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年度四川省精品课程申报表(高职高专)课程名称 园林植物保护 课程类型 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实训)课所属专业大类名称农林牧渔类 所属专业类名称 农业技术类 所属专业名称(专业课程填写) 课程负责人 彭素琼 所属学校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学校举办单位 成都市政府 推荐单位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申报日期 2008年4月1日 四川省教育厅二八年三月填 写 要 求一、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四、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五、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1 课程负责人情况1-1基本信息姓 名彭素琼性别女出生年月1955. 12最终学历本 科专业技术职务教授电 位学 士职业资格证书高校教师资格证传 在院系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农学园艺分院E-通信地址(邮编)温江区德通桥路392号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611130教学与技术专长植物保护教学、科研及技术推广简单工作经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1.1982年1月2002年3月,在原四川省温江农校从事植物保护类课程教学及技术推广工作;2.2002年4月至今,在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从事植物保护类课程教学、科研及技术推广工作。 1-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型、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1.近五年来所讲授的课程(1)园林植物保护, 专业基础课,周6 学时、周4学时,5届,474人。(2) 园艺植物保护,专业基础课,周4/4学时,3届,360人。(3) 植物保护, 专业课,周4/4学时,1届38人。(4)普通昆虫学,专业基础课,周4学时,1届, 38人。(5)植物与植物生理,专业基础课,周4/4学时, 4届,315人。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1)园林植物保护,完成实验132学时,教学实习共216学时,474人。(2)园艺植物保护,完成实验360学时,教学实习共240学时,学生总数360人。(3)植物保护,完成实验180学时,教学实习共180学时,指导毕业论文216篇,学生总数486人。(4)普通昆虫学,完成实验20学时,教学实习共18学时, ,学生总数38人。(5)植物与植物生理,完成实验132学时,教学实习168学时,学生总数315人。3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1)主持的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已被评为2006年省级精品课程。(2)主持的园艺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已被评为2007年省级精品课程。(3)主持的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研究,来源于四川省教育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2005年。(4)主持院级课题“园艺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与研究”,2007年9月。4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1)“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在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第一作者),发表于中华当代教育2004年11期,获四川省第十次高等教育学科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中华当代教育”论文评比“二等奖”。 (2)“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专业教师素质研究”,高等教育科学,2007年8期。(3)“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2期。(4)“试论农业高职教育专业教师的基本素质”,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2期。2005年参加学院优秀论文评比获得“一等奖”。5.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2004年获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教育工会授予的“成都市师德先进个人”称号;2006年获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优秀教师”称号;2007年获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教学名师”称号。1-3技术服务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研发项目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及效果(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1.承担的技术研发项目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1)主持院级科研课题-“马铃薯疮痂病、油菜根肿病防治技术研究”,正在研究中。(2)2003年1月至2008年4月承担成都市人事局“初、中、高级园林工及园林技师”考前培训5次,共1200余人次,主讲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参加温江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双流县黄龙溪镇“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0余次,共6000余人次,主讲花木病虫害防治、蔬菜病虫害防治等,均受到被培训人员高度评价。2.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论文(1)“油菜根肿病发生危害及防治研究”,扬州大学学报,2007年4期,(第一作者)(2)“农药超低容量喷雾防治植物病虫害研究”,西南农业学报,2007年第20卷,(第一作者)。(3)“川西平原油菜根肿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研究”,西南农业学报,2007年20卷,(第一作者)。(4)“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四川农业教育,2003年1期,(第一作者)。3.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论文“农药超低容量喷雾防治植物病虫害研究”和“川西平原油菜根肿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研究”分别在2007年四川省植物保护学会年会上获“优秀论文”奖。课程类型: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实训)课课程负责人:参与本门课程设计的本校专任教师中的主要主持人2. 