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源奶牛送审0816.doc_第1页
鑫源奶牛送审0816.doc_第2页
鑫源奶牛送审0816.doc_第3页
鑫源奶牛送审0816.doc_第4页
鑫源奶牛送审0816.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江市众薪源奶牛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论1.1项目建设的由来内江市众薪源奶牛场是内江市众薪源奶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的奶牛养殖项目,建设规模为奶牛存栏量600头,年产鲜奶3000吨。其建设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发展的需要内江市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畜牧业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良好,畜牧业已成为内江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十二五”畜牧发展目标的需要市中区是内江市奶牛产业示范区。2011年全区全年牛出栏0.4万头,奶产量达到4400吨,年末牛存栏量达到0.44万头。按照省、市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畜牧“十二五”规划,分解和落实各项目标任务,计划到2015年,全区实现畜牧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比重55%,人均纯收入1200元,现金收入4000元,实现奶产量达到5400吨,并根据内江市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2012-2015)中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要求,以项目为抓手,以畜牧业示范园区、畜牧业重点村、畜禽养殖重点龙头企业养殖基地、种畜禽场、畜牧业规模养殖小区、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规模养殖场(户)为载体,深入开展畜禽标准化养殖,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以良种引进、圈舍改造和粪污处理为切入点,按照“人畜分离、独立建圈、沼气配套、健康饲养”的原则,引导发展以标准化为基础、适度规模为主导、种养结合的养殖场、养殖小区和“一村一品”畜禽养殖重点村;结合水源、交通条件和环境保护等问题,推行“养殖沼气种植、水产”对接的生态循环模式。确保全区清净无疫和无畜产品安全事件发生。凤鸣乡是市中奶牛产业示范区涉及乡镇,在凤鸣乡实施高产奶牛产业化示范推广建设项目符合市区产业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行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其建设内容、建设目标与相关规划吻合。1.2 评价目的通过对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将达到如下目的: 通过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本建设项目的合理性,并为工程方案比选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通过对评价范围内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调查研究,针对本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营运各阶段,预测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及对策。 将环境保护措施、建议和评价结论反馈于工程设计与施工,为优化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以减少或减缓由于工程建设而导致的对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 为该项目的施工期、营运期的环境管理,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城镇建设及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1.3 编制依据1.3.1 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4.4.29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29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12.25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10.31);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第9号); 国务院令1998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1.3.2 技术规范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860-20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 192011)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 畜禽养殖场产地环境评价规范(HJ568 -2010) 国家环境保护部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151号)1.3.3 与项目有关的文件 内江市市中区发展和改革局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备案号为511002130729010016号,2013年7月29日。 