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药品生产设备清洁验证.doc_第1页
浅谈药品生产设备清洁验证.doc_第2页
浅谈药品生产设备清洁验证.doc_第3页
浅谈药品生产设备清洁验证.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药品生产设备清洁验证药品在生产过程中会在设备上形成残留,设备维修或长时间闲置会受到污染。因此,设备的清洁是药品生产企业必不可少的内容。设备的清洁是指在某种条件下,用一种或一套清洗方法,清除掉残留在设备上可见及不可见产品组分的过程,使得下批产品受污染的可能性最小,并达到可接受的残留限度。设备的清洁验证,是企业对其制定的设备清洁规程草案科学性、合理性、合法性(符合清洁标准)进行确认的过程。 1 根据产品性质选择标记物和清洁溶剂 1.1 评枯产品选择清洁标记物由于设备可能生产多个品种,先要掌握每个品种活性成分的理化性质等信息,如:溶解度、活性或毒性大小、砧度、吸附性、活性成分的浓度、日剂量范围、生产批量、辅料对清洗效果影响等。如果企业品种多、溶解性相差大,可把性质相近的产品分组考虑。如水针、油针共用的配液罐;中药水溶性和脂溶性提取物共用的浓缩罐等。一般选择产品组中溶解度小、活性或毒性高的成分作为清洁标记物。 1.2 选择清活溶剂根据产品组及其标记物的性质,选择有效的清洁溶剂。首先应强调:如果有任何可能,不要使用市售清洗剂!使用清洗剂必须对其残留做清洁验证,因此清洗剂的使用引入了复杂及潜在的问题。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的尽量选择水、热水、碱性或酸性水。对于水不溶、极性小的产品组,首选乙醇,其次选择异丙醇、乙酸乙酯、丙酮、甲基异丙酮等三级溶剂。但注意车间要有防爆和防污染的直排设施。一、二级溶剂如:乙氰、氯仿、环乙烷等不能作为清洁剂使用。 2 根据设备评估选择清洗方法药品专用设备通常不需残留验证,只做微生物的清洁验证。对于共用设备必须做残留确认。根据设备材质、结构、几何形状等特点,分为易拆卸可擦洗的设备,最好用擦洗法清洁;不易拆卸或拆卸后也无法擦洗的设备,只能用冲洗法清洁。冲洗法要求清洗液能到达设备内表面的各部位,被清洗的标记物必须能溶解在清洗液中,以保证冲洗样品的一致性及有效性。 3 制定清洗规程草案 3.1 清洗规程草案内容清洗规程草案应包括以下内容:清洁范围、清洁对象、洁具、清洁剂和消毒剂名称及浓度;设备的拆卸程度、清洗和消毒方法及步骤;清洁后检查的要求、干燥和储存条件、清洁有效期等。3.2 清洁规程草案的要点 清洗规程草案中应对易影响清洁效果稳定的因素加以重点描述。如:对从生产结束到清洗开始的时间应有明确规定。特别是用冲洗法清洁外用膏剂、悬浮剂、原料药时更重要。因为干燥的残留物对清洁效果影响很大;在冲洗较长输送管道时,应对冲洗液的流速及时间有明确规定。清洗管道的阀门系统、投料口、观察口等难清洁到的区域应对操作规程作详细描述;对在线清洗 (CIP,clear in place)循环的时间、搅拌的速度、冲洗的次数,所用的清洁溶剂数量等要进行考察。如果是手动或半自动清洗,清洗结晶罐时,首次用溶媒量是否要高于药液高度等应作考察。此外还应制定详细、严谨的操作规程,以减少人为操作偏差;设备清洁后,必须干燥,不能存有水,否则易染菌和生菌等。 4 对清洗规程草案进行验证 4.1 样品的采集 4.1.1 捧拭取样点的选择 选择取样点的原则必须具有代表性。应包括接触药品多的高浓度区,如:搅拌桨;结构复杂难以清洗区,如:观察口、阀门、管路接口处等;以及冲洗也不易达到的区域,如:设备投料口等均应定为擦拭取样点。每台设备至少选 3 个取样点,并用意示图表示。有企业从下批产品中取样,来验证残留结果是不可信的。因为随机取样无代表性,上批残留物是否全部混进本批,这种残留物是否会以块状形式脱落。