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感防控知识一、什么是流感?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不同于其他病毒和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如普通感冒),流感可以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可侵犯鼻、咽喉、肺等呼吸道。患流感后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畏寒、高热(高于38),有明显的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可伴咽痛、流涕、流泪、鼻塞等症状;绝大多数流感病人预后是良好的,仅有极个别病例可发展为肺炎、心肌炎等,严重时致死亡。老年人、婴幼儿及原患有各种慢性疾病或体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导致原有病症的加重或易发严重的并发症。 流感主要是在人与人之间透过咳嗽及打喷嚏时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有时候亦可透过接触表面沾有病毒的物件后接触口鼻传播,流感病毒的变异性决定了流感每隔一段时间会出现大流行。二、流感的预防措施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1、增强身体抵抗力。这是预防各种传染病的最佳方法。要增强身体抵抗力,应该多做运动,有充分休息,饮食均衡,多喝水。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教室、宿舍、居室每天开窗通风数次。5、接种流感疫苗。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幼儿园儿童及中、小学学生是卫生部推荐接种流感疫苗的重点人群之一。三、流感样病例暴发的处理及报告各学校及幼儿园因为人口集中,常可能面对某一短时间内出现流感样病例聚集的情况。(一)相关定义1、流感样病例:发热(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2、流感样病例暴发:指一个地区或单位短时间出现异常增多的流感样病例(如一个单位一周内出现15例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流感样病例)。(二)疫情报告发现符合疫情报告条件的学校应第一时间以电话的方式报告当地疾控中心,同时报告当地教育局。(三)报告内容报告内容包括疫情发生单位的名称,疫情发生时间,初步发现的病例数,病例的班级分布情况等。四、学校及托幼机构预防控制措施1、发热病人管理发热(体温38),或37.5伴畏寒、咳嗽、头痛、肌肉酸痛者及时由家长带回就医并回家休息,休息期间不参加集体活动,不进入公共场所。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症状基本消失患者方可恢复正常上课。2、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学校每日有专人负责学生及教职员工的晨、午检制度,测量体温,发现体温38的流感样病人应由家长带回及时就医并回家休息 。3、开展因病缺勤登记与日报告制度学校每日有专人负责学生及教职员工的缺勤登记,并追踪了解缺勤情况,发现疫情情况及时报告。4、加强室内通风、换气自然通风不良的,可有机械加强通风。如确要使用中央空调和分体空调,先请专业消毒公司清洗消毒空气滤网、管道再使用,并保证足够的新风量。使用分体式空调的场所上一节课后或一节活动后开启门窗,启动换气风扇换气,换气完毕再继续使用,保证每天室内空气交换1次以上。 5、环境消毒措施必要时对部分重点场所、公用物品进行消毒处理,以物体表面消毒为主(0.1%含氯消毒液、二氧化氯液抹洗),空气消毒为辅(必要时过氧乙酸、乳酸、醋酸喷雾、熏蒸)。6、加强宣传教育重点是教育学生保持个人卫生,用纸巾掩着口鼻打喷嚏,用过的纸巾妥善处理勿乱扔;在打喷嚏、咳嗽和擦鼻子后要洗手;接触病人及处理呼吸道分泌物要立即洗手,看护患者要带口罩;通过良好的饮食、规则的锻炼和充足的休息提高机体防病能力;鼓励有病及时就医并居家休息。7、减少全校大型集会或课外的室内活动,在家长自愿、知情、自费原则下积极组织流感疫苗的接种工作。 手足口病防控知识一、手足口病的发生和发展潜伏期为2-6天,通常3-4天。患者为突然发病,约半数患者出现发热。皮疹在发病当天或第二天出现,1-2天出齐。先是玫瑰色红斑或斑丘疹,1天后即有部分皮疹形成疱疹,可于2-4天后吸收干燥,大多数孩子伴发热,约3738,个别可达到39甚至40。病毒进入人体内后人体的免疫功能必然会引起足够的强烈反应。一旦人体内免疫功能很强时,许多病毒即被机体所清除。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10天左右可以康复,极少数可因病毒对机体造成严重病理损害。二、 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顾名思义患病部位是在手、足、口。