内江市市中区环境保护局关于内江市众薪源奶牛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函,2013年8月。 内江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意市中区关于调整2011扶贫连片开发项目养殖业发展的请示的批复,内市区扶开发20122号,2012年5月2号; 关于转发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意市中区凤鸣乡的批复,内市区扶办发20128号,2012年5月3日。1.3.4 养殖行业相关标准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388-1999)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HJ/T81-2001)畜禽产地检疫规范(GB16549)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16548)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检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禽管理条例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NY/T68-2003)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标准化奶牛场建设规范(NY/T1567-2007)1.4 评价标准1.4.1 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项目所在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TSP、SO2、NO2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NH3、H2S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标准,评价因子标准限值见表1-1。表1-1 环境空气评价标准限值 评价因子浓度限值(mg/m3)执行标准一次浓度一小时平均日平均TSP0.3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SO20.50.15NO20.240.12NH3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允许浓度H2S0.01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项目区域内地表水体沱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具体的标准值见表1-2。 表1-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pH无量纲,其余mg/L污染物名称pHCODCrBOD5氨氮标准值692041.0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项目区域内地下水环境质量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水质标准,标准值见表1-3。表1-3 地下水质量标准 单位:pH无量纲,其余mg/L指标类水质标准值指标类水质标准值pH6.58.5硫酸盐250mg/L总硬度(碳酸钙计)450 mg/L挥发酚(以苯酚计)0.002mg/L高锰酸盐指数3.0 mg/L氨氮0.2 mg/L4声学环境质量标准拟建项目所在地声环境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即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具体的标准值见表1-4。表1-4 声环境质量标准值 单位:LeqdB(A)类别昼间夜间260501.4.2 排放标准1恶臭污染物本项目牛舍采取自然通风,奶牛运动场为露天,故养殖厂恶臭污染物为无组织排放。场界恶臭气体氨、硫化氢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新扩改建二级标准,详见表1-5。场界臭气排放标准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中表7标准,详见表1-6。表1-5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控制项目单 位二级标准(新改扩建)氨mg/m31.5硫化氢mg/m30.06表1-6 畜禽养殖业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控制项目标准值臭气浓度(无量纲)702废水项目牛粪尿经干湿分离后,干粪外卖作为堆肥厂原料,尿液和部分残渣经沼气池处理后用作肥料还田。项目为“牛沼田” 高效生态立体模式,通过对畜牧养殖废水进行土地处置方式实现种养平衡和污染防治,其与GB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3.4 条“畜禽养殖业应积极通过废水和粪便的还田或其他措施对所排放的污染物进行综合利用,实现污染物的资源化” 废水污染物处置规定相符合。3噪声 施工期采用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见表1-7。