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楼板负弯矩筋对框架梁端正截面抗震承载力的影响.doc_第1页
浅析楼板负弯矩筋对框架梁端正截面抗震承载力的影响.doc_第2页
浅析楼板负弯矩筋对框架梁端正截面抗震承载力的影响.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楼板负弯矩筋对框架梁端正截面抗震承载力的影响摘要:现浇楼板与框架梁一起浇注,两者共同工作能力强。本文主要针对在梁端截面有效受拉翼缘宽度范围内与框架梁跨度同向的楼板配筋对框架梁端正截面抗震承载力的影响做进一步的探讨,为框架结构设计实现“强柱弱梁”屈服机制提供参考。关键词:强柱弱梁;抗震;承载力中图分类号:TU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85(2000)00-0000-00The Impact of Seismic Capacity of Negative Moment Reinforcement of the Floor to Beams on the Correct Section of the FrameworkAbstract: Together with the frame beam and casting slab are casting, they can work together and strong.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the sectional beam tension flange effective width in the range of frame beam span of the floor with the reinforcement to the correct section of the frame beam seismic bearing capacity for further study, for the frame design to achieve strong column and weak beam mechanism to provide information. Keywords: strong column and weak beam ;seismic ;load - bearing capacity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于其使用功能好、施工快捷、造价低、性能好等优点,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近年来地震不断的爆发,所以这种结构形式的抗震问题越来越受到结构设计人员的关注,故合理的抗震措施成为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实现的有力保证。试验研究表明,梁先屈服,可使整个框架有较大的内力重分布和能量耗能能力,极限层间位移增大,抗震性能较好。在强震作用下结构构件不存在强度储备,梁端实际达到的弯矩与其受弯承载力是相等的,柱端实际达到的弯矩也与其偏压下的受弯承载力相等,这是地震作用效应的一个特点1。因此,“强柱弱梁”是框架结构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在设计中真正实现“强柱弱梁”,将为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实现提供有力的保证。在实际工程中,影响“强柱弱梁”的因素很多,其中现浇楼板的实际配筋对框架梁实际正截面抗震承载力有明显影响,在梁端截面有效受拉翼缘宽度范围内,与框架梁跨度同向的楼板钢筋对框架梁端部实际抗弯承载力的影响很大,加剧了“强柱弱梁”实现的难度,目前抗震规范规定的翼缘板宽度为六倍板厚2。本文主要针对现浇楼板配筋对框架梁端正截面抗震承载力影响做进一步的探讨。1框架结构布置及构件尺寸确定框架结构布置平面如图1所示框架简介:本框架结构为2层,横轴间距为7.2m,纵轴主轴线间距为7.8m,在跨中部位设有次梁,层高3.6m,柱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0,考虑抗震设防。构件尺寸: 柱:500mm*500mm 纵梁:300mm*600mm 横梁:300mm*600mm 次梁:200mm*300mm 板厚:100mm 图1 框架结构布置 图2框架梁纵筋配筋2 结构计算模型选择及承载力计算框架梁受力纵筋配筋如图2所示(1)支座处框架梁端截面承载力计算可按双筋矩形截面梁计算,在受拉区考虑板内配筋对框架端的影响。梁的截面尺寸为b*h=300mm*6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受压钢筋416(A=804.4mm2) ,1 =1.0,fc=14.3N/mm2,受压钢筋fy=300N/mm2,受拉钢筋HBR335的fy=300N/mm2,h0=600-35=565mm,板内负弯矩筋为8200。考虑不同宽度翼缘的实际承载力计算3结果见表1表1 不同翼缘板宽度框架梁的承载力翼缘板宽度 不考虑翼缘影响 5倍板厚 6倍板厚 7倍板厚承载力/knm) 144 232 249 267(2)当考虑板内负弯矩筋为8150,相同翼缘板宽度情况下框架梁的承载力见表2表2 六倍翼缘板宽度下板内负弯矩筋间距不同情况下框架梁的承载力负弯矩筋间距 8200 8150 承载力/knm) 249 267 3 分析计算结果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条件下,计算时梁端有效翼缘宽度取值不同,参与计算的梁的配筋也不同,从而计算出的梁的承载力也就不同,与不考虑楼板配筋相比,框架梁端实际截面承载力有很大提高。这样框架梁的有效翼缘宽度的合理取值将直接影响梁的纵向受力钢筋用量,对框架梁实际截面承载力有明显影响。因此要选取合理的有效翼缘宽度。现浇楼板的实际配筋影响着“强柱弱梁”的实现,对其影响程度量化,需要通过ANSYS模拟和试验最终确定。4 结语本文通过分别考虑梁每侧5倍、6倍、7倍板厚范围内的楼板配筋对框架梁端正截面承载力以及相同翼缘板宽度不同配筋率的影响确定的框架梁端的实际承载力与不考虑楼板配筋作比较,可以看出,承载力的差别很大,从而需要进一步确定柱端承载力,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