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式双柱汽车举升机的整体结构设计及分析
双柱汽车举升机的设计
液压式双柱汽车举升机的设计【优秀含8张CAD图纸+液压举升机全套课程毕业设计】
【带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文献综述+外文翻译】【35页@正文10100字】【详情如下】【需要咨询购买全套设计请加QQ1459919609】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doc
中期检查表.doc
举升器总装配图-A0.dwg
举升臂-A1.dwg
双柱汽车举升机设计.doc
双柱汽车举升机设计任务书.doc
外文翻译=通过键合图对剪刀举升原理做动态分析=4500字符.doc
开题报告.doc
查重报告.pdf
液压原理图A2.dwg
液压缸装配图-A1.dwg
缸底-A2.dwg
缸盖-A2.dwg
诚信承诺书.doc
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双柱汽车举升机的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和要求:
额定举升载荷3吨;
最大举升高度为2000 mm
总高为2800mm,总宽为3000mm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参考资料:
《液压与气压传动》 许福玲等主编
《液压系统设计简明手册》 杨培元等主编
《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手册》、《工程材料》、《材料力学》、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轻工机械》
毕业设计(论文)应完成的主要工作:
1.进行结构计算、强度计算
2.进行液压系统设计
3.绘制结构图
4. 绘制液压原理图
5.绘制主要部件图
6.设计说明书一份,不少于6000字。
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安排:
序号毕业设计(论文)各阶段内容时间安排备注
1查阅、收集资料,熟悉有关的资料,学习相关的知识。2014.12
2结合毕业设计课题进行外文资料阅读并翻译外文资料。2014.12
3开始编写毕业设计工作计划。 2015.1
4熟悉设计任务,提出初步的设计方案,并征求指导教师的意见。 205.2
5拟定总体方案,绘出系统图,定出相关参数,并绘出总体草图。 2015.3
6对草图进行修改,并完成开题报告。205.3
7整理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2015.4.
8准备答辩。2 013年4月开始
摘 要
随着我国汽车数量的日益增长,汽修行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在汽修行业中,双柱托举接触车架式举升机是不可缺少的汽修平台。通过市场调查,在最近几年中,大部分汽修厂都引进了这种托举形式的举升机,极大地解决了汽修的难度。此次设计的双柱举升机采用双液压缸驱动的方式。该举升机最大举升重量为3吨,最大举升高度2000毫米,安全性能良好,符合国家要求。通过正确的零件结构设计图纸及工艺要求,能够方便的投入到生产。结构紧凑、外形美观,是一种高效率的汽修设备。
关键字:汽修行业; 双柱举升机; 液压。
Abstract
With the growing number of cars,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has grown with it.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contact-post car lifts are indispensable shelf aftermarket lift platform. Through market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most garages have introduced this form of lift lifts greatly solve the difficulty aftermarket. The design of ground-post lift with single hydraulic cylinder driven approach, using rope to achieve synchronization of two columns. The maximum lifting weight lift 3 tons, maximum lifting height 2000 mm, in line with national safety standards. With the right parts design drawings and process requirements, can easily put into production. Compact structure, beautiful appearance, is a highly efficient aftermarket equipment.
Key words: the automobile repair industry; Automobile lift; Hydraulic.