主讲教师情况(1)2-1基本信息姓 名向清萍性别女出生年月1969.5最终学历大学本科专业技术职务高级农艺师电 话88903866学 位职业资格证书高校教师资格证传 真所在单位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E-通信地址(邮编)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611130)教学与技术专长园林植物保护、植物及植物生理学教学及技术推广简单工作经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 1990年7月1992年3月:广元农业局植保站工作,主要从事农田病虫草鼠的综合防治和技术指导 1992年3月2002年3月:温江农校实验室从事实践教学和标本制作 2002年3月2003年3月: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实验室从事实践教学和标本制作 2003年3月起至今:主要从事植物及植物生理学等课程的教学、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型、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1. 讲授的主要课程:(1)园林植物保护、植物及植物生理学,专业基础课,周学时4-6学时 9届 420余人次 2.专业实践课 7届 280余人次 2.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实验、实训、实习、论文答辩等1200余人次 2-3技术服务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研发项目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及效果(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技术服务:温江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植物生理基础知识培训2.发表论文:(1)“水稻杂种优势与杂交水稻发展概述” 四川农业科技与教育研究(2)“化学调控与水稻栽培 ” 四川农业科技与教育研究课程类型: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实训)课2. 主讲教师情况(2)2-1基本信息姓 名吴庆丽性别女出生年月1979.3最终学历研究生专业技术职务助教、研究实习员电 位硕士职业资格证书高校教师资格证传 真所在单位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农学园艺分院E-mailW通信地址(邮编)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611130)教学与技术专长植物保护教学和研究简单工作经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2005.72007.6 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从事中国南方果树和中国果业信息编辑工作。2007.6现在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从事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型、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1.讲授的主要课程:(1)普通植物病理学 专业基础课(含实践) 周学时6学时 2006级 36人(2)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 专业课(含实践) 周学时6学时 2006级 72人(3)中国果业概况 专业课(不含实践) 周学时2学时 2004级50人2.实践性教学:生产实践(实训)课 周学时2学时 2007级37人2-3技术服务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研发项目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及效果(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公开发表论文:1.不同光温条件对马铃薯繁殖根结线虫效果的影响 植物保护 第一作者 2006年6期2.马铃薯培养根结线虫效果的研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第一作者2006年4期课程类型: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实训)课2.主讲教师情况(3)2-1基本信息姓 名兰锐性别男出生年月1965.9最终学历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讲师电 话82731199学 位职业资格证书高校教师资格证传 真所在单位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农学园艺分院E-mailLan_通信地址(邮编)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611130)教学与技术专长园林植物保护、植物及植物生理学教学及技术推广简单工作经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1984年7月2002年3月:温江农校任教2002年4月现在: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主要从事园林植物保护、植物及植物生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的教学、教学管理工作。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型、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1.所讲授的课程:(1)园林植物保护专业课,周4学时,1届,学生总数45人; (2)植物及植物生理学基础课,周6学时,2届,学生总数120人; (3)计算机网络专业课,周学时24学时,5届,学生总数320人; (4)计算机应用基础专业基础课,周学时4学时,5届,学生总数1500余人; (5)网页制作专业课,周学时4学时,3届,学生总数190余人。2.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从2000年9月至今,园林植物保护、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等课程,学生实验实习课约1200学时。学生总数为1510人。3.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参编新编计算机基础教程,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年7月。参编中国粮食研究与管理,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年5月。2-3技术服务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研发项目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及效果(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课程类型: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实训)课3. 教学队伍情况3-1人员构成(含兼职教师)姓 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技术职务职业资格证书专业领域在现教学中承担的任务和时间兼职教师现在企业行业中的任职彭素琼女195512教授教师资格证植物保护讲授、实验、实习邹文丽女1963.1副教授教师资格证植物保护讲授、实验、实习李晓东男1967.12副教授教师资格证植物保护讲授副院长姚 革男1950.12研究员教师资格证植物保护讲授主任彭 纬男1954.7研究员教师资格证植物保护讲授副院长向清萍女1969.5高级农艺师教师资格证植物保护讲授、实验、实习主任吴庆丽女1979.3助教教师资格证植物保护讲授、实验、实习兰 锐男1965.9讲师教师资格证植物保护讲授、实验、实习科长王尔国男1957.7讲师教师资格证植物保护讲授、实验、实习王 媛女1968.8讲师教师资格证植物保护讲授、实验、实习姚 丽女1981.5助教教师资格证植物保护讲授、实验、实习秦 刚男1978.9助教教师资格证植物保护讲授、实验、实习陈 源男1965.6实验师教师资格证植物保护昆虫实验、实习、辅导康 林女1983.11助教教师资格证植物保护植病实验、实习、辅导3-2教学队伍整体结构含辅导教师及与学生的比例1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园林植物保护教学队伍共有教师14人,其中博士学位2人,占14.3%;硕士学位5人,占35.7%;本科学历7人,占50%。