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doc_第1页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doc_第2页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doc_第3页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doc_第4页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10分)(2016安徽)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江春人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晓镜但愁云鬓改,(李商隐无题),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2(9分)(2016安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与泰山相比,黄山要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像一个不n世事的人,自然,质朴进山的人不求佛拜祖,不烧香许愿,它就这样敞开自己,接纳每一个有缘相见的人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山风凌厉,松回击,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奇石耸立,云海变幻,黄山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心灵的振撼(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不n()世事 劲()松 呜咽()(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3)“厉”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文中“凌厉”的“厉”意思应为A严格 B严厉 C凶猛(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3(4分)(2016安徽)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1)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以上文段出自,描写的人物是(人名)(2)海底两万里是一部出色的悬念小说小说从海面上“怪兽”出没开始,到(潜艇名)被大西洋漩涡吞噬结束,悬念迭出,环环相扣,读者始终想解开一个谜:船长(人名)究竟是什么人?4(12分)(2016安徽)九年级某班以“我是合格小公民”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普法活动我宣传活动中,班级进行环保法普法宣传,请你使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拟写一则宣传语(2)道德风尚我倡议陈洁同学为本次活动拟了一份倡议书下面是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她修改 为了强化同学们的公民意识,营造“争做合格小公民”的浓郁氛围,特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一、爱国守法,自觉培育爱国情操,遵守各项法令制度; 二、诚实守信,严于律己,A坚决杜绝考试没有舞弊行为; 三、团结友善,与同学和睦相处,尊敬师长,关心他人; 四、乐于奉献,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B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切实执行一个合格小公民应尽的责任处画线句中有不合逻辑的问题,应将“”一词删除B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一词改为“”(3)助人为乐我践行 张爷爷患高血压病,近日收到女儿从外地寄来的降压药,但不知怎么服用下面是降压药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请你从中选取必要的信息,用自己的话转告张爷爷,要求语言简明,表达得体,不超过30字性状本品为薄膜表片,除去薄膜衣后显白色适应症用于治疗高血压规格5mg/片用法用量成人每日推荐剂量为10mg,每日一次,早晨服用较好,饭前饭后均可可以长期连续用药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5(23分)(2016安徽)那个春天,很暖 章月珍 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把家里的东西扔掉记得有一次女儿感冒,婆婆竟然把感冒药全部扔到了池塘里,还振振有词说那些都是毒药说着说着,婆婆害怕地哭了女儿在一边也哭个不停我看着两个泪人,也忍不住哭了那个冬天,很冷 女儿五岁那年,有一天她()地对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换掉我奶奶呀?我要让惜愉的奶奶做我的奶奶!”我说为什么呀?她说:“我的奶奶一点都不好!从来没有疼爱过我!但是惜愉的奶奶对惜愉可好了,每天来幼儿园接惜愉回家,回到家还给他做好多好吃的,冬天灌好热水袋给惜愉捂手,夏天拿着扇子不停地给惜愉赶蚊子”我把女儿搂在怀里:“这世上每一个做奶奶的都会疼爱自己的孙女奶奶之所以没有好好疼爱你照顾你,那是因为她病了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她注定是你一辈子的奶奶,这个谁也无法代替的”女儿 ()地低下了头 女儿七岁时,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她回家狠狠地把书包扔在桌上,()地说:“我有这么个奶奶真是倒霉死了!害得我天天被同学们嘲笑,抬不起头来!”我问怎么了?她说:“奶奶每天去菜市场买菜,每天都经过我们学校你说她可笑不可笑,冬天扇扇子,夏天戴个绒线帽,同学们都说她是疯婆子!”我气得把女儿的书包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别人可以看不起你奶奶,可以嘲笑她,歧视她,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是她最亲的人,你的身上流着她的血!你要想同学们尊重你奶奶,首先要做到自己尊重你奶奶!不管奶奶变成什么样子,她永远是你要去敬重的人!”