目 录
1绪论1
1.1前言1
1.2举升机的概述1
2举升机的方案拟定2
2.1举升机的基本情况2
2.2汽车举升机的主要结构2
2.2.1 举升装置的要求2
2.3液压式双柱汽车举升机结构方案的确定2
2.4举升机主要部件参数确定3
3液压式双柱汽车举升机的整体结构设计及分析4
3.1支架结构4
3.1.1立柱5
3.1.2托臂5
3.1.3滑台5
3.2驱动系统的分析6
3.3传动系统的分析6
3.4 平衡系统的分析7
4举升机的强度分析与验算8
4.1 举升机立柱的结构分析和验算8
4.1.1 主立柱的截面特性分析与计算8
4.1.2 主立柱的强度分析与验算10
4.1.3 主立柱的刚度计算(迭加法)16
4.2 托臂部分的强度校核16
4.2.1 托臂部分截面特性16
4.2.2 托臂部分强度核算17
4.2.3 从托臂处考虑挠度情况19
5液压系统21
5.1液压系统设计要求21
5.2液压系统工作原理21
5.3液压系统参数设计22
5.3.1液压马达的选择22
5.3.2液压泵的选择23
5.3.3泵电机的选择23
5.3.4油箱容量的计算23
5.3.5液压管道计算23
5.3.6管接头24
5.3.7液压控制阀和液压辅助元件的选择24
5.3.8液压油的选用24
6钢丝绳的选择计算25
6.1钢丝绳的计算25
6.2钢丝绳的选择25
7滑轮的选择和计算26
7.1滑轮结构和材料26
7.2滑轮的主要尺寸26
7.3滑轮直径与钢丝绳直径匹配关系26
7.4滑轮形式26
7.5滑轮技术条件26
7.5.1材料26
7.5.2外观27
7.5.3热处理27
7.5.4其他27
7.6滑轮强度计算27
结 论28
参考文献29
致 谢30
1绪论
1.1前言
根据一些数据显示,我国汽车数量已经达到16000万辆,汽车数量呈现猛增趋势。近几年来,汽车维修业热潮也随之来袭。举升机在汽车维修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目前在国内市场上,举升机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一些厂家对举升机在维修过程中的重要性认知还很欠缺,初具规模的汽车举升机生产厂家少之又少,因此对汽车举升机的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汽车举升机在维修过程中非常重要,不管是大修,还是小修保养都需使用。双柱托举接触车架式汽车举升机在市场上被广泛的采纳,近几年来,大部分汽修厂都引进了这种类型的举升机。这种举升机便于安装,不需要大范围的开挖,也不需要对维修厂的布局进行变动。最重要的是,一台举升机可以对各种类型的汽车进行维修作业。这种举升机底部的布局比较合理,视野比较开阔,使得维修师傅能够很轻松地进入汽车的整个底部,进行车底的维修操作。大大地缩短了维修时间,提高了维修的效率。
1.2举升机的概述
近几年,举升机生产厂家日益增长,作为汽车维修的重要工具,举升机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现在举升机市场日益壮大,大批国外品牌流入中国市场,产品种类各式各样。国外品牌产品质量好、性能稳定、设备操作简单,在中国市场非常受欢迎。随着近几年国内举升机行业的发展,无论在技术开发、产品设计还是售后服务方面,都进行了很多的改进,销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2举升机的方案拟定
2.1举升机的基本情况
汽车举升机产品种类较多:
按提升动力来分:有液压和机械两种形式。
按结构类型来分:有单柱式、双柱式、四柱式和剪式。
本次设计采用双柱式结构,双柱式举升机便于安装,不需要大范围的开挖,也不需要对维修厂的布局进行变动。
参考文献
[1] 许福玲等主编.液压与气压传动.第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 杨培元等主编. 液压系统设计简明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3] 邱宣怀主编.机械设计.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4] 孙桓.机械原理.第7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 刘鸿文主编.材料力学.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 刘朝儒.机械制图.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 周生国.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8] 机械设计手册.第五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9] 冯华伟.汽车举升机液压系统设计.烟台大学.1004-8820(2007)04-0309-04.
[10] 上官红喜.一种双柱汽车举升机的设计.临汾职业技术学院.1000-4858(2013) 12-0106-04.
[11] 孙继富. 液压举升机设计、制造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辽宁省核工业地质局机械研究所.
[12] 邵松明主编 汽车维护与修理[M]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13] 周士昌主编 液压系统设计图集[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14] 张树生主编 机械制造工程学[M] 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0.
[15] 林晨 新型液压汽车举升机[J] 林产化工通讯 1995.
[16] 濮良贵等主编 机械制造技术[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17] 孙恒等主编 机械原理[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18] 房丰洲主编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M]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19] 王龙太主编 先进制造技术[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