教授1人,占7.1%;研究员2人,占14.3%;副教授2人,占14.3%;高级农艺师1人,占7.1%;讲师3人,占21.4%;实验师1人,占7.1%;助理教师4人,占28.6%。其中“双师”型教师8人,占57.1%。2.教学队伍的年龄结构7人具有20多年的教学经验,1人有近20年丰富的教辅经验。教师平均年龄40.4岁。年龄50岁以上4人,3049岁6人,30岁以下4人。3.教学队伍的学缘结构现有的14名教师,3人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人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获硕士学位;1人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获硕士学位;4人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2人获学士学位;3人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1人获博士学位,2人获硕士学位; 1人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获硕士学位;1人毕业于中国林业科学院获博士学位,14人均为植物保护及相关专业毕业。4.教学队伍的师生比例学院现有园林技术专业、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植物保护专业、园艺技术专业、作物种植专业,均需开设植物保护及相关课程。在校生人数为1442人,教师与学生比例为1:103 。3-3教学改革与技术服务/培训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主持或参与的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完成情况及成果、效益1. 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1)建设的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已被评为2006年省级精品课程。(2)建设的园艺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已被评为2007年省级精品课程。(3)2005年主持的四川省教育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建设研究,已结题。(4)主编(副)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作物病虫害防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5)参编高职高专职业技能训练系列教材植物保护技术实训,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6月。(6)参编21世纪农业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园艺植物保护概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2. 主持或参与的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完成情况及成果、效益(1)承担成都市人事局“初、中、高级园林工及园林技师”考前培训5次,共1200余人次,主讲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受到被培训人员高度评价。(2)参加温江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双流县黄龙溪镇“农民实用技术”培训30余次,共6000余人次,主讲花木病虫害防治、蔬菜病虫害防治等,为农民解决生产实践中植物病虫害防治的诸多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为农业高职教育赢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3)带领园林专业的学生,在双流、邛崃、温江等地参加 “三下乡活动”,学生不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为农民诊断蔬菜、果树、花卉的病虫害,并指导其防治,还从中学到了很多社会工作经验,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这种教学方式受到了农民、学生及家长的高度评价。3-4师资培养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学院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非常注重高学历青年教师的引进及培养工作。从2006以来,本课程已引进博士青年教师2人,硕士青年教师4人,本科生1人。为了提升新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学校将新教师安排到学校实训中心或专业实训基地锻炼一年;安排部分教师到高校进行专题进修,提升其专业水平;进行教育学、心理学培训,以增长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知识;采取以老带新,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副教授作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有指导新教师的计划和总结,新教师有培训进修计划和总结。由学校教学委员会对新教师进行综合素质考核,并通过专业技能考核合格后,才能承担教学任务。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新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4课程描述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工学结合的改革及实际效果园林植物保护是园林生产技术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从1998年中专建立园林专业到现在,经历了近10年的建设和发展。从1998年2001年,学校招收3年制园林专业中专生,课程总学时为120学时左右;从2002年建立高职学院后,开始招收3年制园林专业高职生,该课程总学时数为527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866学时,实验12学时,教学实习1830学时。先后使用的教材为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王善龙主编,2001年7月;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园林植物保护,张随榜主编,2001年8月;十一五国家级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园林植物保护张随榜主编,2008年1月。从1998年至今,本课程始终由一批实践和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领年轻教师一道不断进行教学探索和改革,及时将园林生产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融入到教学中,使教学内容富有时代感,为社会培养出了一大批园林科技和实用性中、高级人才,毕业学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园林植物保护课程组每一位教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敬业精神,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处处关心;既教他们知识,又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风,使他们既能成才,又能成人。老师们能做到认真备课、认真编写每次课的教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认真辅导、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考试考核。主讲教师在教学中能按规定完成园林植物保护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教师课堂讲授富有启发性,知识信息量大。