期间接费用差异。各成本中心的间接费用差异根据产品BOM定额在最终产品之间分配,计算出最终产品的实际成本。5.3 材料、费用分配到产品的基本分配因子生产计划中的造型成本中心的造型箱数(按照每型件数可折算产品件数)可作为其他成本中心的产出计划的编制基础,所谓的完全完工数量相当于造型箱数计算的产品件数,但不能直接得出数据,需要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完全完工数量期末在制品数量合格入库产品数量废品数量期初在制品数量;清理车间的完全完工数量=入库合格品数量+废品数量。5.4 各成本中心的具体核算方法5.4.1 熔化成本中心铁液折算数量完全完工数量(铸件)产品定额毛重;定额总工时完全完工数量(铸件)熔化工序定额工时;残料金额(完全完工数量技术定额浇冒口重量废品重量残料重量)残料计划价格。(1)炉料(铁液):铁液产出量铁液公斤定额消耗量某种材料总定额消耗量;某种材料量差实际消耗量定额消耗量;量差分配到某种产品某种材料总量差(某种产品该材料定额消耗量该材料总的定额消耗量);炉料成本定额消耗量计划价格量差计划价格残料金额。(2)辅助材料:同炉料。(3)动能:按照各种产品消耗的铁液重量比重分配至不同材质的铁液上。(4)燃料:按照各种产品消耗的铁液重量比重分配至不同材质的铁液上。(5)费用:按照各种铁液熔化工序定额工时占熔化工序总定额工时的比重分配。(6)产出铁液成本炉料成本辅助材料成本动能燃料费用(制造费用、直接人工成本)。5.4.2 制芯成本中心芯重完全完工数量(芯子)芯子定额重量;定额总工时完全完工数量(芯子)制芯工序定额工时。(1)辅助材料:完全完工数量(芯子)材料的单件定额消耗量某种材料总定额消耗量;某种材料量差实际消耗量定额消耗量;量差分配到某种产品某种材料总量差(某种产品该材料定额消耗量该材料总的定额消耗量);材料成本定额消耗量计划价格量差计划价格。(2)动能:按照各种芯子重量占总芯重的比重分配。(3)费用:按照各种产品制芯工序定额工时占制芯工序总定额工时的比重分配。(4)废品损失:废芯数量该产品制芯工序定额成本水平。(5)完工合格芯子成本期初在制品成本材料成本动能成本废品损失费用期末在制品成本(废品损失金额已在相应项目抵减)。5.4.3 装配成本中心芯重完全完工数量(组合芯)芯子定额重量;定额总工时完全完工数量(组合芯)装配工序定额工时。(1)辅助材料:完全完工数量(组合芯)材料的单件定额消耗量某种材料总定额消耗量;某种材料量差实际消耗量定额消耗量;量差分配到某种产品某种材料总量差(某种产品该材料定额消耗量该材料总的定额消耗量);材料成本定额消耗量计划价格量差计划价格。(2)动能:按照各种产品芯子重量占总芯重的比重分配。(3)费用:按照各种产品芯子装配工序定额工时占装配工序总定额工时的比重分配。(4)废品损失:废芯数量该产品装配工序定额成本水平。(5)完工合格组合芯成本期初在制品成本(组合芯购入芯子)购入芯子成本材料成本动能成本废品损失费用期末在制品成本(组合芯购入芯子)。5.4.4 造型成本中心黑件数造型箱数每型件数。(1)辅助材料:造型箱数材料的单型定额消耗量某种材料总定额消耗量;某种材料量差实际消耗量定额消耗量;量差分配到某种产品某种材料总量差(某种产品该材料定额消耗量该材料总的定额消耗量);材料成本定额消耗量计划价格量差计划价格。(2)动能:按照各种产品动能定额比例分配。(3)费用:按照各种产品造型工序定额工时占造型工序总定额工时的比重分配。(4)造型工序成本(黑件产品成本)购入铁液成本材料成本动能费用5.4.5 清理成本中心(1)辅助材料:(合格品数量废品数量)材料的单件定额消耗量某种材料总定额消耗量;某种材料量差实际消耗量定额消耗量;量差分配到某种产品某种材料总量差(某种产品该材料定额消耗量该材料总的定额消耗量);材料成本定额消耗量计划价格量差计划价格。(2)动能:按产品动能定额成本比例分配。(3)费用:按照各种产品完全完工数量(不含一次废品)清理工序定额工时占清理工序总定额工时的比重分配。(4)在制品:按除清理工序外的六个成本项目的定额成本计算。5.5 完工产品核算(1)废品计算。主要材料按照该产品熔化工序炉料定额水平和计划价格,扣除废品残料价值计算;辅助材料按照(熔化工序制芯工序装配工序造型工序清理工序)辅助材料定额水平和计划价格计算;燃料照该产品熔化工序燃料定额水平和计划价格计算,动能按照(熔化工序制芯工序装配工序造型工序清理工序)动能定额水平和计划价格计算。(2)车间级、分厂级费用分配。不能直接归级到成本中心的车间级公共费用,按相应的分配因子进行二次分配。分厂级费用按照各种产品完全完工数量计算的定额工时占分厂总定额工时的比重分配计入不同产品。(3)产品的委托加工费直接归集到具体产品。(4)本期全部投入产品成本(炉料计划成本残料)材料价格差异(辅助材料计划成本材料价格差异)(燃料计划成本材料价格差异)动能废品损失委托加工费直接职工薪酬制造费用。(5)本期合格产品制造成本期初在制品成本本期全部投入产品成本期末在制品成本;合格品数量完全完工数量期初在制品数量期末在制品数量废品数量;单件产品本期制造成本本期合格产品制造成本合格品数量。6 各单位成本报表各成本中心报表:(1)主要材料、辅助材料消耗明细表;(2)产品产量明细表;(3)各成本中心生产成本表;(4)各成本中心单位成本表。分厂级报表:(1)制造费用一次归集明细表、制造费用二次分配明细表;(2)分厂在制品成本汇总计算表;(3)分厂材料定额消耗与实际消耗偏差分析表;(4)废品损失计算明细表;(5)单位产品成本计算表(单件);(6)生产成本表;(7)制造成本表。7 成本核算电算化实际效果(1)夯实成本核算基础工作。统一物料编码,建立产品的多级BOM结构。细化材料消耗定额、产品工时定额编制工作,按成本中心逐级编制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及工时定额。细化定额成本编制,提高定额成本的准确性。原手工核算时定额成本只计算四个车间的变动成本和整个分厂的固定成本,现设立八个成本中心,制定八个成本中心材料、动能、人工、制造费用定额成本,使得实际核算时分别按八个成本中心的定额进行分配核算,更加细化。建立成本管理相关单据传递流程,实行网络审批。(2)细化成本核算,提高成本核算准确性。细化核算对象,改变目前以产品大类作为成本核算对象的现状,以具体产品的各个生产步骤作为成本核算对象。细化材料成本核算,改变差异统摊统分,以产品结构为媒介,将各种物料产生的差异按谁消耗,谁承担的原则计算各产品应承担的材料差异。细化费用核算,缩小费用分配范围,提高分配的准确性。细化废品损失核算,手工核算只是核算了最终铸件产品的废品造成的损失,没有核算制芯和装配过程的废品损失。系统核算对制芯和装配过程中发生的废品进行了核算,废品损失金额有所增加,加强制芯和装配过程生产成本的控制。(3)初步引入产品完全成本概念,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