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质量工程师 中级 模拟试卷 理论与实务.pdf_第1页
2013 质量工程师 中级 模拟试卷 理论与实务.pdf_第2页
2013 质量工程师 中级 模拟试卷 理论与实务.pdf_第3页
2013 质量工程师 中级 模拟试卷 理论与实务.pdf_第4页
2013 质量工程师 中级 模拟试卷 理论与实务.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 兰 U08 B 丝 U0 9 2013年质量专业中级模拟试题 B 姓名 单位 得分 一 单项选择题 共30题 每题l分 每题的备选题项中 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设P A 0 7 P B 0 8 则事件A与B的关系为 A 互不相容B 相互对立C 相互独立 2 某产品的寿命x N 160 02 若要求P 120 X 200 80 D AUB 中 则 最大值为 80 C U0 8 3 设某二项分布的均值等于3 方差等于2 7 A 0 9 B 0 C 0 7 D 4 已知x服从指数分布 在A 0 的情况下 A e一2 B e C e一2一e 80 U0 9 则二项分布参数P 0 3 p 5毛x簇20 D 金 少 润洲V e碑 设x与Y为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 且Var X 4 Var 9 则随机变量Z 2X一的标准差为 B 万 C 5 D 沥 6 y a bx是根据观测数据得到的回归方程 I为相关系数 则 o A y与b符号一定相同B y与b符号不一定相同 C y与b同为0 D 若1 0 则b护0 7 在喇瑟孔长郭冲冲 因子A有4个水平 各水平下的重氢鹉耸好拐伪8 5 7 6 树氰鹉罐涅果己戴剔习子A 昨内舞口凡 167 53 i 11 USe 337 17 由此砚彰黝洲量F酬拍为 A 2 73 B 5 23 C 3 64 D 6 30 8 某零件的长度x和质量Y的相关系数为0 68 经技术改进后 每个零件的长度缩短0 2厘米 质量降低0 5克 新零件的长度和质量的相关系数为 A 0 86 B 0 50 C 0 68 D 0 68 9 关于单因子方差分析的说法 正确的有 A 单因子方差分析是一种假设检验 B 单因子方差分析用于检验不同总体的方差是否相等 C 单因子方差分析中因子不同水平下的试验次数必须相等 D 单因子方差分析用于分析 建立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10 在正交试验设计中 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判定因子A在显著性水平a 0 05上是显著的 则 因子A A 在显著性水平a 0 10上必显著B 在显著性水平cx 0 04上必显著 C 在显著性水平a 0 03上必显著D 在显著性水平ci 0 02上必显著 11 使用GB I 2828 1对产品批进行验收时 下列情况中适宜选用低检验水平的是 A 质量保证要求较高的检验B 对成品质量影响大的特性的检验 C 检验费用高的检验D 批间质量差异大的产品批检验 12 用抽样方案 30 0 对产品批进行连续验收 当批不合格品率为1 时 方案的接收概率为73 97 则平均检出质量为 A 99 261 B 0 7397 C 0 2603 D 99 7397 13 0曲线可以用来 A 判断产品是否合格B 分析抽样方案的判别能力 C 判断产品批是否接受D 判断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14 在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中 使用放宽检验或改用跳批抽样的目的是为了 A 降低检验成本B 保护使用方利益C 放松质量要求D 提高生产能力 巧 孤立批的抽样方案是通过控制 来实现对批质量保证的 A 使用方风险B 生产方风险C 使用方风险和生产方风险D 接收质量限 16 产品的检验为破坏性试验时 可以考虑使用序贯抽样 其理由是 A 序贯抽样方案每次抽取一个单位产品 抽样简单 B 在同样的质量保证前提下 序贯抽样的平均样本量最小 C 序贯抽样对产品质量要求更高D 序贯抽样设计原理更科学 17 某车间利用巡检数据作控制图 以分析和监测产品的某关键质量特性的波动情况 按照作业指 导书的规定 巡检人员每小时从生产线上抽一件产品检验 连续检测13个工作班次 共得到104个 计量值数据 适宜使用的控制图是 A 均值一极差控制图B p控制图C 单值一移动极差控制图 D 均值一极差控制图 或 