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第一课时_第1页
屈原列传第一课时_第2页
屈原列传第一课时_第3页
屈原列传第一课时_第4页
屈原列传第一课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屈原列传导学案 第一课时(13段)学习目标1、掌握1到3段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2、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3、背诵第三段。文学常识屈原是两千多年前的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出生楚国贵族,知识渊博,有卓越的政治和外交才能。他曾得到楚怀王信任,担任地位相当高的“左徒”官职,参与国家政令的起草和外交等工作,但由于上官大夫的诽谤而被楚怀王疏远。屈原鉴于在秦国威胁下的楚国的危机,主张改良内政,联合齐国以求自存。但是,当权者靳(jn)尚和怀王的宠姬郑袖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正确意见,和齐国绝交了。怀王甚至被秦国诱去做了三年的俘虏,囚死在秦国。楚怀王死后,顷襄王即位,他比他的父亲还要糊涂,在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的挑拨和诋毁下,屈原被流放在外二十多年。六十二岁时,他看到楚国的前途已经绝望,于公元前 285农历五月初五日,跳进湖南省汩罗江自杀了。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的政治生活虽然失败了,但作为伟大爱国主义者和伟大诗人却赢得了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全中国各地划龙船, 吃粽子,就是用来纪念屈原的。屈原的诗作,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写真。他同腐朽没落的贵族政治集团作斗争的顽强精神,他坚持自己的理想而宁死不屈的坚定意志,他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他眷恋祖国,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主义思想,形成了他的诗作的基调。这便是屈原的作品传颂千古的原因之一。屈原的诗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打破了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诗的格调,吸收民间形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多变的新诗体“楚辞”,是诗歌形式的一次大解放。它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后代一切有成就的文学家,都从屈原和他的作品中吸取了营养。屈原列传一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记载屈原的事迹和文学上的杰出才能,具体而深刻地表现了他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品格,集中表现了屈原的高尚情操和斗争精神,流露了作者的郁郁不平之气和“悲其志”的叹惋。写作背景 课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贾谊还作过吊屈原赋,所以就把他们合写一传。课文选的是屈原的传文部分(有删节)。秦朝以前,古书中都不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中的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基础知识1、字音属( )草稿 惨怛( ) 帝喾( ) 靡不毕见( ) 濯( )淖( ) 蝉蜕( ) 滋垢( ) 浊秽( ) 泥( )而不滓( )者2、通假字(1)、离骚者,犹离忧也 (2)、人穷则反本 (3)、糜不毕见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5)、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3、词语释义(1)、娴于辞令( ) (2) 争宠而心害其能( ) (3)、屈平属草稿( ) (4)、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 (5)、平伐其功( ) (6)、王怒而疏屈平( ) (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 (8) 可谓穷矣( ) (9)、其文约( ) (10)、其词微( ) (11)、明道德之广崇( ) (12)、治乱之条贯( ) 4、词类活用(1)、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 (2)、 谗谄之蔽明也( ) (3)、 邪曲之害公也( ) (4)、 蝉蜕于污秽( ) (5)、 方正之不容也( ) (6)、 明道德之广崇( ) 5、 文言句式 (1)、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2)、 方正之不容也 (3)、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4)、 离骚者,犹离忧也 (5)、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6)、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7)、 明道德之广崇 6、 翻译句子(1)、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3)、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二、文本理解1、课文第一段重点介绍了屈原哪几个方面的才能?并联系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把屈原得志时的情况写的如此简约?2、研读第三自然段,指出屈原作离骚的原因,并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离骚的?拓展阅读楚 辞楚辞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诗歌作品集,它得名于公元前四世纪的战国时代在我国南方楚地形成的一种叫做“辞”的新诗体。这种诗体经屈原发扬光大,其后的宋玉等汉代作家继续从事楚辞的创作。 楚辞在汉代又被称作“赋”,如司马迁在史记中称:屈原“乃作怀沙之赋”;实际上,楚辞作为一种产生于楚地的独立诗体,是不应与汉赋混淆的。汉赋是适应汉代宫廷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半诗半文或称带韵散文的作品,赋一般用主客问答为叙事的形式,它不是抒情,而是铺陈辞藻,咏物说理。楚辞则不同,它虽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致,含有叙事成分,但它以抒发个人感情为主,是一种诗歌。 在楚辞之前的诗经,诗句以四字句为主,篇章比较短,风格朴素;楚辞则篇章宏阔,气势汪洋恣肆,诗的结构、篇幅都扩大了,句式参差错落,富于变化,而感情奔放、想象力丰富、文采华美、风格绚烂,都与诗经作品截然不同。一般来说,诗经产生于北方,代表了当时的中原文化,而楚辞则是南方楚地的乡土文学,楚辞中的大部分作品是屈原吸收民间文学并加以创造性提高的结果。 楚辞的编纂始于西汉,汉成帝河平三年,文学家刘向领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