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实习总结.doc_第1页
水文地质实习总结.doc_第2页
水文地质实习总结.doc_第3页
水文地质实习总结.doc_第4页
水文地质实习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文地质实习总结篇一:水文地质实习感悟篇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实习报告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实习报告学生姓名:学 校:扬州大学学 院:水利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班 级:学 号:实习日期:2014年10月一、实习目的与要求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实习是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进行,其目的是通过野外观察认识各种地形、自然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从事水利、水运工程工作奠定基础。 实习的具体要求为:1、能识别常见的矿物和岩石。矿物包括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方解石、高岭石、白云石等。岩石包括花岗岩、辉绿岩、玄武岩、橄榄玄武岩、砾岩、砂岩、石灰岩、白云岩、泥岩、大理石等。2、能分析常见的地质构造。包括水平构造、单斜构造、背斜构造、向斜构造、节理构造、断层构造等。3、掌握风化、流水、滑坡、岩溶等地质作用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对水利、公路工程建设的影响和应采取的防范措施。4、通过观察,掌握山岭、垭口、沟谷、河流、岩溶、火山、方山、单面山等地貌类型的形态特征及发育规律。5、了解山区公路及渠道选线和建设中的主要地质问题。6、掌握地质罗盘仪的使用方法,学会用它测量岩层的产状要素。7、初步掌握野外地质记录方法,能绘制简单的地质剖面图。8、能将野外调查结果整理成文字报告。二、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地点选在南京、镇江、扬州地区。具体安排如下:10月29日:镇江南郊黄山、九华山及长江北岸等地。10月30日:南京市六合区,包括方山、桂子山等地。10月31日:南京市幕府山、燕子矶、地质博物馆。三、实习内容第一天:黄山九华山(镇江)九华山走向东南方向,九华山主要的岩性为石灰岩,以前是一片汪洋,底层上长,海水褪去,形成现在这样一片石灰岩。我们能看到的石灰岩主要是三迭系青龙石灰岩和黄龙石灰岩。通过观察岩层面,我们看到大量灰白色的岩石,是青龙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垂直方向有发黑色的岩石是深层侵入岩,是火山岩浆侵入地表形成的,主要矿物成分为辉绿岩。九华山是一座褶皱山,南北方向的挤压作用,是平卧褶皱。山体原为乳白色,经过烘烤后就变为现在的灰白色,因为这里原来是火山。另一边被人工开采,山体裸露,一方石灰岩棱角分明,另一方表面光滑,主要成分是辉绿岩,岩层松散,容易发生滑坡。 世业洲(长江北岸)长江北岸的世业洲上有一座雄伟的跨江大桥即润扬大桥。世业洲在地质学上被称作江心洲。脚下的土壤相当容易液化,如果一直踩踏,容易冒出水来。土总应力=有效应力+孔隙水应力,江滩泥土的含水率很高,所有的应力都由孔隙水应力承担,有效应力为零时就出现了土壤的液化。江堤在四季水位会出现很大的差异,江滩不断的裸露和被水淹埋,江滩的土壤为粉质粘土,在不断被水淹后,泥土不断沉降堆积在江滩上,所以当我们拨开脚下的泥土时,会发现这些泥土有分层现象。附近的茅以升纪念馆,可以看到茅以升对于中国桥梁事业发展做出的贡献,还有润扬大桥建设中的结构、部件。 第二天:方山方山原是一座火山,基底是中下统雨花台组河流相沉积地层,岩石为石英砂岩和砂砾岩。在方山西南南坡采砂场,可以清楚的看到岩石的分层,可以清楚的看到岩层中夹杂这很多的圆滚的小石头,从大到小排列,在长期的搬运中,这些石头被打磨圆滑,成为雨花石,最后沉积下来,形成现在这个样子。从岩层还可以看出这里的环境发生多次变迁。每到下雨的时候,这些岩壁就很有可能发生滑坡。从陡峭的山坡爬到山腰处到达一个平台,前方可以看到很多的玄武岩。篇三:水文地质实习报告水文地质填图实习报告实验类型: 水文地质野外实习院 系: 地球与环境学院专业班级:水 文 08 1学 号:2008300524学生姓名: 王 广 范指导教师: 黄河目 录第一章 概况4一、实习任务4二、实习目的5三、实习要求5四、人员组成6五、实习路线6六、实习时间7第二章 实习区自然地理 7一、实习区交通位置7二、实习区自然地理7三、实习区气象气候条件8四、实习区地表水系9第三章 实习区地质条件9一、概述9二、地层9三、构造18四、地质发展史24五、实习区水文地质条件28六、工作方法、工作量和质量评述33第四章 结束语34一、主要收获34二、意见和建议35第一章 概况一、实习任务水文地质填图是认识一个地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开始,也是水文地质勘查的基础。本次实习通过实习区的野外实地调查,在地形图上填绘基本的地质内容和水文地质信息,并绘制成图件,以说明实习区地下水的形成条件、赋存状态与运动规律等。具体任务如下:1、掌握野外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通过实习区自然露头和人工揭露的地质点进行系统的地质观察,收集各种地表地质信息等有关材料,研究地表地质规律,包括地层划分和层序、岩性组合及岩相特征、地质构造及构造变动规律等。2、通过对地下水天然和人工露头点,以及与地下水有关的自然地理、地质现象的调查观测,观察地层的空隙及其含水性,确定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岩性结构、厚度、分布、破碎情况及其变化。3、判断含水层的富水性,主要研究由含水层补给的各种地下水露头的出水量及其动态变化。4、掌握褶皱和断层等构造野外研究方法和识别标志,认识实习区的构造特征,分析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的水文地质特征。5、观察地貌、自然地理、地层构造等对地下水补给、运动、排泄的控制情况及主要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以及地下水与地表水间的联系。6、掌握野外原始资料编录方法,学会画路线剖面图(或信手剖面图)、路线平面地质图和露头地质素描图。7、掌握实测地层剖面以及绘制实际材料图、地质剖面图、水文地质柱状图、综合水文地质图的编制方法和绘图基本技能。8、掌握地质调查报告的编写内容、格式和要求。二、实习目的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即将书本的知识同野外各种地质现象相联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从而得以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学会典型水文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综合分析的基本方法,各种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