单值一移动极差控制图 18 当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时 样本点落在常规x图控制限内的概率为 A 0 27 B 99 73 C 50 D 取决于过程的偏离程度 19 为增加产量 某企业引进一条新生产线按原来工艺条件生产同一种产品 企业欲利用控制图对 生产进行控制 则 A 可继续使用原来的控制图对过程进行监控B 应重新计算控制限 绘制新的控制图 C 过程能力指数不会改变D 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不会发生偏移 20 若过程的Cp二Cpkl 0 则过程不合格品率为 A 百万分之3 4 B 0 135 C 0 27 D 4 55 对于同一过程而言 长期标准差的估计值口 与短期标准差的估计值crs 通常是 A aLT Osr 22 产品故障率浴盆曲线中 ULIQST D 无法比较 A 故障率随时间递增B 故障率随时间递减 C 故障率近似为某个常数D 故障率先增后恒定 23 产品使用寿命与 有关 A 早期故障率B 规定故障率C 耗损故障率D 产品保修率 24 在产品进行FMECA时 严酷度一般分为 A 二类B 三类C 四类0 五类 25 质量改进的说法是 A 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B 消除系统性的问题 C 通过不断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来增强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0 提高保证质量的能力 26 在PDCA循环中 设立假说和验证假说的过程是 过程 A 选择课题B 掌握现状C 分析问题原因D 确认效果 27 因果图是通过 来查找原因 A 把握现状B 分析原因C 寻找措施D 质量特性 28 为防止外部空气中的粉尘落入零件导致零件灵敏度下降 企业建立了洁净车间 要求员工换洁 净衣服 这些质量改进对策属于 e A 去除现象B 消除引起结果的原因C 应急对策D 隔断因果关系 29 质量管理部门针对现状调查阶段找出的质量问题 召集相关人员分析质量问题出现的原因 在 对质量原因进行验证和确认时 最适宜的做法是 A 使用现状调查阶段的数据进行原因验证B 由各部门根据经验来确认 C 现场收集新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确认D 在原因分析会上直接明确主要的质量原因 30 某中式快餐连锁店的QC小组为提高服务质量 开始统计每位顾客的等餐时间 可以用来分析等 餐时间波动情况的方法是 A 因果图B 排列图C 分层法D 直方图 二 多项选择题 共40题 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题项中 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 至少有 个错项 错选 本题不得分 少选 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 5分 则 A与B为相互独立事件 D A与B为互不相容事件 31 设事件A与B不能同时发生 A A与B为对立事件 C AUB为必然事件 32 设A与B是任意两个事件 则A B为 A A AB B B AB C AB D AB 33 设U 是标准正态分布的a分位数 则有 A Uo 2 0 B uo7 0 C uo 0 D Uo 20 F Uo 2 Uo s 0 34 设X N 3 32 则P 2X2 18 二 A 21 3 1 B 1一 CD 0 一1 2 C 0 5 1 2 D 1 5 巾 2 E 2中 3 35 关于概率和频率的说法 正确的有 A 概率是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B 任一事件的概率取值都在0到1之间 C 某事件的概率可用事件发生的频率估计D 概率古典定义中各样本点出现的可能性不等 E 随着重复试验次数的增加 频率将越来越接近概率真值 36 下列常见分布中 属于对称分布的有 A 指数分布B 正态分布C 均匀分布D 对数正态分布E t分布 37 在对总体均值 进行检验时 若原假设Ho ii二110 则备择假设可有 A 拭 f 10 B H1 Jt丛 fO C H1 刀七巧 D 拭 1 刀 E H1 I笋 fo 38 在比例P的置信区间中 其置信区间的长度依赖于 A 样本均值B 样本标准差 D 标准正态分布的分位数E t分布的分位数 C 样本量 C SA 39 将4个二水平因子A B C D安排在正交表L8 2 上 通过方差分析法因子A与C显著 