女儿第一次看到我如此情绪激动,不停地说:“妈妈,我错了” 女儿九岁那年,有一天我送她去学校远远地看见在学校门口有三个小男孩子正将香蕉皮扔向婆婆,我刚想制止,却见女儿用力挣脱我的手,飞一般地跑过去,用小小的身体护着她奶奶,大声地喊着:“不许你们欺负我奶奶!”三个男孩愣住了,呆立在那里我走过去,轻声对他们说:“我不跟你们讲大道理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每个人也都会有生病的时候,想想看是不是?”三个男愣了一会儿,孩默默地走到我女儿面前说:“我们再也不欺负你奶奶了” 女儿十一岁那年,院子里开满了鲜花她让奶奶手持一根木棍,木棍的一头系着一根漂亮的红丝线,红丝线在风中轻盈地飘着女儿说她在和奶奶钓蝴蝶我问,没有钩怎么能钓得着蝴蝶呢?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看着她们祖孙俩灿烂的笑容,我也笑了那个春天,很暖 (选自2015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改动)(1)“女儿”对“奶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请依据原文,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五岁时七岁时觉得奶奶可荚,看不起奶奶九岁时十一岁时与奶奶一起l敞游戏,美爱奶奶(2)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怯怯地愤愤地失望地 B失望地愤愤地怯怯地C愤愤地怯怯地失望地 D怯怯地失望地愤愤地(3)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那个冬天,很冷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4)文中的“我”既是儿媳,又是母亲,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5)“女儿”的经历给你带来哪些关于“成长”的思考,请结合原文,写出两点启示6(17分)(2016安徽)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铁凝 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但我觉得,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之所以,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上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 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在田野的草垛上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 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性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打击你,既甜蜜又酣畅 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 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 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可或许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1)第段中加点词语“这样说”具体指代文中哪一句话?(2)本文段,列举以及“我”的一位亲人在下放农村时因喜欢而通读资本论)和列宁全集这两个事例,证明这一中心论点(3)第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实现“有重量”的阅读?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只需答出两点)7(15分)(2016安徽)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合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伊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节选)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开朗 豁然: 阡陌 交通:如外人 悉: 泉香而酒 洌:杂然而前者 陈:(2)翻译下列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3)桃花源记选段已用“”分为两个层次,请分别概括其内容(4)两段选文分别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请简要概括桃花源记:醉翁亭记:三、写作(55分)8(55分)(2016安徽)请以“你是我最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1)请你从“贴心”“感激”“牵挂”“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600字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10分)(2016安徽)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分析】本题为连续性默写,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解答】(1)不求闻达于诸侯(重点字:侯)海日生残夜(重点字:生)草色遥看近却无(重点字:遥)夜来南风起夜吟应觉月光寒(重点字:吟)政通人和(重点字:人)千里共婵娟(重点字:婵娟)夕阳西下(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重点字:涯、歧)【点评】名句默写的几个注意点:一是记住生僻难写字“名句名篇”中有一些生僻难写的字,平时要勤于动笔,强化记忆在考试中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来 二是区分同音异形字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字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存在着,这是命题者“设伏”的热点,平时复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字,有意识地多做分析比较,能够既知其形,更知其义 