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越泰印:東南亞民俗文物展.doc_第1页
菲越泰印:東南亞民俗文物展.doc_第2页
菲越泰印:東南亞民俗文物展.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菲越泰印:東南亞民俗文物展基於工作或婚姻等因素,東南亞來台居留的新移民日漸增加,他們將母國的生活形態與文化元素帶入了台灣,為我們的社會帶來了新的刺激與轉化,為增加對彼此文化的充分瞭解,以促進族群的融合,國立歷史博物館特規劃於96年10月12日-12月12日於該館1樓展覽廳辦理菲越泰印:東南亞民俗文物展。此次展覽透過館際合作的方式,獲得菲律賓、泰國、越南三國國家博物館提供其館藏精品,加上國內各館所珍藏的印尼文物,共計260餘件涵括東南亞四國飲食、衣飾、住屋、交通、展演與信仰等層面的文物參與展出,如參展的馬尼拉國家博物館,提供菲律賓各大島深具特色的編織品、與信仰有關的多種雕刻品,以及生活用品;越南胡志明市歷史博物館提供農耕用具、精緻的生活用品與神像;泰國國家博物館提供精細多彩的家具與織品,以及各樣的佛教文物;國內相關館所提供典藏印尼精品,包括造型深具特色的舞蹈面具與戲偶,以及材質、織工特殊的各種織品。為吸引及鼓勵更多新移民及其子女前往參觀,國立歷史博物館對於新移民團體3人以上申請參觀,即給予免費入場之優惠;更希望透過此次的展覽,顯示出東南亞各國獨特的傳統文化,也使國人對新移民之文化背景,有更正確與深入的認識。4國具代表性之展品圖說(菲律賓)馬奴古陶甕棺(複製品)Manunggul jar (replica)此件二次葬陶甕棺為菲律賓國家珍寶之一,發掘自巴拉望的馬奴古洞穴中。器蓋上方飾有兩人同乘船隻的具體形象,象徵搭乘死亡之船航向來世的靈魂。位於後方的人像雙手握槳,前方人像則雙手交叉於胸前,此為菲律賓群島及東南亞常見的死者入殮姿勢。人像所搭乘的船首雕成具有眼、鼻、口等五官的臉型,此種裝飾式樣尚可見於北婆羅洲與馬來西亞的傳統船具中,而雕刻手法則與台灣、菲律賓群島及東南亞等地的當代木雕具有相似性。.(泰國)佛桌套組Set of tables for installing the Buddha image中間最高之處供奉佛像;它的前面有兩階,一高一低,各可放置燭台及香爐等。兩旁各降一階之處安放一對脇侍或花瓶;再降一階之處可放另一對脇侍或其他物品。左下及右下的桌子各可放淨水瓶組及供盤等。整體看來,主從之地位清楚明白。(越南)竹節銅香爐Incense burner 銅製,放在神桌上,由頂蓋、香爐及底座三部份組成。巧妙的利用竹節的扭曲形成支架及提把,樸拙的造型中別具巧思。(印尼)樹皮短袖上衣Bark cloth blouse本件樹皮衣採自蘇拉威西中部地區,以構樹(桑科)纖維製成。這種帶彩繪的女用樹皮短衫通常為長袖,其顏料亦多取自周遭植物染料,主要於婚喪生命儀禮中穿著,其繁複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