现在本课程正由多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带领一大批高学历的青年教师团结协作,发扬本课程教师队伍的优良传统,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适用”“够用”为原则,在此基础上强化实践性教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该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普遍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授课,增加课堂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自建立高职学院以来,本课程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及工学结合,与企业长期建立联系,带领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业参与阶段性生产活动。根据企业需求制定教学计划,在正式毕业前几个月进行顶岗实习,实习结束后就与企业签订 “就业意向书”,既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又对农业高职学院的人才培养水平进行了检验。本课程曾组织学生到拜耳杭州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成都办事处、四川种都种业有限公司、乐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花木科技园管委会、成都绿大地园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成美园艺有限责任公司、成都三邑园艺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成都万景观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成都植物园、柳河园艺场、花木交易中心、卉园、红山茶科研有限公司、景旗园林配套设施办事处、琦焰园艺等企业参与阶段实习和顶岗实习,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上岗 “零适应”过程,深得用人单位的好评。4-2 理论课教学内容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前后续课程内容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课程目标学校的定位: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获“优秀”级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技术推广型人才。即立足成都、面向四川、辐射西部。以园林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为主,形成以农为本的,涵盖农村一二三产业的综合性专业人才结构。其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亲农的情感、事农的本领、兴农的理想”,具有“敬业、勤业、创业”精神的,动手能力强,专业技能熟、团队协作好、适应范围广,综合素质高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园林生产技术、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是学院的主打专业之一,园林植物保护又是园林生产技术、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良好的生源状况,通过产学结合、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以及教学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最终培养学生的识别和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能力,以及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园林植物保护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为指导园林生产中植物病虫害防治打下坚实的基础。4-2-2 内容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课程内容选取依据理论模块教学38学时绪论 2学时园林昆虫基础知识 10学时昆虫的主要形态特征(一) 2学时昆虫的主要形态特征(二) 2学时昆虫的繁殖与发育 2学时园林昆虫重要目、科特征概述 2学时昆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2学时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10学时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 2学时园林植物病害生物性病原(一) 2学时园林植物病害生物性病原(二) 2学时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与流行(一) 2学时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与流行(二) 2学时 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 6学时园林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原理 2学时园林物病虫害综合治理方法 2学时农药的基本知识及常用农药品种简介 2学时园林植物主要病害识别及防治 4学时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及防治 2学时园林植物枝干、苗期和根部病害及防治 2学时园林植物主要害虫识别及防治 6学时园林植物食叶害虫及防治 2学时 园林植物吸汁性害虫及防治 2学时园林植物蛀食性、地下害虫及防治 2学时课程内容是根据社会对园林高职人才需求状况及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依据而确定的。经过对园林生产技术、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六届学生的教学实践,课程内容完全能适应生产需要。 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园林昆虫基础知识重点为:昆虫外部形态特征及附器类型。难点为:昆虫生物学特性及重要目、科识别。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重点为:植物害概念及病状病征类型。难点为:植物生物性病原性状及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重点为: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方法。难点为: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原理。园林植物主要病害识别及防治重点为:园林植物主要病害症状识别及防治方法。难点为:园林植物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园林植物主要害虫识别及防治重点为:园林植物主要害虫形态识别及防治方法。难点为:园林植物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对于重点内容,通过提供电子课件讲授、实验、辅导、作习题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相应知识;对于难点,结合生产实际通过反复讲授,提供参考资料、信息等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学理解和掌握相应知识。4-2-4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学院非常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把实践性教学放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我校的实践教学主要由基本技能训练、实验、教学实习、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五个部分构成,这五个部分在园林生产技术专业中,其比重占了45%以上。