三是区分形近异义字形近字在“名句名篇”中屡见不鲜,再加上读音又大多相近,对学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因此在答题时更应予以注意2(9分)(2016安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与泰山相比,黄山要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像一个不n世事的人,自然,质朴进山的人不求佛拜祖,不烧香许愿,它就这样敞开自己,接纳每一个有缘相见的人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山风凌厉,松回击,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奇石耸立,云海变幻,黄山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心灵的振撼(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不n(谙)世事 劲(jng)松 呜咽(y)(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振撼”,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震撼”(3)“厉”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文中“凌厉”的“厉”意思应为CA严格 B严厉 C凶猛(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分析】此题考查了学生汉字音形义的掌握,句式变换的能力【解答】(1)本题注音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辩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谙”不要写作“黯”;“劲”是多音字,可读“jn、jng”,这里应读作“jng”;“咽”是多音字,可读“y、yn、yn”,此处应读作“y”(2)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做此题要区分“振、镇、震”等同音字(3)做此类题需要养成注意读音、字形、词义的习惯,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意思“凌厉”的“厉”是“凶猛”的意思(4)做此题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反问句,在做句式转换时要保证不改变愿意答案:(9分)(1)谙 jng y(共(3分)每空1分)(2)振撼 震撼(共(2分)每空1分)(3)C(共2分)(4)示例:作为一座山,这不正是它的本分吗?(共2分)【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汉字音形义的掌握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注意读音、字形、词义的习惯,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书写、意思句式变换要保证不改变原句意思3(4分)(2016安徽)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1)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以上文段出自水浒传,描写的人物是林冲(人名)(2)海底两万里是一部出色的悬念小说小说从海面上“怪兽”出没开始,到诺第留斯号(潜艇名)被大西洋漩涡吞噬结束,悬念迭出,环环相扣,读者始终想解开一个谜:船长尼摩(人名)究竟是什么人?【分析】阅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解答】阅读名著要了解小说人物、主要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特点等,并能做到人物与事件对号入座林冲及故事:误闯白虎节堂 风雪山神庙、野猪林遇险、雪夜上梁山、火并王伦,还有火烧草料场答案:(4分)(1)水浒传(水浒)林冲(2)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尼摩(共(4分)每空1分)【点评】做此类题要注意平时大量阅读,在阅读中不断积累4(12分)(2016安徽)九年级某班以“我是合格小公民”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普法活动我宣传活动中,班级进行环保法普法宣传,请你使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拟写一则宣传语(2)道德风尚我倡议陈洁同学为本次活动拟了一份倡议书下面是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她修改 为了强化同学们的公民意识,营造“争做合格小公民”的浓郁氛围,特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一、爱国守法,自觉培育爱国情操,遵守各项法令制度; 二、诚实守信,严于律己,A坚决杜绝考试没有舞弊行为; 三、团结友善,与同学和睦相处,尊敬师长,关心他人; 四、乐于奉献,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B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切实执行一个合格小公民应尽的责任处画线句中有不合逻辑的问题,应将“没有”一词删除B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执行”一词改为“履行”(3)助人为乐我践行 