表1-7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单位:dB(A)昼间夜间7055运营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1-8。表1-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dB(A)类别昼间夜间260dB(A)50dB(A)4固体废物项目废渣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中畜禽养殖业废渣无害化环境标准,包括: 畜禽养殖业必须设置废渣的固定储存设施和场所,储存场所要有防止粪液渗漏、溢流措施。 用于直接还田的畜禽粪便,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禁止直接将废渣倾倒入地表水体或其他环境中。畜禽粪便还田时,不能超过当地的最大农田负荷量,避免造成面源污染和地下水污染。 废渣无害化具体环境标准值见表1-9。表1-9 畜禽养殖业废渣无害化环境标准控制项目指标蛔虫卵死亡率95粪大肠菌群数105个公斤1.5 评价因子根据对项目的工程分析、项目所在地区各环境要素的特征以及存在的环境问题,确定的评价因子见表1-10。表1-10 评价因子一览表类别要素评价因子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因子环境空气质量现状TSP、SO2、NO2水环境质量现状pH、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石油类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pH、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硫酸盐、挥发酚声环境质量现状等效连续A声级项目污染源评价因子施工期大气污染物TSP施工废水SS、CODCr、BOD5、动植物油、NH3-N施工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施工期固体废物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运营期大气污染物氨、硫化氢、臭气运营期废水SS、CODCr、NH3-N运营期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运营期固体废物粪便、沼渣、生活垃圾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施工期地表水SS、CODCr、动植物油、NH3-N施工期大气TSP施工期声环境等效连续A声级施工期固体废物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运营期地表水pH、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石油类运营期地下水pH、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硫酸盐、挥发酚运营期大气环境氨、硫化氢、臭气运营期声环境等效连续A声级运营期固体废物粪便、沼渣、兽用医疗垃圾、病死牛、生活垃圾运营期生态环境景观、生态环境1.6 评价等级1.6.1 环境空气根据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牛舍(运动场)所产生的恶臭气体NH3和H2S,计算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Pi = (C i/ C0i) 100% (1)式中:Ci 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经把工程分析得出的NH3和H2S源强数据(0.0923kg/h和0.0046kg/h)代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推荐的估算模式计算得出最大地面浓度NH3为0.019mg/m3,H2S为0.00097 mg/m3。Coi 第i 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取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NH3和H2S的最高允许浓度的一次浓度限值0.2mg/m3和0.01mg/m3。Pi 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经计算NH3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为9.510-2,H2S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为9.710-2。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表1所列评价工作等级判据,由于NH3和H2S占标率均小于10%,即Pmax10%,本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1.6.2 声环境项目建设地处农村环境,周边以农户和农田为主,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2类区域。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5.2.3 “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1类、2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3dB(A)5dB(A)(含5dB(A)),或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时,按二级评价”规定,本项目声环境评价等级定为二级。1.6.3 地表水项目运行期产生的废水,经过沼气池处理后,用于肥田,不直接排入地表水体,污水中污染物主要为pH、COD、氨氮等非持久性污染物。