园林植物保护实践教学部分由实验、教学实习和部分毕业实习内容组成。这几部分实践教学时间所占比重不会低于40%。顶岗实习在最后一学期进行,不占总学时。整个实践教学任务通过校内实验室、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来完成。在产学结合、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过程中,提高学生掌握专业能力、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4-2 实践(实训)课教学内容4-2-1课程目标及设计思想园林植物保护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根据农业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时多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通过启发式的课堂授课和实验、实习教学活动来实现。把实践性教学(实验、教学实习)从理论教学中剥离出来,单独行课,单独安排和考核。所上实验和进行的教学实习做到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完以后,分析实验(实习)结果,写出实验(实习)报告。通过实验使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最终能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相应的技能。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训或实习项目名称和学时)及选取依据实验 共14学时实验一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观察 2学时实验二 昆虫各发育阶段形态特征 2学时实验三 园林昆虫重要目、科特征观察 2学时实验四 园林植物病害症状类型观察 2学时实验五 园林植物生物性病原形态观察 2学时实验六常用农药理化性状和剂型观察及农药的使用方法 2学时实验七 园林植物主要病害症状及害虫形态特征观察 2学时 教学实习 共18学时教学实习一 昆虫标本采集、制作和保存 6学时教学实习二植物病害标本采集、制作和保存 6学时教学实习三 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测方法 6学时课程内容是根据社会对园林高职人才需求状况及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依据而确定的。经过对园林生产技术、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六届学生的教学实践,课程内容完全能适应生产需要。4-2-3课程实施、教师指导方法与教学效果园林植物保护实践课程的实施由任课教师组织在实验室、实训场或专业实训基地进行,主讲教师在实训前对实训的内容、步骤方法及要求进行讲授,由主讲教师、实验教师或实训教师一起进行示范、辅导、指导,由主讲教师进行考勤、批阅实训报告和进行成绩考核。采用这种方式能促进学生完成相应的实验、实习任务和促进学生掌握其相应技能。所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非常好。4-2-4考核内容与方法园林植物保护实践课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内容。学生在实训时主要根据实际操作表现,实训报告质量,实习态度,出勤等情况综合评定实验成绩,按百分制计算或按“优(A)、良(B)、中(C)、及格(D)、不及格(E)”打出等级。在计算课程学期成绩时,实验课成绩占学期成绩的30%,教学实习成绩占15%。三次未参加实验,不能参加课程期末考试;教学实习成绩不及格或末参加,在下一个年级补作。4-2-5创新与特点1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形成了“三边三结合”(边学习,边实践;边学习,边生产;边学习,边创业)的实践教学模式。2.通过各种渠道与企业联合,为学生提供接近工作岗位的实训场所。3. 通过送教师到企业锻炼和参加教育部、农业部的各种培训,把主讲教师培养成为“双师型”教师。4.建立了理论与实践、笔试与操作、平时与集中、闭卷与开卷并举的考核评估办法和实践教学考核标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训练的积极性。5把“教学、实训与生产和推广”紧密结合在一起。部分实验实训放到实验室和实训中心进行,教师言之有物,讲解直观生动,学生看得清楚,学得明白,记得扎实,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感观性,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教师不仅要进课堂,还要到田间或实训场,有时还要针对生产上出现的问题带领学生到实训基地实习,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难题。4-3 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保障及使用情况;配套实训实习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与条件;网络教学环境及资源)1.教材使用与建设:现在使用的教材为十一五国家级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园林植物保护,包括实训实习教材,张随榜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2008年1月。2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学校图书馆藏书总量达到192677种,共403551册。其中:纸质图书282384册,电子图书资料121167册,中文电子期刊5000种(册), 多媒体资料263册。在校园网上还设置了电子图书服务器,有电子图书620678种。多媒体视听资料4827种,综合电子图书资料8493811种,美术图片资料16520种。实现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普及应用,实现了学院管理的网络化、自动化、信息化。对这些教学资源,任课教师为学生开出了“学习参考书目”,要求学生在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同时,必须阅读“学习参考书目”上的图书。同时我们还为学生提供了可查阅相关信息的网址,以扩充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目前,学院已新建一幢3000多平方米的多媒体信息大楼,完全能满足现代教学需要。3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我们在参考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高专园林植物保护教材中的实验指导书基础上,结合四川特点自编了园林植物保护实验指导书通过2002级、2003级、2004级、2005级、2006级使用表明,这种实验实习教材完全适合高职学生的需要,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学效果良好。4实践性教学环境:学院于2006年新建8000多M2的农牧实验楼一幢,有园林实验室10多个,有一大批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2006年已在学校科技园区建成现代设备齐全的实训中心,有温室大棚10余个,园林实训场3个,实验田20多亩。此外,涉及园林专业还建有1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这些实训条件,完全能满足实验、教学实习和顶实习的要求。5网络教学环境:学校有30M带宽,主干为1000兆的商务光纤直接接入,上网速度快。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实现校内计算机互连、计算机局域网互连,并通过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连,完全能满足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需要。四川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我院网络进行检查,综合评估为“优秀”。目前,在校园网上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网上学习资源。