大多数患儿最初表现为口腔溃疡,在口腔、舌面上及颊粘膜、上颚粘膜可见到小红点,基底呈灰白色,周围红晕的红色栗米样疱疹。有的患儿患病时手掌面、足掌面及足跟边缘可见到数个到几十个小红点,红点大小如半粒大米,随着病情的发展也可在四肢出现小红点,但不多见。这几处病损可同时出现,也可先后出现。发生此病时幼儿会感到红疹之处又痛又痒,嘴痛影响进食,大多数孩子伴发热,约37-38,个别可达到39甚至40,整个病程约10天左右。 皮疹在发病当天或第二天出现,1-2天出齐。先是玫瑰色红斑或斑丘疹,1天后即有部分皮疹形成疱疹,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临床上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皮疹呈离心性分布,主要见于手指,或足趾掌面,指甲周围,以及足跟边缘;婴幼儿或皮疹多者,还可见于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内侧以及会阴部。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疱疹呈卵圆形,单房性,直径多为2-5mm,最大可达10mm,内含微混浆液。一般不破溃,续发感染少见,可于2-4天后吸收干燥,呈深褐色结痂,脱痂后不留疤痕。 在口腔两颊粘膜与唇内、舌边、软腭,也散在有红斑和疱疹,多与皮疹同时或稍晚1-2天出现。患儿咀嚼时疼痛,并拒食、流涎。80%的患者手、足、口均出现病损。三、诊断依据 好发于夏秋季节。以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常在婴幼儿集聚的场所发生,呈流行趋势。临床主要表现为初起发热,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继之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病程经过较短,多在一周内痊愈。散在发生时,须与口蹄疫、疱疹性咽颊炎、风疹等鉴别。四、托幼机构预防控制措施。学校、托幼机构等单位儿童比较密集,而且儿童自我防护意识不足,一旦发生手足口病病例,容易造成该病的暴发。各幼托机构和学校要抓好晨检、因病缺课登记和跟进、清洁消毒、患儿隔离期满返校和托幼机构宣教等工作。(1)每日进行晨检和缺勤学生追踪,并做好晨检和缺勤追踪登记,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采取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2)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3)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4)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每天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对于有病例出现的学校或幼儿园要每天两次消毒,并要做好消毒记录。(5)托幼机构应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6)做好患儿隔离期满返校工作,发病起第14天或治愈起第7天,且需出具医生证明方可返校。(7)托幼机构应配合卫生部门采取手足口病防控措施。五、托幼机构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手足口病:1、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要漱口;教育幼儿咳嗽、打喷嚏时要掩鼻,不要直接对着其他的小朋友,并帮助孩子清理好由鼻排出的分泌物。2、做好卫生消毒工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幼儿的餐具、玩具、图书及幼儿能摸到的地方,都要严格消毒。3、仔细观察每个小朋友的精神变化,有的孩子出现吃饭、喝水不好,告诉老师说他嘴疼,老师就不妨看一下孩子的口腔是否有溃疡及小红点出现,如果有溃疡,再看看孩子的手和足跟有无小红点出现。从很多细节上可以发现孩子的潜在疾患,因此,老师要多注意观察孩子,尤其在孩子吃饭和喝水时。4、帮孩子剪短指甲。有的孩子可能患了手足口病,老师没有发现,或者有的家长知道孩子患了手足口病,因为家里没人看孩子,不得不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这个孩子就成了传染源,不管他打喷嚏,还是不小心挠了人,都可能把病毒传给其它的孩子。如果老师有给幼儿剪指甲的习惯,就有可能发现这个孩子,及时切断传染源。5、如果家长告诉老师其孩子得了手足口病,那么这个孩子所在的班级就应该加强卫生消毒,包括幼儿的毛巾、餐具、玩具、及孩子的活动室、休息室要严格消毒,并多观察其它孩子有无变化,并建议这位家长等孩子病情痊愈后再来园,以免感染其他小朋友。6、控制传染源,患手足口病的幼儿要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至少14天,如果孩子疱疹没有全部结痂干燥和痂皮全部脱落之前,不能让幼儿来园。