根据HJ/T2.3-93中规定,本次地表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1.6.4 地下水本项目为类建设项目,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860-2011中6.3节给出的判据,项目区域内地下水类型以浅层风化带孔隙裂隙水为主,含水层厚度835米,地下水水位埋深为3-5米,水量较小,且饱气带土层较厚,渗透系数在10-710-4cm/s,工程区内无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源地,无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不属于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域,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较弱。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1.6.5 生态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T192011)中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见表1-11。表1-11 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工程占地(水域)范围面积20km2或长度100km面积2km220km2或长度50km100km面积2km2或长度50km特殊生态敏感区一级一级二级重要生态敏感区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区域二级三级三级 项目工程占地养殖场和土地处置用地共计158.5亩,小于2km2,项目处于农村环境,无区域内无生态敏感保护目标,无珍稀动植物分布,属于一般区域。本次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1.7 评价范围根据评价工作等级,结合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特征,确定本次评价范围见表1-12。表1-12 评价范围表序号类别评价范围1大气以场区为中心,周围25km2范围2地表水对项目废污水土地处置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3地下水项目工程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4噪声项目场界外200米内区域及其敏感点5生态环境项目区域1.8 评价重点及时段1.8.1 评价重点根据项目产污特征与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征,确定评价重点为:废污水土地处置可行性以及恶臭污染影响分析,提出废污水溢灌和事故排放防范措施。1.8.2 评价时段该项目评价时段包括建设期和运营期。主要评价运营期,对建设期环境影响作一般分析。1.9 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1.9.1 污染控制目标基于本项目污染物产生情况以及环境影响问题,并根据评价区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确定本项目污染控制的目标。从总体上说,本项目总体污染控制目标是: 做到全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 采取有效的事故安全防范及应急措施,使本工程的环境风险降低至最小。具体目标如下: 废水污染控制目标作好本项目的废水土地处置方案论证,提出合理可行的方案作为设计依据,使项目实施后废水不外排,实现对所排放的污染物进行综合利用,实现污染物的资源化。 废气污染控制目标本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是来自于养殖场牛舍的恶臭,要充分作好清洁生产和治理措施论证,最大限度地减少排放量。不仅要确保废气中污染物达标排放,而且要满足大气环境质量的要求。 固废污染控制目标固废主要是牛粪、牛尿和沼渣。要分别提出合理可行的处理方案,使得处理后的固废得以综合利用。 噪声污染控制目标采取有效的减噪措施,确保场界噪声达标。 环境风险污染控制目标采取有效的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力争将事故风险降低至最小,杜绝污染环境及损害地表水体和地下水的事故性废水排放事故发生。1.9.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1环境空气及声环境保护目标经现场踏勘,厂区周围200米范围内有4户居民,其距离场址边界距离在85m170m范围,项目拟建址周围200米范围内无学校、医院、风景名胜区等特殊环境敏感点,项目外环境关系见附图3。根据厂址周围环境现状和敏感点的具体分布,确定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13。表1-13 项目影响范围内的环境空气和声环境保护目标序号敏感点所在村组与养殖场最近边界距离(m)1#罗海平一家龙洞村14组85m2#罗水和一家85m3#王思兵一家170m4#王思普一家170m2水环境保护目标 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体为沱江,本项目评价范围内的水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沱江白马镇-董家河段。 本项目水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14所示。表1-14 主要水环境保护目标环保目标与本项目关系水体功能沱江白马镇-董家河段在项目东南侧下坡向,直线距离3012m,为面源影响水体类水体,常年性河流,水体主要功能为灌溉、防洪。 