4.1.2 捧拭取样方法 通常使用棉签,按药品生产验证指南 中的擦拭方法取样。取样点的面积是不固定的,可能会因为设备的复杂程度及尺寸大小而变化。其优点是更直观、更有效地对难清洁区域,特别是对已经干燥的或者不溶的残留物进行清洁和评枯。4.1.3 冲洗取样法 冲洗取样法是一种间接的取样方法,直接用取样瓶收集清洗过程中最终洗出液即可。缺陷是收集的残留物浓度很可能代表不了实际残留物浓度。因为污染物可能是不易清洁的物质或者吸藏在设备缝隙中。所以,冲洗取样的数据不够充分,还应用擦拭取样法对难清洗区域进行拆卸取样确认。如果其残留不符合要求,就应在以后每次冲洗时,都必须对该设备有关部件进行拆卸擦拭处理,以确保清洁效果。4.2 取样方法 验证取样方法一般通过取样回收率试验来确认其有效性和重现性。选择与设备相同的板材,在数块规定大小相同的区域内,分别均匀喷洒已知浓度、不同体积的标记物对照品液,并使标记物对照品表面浓度范围能涵盖实际残留浓度。干燥后用选定的清洁溶剂润湿擦拭,回收标记物对照品。例如:称取一定量的活性物质A ,加入擦拭溶媒95乙醇配成0.08mg/ml的溶液,分别吸取上述溶液 0.5、l.0、 l.5ml,喷洒在9块洁净的316不锈钢板上,干燥后,用棉签沾擦拭液50乙醇润湿擦拭,回收棉签上物质A,充分转溶,配成供试液进行测定。得出A物质取样回收率75.69。加入量(微克)0.040.080.12平均检测量(微克)0.030.0650.085平均回收率(%)7581.2570.83文献报道,一般回收率大于50%,RSD小于20%。检测方法应提前进行分析方法确认。 4.3 清洁标准的制定 目前对于非高毒性、非高活性、非高致敏性药品清洁,国际上通常认可的接受限度如下:4.3.1 目测洁净,干操,无嗅。 为最基本接受标准,多用于监测。在光滑平面,人的目测洁净限度可达到 1-4微克/cm2残留水平。4.3.2 制剂:小于生物活性限度-最小日治疗量(MTDD)的千分之一。4.3.3 制剂:小于 1 ppm(百万分之十,基本为目前检测分析极限)。4.3.4 原料药:总残留物在更换后的产品中应小于1/1000。4.3.5 清洗剂:残留应小于 10 ppm。4.3.6 微生物,十万级:杂菌总数小于 25CFU/25cm2(擦拭法),杂菌总数小于 25 CFU/ml(冲洗法);万级:杂菌总数小于1CFU/25cm2(擦拭法),杂菌总数小于 10 CFU/100ml,内毒素小于 0.25 EUml(冲洗法);无菌万级:杂菌总数小于1CFU/25cm2,内毒素小于 0.25 EUml。4.4 残留物含量的计算4.4.1 制剂残留限度的计算在某设备内分别取 3 块不易清洁区域,面积 10l0 cm2,进行擦拭取样。检测得出 3 块区域平均A产品残留浓度为2mg/100 cm2:设备内表面积为 75000 cm2。擦拭取样回收率为75。那么,设备内表面总残留量为2mg/100 cm275000 cm2 75%=2000mg.假设A为标记产品,其最小日给药剂量 MTDD = 50mg;B为同组产品里批量小NB = 200kg、且按批量折算成其制剂数量(NB / MDDB)的最少的产品,B产品最大日给药剂量 MDDB=100mg。A产品的残留100转移到随后生产的B产品中。用MTDD千分之一限度法计算残留标准为 LA=MTDAl/1000NB/MDDB =100000mg;用10ppm限度法计算残留标准为 LA= NB1010-6=2000mg。为了更好的保证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建议可以尝试将2种残留限度标准对比,选择更安全的为佳。举例检测的残留量为 2000mg,符合最低限度要求。注意:计算实际残留量时应用检测的残留量除以回收率。4.4.2 制剂残留面积的计算假设有6种共用设备。设备总残留量 LA=Ll + L2L6;总面积S = S1 + S2S6。