7、如果怀疑幼儿患了手足口病,应联系家长建议尽快带孩子去医院确诊,看看孩子是否真的患了手足口病。六、肠道病毒的消毒方法(一)、环境消毒要点1、不需要大规模喷洒消毒。2、只需要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课桌椅、餐桌、婴儿床栏杆、楼梯把手等)、玩具、游乐设施、寝具及书本等做重点性消毒。3、清洁完毕的物体可移至户外,接受阳光照射,通过紫外线杀灭病毒。(二)、消毒方法的适用1、粪便:可用生石灰以1:1的比例与其搅拌均匀消毒。2、食、饮具:用25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3、生活用具、玩具、校舍、书籍:用5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或用0.3%过氧乙酸作用60分钟,或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30分钟。4、患者衣、被单:阳光下暴晒或煮沸20分钟或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5、盛放排泻物的容器: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120分钟。6、饮用水:用13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优氯净等作用30分钟。7、灭蝇:可用5%氯氰菊酯(奋斗呐)、2.5%溴氰菊酯或其他杀虫剂,按说明书使用。8、生活污水:用5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9、垃圾:用10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作用120分钟。 病毒性胃肠炎防控知识一、 常见病原体包括轮状病毒、诺如类病毒或其他二、流行特点1、传染源病毒感染的患者、隐性感染者及健康携带者均可为传染源2、传播途径食物或饮品、手、直接接触(如看护照料病人、共同进餐、共用餐具等)、粪口途径;暴发期间,空气传播和污染物传播也可促进蔓延;暴发期间最初病例经常由于接触被污染的媒介物(食物或水)引起,而第二、第三代病例则由人对人传染引起。三、临床症状1、轮状病毒典型病儿常伴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热可达3940,起病急,病初12天呕吐,可先于腹泻出现。腹泻为水样便,如蛋花汤样,无脓血,无腥臭味,每天约310次,自然病程38天,平均5天左右,无其他并发症时,1周左右自然好转。2、诺如类病毒临床表现与轮状病毒相似,起病突然,主要症状为发热、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性疼痛及腹泻。在儿童中呕吐更为多见。而成人多见腹泻,大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无白细胞,2h内4次8次,持续12h60h,一般48h,二度感染的机会很高,可伴随头痛、肌痛、咽痛等症状,该病病程较短,约在23天。病情多呈自限,不需用抗菌素,预后较好。 四、预防控制措施1、处理食物或进食前、如厕后,以及处理呕吐物或粪便后须彻底洗净双手;2、用漂白粉复盖呕吐物和粪便;3、清理呕吐物及粪便时须戴上手套,事后须再洗手;4、立即用1:49的稀释家用漂白水清洗和消毒污染的地方及对象;5、患病学童应尽快离开,在家休息,不应上学,病好后3天复课;6、保持室内空气流通7、只进食已彻底煮熟的食物,尤其是海鲜及贝壳类海产。 8、目前轮状疫苗是预防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有效的方法。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小结1、托幼机构加强晨检,涉疫单位要增加频次及力度;2、加强课室、午睡室等通风,必要时增加机械通风;3、强化清洁与消毒制度,重点做好公共区域及物品等消毒工作,严格按照消毒要求进行;4、规范洗手程序,教育儿童正确的洗手方法;5、疫情流行期间,减少集体活动;6、及时治疗,严格返校时间。手清洁和手消毒方法25流感高发季节室内环境的清洁、消毒指引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预防时着重个人和环境卫生。流感高发期间不同环境的主要清洁、消毒指引如下: 一、居家环境的清洁、消毒指引 1经常打开窗户,每天至少2次,每次30分钟,以保持空气流通。可使用排气扇,增加室内空气流通。如使用空调,应定期清洗空调隔尘滤网,也可用有效氯0.05%的含氯消毒剂擦拭防尘网表面(2公斤水加1包速消净)。 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正确地洗手,不要共用毛巾抹手,肥皂要保持干燥,尽量使用洗手液。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遮盖口鼻,用过的纸巾应丢弃到有盖垃圾桶中,室内的垃圾桶应定时清理并加盖。