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根据调查,项目工程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无集中式地下水源地保护地,本项目处于农村区域,项目周围居民饮用水主要利用井水,本项目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为项目区域居民水井。3生态环境保护目标项目周围主要的生态保护目标见表1-14。表1-14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敏感目标位置主要保护内容用于消纳沼液的耕地23333m2周围防止水土流失自然植被及野生动物周围生境破碎化 4社会环境保护目标项目周围主要的社会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15。表1-15 社会环境保护目标保护目标环境特征影响因素被租土地户本项目场址流转使用耕地35亩,涉及龙洞村14组9户、15社5户、17社13户土地。居民生计和生活质量影响防护距离内居民距离场址周边卫生防护距离内有2户居民,距离厂区85m,均以土地出租和吸纳为员工等方式参加了奶牛场经营和生产活动。1.10 评价技术路线环境评价程序见图1-1。图1-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框图77内江市众薪源奶牛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0 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2.1 项目概况2.1.1 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地点、性质、规模及投资项目名称::内江市众薪源奶牛场项目。建设单位:内江市众薪源奶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地点:内江市市中区凤鸣乡龙洞村14组。建设性质:新建。本项目施工期已完成,已进入试生产阶段,现状为200头存栏量,项目将逐步达到设计600头存栏量。建设规模:标准化圈舍(运动场)13500m2,挤奶厅800m2,办公及辅助设施1400m2,共计17200m2。奶牛存栏量600头,年产鲜奶3000吨。项目投资:380万元。项目用地:用于奶牛圈养的饲养场用地面积35亩;用于消纳沼液的鱼塘3.5亩(凤鸣乡龙洞村14组)和田地120亩(凤鸣乡龙洞村14组)。2.1.2 建设方案及存在问题 项目组成及建设规模本项目现状主要由圈舍、运动场、挤奶厅等主体工程,饲料库、消毒池及办公生活区等辅助工程,以及环保工程等组成。项目组成见表2-1。表2-1 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项目分类建设内容及规模主要环境问题主要内容构筑物结构构筑物规模施工期营运期主体工程圈舍(运动场)敞开式牛棚,钢架结构13500m2施工期已完成,无遗留环境问题。牛粪尿、冲洗废水、病死牛、兽用医疗垃圾、恶臭挤奶厅砖混结构800m2辅助工程饲料库房砖混结构1500m2办公生活区两层房屋,砖混结构1400m2环保工程沼气池钢筋混凝土结构800m3臭气沼液池分布于养殖场周边,混凝土结构6个,每个100m3干粪堆放间钢架结构屋顶,混凝土地面240m2消纳沼液土地/鱼塘3.5亩和耕地120亩 建设方案分析1对标分析按标准化奶牛场建设规范(NY/T1567-2007)4.4条给出的“场址面积应满足生产需要,建筑面积按每头成母牛28m233m2”场址用地指标要求,项目600头所需建筑面积至少为16800m2,项目实际建筑面积为17200m2。项目场址用地面积基本符合相关规定。2工程存在问题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和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相关要求,通过对项目养殖场实地调查,初步确定项目存在如下问题: 据现场调查,项目挤奶厅清洗挤奶器废水储存于水池,未纳入污水管道,送到沼气池。 项目未明确设计兽用医疗垃圾及病死牛处置方式和处置设施,本次需要给出整改措施。 据现场调查,用于饲料混合加工的肉饲机、污水输送的潜污泵等机械设备未进行减震设置,致使噪声较大。2.1.3 主要设备项目主要设备清单见表2-2。表2-2 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1肉饲机台22HF-A04型水空调台203电风扇台204防疫消毒设备套25挤奶设备套326直接冷却式冷藏罐套17牛奶常规检测设备套12.1.4 主要原辅料及动力消耗项目青绿饲料和青贮饲料就近购买,精饲料主要从外地生产厂家购买,场区内不设饲料加工车间,主要原辅材料清单见下表2-3。表2-3 主要原辅材料清单名称消耗量来源精饲料(谷实、糠麸和饼粕类混合物)828t/a外地专业厂家购入青绿饲料和青贮饲料2500t/a自产和就近购买电5.6104KWh/a市政电网水16425 t/a井水2.1.5 公用工程1. 供电项目厂区用电由当地统一供电设施输送,可满足厂区设施用电负荷。2. 给水据现场调查,本项目位于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凤鸣乡龙洞村14组,本项目生产和生活用水主要取自本地井水。据工程分析,本项目新鲜水用量为20.8m3/d,主要为牛只饮水、清洗用水和生活用水。3. 排水据现场调查,场内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制。其中雨水沿建筑物两侧布置,汇集场区雨水,雨水经收集后分别向西排入农沟和向东排入鱼塘。牛舍粪尿进行干湿分离,牛尿经污水管输送至沼气池中,最后,沼液泵至场地周围沼液池,送至周围土地作农肥,采用土地处置,废污水不外排。2.1.6 劳动定员及生产制度1. 劳动定员本项目劳动定员20人,其中管理人员5人,饲养员10人,技术人员5人,技术人员中有高级畜牧师1人、畜牧师4人。2. 工作制度本项目年工作日为365天。