张爷爷患高血压病,近日收到女儿从外地寄来的降压药,但不知怎么服用下面是降压药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请你从中选取必要的信息,用自己的话转告张爷爷,要求语言简明,表达得体,不超过30字性状本品为薄膜表片,除去薄膜衣后显白色适应症用于治疗高血压规格5mg/片用法用量成人每日推荐剂量为10mg,每日一次,早晨服用较好,饭前饭后均可可以长期连续用药【分析】本题中第一小题考查学生的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第二小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第三小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拟写时,一定要围绕活动主题,简洁明了易懂易记还要注意使用规定的修辞方法据此可作答(2)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作答时,一定要认真阅读划线句,分析其主干,即可作答第一句表达的意思是一定要有作弊行为,与本意相反,把没有去掉即可第二句中责任可以履行,但不能执行,这是搭配不当(3)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说明书,然后有序表达即可,还要注意有称呼答案:(1)示例一:环保法,美好家园的守护神示例二:增强环保法律意识,守卫人类美好家园(共(4分)内容和手法各占2分)(2)没有执行履行(其它正确改动也可)(共(4分)每小题2分)(3)示例:张爷爷,您每天早晨吃一次,每次吃两片就可以了(共(4分)“每天早晨”“吃一次”“每次吃两片”各(1分),表达简明得体1分)【点评】这是一道综合读写题目,所选题目都是常见题型,也是考试中的常考题型学生在作答时,只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题目中的要求,即可作答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5(23分)(2016安徽)那个春天,很暖 章月珍 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把家里的东西扔掉记得有一次女儿感冒,婆婆竟然把感冒药全部扔到了池塘里,还振振有词说那些都是毒药说着说着,婆婆害怕地哭了女儿在一边也哭个不停我看着两个泪人,也忍不住哭了那个冬天,很冷 女儿五岁那年,有一天她()地对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换掉我奶奶呀?我要让惜愉的奶奶做我的奶奶!”我说为什么呀?她说:“我的奶奶一点都不好!从来没有疼爱过我!但是惜愉的奶奶对惜愉可好了,每天来幼儿园接惜愉回家,回到家还给他做好多好吃的,冬天灌好热水袋给惜愉捂手,夏天拿着扇子不停地给惜愉赶蚊子”我把女儿搂在怀里:“这世上每一个做奶奶的都会疼爱自己的孙女奶奶之所以没有好好疼爱你照顾你,那是因为她病了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她注定是你一辈子的奶奶,这个谁也无法代替的”女儿 ()地低下了头 女儿七岁时,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她回家狠狠地把书包扔在桌上,()地说:“我有这么个奶奶真是倒霉死了!害得我天天被同学们嘲笑,抬不起头来!”我问怎么了?她说:“奶奶每天去菜市场买菜,每天都经过我们学校你说她可笑不可笑,冬天扇扇子,夏天戴个绒线帽,同学们都说她是疯婆子!”我气得把女儿的书包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别人可以看不起你奶奶,可以嘲笑她,歧视她,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是她最亲的人,你的身上流着她的血!你要想同学们尊重你奶奶,首先要做到自己尊重你奶奶!不管奶奶变成什么样子,她永远是你要去敬重的人!”女儿第一次看到我如此情绪激动,不停地说:“妈妈,我错了” 女儿九岁那年,有一天我送她去学校远远地看见在学校门口有三个小男孩子正将香蕉皮扔向婆婆,我刚想制止,却见女儿用力挣脱我的手,飞一般地跑过去,用小小的身体护着她奶奶,大声地喊着:“不许你们欺负我奶奶!”三个男孩愣住了,呆立在那里我走过去,轻声对他们说:“我不跟你们讲大道理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每个人也都会有生病的时候,想想看是不是?”三个男愣了一会儿,孩默默地走到我女儿面前说:“我们再也不欺负你奶奶了” 女儿十一岁那年,院子里开满了鲜花她让奶奶手持一根木棍,木棍的一头系着一根漂亮的红丝线,红丝线在风中轻盈地飘着女儿说她在和奶奶钓蝴蝶我问,没有钩怎么能钓得着蝴蝶呢?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看着她们祖孙俩灿烂的笑容,我也笑了那个春天,很暖 (选自2015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改动)(1)“女儿”对“奶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请依据原文,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五岁时五岁时:认为奶奶不疼爱自己,想要换掉奶奶七岁时觉得奶奶可荚,看不起奶奶九岁时在奶奶被欺负时,挺身而出护着奶奶十一岁时与奶奶一起l敞游戏,美爱奶奶(2)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DA怯怯地愤愤地失望地 B失望地愤愤地怯怯地C愤愤地怯怯地失望地 D怯怯地失望地愤愤地(3)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那个冬天,很冷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4)文中的“我”既是儿媳,又是母亲,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5)“女儿”的经历给你带来哪些关于“成长”的思考,请结合原文,写出两点启示【分析】文章由奶奶生病的事件引出了“女儿”对“奶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五岁时,认为奶奶不疼爱自己,想要换掉奶奶;七岁时,觉得奶奶可笑,看不起奶奶;九岁时,在奶奶被欺负时,挺身而出护着奶奶;十一岁时,与奶奶一起游戏,疼爱奶奶小说告诉我们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会关爱呵护他人【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概括与归纳能力解答时,先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再找出文段的关键句加以概括即可文章以时间为顺序,写出了女儿对奶奶态度的变化过程:五岁时,认为奶奶不疼爱自己,想要换掉奶奶;七岁时,觉得奶奶可笑,看不起奶奶;九岁时,在奶奶被欺负时,挺身而出护着奶奶;十一岁时,与奶奶一起游戏,疼爱奶奶结合上述分析,学生可总结出答案(2)本题考查对词语的选择运用能力解答时,学生应该根据文章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选择合适的词语女儿五岁那年,认为奶奶不疼爱自己,想要换掉奶奶,因为怕妈妈批评,与妈妈商量,所以应该用“怯怯地”;在听到妈妈说不能换掉时,内心失望,所以要用“失望地”;女儿七岁时,觉得奶奶可笑,看不起奶奶,回家与妈妈讲同学们的看法,心中很生气,所以用“愤愤地”故选:D项(3)本文考查对文中具体句子含义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