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佩戴口罩前后要洗手。 4一旦家中出现了流感患者,要保持室内通风,可对室内环境的地面、家具表面、厕所等用0.1%的含氯消毒剂擦拭30分钟后(1公斤水加1包速消净),再用清水擦拭抹干。消毒时,应特别注意厕所、厨房和经常接触的表面如灯按钮、门把手、电话听筒、水龙头等。 5在流感高发期,建议使用公筷,餐具应首选高温消毒。 二、学校、托幼机构发生流感暴发时的清洁、消毒指引 1课室、活动室、寝室、厕所应打开窗户,保持通风。必要时使用排气扇,增加室内空气流通。流感流行季节,避免使用空调。 2学生、老师都自觉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正确洗手,不要使用共用的毛巾抹干手,肥皂要保持干燥,尽量使用洗手液。 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遮盖口鼻,用过的纸巾应丢弃到有盖垃圾桶中,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4对课室、活动室、寝室、厕所的地面、桌椅等表面用0.1%的含氯消毒剂擦拭30分钟后(1公斤水加1包速消净),再用清水擦拭抹干。消毒时,应特别注意经常接触的表面如灯按钮、门把手、水龙头、公用电话、电梯按钮等。还应留意公共场所和物品如食堂、厕所、图书馆以及电脑键盘、文体设施等的清洁消毒。 5在学校增加洗手设施和洗手用品,尽量使用洗手液和增加干手纸巾或干手器。在厕所等公共场所可配备酒精类的快速手消毒剂。室内收集垃圾的容器应定时清理并加盖。 6教育幼儿不要随意用手揉擦眼睛,触摸鼻子或嘴,减少幼儿互相牵手的游戏,玩玩具前后一定要清洁双手。附:含氯制剂使用注意事项:调配或使用时应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由于含氯制剂有一定的刺激性,应佩戴口罩和手套进行操作。配制时应有量杯或汤勺计算份量。消毒完的物品应以清水冲洗及抹干,最后清洁双手。经稀释的含氯制剂最好当天用完。如不慎接触眼睛,应立即用清水冲洗15分钟并求医。消毒期间不随意用手揉擦眼睛,触摸鼻子或嘴,及时洗手。 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校车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注:如广大家长对家居的消毒有任何疑问可到高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预防控制科进行咨询;地址:高要市广新一路141号;电话:8381102) 托幼机构肠道传染病消毒工作指引1对病人或可疑病人的排泄物(粪便、呕吐物)用漂白干粉(用量为排泄物的1/3)与排泄物搅拌均匀后放置2小时后倒入厕所。盛排泄物的器皿用0.5%含氯消毒剂浸泡1小时(1公斤加5包速消净)。2对被污染的玩具、衣、被、床单、毛巾、食具等物品用浓度为0.05%的含氯消毒剂(漂粉精片12片加水1000ml或1小包速消净加水2000ml)浸泡30分钟,或煮沸30分钟后再清洗。3墙壁、地面、台椅、门、楼梯扶手等凡是幼儿接触的地方用0.1%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漂粉精片用量:每1000ml水加12片;速消净用量每小包加水1000ml;漂白粉用量1公斤加水100150公斤,每平方米面积用药水200300ml)作用12小时后再用清水清洗。4对被污染的纸张、废旧书报、垃圾等物品要先用0.2%含氯消毒剂消毒或直接焚烧。对较贵重的书籍及不能用水洗的被褥等可用环氧乙烷消毒。5餐具必须每餐煮沸或蒸汽高温消毒;患者衣、被单要在阳光下暴晒或煮沸。6注意个人卫生、不饮生水、不食不洁食物、饭前便后用肥皂水洗手。附:漂粉精片、漂白粉使用方法:先用小量水将漂白粉稀释搅拌成糊状,然后再加水到需要量,搅拌均匀,放置沉淀后取上清液进行消毒。 高要市学校和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晨检指南全市各级学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探索陶瓷奥秘》课件
- 临床医生诊断与治疗标准课件(指南)
- 外贸单证实训英文课件
- 《小型门式刚架结构》课件
- 2025办公场地租赁合同
- 2025设备租赁协议设备租赁合同样本
- 【公开课】用正多边形铺设地面第1课时+课件++华东师大版(2024)七年级数学下册
- 《漂浮式码头设计》课件
- 2025标准办公室租赁合同样本2
- 2025年签订合同后被辞退维权之路怎么走
- 聂耳音乐课件人物介绍
- PPAP项目计划表模板
- 期货指标公式大全准确率最高的期货指标文华期货软件指
- 10kV线路巡视检查表
- DB43T 2270-2021 湖南省美丽乡村评价规范
- GB/T 2031-2018船用消防接头
- 《无人机组装与调试》课件 第一章
- 剪映短视频剪辑进阶培训课件
- MK3酶标仪使用手册
- 博腾变频器说明书
-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吊装计算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