2.1.7 项目产业政策和规划的符合性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相关规定,本项目建设属于鼓励类的第5条的“禽畜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之规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选址于市中区凤鸣乡龙洞村14组。养殖场场地流转用地35亩,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项目建设不在畜禽养殖的禁养区,项目建设符合市中区畜禽养殖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内江市市中区畜牧食品局和凤鸣乡政府相关文件对项目规划符合性已予以确认。2.1.8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项目选址于凤鸣乡龙洞村14组,为一般农村区域,其距离凤鸣乡人口集中区2780m,距离白马镇人口集中区2885m,距离沱江白马镇-董家河段最近距离3012m,项目选址不在市中区畜禽养殖主管部门依法划定的禁养和限养区域。因此,项目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中的选址要求规定,即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城市和城镇居民区等环境敏感区。项目选址地周围无工业污染源,空气新鲜,适宜牲畜养殖。项目选址地属于市中区农作物集中产区,饲草资源丰富,为项目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项目区域内有上万亩的草地和耕地,为牲畜粪尿消纳提供了土地条件。项目已落实120亩草地和耕地以及3.5亩鱼塘用于消纳奶牛场沼气池产生的沼液,为项目 进行“粮(草)牛沼田(菜、粮、草)”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有利条件。 综上分析,本项目选址与区域环境相协调,与区域建设规划相容,用地合法,周边无环境制约因素,交通方便。因此,项目选址合理。2.1.9 厂区平面布置及其合理性分析该养殖场包括养殖区、办公楼及畜便污染治理配套设施等区域。总图布置针对地形、养殖区及生产的特点,将牛场大体分为两个功能区:生产区及生活办公区。厂区总平面布置见附图2。养殖区作为厂区建设主体,位于厂区中心,主要包括牛舍、运动场、挤奶厅和干粪区等。生活办公区位于厂区南部,主要包括办员工宿舍、办公楼,与养殖区之间用饲料库及厂区道路隔开。根据项目生产的工艺流程,在尽量满足工艺、运输、防火、卫生及安全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尽可能按生产性质、建设顺序,最大限度地合并单项建筑。厂区设计时,将会产生恶臭及噪声的养殖区、牛粪处理室、事故应急池置于项目办公生活区以外,并且远离最近农户,对项目的办公区及周边敏感点影响小。沼气池及沼液池设计在养殖区附近,有利于污水的收集和处置。该布局合理利用土地且尽可能减少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功能分区明确、组织协作良好,方便生产联系和管理,避免人流、物流交叉干扰、污染,以确保生产、运输和安全。因此,本项目平面布置合理。2.2 工程分析2.2.1工艺流程简述1施工期工艺流程由于本项目施工期已经结束,本次对施工期环境影响进行回顾性分析。施工期工艺流程和产污环节见图2-2。地面平整厂房搭建地面硬化粉尘噪声水土流失固废噪声废水固废废水图2-2 项目施工期流程及产污节点图2运营期工艺流程本项目鲜奶生产包括饲料准备、奶牛饲养、挤奶、储奶几个环节。主要的污染物产生于奶牛饲养阶段。营运期工艺流程和产污环节见图2-3。生产工艺流程简介如下。饲料粉碎、混合搅拌奶牛饲养挤奶鲜奶储存鲜奶外运恶臭、牛粪、牛尿、废水噪声图2-3 项目运营期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清洗废水 备料过程本项目所需要的各种饲料来自当地种植以及采购内江市饲料市场,为养殖奶牛供应提供有力保障。青贮玉米经粉碎后在青贮槽内厌氧发酵,粗饲料(玉米、干草等)经人工粉碎后与精饲料在肉饲机中完全混合后喂养奶牛。 饲养过程对于不同生长期的牛采用不同的饲养方式。对育龄的奶牛,进行人工受精或胚胎移植,孕期9个月产下犊牛后开始分泌乳汁,每头奶牛产奶5000公斤/年,产奶期内加喂精饲料。所产公母进行分舍饲养,周龄后开始作为良种奶牛出售,母牛少部分用于更新本场种奶牛,公牛可作为育肥牛出售。牛舍定期消毒,对奶牛制定科学的防疫规程。 挤奶过程挤奶方式采用机器挤奶(直冷式奶缸挤奶机)。挤奶机系由真空泵和挤奶器两大部分组成。前者主要包括真空泵、电动机、真空罐、真空调节器、真空压力表等;后者由挤奶桶、搏动器(或脉动器)、集乳器、挤奶杯和一些导管及橡皮管所组成。乳汁由挤奶杯通过挤乳器,由管道直接流人贮奶罐,与外界完全隔绝;且能根据乳流自动调节挤奶杯的真空压力,挤净后可自动脱落,不致“放空车”,整个过程中牛奶与空气接触的时间不超过3分钟。贮奶罐由不锈钢制成,罐为夹层,内有蛇形管,通以氟里昂20号等冷冻剂,罐内有电动搅拌器2个,可使牛奶温度迅速降到23。对于牛场内鲜奶的采集拟引进并列式挤奶台,牛奶通过过滤器过滤后,在2小时内冷却至4以下,再存入贮奶冷罐保存。消毒方法:用乳头消毒液(碘式剂与甘油3比1)浸泡乳头,先用温水洗净乳房,其次用消毒液浸沾乳房,再上乳杯挤奶。挤奶完毕后用乳头消毒液(碘式剂与甘油3比1)浸泡乳头数秒。 牛粪和废水处理本项目采用干清粪工艺。干牛粪装袋后做为有机肥原料出售给有机肥公司。牛尿水和挤奶厅废水则由贯穿各栋圈舍的地下排污管道排入沼气池,通过厌氧消化处理后,沼液进入沼液池,后运送至农田中作农肥。 病牛处置病牛进行注射治疗。 退役牛处置项目退役奶牛向卫生部门提出申请,做为肉牛外运至监督所指定的屠宰场加工成牛肉外卖。 疫牛处置一旦发现疫牛,第一时间向兽医卫生监督所上报并封闭全场,由监督所组织,封闭运送至项目所设置的安全填埋井中,进行安全填埋。 消毒系统所有与外界接触进出口均设有过氧乙酸消毒池,车辆及人员进出时先经消毒池消毒。