首先应该了解全文的意思,然后具体联系划线句子的上下文,从内容和主旨两方面分析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句在奶奶生病后,把感冒药当做毒药扔掉,女儿、奶奶、“我”感到难过都痛哭后的一句话这句话表面上写天气,其实是写家庭的困境让“我”无助、压抑,内心像冬天一样寒冷句是在女儿十一岁时,与奶奶一起游戏时的一句话,写出了女儿对奶奶的疼爱,我们可以看出,女儿陪奶奶玩钓蝴蝶游戏的目的不在于钓到蝴蝶,而在于和奶奶一起享受游戏的快乐结合上述分析,学生可总结出答案(4)答时,注意从文中的事件和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入手文中“我”既是儿媳,又是母亲,那么就需要“我”教育照顾老人,又要教育女儿通过“我”批评女儿要换掉奶奶、觉得奶奶可笑、婆婆生病哭等事件可以看出:作为儿媳,“我”心地善良,孝敬老人,包容体谅患病的婆婆;作为母亲,“我”关爱孩子,教子有方,用心引导呵护女儿成长结合上述分析,学生可总结出答案(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主旨的理解感悟能理解答时,学生应该在理解文章内容、主旨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社会的各种现象作答学生可从以下要点作答:成长需要时间;成长过程是曲折的;成长过程中要勇于改正错误;成长过程中既有烦恼,也有快乐;成长过程中需要关爱他人;成长需要引导呵护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五岁时:认为奶奶不疼爱自己,想要换掉奶奶 九岁时:在奶奶被欺负时,挺身而出护着奶奶(2)D (3)这句话表面上写天气,其实是写家庭的困境让“我”无助、压抑,内心像冬天一样寒冷女儿陪奶奶玩钓蝴蝶游戏的目的不在于钓到蝴蝶,而在于和奶奶一起享受游戏的快乐(4)作为儿媳,“我”心地善良,孝敬老人,包容体谅患病的婆婆;作为母亲,“我”关爱孩子,教子有方,用心引导呵护女儿成长(5)示例:成长需要时间成长过程是曲折的成长过程中要勇于改正错误成长过程中既有烦恼,也有快乐成长过程中需要关爱他人成长需要引导呵护【点评】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概括归纳、理解感悟能力和对文中具体句子含义、人物形象理解分析能力其中第(3)题是重点句子,学生解答时,解答时,首先应该了解全文的意思,然后具体联系划线句子的上下文,从内容和主旨两方面分析句子在文中的意思6(17分)(2016安徽)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铁凝 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但我觉得,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之所以,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上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 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在田野的草垛上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 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性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打击你,既甜蜜又酣畅 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 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 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可或许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1)第段中加点词语“这样说”具体指代文中哪一句话?(2)本文段,列举“我”少年时偷读约翰克里斯朵夫深受感动以及“我”的一位亲人在下放农村时因喜欢而通读资本论)和列宁全集这两个事例,证明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这一中心论点(3)第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实现“有重量”的阅读?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只需答出两点)【分析】本篇文章围绕“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这个中心论点展开论述,前半部分对阅读重量的“重”的论证,后半部分是对阅读“无用之用”的论述,最后提出自己的建议,从三个方面实现“有重量”的阅读:采用细嚼慢咽的阅读方式选择有精神内涵的阅读内容追求无功利心的阅读境界【解答】(1)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根据文中信息“但我觉得,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之所以这样说”可知“这样说”就是指“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2)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及归纳文章中心论点的能力文章第二段列举“我”少年时偷读约翰克里斯朵夫深受感动的事例,和第三段的事例证明“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这个中心论点(3)本题考查分析语段在文中作用的能力文章的二、三段是论述阅读重量的“重”,五、六段论述阅读“无用之用”因而第四段的作用很明显: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对阅读重量的“重”的论证,自然引出下文对阅读“无用之用”的论述(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答题的重点是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这里其实有两层意思,一是要选择有精神内涵的阅读内容,二是要细嚼慢咽;“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其实是在建议我们追求无功利心的阅读境界答案:(1)人们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2)“我”少年时偷读约翰克里斯朵夫深受感动 