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对缺血心肌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再生的影响- 作者姓名:顾卫东1 张.doc_第1页
糖尿病对缺血心肌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再生的影响- 作者姓名:顾卫东1 张.doc_第2页
糖尿病对缺血心肌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再生的影响- 作者姓名:顾卫东1 张.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对缺血心肌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再生的影响目的: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可为缺血心肌提供侧支血流,改善心梗患者的存活率。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发生心梗时,其心梗面积较非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加,死亡率也明显增高。本实验研究糖尿病对心肌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再生的影响。方法:静脉注射Alloxan (40mg/kg)和Streptozotocin (25mg/kg)制造犬糖尿病模型。慢性心肌缺血采用犬冠状动脉关闭模型,动物麻醉后打开胸腔,在心脏左前降支周围埋置血管夹闭器和多普勒血流探头。在主动脉和左心房分别留置导管,以注射同位素测定心肌血流和血流动力学指标。随机将动物分成三组:慢性缺血组、糖尿病+慢性缺血组和假手术组。慢性缺血组和糖尿病+慢性缺血组每天短暂夹闭左前降支8次,每次持续2分钟,共3周。多普勒血流探头探测左前降支血流,确保血流阻断完全,并测定左前降支开放后反应性充血的峰值。假手术组只放置血管夹闭器和多普勒血流探头,不夹闭左前降支。于实验第1、7、14、21天分别从左心房留置管注射同位素141Ce、51Cr、103Ru和95Nb,以测定左前降支夹闭时,左前降支和左旋支支配心肌的血流。心肌侧支循环血流以左前降支和左旋支支配的心肌血流的比值表示。结果:糖尿病+慢性缺血组第1、7、14、21天空腹血糖分别为31519mg/dl、33519 mg/ dl、38927mg/ dl和39427 mg/ dl,均明显高于其基础值(7721 mg/dl)和单纯慢性缺血组(7018mg/dl)。慢性缺血组、糖尿病+慢性缺血组、假手术组实验第1天的心肌侧支循环血流分别为92%、72%和123%,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别。假手术组第21天时的心肌侧支循环血流与第1天比较无明显差别。慢性缺血组侧支循环血流呈进行性增加,21天后缺血心肌的侧支循环血流量已达正常心肌(左旋支支配)血流的717%。糖尿病+慢性缺血组21天时心肌侧支循环血流仅为176%,明显低于单纯慢性缺血组(见附图)。讨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可为缺血心肌提供侧支血流,良好的侧支循环可减少心肌梗塞患者的心梗面积,改善心室收缩功能,减少室壁瘤的发生,从而提高心梗患者的存活率。研究表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发生心梗后死亡率比无糖尿病的患者高3-4倍,其心梗后心绞痛、新的心梗及心衰的发生率也比无糖尿病的患者明显增高。本实验发现,慢性短暂性心肌缺血可刺激心肌侧支循环的形成,3周后缺血心肌侧支循环的血流可由正常心肌血流的9%增加到71%。而此时糖尿病组缺血心肌侧支循环的血流仅为17%,较单纯慢性缺血组明显降低,提示糖尿病可抑制心肌遭受慢性心肌缺血时侧支循环的再生,这可能是临床上糖尿病患者发生心梗时预后较差的原因之一。Marfella等报道,糖尿病患者心肌组织内iNOS和O2-的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增高,而血管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明显降低。侧支血管的再生需要FGF、VFGE等生长因子的刺激,糖尿病抑制侧支循环再生的机制是否与其抑制生长因子的合成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结论:糖尿病可抑制缺血心肌冠状动脉侧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