互作用AxB也显著 而B与D不显著 而且因子的主次关系为AxB C A 为寻找最好的条 件应该 A 分别找出因子A的最好水平与因子B的最好水平B 找出因子C的最好水平 C 找出因子A与B的最好水平搭配D 找出使生产成本较低的因子D的水平 E 找出因子A与C的最好水平搭配 40 在因子方差分析中 若每一个水平下重复试验次数不同 假如 m6 112 4 m3 2 则有 A n 12 B SA 6 y1 y 2 4 y2 y 2 2 y3 y 2 T2 不 不2式2 T2 二 二一 二 一 6 4 2 12 Z二匕一二一一 6 n D SA 41 将四个三水平因子安排在L27 3与 得到如下表头设计 则有 A 因子A的平方和SA S B 交互作用CXD的平方和Sc D二S3 S9 C 误差平方和se s4 s6 s slo s12 D 交互作用CXD的自由度fcxf2 E 误差平方和的自由度fe5 42 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 根据数据 戈 丫 已知 气 10 凡二8 以下正确的有 o A 总平方和尽 5 5 B 回归平方和凡 6 4 C r 1 25 D b 0 8 E 残差平方和S 7 43 关于回归方程构建的说法 正确的有 o A 当散布图上的点子呈曲线状时 不能建立回归方程 B 当所有数据点在一条直线附近波动时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是对这条直线的一种估计 C 回归方程式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求得的 D 回归直线必通过 0 a 和 x y E 只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回归方程才有意义 44 当试验指标不服从正态分布时 可以通过比较各因子的 贡献率 来衡量因子作用的大小 计 算正确的有 A 因子的纯平方和为峪一几王 B 因子的纯平方和为凡一几EMSe C 误差的贡献率为fMSe S D 误差的贡献率为JTMSe 尽 45 使用计数调整型一次正常抽样方案检验4批产品 第一批和第四批不被接收 可以判断 A 生产过程平均质量可能不满足要求B 下批产品应该使用加严检验 C 如果继续使用正常检验 生产方风险增大 0 应继续使用正常检验方案E 生产过程稳定且满足质量要求 46 对零部件的检验使用计数调整型抽样 AQL值的设计应考虑 A 由这些零部件组成的整机产品的质量水平B 零部件在整机中的作用 C 零部件的MTTF D 零部件的材质E 检验成本和检验时间 47 分析抽样方案的0C曲线 发现现有的抽样方案的使用方风险过大 可以考虑采取的方法是 A 增大拒收数B 减小接收数C 增大批量 D 增大样本量F 减小样本量 48 在检验成本高的情况下 设计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时可以考虑 A 使用二次抽样方案B 选取低检验水平C 使用小的AQI值 D 选取检验水平III E 使用多次抽样方案 49 关于抽样方案使用的说法 正确的有 A 稳定生产过程的多批产品适宜使用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 B 企业临时应急采购一批产品 可应用跳批抽样方案 C 监督抽样方案即可用于产品质量监督 也可以用于产品批验收 D 序贯抽样在同样质量保证下平均样本量较小 F 破坏性检验的产品适于使用连续抽样检验方案 50 使用一次抽样方案对产品批进行验收 当接收质量限为1 时 接收概率为90 这表示 A 批质量水平为90 的批接收可能性为10 B 该抽样方案的使用方风险为10 C OC曲线经过 0 01 0 90 点D 生产方风险为10 F 当过程质量水平为1 时 平均约有90 的批接收 51 计量抽样检验的特点有 A 计量型数据比计数型数据包含更多的信息 B 它可用较少样本量达到与计数抽样检验相同的质量保证 C 一个抽样方案可以包含多个特性D 要求每个特性值的分布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52 抽样方案类型的选取 应考虑 A 生产方风险B 产品的检验和抽样的费用 C 使用方风险D 抽样方案所需时间和检验员知识结构 53 过程能力指数Cp Cpk与过程性能指数Pp Ppk的不同点在于 A 计算使用的标准差不一样B 计算使用的规范限不一样 C Cp Cpk使用的cTsT是在稳态下的短期标准差 D Pp Ppk使用的口乙 是在不要求稳态下的长期标准差 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则 A 