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3)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对阅读重量的“重”的论证,自然引出下文对阅读“无用之用”的论述(4)采用细嚼慢咽的阅读方式选择有精神内涵的阅读内容追求无功利心的阅读境界【点评】议论文的观点表述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1)文题即观点一般议论文的文题只是个“话题”,它的观点围绕着这一话题来展开,但有的话题往往就是作者的观点(2)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因为议论文必须要达到“观点明确”这一最起码要求,所以有很大一部分的议论文都是开门见山提出观点,这就给我们一个提示:阅读这种文章时我们一定要注意文章开头一内容(3)有的议论文观点的提出必须要通过几个分论点来表述,所以观点往往会在文章的最后提出,带有一定的总结性和归纳性(4)有的议论文因为话题范围较大,内容多,形式散,它的观点提出分散在文章的几个部位,而非集中在某一处这种的观点概括就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有较强的综合分析与概括能力7(15分)(2016安徽)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合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伊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节选)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开朗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阡陌 交通:交错相通如外人 悉:完全,都 泉香而酒 洌:清澈杂然而前者 陈:摆开,撰放,陈列(2)翻译下列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3)桃花源记选段已用“”分为两个层次,请分别概括其内容(4)两段选文分别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请简要概括桃花源记:生活和平安宁,百姓怡然自乐醉翁亭记:太平祥和,与民同乐【分析】参考译文:【甲】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乙】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田间小路交错相通交通:交错相通;和外面的人都一样悉:完全,都;泉水清并且酒也清洌:清澈;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陈:摆开,撰放,陈列(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平:平坦;旷:开阔;宽阔;屋舍:房屋;俨然:整齐的样子句子翻译为:土地平坦空阔,房屋整整齐齐临:靠近,这里是“旁”的意思; 渔:捕鱼句子翻译为: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层次结构题目中已经指明,概括内容相对而言就简单了第一层是写渔人发现并进入桃花源;第二层写桃花源中的景象(4)本题考查归纳文章主旨的能力桃花源记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由此可看出作者的社会理想是:生活和平安宁,百姓怡然自乐醉翁亭记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社会理想是:太平祥和,与民同乐答案:(1)开阔敞亮的样子交错相通完全,都清澈摆开,撰放,陈列(2)土地平坦空阔,房屋整整齐齐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3)渔人发现并进入桃花源桃花源中的景象(4)桃花源记:生活和平安宁,百姓怡然自乐醉翁亭记:太平祥和,与民同乐【点评】古今异义穷(古义:穷尽;今义:贫穷)从来(古义:从哪里来;今义:向来)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不管)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成年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水源(古义:溪水发源的地方;今义:指人们饮用的水的来源)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新鲜美味)芳(古义:花;今义:气味芬芳)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不足(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够)间隔(古义:间离隔绝;今义:空间或时间上的隔绝)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缘(古义:沿着;今义:缘故,缘分)津(古义:渡口,路,探访文中指访求、探求的意思今义:唾液)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指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仿佛(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今义:似乎,好像)开朗(古义:土地开阔;今义:乐观,畅快 多形容性格)扶(古义:沿、顺着;今义:搀扶,用手按着或把持着)志(古义:做标记;今义:志气,志向)延(古义:邀请;今义:延伸,延长)悉(古义:全,都;今义:熟悉)咸(古义:全,都;今义:一种味道)既(古义:已经;今义:关系连词,既然)寻(古义:随即,不久;今义:寻找)向(古义:以前的,旧的;今义:方向,对)果(古义:实现;今义:果实,结果)要(古义:邀请;今义:表示意愿)词类活用尽(林尽水源):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异(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前(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穷(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焉(不复出焉):兼词,“于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