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玉林市常见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doc_第1页
浅谈玉林市常见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doc_第2页
浅谈玉林市常见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玉林市地质灾害以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极端气候因素特别是强降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地质灾害暴发突然,来势汹猛,冲击力强, 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本文分析了玉林市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中国论文网 【关键字】滑坡;崩塌;泥石流;防治措施 一、地质灾害典型案例 2010年6月1日19时到6月2日6时,玉林市容县和岑溪县接壤地区发生强降雨,降雨历时11个小时,降雨量大于300mm。最大降雨量集中在6月2日1时到3时,降雨量达210mm。在强降雨的诱发下,玉林市容县和岑溪县接壤地区约300km2区域范围内暴发群发型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数百处,造成人员伤亡者十余处,造成43人死亡。其中,容县死亡30人,岑溪县死亡13人。基础设施及农林业和房屋受到重大破坏或损毁。 在十余处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中,超过10人的地质灾害点有一处,即容县六王镇陈村滑坡。该滑坡造成一户共11人死亡,其中一对老夫妇、媳妇3人,孙子(女)6人。该滑坡长70米,宽50米,平均厚度2米,体积约7000立方米。滑坡顺坡而下冲毁房屋后墙,房顶随后砸下造成灾难。 此次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是: 1、在地形地貌方面,地质灾害发生区域地处低山丘陵区,山体坡度3060,高差30200m。 2、在地层岩性方面,区内燕山期花岗岩广泛分布,岩石物理化学风化作用和植物根劈作用强烈,风化残坡积层厚度一般23m,残坡积物主要为含块石的砂砾粘土,比较松散,遇水容易渗透软化。 3、在气象条件方面,降雨强度大而集中,并伴有大风。降雨渗透使砂砾粘土重力增加,土体软化,强度降低,容易产生浅层滑坡和坡面泥石流。 4、该区域斜坡中上部以马尾松等植被为主,中低部位以竹林和田地为主,松树和竹林在大风作用下摇动,促进土层开裂易于雨水下渗,从而促进了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二、玉林市常见的地质灾害与防治措施 (一)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的局部稳定性受破坏,在重力作用下,岩体或其他碎屑沿一个或多个破裂滑动面向下做整体滑动的过程与现象。 1、滑坡产生的条件 (1)岩土类型:滑坡产生的物质基础是岩土体。通常说来,所有的岩、土均可能形成滑坡体,在这之中,如红粘土、黄土、松散覆盖层、煤系地层、页岩、泥岩、片岩、凝灰岩、千枚岩、板岩等以及软硬相间的岩层结构松散的岩、土,其抗风化能力与抗剪强度均比较低,由于水的作用,其性质会发生变化,由这些岩、土构成的斜坡容易有滑坡发生。 (2)地质构造条件:只有由各种构造面把构成斜坡的岩、土体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的一种状态,这才斜坡向下滑动才有可能性。一般各种裂隙、节理、断层、层面发育的斜坡,尤其是垂直与平行斜坡的陡倾角构造面以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滑坡最容易发生。 (3)地形地貌条件:斜坡的发生必须有一定的地貌部位,一定坡度的斜坡作为基础条件。坡度在10度到45度之间,上部成环状、下陡中缓上陡的坡形有利于滑坡的产生。 (4)水文地质条件:在滑坡形成中,地下水活动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地下水活动的作用:对岩、土有软化作用,使得岩、土体的强度减弱,产生孔隙水压力与动水压力,对岩、土有侵蚀作用,还会使岩、土容重增加,对透水岩层还会起浮托作用等。 2、滑坡的防治措施 防治滑坡时要坚持“及早发现,预防为主;查明情况,综合治理;力求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与滑坡产生的内外部条件与边坡失稳的因素相结合。 (1)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为了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可以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以避免外围地表水流到滑坡区;滑坡区中,在坡面可以有排水沟的修筑。在覆盖层上可以用人造植被铺盖或用浆砌片石,以防地表水下渗。岩质边坡可以挂钢筋网喷混凝土或用喷混凝土护面。 (2)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利用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抗滑力:削坡减载;采用放缓坡角或降低坡高的方法使得边坡的稳定性得以改善;边坡人工加固:修筑护墙、挡土墙等来为不稳定岩体做支挡;钢筋桩或钢筋混凝土抗滑桩当做阻滑支撑工程;预应力锚索或者锚杆,适用于加固软弱结构面或有裂隙的岩质边坡;固结灌浆或电化学加固法加强边坡岩体或土体的强度;SNS边坡柔性防护技术等。 (二)崩塌 1、崩塌产生的条件 (1)地貌条件:崩塌多产生在陡峻的斜坡地段,一般坡度大于55、高度大于30m以上,坡面多不平整,上陡下缓。 (2)岩性条件:坚硬岩层多组成高陡山坡,在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的情况下易产生崩塌。 (3)构造条件:当岩体中各种软弱结构面的组合位置处于下列最不利的情况时易发生崩塌:当岩层倾向山坡、倾角大于45而小于自然坡度时;当岩层发育有多组节理,且一组节理倾向山坡、倾角为2565时;在岩浆岩侵入接触带附近的破碎带或变质岩中片理片麻构造发育的地段,风化后形成软弱结构面,容易导致崩塌的产生。 2、崩塌的防治措施 崩塌的治理应以根治为原则,当不能清除或根治时,可采取下列综合措施:(1)遮挡:可修筑明洞、棚洞等遮挡建筑物使线路通过;(2)支撑加固:对类崩塌区,在危石的下部修筑支柱、支墙。亦可将易崩塌体用锚索、锚杆与斜坡稳定部分联固;(3)镶补勾缝:对类崩塌区,对岩体中的空洞、裂缝用片石填补、混凝土灌注;(4)护面:对易风化的软弱岩层,可用沥青、砂浆或浆砌片石护面;(5)排水:设排水工程以拦截疏导斜坡地表水和地下水;(6)刷坡:在危石突出的山嘴以及岩层表面风化破碎不稳定的山坡地段,可刷缓山坡。 (三)泥石流 1、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丰富的固体物源、充足的水源和有利的地形,因此,泥石流的形成受地形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气象条件的控制。 (1)地形条件。泥石流形成区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一个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势陡峻,沟床纵坡大,地形上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堆积区的地形较平坦开阔,利于碎屑物质的堆积。 (2)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复杂,断层褶皱发育,造成岩石破碎,岩石风化强烈,为泥石流提供了物质条件。地层岩性:地层是泥石流松散固体物质的物源。 (3)水文气象条件。水是泥石流的组成部分,又是搬运介质的基本动力。泥石流的形成与短时间内突然性的大量流水密切相关。同时降水入渗软化岩土体,引发岩土体的滑坡、崩塌。 2、泥石流防治措施: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根据滑坡泥石流发生的规律和活动强度,全面规划,采取远近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等方式,进行综合防治。近期目标是:严禁乱砍滥伐、乱采乱挖、乱堆乱倒等不良行为;远期目标是:对从事地面和地下资源开发的单位和个人,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认真落实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尽量减少植被破坏,减少人为水土流失。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玉林市地质灾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