过程中只有偶然因素 没有异常因素B 过程中只有异常因素 没有偶然因素 C 过程能力指数未必满足要求D 应继续判断过程是否达到技术控制状态 E 控制图中的点子都集中在中心线附近的C区 55 下列机加工过程的影响因素中 属于偶然因素的有 A 夹具的轻微弹性变形B 同一工人每次给进速度的变化 C 原材料供应商的变更D 恒温车间温度的变化E 工艺改进 56 下列数据中可以绘制控制图的是 A 连续加工过程的巡检数据B 连续加工过程的批验收记录 C 从多个供应商处采购的批验收记录D 从某个检验批中抽取100件产品的检验记录 E 某个供应商的各类零部件的特性数据 57 下列异常现象中可能是由于数据分层不够造成的是 A 一点落在A区以外B 连续6点递增或递减 C 连续14点相邻点上下交替D 连续8点在中心线两侧 但无一在C区 E 连续15点落在C区内 58 关于p控制图的说法 正确的有 o A p控制图的统计基础是二项分布 B p控制图的中心线为所有子组合计的不合格品数除以合计的产品数 C 子组大小不一致时 常规p控制图的控制限呈凹凸状 D p控制图是记点控制图的一种 E p控制图的描点值为每个子组的不合格品数除以产品数 59 关于FMECA的说法 正确的有 A 计算系统发生故障的概率B 找出潜在故障模式 C 找出单点故障D 更换故障件B 确定故障的危害度 60 保障性与 有关 A 设计特性B 制造特性C 计划的保障资源D 使用特性E 寿命试验费用 61 为提高产品可靠性 保证故障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 建立FRACAS系统 应包括 A 故障报告B 故障模式C 故障分析D 故障纠正 62 产品可靠性试验的目的有 A 发现设计缺陷B 发现工艺缺陷C 发现零件缺陷 D 发现保养缺陷B 发现修理缺陷 63 质量改进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可能的原因有 A 没有按计划实施B 计划编制错误 C 没有对计划实施过程进行合理监控D 没有使用控制图 B 没有使用PDPC法 64 矩阵图可分为 A X型矩阵图B C型矩阵图C T型矩阵图D Y型矩阵图B L型矩阵图 65 使用头脑风暴法 可以与 联合使用 A 因果图B 排列图C 树图D 亲和图B 网络图 66 下列关于亲和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亲和图是用来描述分布形态的图形 B 适合于花费时间不易解决又必须解决的问题 C 该方法又名KJ法或A型图解法 D 经常和头脑风暴法联合使用 F 可定量把握因果关系 67 网络图中的关键线路是 线路 A 所有可能的线路中总时间最长的B 施工强度最大的 C 由一系列时差为零的节点连接起来的D 资金耗费最多的 B 需要调整富裕时间的 68 将直方图与规格限进行比较 目的是 A 了解产品质量特性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B 了解过程保证产品质量的能力 C 估计不合格品率 D 为制定对策提供信息 E 了解规格限是否能够得到满足 69 从某工序一周生产的产品中抽取100个样品 方图出现此种类型的可能原因是 对测得的某个质量特性数据绘制直方图如下 直 A 生产设备性能在逐步劣化 C 有几种均值不同的分布混合在一起 B 产品经过了全数检验并挑选不合格品 D 加工过程中加工者主观上存在心理偏 70 车间成立了4个以班组为主的现场型QC小组 在选题时适宜选择的改进项目有 A 车间物料摆放的改进B 企业整个生产线的技术改进和更新 C 企业经营管理流程的改善和完善D 加工工具使用效率的改进 E 装夹方法的改进 三 综合分析题 共31题 每题2分 选项得0 5分 一 考察温度对某一化工产品得率的影响 特选5种不同温度进行试验 次重复试验 试验结果如下 并在同一温度下各进行 匡二画 SC 二二 50 l一一一r 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门 一 一 一 60 70 80 90 得率Vii 皆己减去82 8 15 14 2 2 10 11 14 1 4 6 10 11 6 0 翼共典24二 39 9 6 T 114 r j用EJdjU t PJ1 r异得主IJ 艺艺 一1220 艺艺 一 2一353 6 35 303 6 艺艺 y一刃 50 i t j 1 由单选和多选组成 错选 本题不得分 少选 所选的每个 一 y 一 一夕 5艺 月 71 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时 涉及 A 3 B 5 72 因子A的平方和为 A 303 6 B 353 6 73 误差平方和的自由度为 