牛舍牛床采用生石灰消毒。2.2.2 施工期污染源情况1施工污水本项目厂房搭建和地面硬化施工中,自备混凝土搅拌机会产生少量搅拌机清洗废水,主要污染物是SS。本项目施工人员均是附近的农民,晚上回家居住,其生活污水进入化粪池处理。2施工噪声牛舍修建为砖混结构平房,动用施工机械较少。无明显施工噪声发生。3施工扬尘施工期不可避免有扬尘产生,在地面平整阶段,需挖方填筑来平整地面,在风力较大时,对临时堆放的泥土,会有扬尘产生。4固体废弃物项目区域内地势较平坦,土石方开挖量较小,可实现挖填方就地平衡,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弃土外运和不规范处理现象。施工期施工人员约10人,生活垃圾按0.5kg/人d计,产生量约为5kg/d。垃圾经收集后堆放在村垃圾站收集箱,再由凤鸣乡环卫人员运送到市垃圾处理厂进行填埋处理。2.2.3 营运期污染源情况1废污水 牛尿液项目粪污清理采用干清粪工艺,牛尿通过圈位上漏缝地板进入密封污水管输送到沼气池,干粪用手推车运送到干粪区进行堆肥发酵,发酵后堆肥装袋出售给内江市雨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据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中表A.2参照数据并结合现场取样测量,项目泌乳牛和育成牛平均日排尿量按10L/d头计,存栏量600头,则牛排尿量为6m3/d(2190m3/a)。 冲洗废水项目为减少废污水产生量,采用风扇和水空调给牛降温,不采用水洗降温,由于无牛只冲洗废水,用水量比四川省用水定额(修订稿)中表2规定的6m3/100头日参照值要少得多。项目冲洗废水包括: 挤奶设备清洗废水,每天挤奶两次,挤完一次对挤奶设备清洗一次,每次采用开水清洗消毒,用水量约0.5m3/d; 储奶罐每日腾空后用清水清洗一次,用水量约0.5m3/d。 生活污水项目职工定员20人,年工作365天。根据四川省用水定额(修订稿)中表5四川省居民生活用水定额表,居民属于东部盆地区的农村居民,职工生活用水量按90L/pd计,则用水量为1.8m3/d,污水产生系数以0.9计,污水产生量为1.62m3/d(约591.3m3/a)。生活污水进入化粪池,发酵后用作农肥。 水平衡本项目总废污水量约8.62m3/d。本项目水量平衡详见图2-1。1.81.62生活用水牛只饮水损耗128.6218沼气池井水20.8用泵抽取经密封PVC管泵至61.0清洗奶罐和挤奶器械养殖场所在地龙洞村沼液池草地施肥1.0单位:m3/d图2-1 项目水平衡图 污染物产生量参照 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中表A.2数据,奶牛养殖场在采用干清粪工艺情况下,混合废污水中主要污染因子及其平均浓度和污染物产生量列于表2-4。表2-4 项目废污水污染物产生量污染源废污水产生量(m3/a)CODcrNH3-NTNTP浓度mg/l产生量t/a浓度mg/l产生量t/a浓度mg/l产生量t/a浓度mg/l产生量t/a牛尿21909833.09510.1667.80.2118.60.06清洗废水365生活污水591合计3146项目废水经沼气池处理后产生的沼渣、沼液用于项目所在地耕地和草地施肥。项目设计将消纳废污水后产生的尾水用于周围农户120亩土地的灌溉。对于项目附近的土地灌溉,通过铺设管道将沼液运送至项目所设的6个沼液池中,土地需要时进行浇灌。项目废水不外排。2. 废气项目废气主要是恶臭、食堂油烟及饲料加工产生的粉尘。 恶臭奶牛养殖场散发的臭气主要来自含蛋白质废弃物的厌氧分解。这些废弃物包括奶牛粪便、皮肤、毛、饲料和垫料。奶牛排泄物的有机物主要由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组成,在一定条件下,这些粪便发酵以及含硫蛋白分解产生大量氨气和H2S等臭味气体。碳水化合物转化成挥发性脂肪酸、醇类及二氧化碳等,这些物质略带臭味和酸味;含氮化合物转化生成氨、乙烯醇、二甲基硫醚、硫化氢、三甲胺等,这些气体具有腐败洋葱臭,有的具有腐败的蛋臭、鱼臭等;这些不同臭味的气体混合在一起,就是人们常说的恶臭。项目恶臭主要来自于牛舍、干粪区等处,恶臭以面源方式,呈无组织排放,本次概化为一个整体面源。本次环评采用 H2S 、NH3 和臭气作为拟建项目的特征恶臭污染物来评价养牛场恶臭的环境影响。项目采取现代化通风牛舍设计,牛粪尿收集和输送各个环节都通过埋设管道和密闭池子进行,粪尿分离的干粪装袋后及时运走,每天对牛舍和奶牛进行清洗,保持场内清洁,减少了养牛场中臭气源强,类比国内同等管理水平和同等规模奶牛场监测资料,项目恶臭污染物排放源强列于表2-5。表 2-5 项目恶臭污染物排放源强构筑物名称恶臭污染物产生系数mg/sm2面积(m2)恶臭污染源源强NH3(kg/h)H2S(kg/h)臭气NH3H2S牛舍0.00199.4810-5135000.09230.0046300 食堂油烟烹饪废气的主要污染因子为油烟。按人均食用油日用量约20g/人d,一般油烟挥发量占总耗油量的24%,平均为2.83%。本项目共有员工20人,据现场调查,其中10人为本地居民,回家就餐。以项目10人计,日油烟产生量为5.7g/d。按项目设计,油烟通过厨房抽油烟机抽出后实行屋顶高空排放,为有组织排放。据类比调查,一般普通吸排油烟机去除油烟率为70%,则油烟排放量为1.7g/d。按每日三餐烹饪时间3小时,抽油烟机换气量2000m3/h计,油烟排放速率为0.57g/h,油烟浓度为0.47mg/m3。 饲料加工产生的粉尘本项目在饲料加工时将产生极少量的粉尘,其物质为牛饲料原料的细小颗粒。3噪声本项目营运期产生噪声来源有牛只的叫声以及设备运行噪声等。群居牛只偶尔会发出较低沉的叫声,一般噪声在6070dB(A)左右。用于饲料混合加工的肉饲机、污水输送的潜污泵等机械设备的噪声,其噪声值约在7580dB(A)。4固体废弃物 牛只粪便项目采用人工干清粪方式把固体牛粪与尿液分离。依据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中表A.2参照数据并结合现场取样测量,每头牛每天产生干牛粪便20kg。项目600头奶牛产生的粪便约12t/d。