已经获院、省级的精品课程已全部上网,为学生提供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课件、教学录像、习题、参考文献等学习资源,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改革举措)课题组成员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和探索。由课题负责人主持的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已被评为“2006年四川省省级精品课程”,园艺植物保护精品课程已被评为“2007年四川省省级精品课程”从而推动了园林植物保护精品课程的建设和研究。 目前理论教学不只是在课堂上进行,有时结合教学内容,把理论教学搬到了田间、实训场。做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生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如我们在讲解植物病害症状和害虫形态特征时就放到了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教师言之有物,讲解直观生动,学生看得清楚,学得明白,记得扎实,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感观性,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实践性教学除在实验室进行外,有时也要安排在学校实训场进行,改变了老师过去的只进课堂,不到现场和只动口不动手的封闭式教学方式。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先做学生,后当先生”,要做给学生看,带着学生干,还要经常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难题。在实践性教学传、帮、带、干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自学、钻研,不断丰富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逐渐把自己锻炼成了“双师型”教师。课堂教学我们均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如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利用计算机、电视显微镜观察植物病原形态,利用彩色挂图、照片、实物标本等,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快速理解和掌握。园林专业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历来均在45人以上,园林植物保护课程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均由多名教师指导。在学生进行实验、实习过程中,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动手操作,从而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方位提高了学生技能。有时我们还带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或科研院所的试验基地参观学习,让学生感受园林植物病虫防治的科研氛围。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进行一些园林植物病虫防治的小型试验,让他们学习园林植物病虫防治的试验基本方法,学生参与程度高。在试验过程中都能认真负责,吃苦耐劳,达到了预期目的。如“紫薇白粉病发病规律调查”;“介壳虫人工防治试验”、“蚜虫生物防治试验”等,通过这些措施,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进一步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积极改革对学生成绩考核方法,改变过去半期考试一次、期末考试一次决定学生成绩的作法。现行成绩考核方法为:重点内容随时检测、实验实习考核、调查研究考核、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考核,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考核、完成作业考核和期末考试等,这样能促使学生对所学的每一个环节予以重视和掌握。4-5 教学效果含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教学录像资料要点;实训实习效果(作品)评价并举例说明学生在相应专业技能竞赛中的获奖情况1.校外专家评价(链接彭素琼参加行业活动证明及评价)在2006年6月8日学院接受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优秀”级评估时,专家们现场观摩了园林植物保护课程负责人的课堂教学,所讲内容为“紫薇白粉病”,事后专家们给予了高度评价。2.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链接主讲教师教学效果学生评价平均得分表)从近三年督导处的统计结果看,课程组每个教师的教学效果和管理层面、教师同行和学生都进行了实事求是和客观的评价(评价指标有:衣冠整洁、举止端庄、文明执教;课堂纪律管理;课程讲解熟练程度,有无“照本宣科”现象;是否生动、形象、直观,紧密联系实际;是否注意教学双边活动,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是否布置、批改、讲评作业报告;辅导和答疑是否认真、细致、耐心;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语言是否清晰、简练、流畅而有条理;学生通过学习学到知识情况;培养学生操作、动手能力;指导实验(实习)、实训能力等)。授课老师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的好评,评价等级都在“良好”以上,领导、教师同行评价等级都为 “优秀”。3.教学录像资料要点(1)石硫合剂配制及质量检测石硫合剂的主要性能及用途石硫合剂的熬制方法石硫合剂的质量检测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操作(2)昆虫标本制作和保存针插标本制作方法 浸渍标本制作方法 生活史标本制作方法 玻片标本制作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操作(3)植物病害标本采集制作与保存植物病害标本采集方法蜡叶标本的制作与保存浸渍标本制作与保存教师指导学生采集制作标本4.实训实习效果(作品)评价在2006年6月8日学院接受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优秀”级评估时,专家们现场检验了由课程负责人教学班学生对植物病虫害标本的识别情况,检测成绩均为“优秀”级。在2007年农艺分院组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大学生裁判课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A级船舶检验法律法规)冲刺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调酒技巧与实践应用练习题集
- 2025年教育机构行政岗位招聘笔试模拟卷与解析
- 公务员送分面试题及答案
- 云南省玉溪市师院附中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邮政快递业务高级从业人员面试模拟题及案例分析
- 2025年初级的软件开发工程师考试模拟题集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新媒体运营师面试预测题与备考指南
- 2025年地理信息系统考试题及答案
- 江苏员额检察官考试完整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其他安全》十年真题考点
- 翻越您的浪浪山新学期开学第一课+课件
- (2025)行政执法人员考试题库(附答案)
- 1-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及台账模板(2024-2026年)
- CQI审核管理办法
- 反恐怖宣传课件
- 教培机构开学季活动策划方案
- 园区项目用电管理办法
- 老年护理谵妄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