A 14 B 10 74 若取显著性水平 0 05 查F A 因子A显著 C 误差方差a2的估计为5 C 10 个正态总体 D 15 C 1220 C 5 D 4 分布表得临界值是3 48 则 B 因子A不显著 误差方差a2的估计为12 二 某企业生产一种电子元器件 生产线上产品不合格品率约为20 而顾客要求成品供货合格品 率必须在99 9 以上 针对这种情况 企业分别对零件和半成品进行全数检验 挑选合格品投入下 道工序 并在此基础上对成品采用GB T 2828 1进行出厂检验 并对拒收批次进行全数筛选 据此 可以分析出 75 顾客对成品提出的质量要求是 A AQL等于0 1 B LQ等于0 1 C AOQL等于0 1 D AOQ等于0 1 76 该企业产品质量现有状况是 A 企业过程质量基本满足顾客要求 B 零件 半成品过程质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 C 顾客的质量要求过高 不合理 D 企业靠检验满足出厂质量要求 77 该企业采用的方式可能产生的结果是 A 由于零件和半成品质量差 生产效率很低 B 不合格产品以及大量的检验成本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C 通过质量检验 产品质量得到根本改善 D 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78 此时企业必须采用的根本措施是 A 应用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进行检验B 继续增加检验队伍 保证出厂质量 C 增加检验频次 加大检验力度D 提高过程质量 降低不合格品率 79 采用以上措施后 给企业带来的收益有 o A 降低质量成本B 降低产品价格 C 提高产品质量D 提高检验人员技能 80 上级质量监督部门对企业这两个型号的电子元器件进行质量监督和评定 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有 A 可以把两个型号纳入同一监督总体B 使用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 C 使用监督抽样方案D 使用全数检验 三 某制药企业决定对药片加工工具开展统计过程控制 选择药片重量这一关键质量特性为控制对 象 己知重量要求为0 4士0 Olg 根据客户的质量要求 药片的加工过程的过程能力应达到cp 1 33 Cpkl 0 选择x一S图进行控制 收集了25组数据 子组大小为5 利用采集的数据绘制了分析用 控制图 图中无出界点 也没有异常排列 计算得到x二0 396 s 0 02 有关控制图系数为A3 1 427 C4 0 940 81 除x一S图 监控药片重量还可选用 A p图 B c图 C x一R图 D np图 82 关于绘制药片重量分析用控制图的说法 正确的有 A 均值图和标准差图上各有125个点 B 均值图上的描点为每个子组内5个药片重量数值的平均值 C 标准差图上的描点为每个子组内5个药片重量数值的标准差 D 标准差图中心线为125个药片重量数值的标准差 83 下了均值图控制限UCL的计算结果中 正确的有 A 0 396 B 0 397 C 0 398 D 0 399 84 下列药片加工过程是否满足客户要求的判断中 正确的是 A Cp满足要求 Cpk不满足要求B Cp不满足要求 Cpk满足要求 C Cp和Crk都满足要求 Cp和Cpk都不满足要求 四 某公司在开发一种新的电子产品时 决定开展系统的可靠性工作 以提高产品的固有可靠性 公司成立以可靠性工程师为组长的项目可靠性小组 小组经过调查研究拟定了项目可靠性工作计划 请对涉及计划的下述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 回答相应的问题 85 适用于该产品可靠性度量的是 A F t B MTBF C MTTR D f t 86 可选用的可靠性设计分析方法有 A 建立可靠性模型B 产品功能分配 C 产品可靠性分配D 故障模式影响分析 87 可开展的可靠性试验包括 A 产品功能试验B 环境应力筛选试验 C 可靠性增长试验D 可靠性鉴定试验 88 可开展的可信性管理工作包括 A 制定可信性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B 开展性能测量 C 进行可信性评审D 建立故障报告 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 五 加工一种轴承 其规格为10士0 08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