项目设计将经干湿分离后牛粪放置在干粪区,撒上菌种发酵,后装袋,作为有机肥原料外售给内江市雨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有机肥料。预计年销售量4380t/a。 病死牛、分娩物和兽用医疗垃圾根据同类企业类比调查和有关资料统计,常规情况下,病死牛一般占存栏量的0.5%,即项目年病死牛约为3头,按450kg/头重量计,重量约为1.35t/a。按每产一胎牛仔产生50kg分娩物计,项目年产牛仔360胎,分娩物重量1.8t/a。奶牛养殖场在对牛只进行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它相关活动中会产生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具体包括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包括一次性针头针管、一次性塑料盘、输液袋、输液瓶、输液管、注射针、各种导流导液的胶皮管、带菌的纱布纱条棉球以及各种病牛手术后的切除物等。类比同类项目,项目兽用医疗垃圾产生量约为0.99t/a。项目未明确设计兽用医疗垃圾及病死牛处置方式和处置设施,本次需要给出整改措施。 沼渣和污泥食料残渣、牛只粪尿、环境垃圾经过入池发酵,产生大量沼气,沼气池中的厌氧环境使发酵原料中的大量病原菌活性降低或死亡,从而形成优质无菌有机肥料沼渣。本项目设计沼气池调配成干物质含量(TS)为8%的粪污水料液进行发酵,则需要投入干物质约0.7t/d,粪便中干物质在厌氧反应阶段被降解50%,经固液分离后进入沼液约20%,转化为沼渣的干物质为总量的30%,新鲜沼渣含水率为65%。 日产沼渣量:(0.7t/d30%)(1-65%)=0.6t/d; 沼液日产量:(0.7t/d8%)-0.7t/d50%-0.6t/d=7.8t/d;即沼渣的产生量约220t/a,沼渣用作草地的肥料。 办公和生活垃圾按每人每天0.5kg计算,每天产生垃圾量约10kg,每年共产生3.65t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送往垃圾场进行卫生填埋处理。2.2.4 生态影响因素分析1施工期生态影响因素 本项目将导致23333m2耕地裸荒,共砍伐果木和杂木等林木约130株,项目区域的植被遭到破坏,农田、园林地被侵占,本项目建成后改变土地利用类型,从而使沿线地区的局部生态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 本项目处于浅丘地形条件,养殖场地坪施工中,存在一定规模的土石方挖方和填方,无弃方。其过程中会产生较大面积的地表裸露和松散堆土,其在雨水及地表径流的作用下将引起一定量的水土流失,造成坡面径流下游方向农灌沟淤积、农田被埋压,土壤肥力降低,影响局部的水文条件和陆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项目建设时大量的开挖、填筑等施工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将破坏所经区域的原有自然景观。2营运期生态影响因素当养殖场地面清洁管理措施不健全以及沼液施肥于耕地和草地过度的情况下,降雨的地面径流会冲洗地面,把散落场地的牛粪尿污染物带入河流,构成面源污染。3.0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3.1区域环境概况3.1.1自然环境概况 地理位置与交通内江市市中区位于四川省盆地中南部,界于东经1044900至1050700,北纬292500至294100,东与内江市市中区隔江相望,西接内江威远县,南靠内江市及内江隆昌县,北与内江市资中县相邻。市中区地处沱江中下游东岸,成渝铁路、成渝公路和成渝高速公路中段,内遂高速公路、内乐公路和内安公路起点,是川中南水陆交通要冲和物资集散地。 地形地貌内江市处于四川盆地丘陵地区,地貌大致有河谷堆积地貌和丘陵地貌,河谷地貌主要沿沱江及其支流的两岸呈断续分布;丘陵山地地貌主体为浅切丘陵地貌。区内地面高差较小,出露地层主要为侏罗系遂宁组及沙溪庙组砂泥岩,谷宽坡陡,起伏绵延,地貌形态呈浑圆状丘陵。区内地貌根据成因类型可分为侵蚀堆积地貌、构造剥蚀地貌、侵蚀构造地貌和侵蚀溶蚀地貌四大类。 气候与气象 内江市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受盆地和本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气候温和、降雨量丰富、光热充足、无霜期长的特点。冬暖夏热秋凉,多年平均降雨量1064mm左右,且多集中在6-8月3个月,雨量适中。多年平均气温15-28,一月均温6-8,七月均温26-28,最高气温可达41,最低气温5.4。项目区春季雨量小,降雨日数少,夏季雨量多,强度大,秋冬季降雨日数较多,而雨量不大的特点。全年有霜日数一般5-8天左右,灾害性天气以干旱为主,旱涝交替出现;春夏秋冬,低温、风、暴雨时有发生,绵雨显著。全年气温有明显的冬干春旱现象,同时,夏旱伏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地层岩性项目区出露地层主要有侏罗系遂宁组及沙溪庙组砂泥岩、第四系地层,项目线路穿越的地层由老到新排列为:侏罗系(J):中统沙溪庙组((J2s):紫色夹灰绿色泥岩为主,夹68层块状长石石英中细粒砂岩。上统遂宁组(J3sn):棕红色泥岩为主,顶部夹中至薄层粉砂岩;底部有一层泥质粉砂岩。第四系(Q):a)全新统冲洪积(Q4al+pl):分布于沱江及其支流的河漫滩及级阶地之上;其中Q4al分布于沱江两岸及其支流一级阶地上,上部为黄色粘质砂土,支流多为红褐色砂质粘土。b)全新统坡残积层(Q4dl+el):分布于斜坡、缓坡地带,岩性以黄灰色、浅黄色含角砾低液限粘土,粉土堆积为主,胶结松散,多为硬塑状,厚度510m。 水文地质项目区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水系较发育。有大量的灌溉水田及沟塘。项目区内河流主要属沱江水系。沱江:河面宽150300m,坡降0.24,河流蛇曲较为发育,曲折率2.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