由于每种设备用不同的清洗方式,清洗效果不同,应分别取样检测。如在一号设备内分别取 3 块不易清洁区域,面积1010cm2,进行擦拭取样。检测得出3块区域平均A产品残留浓度为2mg100 cm2,设备内表面积为7500 cm2,擦拭取样回收率为75。那么,一号设备内表面残留量为 Ll = 2 mg100 cm27500 cm275=200mg。依次取样计算使得 LA = 2000mg Ll+L2L6。如使用平均残留浓度法计算较简单,(平均残留浓度总残留量 LA设备总面积 S ),即在6种共用设备中的最难清洗点取样其残留浓度小于平均残留浓度就全部 0K,但清洗方法不同,如何确认最难清洗点,难清洗点也许较多,即使确认了,取样检测结果往往超出平均。 4.4. 2 原料药残留限度的计算原料药残留限度国际上通常按杂质对待,即残留小于 1/1000 。但原料药在生产过程中,可能有部分未反应物和副反应物产生,如果它们有毒性或强药理作用,就有必要计算其残留限度,以免带入下批原料药产品中。化学物质毒性一般用“最低中毒剂量(TD10)”和“半数致死量(LD50)”来表示,两者之间可用 La yton经验常数换算,即TD10LD500.0005d-t,一般认为残留限度为TD10的l/1000最安全。例如:假设某原料药生产过程中生成毒性副产物。毒性数据LD50= 80mgkg-1(注射),假设使用同一设备的下一品种最小批产量为 40 kg,下批产品的最大日剂量为 200mg,同时假设成人平均体重为 70kg,那么用于成人注射时NOBL(活性成分无显著药理作用) = LD500.0005d-1体重 80mgkg-10.0005d-170kg2.8mgd-1。安全日摄用量2.8 mg 1/1000 (安全系数);下批产品折算成最少制剂数最小批产量最大日剂量,残留限量安全日摄用量下批产品含最少制剂数 2.8mg10-140kg/200mg560mg。5 检验方法的验证5.1 检验方法的专属性 专属性是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物、辅料等存在情况下,采用的检验方法能较准确的检测被测物质。5.2 检验仅器的灵敏度 要求使用的仪器在检测标记物时有足够的灵敏度。常用仪器有:高效液相色谱是最为广泛使用的分析方法;使用紫外取决于被测物质吸收度的大小;总有机碳测定法(TOC , Total Organic Carbon)具有灵敏度高( l ppb ),测试快速等优点。5.3 线性和范围 准备至少5个覆盖中间浓度的标准溶液(建议在分析方法浓度的50-150% 范围内),相关系数不得小于0.99。5.4 精密度 系统精密度测定应取标准溶液同法测定6次,结果 RSD 应不得大于10%。方法精密度应包含计算准确度和回收率项下的回收率的 RSD值应不得过15%。5. 5 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 清洁验证分析属于痕量分析。LOD和LOQ值显然很重要。一般使用信嗓比法, LOD约是嗓音的三倍,LOQ 约是噪音的十倍量。5.6 标记物溶液的稳定性 应考察标记物溶液,至少在室温和光照下, 48 小时内的稳定性。如稳定性较低,则检测应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以保证数据可靠。6 检验结果的判定通过至少三次按清洗规程草案进行操作,并且其分析测试数据符合规定的残留限度标准,判定为合格;如果验证测定结果超出残留限度必须进行调查纠偏。 7 清洁有效期考察按规定的取样方法对清洁后的设备及容器具进行清洁有效期考察,企业生产环境、储存条件不一,设备结构、清洁物质不一,制定清洁有效期会有差异。实事求是最重要。8 结果与讨论一个优化的、合格的设备清洁验证是企业药品质量的重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