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生长发育 GrowthandDevelopment 2 目的与要求 熟悉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掌握小儿体格生长规律 掌握头颅骨发育和牙齿的发育 掌握小儿运动的发育 了解小儿语言的发育 掌握新生儿 婴儿期护理掌握免疫接种程序及异常反应 3 第一节生长发育概述 4 概念 生长 各器官 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 侧重量的变化 量 的改变 发育 细胞 组织 器官的分化完善和功能上的成熟 侧重质的变化 的改变 从胎儿期 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 是不同于成人的重要特点 5 1 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生长发育2个高峰期 婴儿期 青春期2 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神经系统发育较早生殖系统发育较晚淋巴系统先快后回缩3 生长发育的顺序性4 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一 生长发育规律 6 3 生长发育的顺序性 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7 二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一 遗传因素 体格 皮肤 身高 脸型等心理社会 性格 气质等性别 体格生长 青春期初 青春期末外形特点 骨盆 肩宽 脂肪 肌肉 8 二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二 环境因素1 营养 应营养素供给比例适当长期营养不良 营养过多2 孕母状况孕早期感染孕母严重营养不良孕母吃药 接触辐射 情绪变化等3 生活环境良好的居住和卫生条件促进小儿生长发育 9 二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4 疾病和药物疾病急性疾病 体重减轻慢性疾病 影响体重身高内分泌疾病 引起骨骼生长和神经系统发育迟缓药物 链霉素 听力肾上腺皮质激素 身高 10 第二节生长发育评估 一 体格生长发育评估 11 一 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 1 体重 各器官 组织 体液的总重量 反映体格增长 营养状况最易获得的敏感指标 临床计算药量 输液的重要依据 出生体重 平均3Kg 生理性体重下降 出生后第一周由于摄入不足 水分丧失及胎粪排出 体重可暂时下降3 9 常在生后10内恢复到出生水平 若体重下降超过10 或第10日体重未恢复到出生水平 则为病理状态 12 1 体重 规律 1岁之内 年龄越小 增长越快 前半年平均每月增加600 800g 后半年平均每月增加300 400g 出生 3kg 1岁 3 出生体重 2岁 4 出生体重 2岁 12岁 平均每年增加2kg 12岁后进入进入青春期 体重加速增长 4 5kg 持续2 3年 婴儿期 青春期2大高峰期 13 体重 体重计算公式 1 6月体重 kg 出生体重 kg 月龄 0 7 kg 7 12月体重 kg 出生体重 kg 月龄 0 7 kg 月龄 6 0 4kg2 12y kg 12 年龄 2 2kg个体差异 10 临床意义 20 肥胖 站式 3岁 坐式 1 3岁 准备 晨起 空腹排尿 脱衣 盘式 婴儿 测量 体重 2 身高 身长 身高 从头顶到足底的垂直长度 出生 平均约50cm规律 1岁之内 年龄越小 增长越快 前半年平均每月增加2 5cm 后半年平均每月增加1 5cm 出生 6个月 65cm 1岁 75cm 2岁 85cm 2 12岁 平均每年增加5 7cm 12岁之后进入青春期 增长8 9cm 持续3 4年 婴儿期 青春期2大高峰期 16 身长 身长计算公式 1 6月身长 cm 出生身长 cm 月龄 2 5 cm 7 12月身长 cm 出生身长 cm 月龄 2 5 cm 月龄 6 1 5cm2 12y身长 年龄 2 6 85cm 年龄 6 70cm个体差异 15 临床意义 30 巨人症 17 上部量和下部量 头顶到耻骨联合上缘 上部量耻骨联合上缘到足底 下部量出生时 中点在脐上 2岁时 中点在脐下 6岁时 在脐与耻骨联合之间 12岁时在耻骨联合上缘 上下部量相等 12岁以后 中点在耻骨联合下方 临床意义 下部量过短 提示长骨发育障碍 见于甲减及软骨营养不良 身高 胎儿时期至成人身体各部比例 1 4 1 8 3 坐高 坐高 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 坐高 身高 由出生时的67 降至6岁时的55 此百分比显示了身材上下部的比例的改变 反映了身材匀称性 头围 经眉弓上方 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 出生 约34cm1岁 46cm 2岁 48cm 5岁 50cm15岁接近成人 54 58cm头围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程度头围过小 脑发育不良 小头畸形头围过大 脑积水2岁内测量最有价值 4 头围 21 胸围 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 取吸气和呼气时的平均值 反映肺 胸廓的发育 出生 胸围 头围1 2cm 约32cm1岁 胸围 头围1岁 青春前期 胸围 头围 岁数 1 5 胸围 思考 5岁小儿的头围50cm 那么胸围是多少 22 6 腹围 平脐 小婴儿取剑突与脐之间的中点 水平绕腹一周的长度 2岁前胸围与腹围大约相等 如患腹部疾病如有腹水者需测量腹围 23 上臂围 沿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的水平绕上臂一周长度 反映上臂骨骼 肌肉 皮下脂肪及皮肤的发育状况 评估标准 13 5cm为营养良好12 5 13 5cm为营养中等 12 5cm为营养不良临床意义 常用于评估小儿的营养状况 7 上臂围的增长 二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它发育 额骨 冠状缝 额缝 人字缝 枕骨 顶骨 失状缝 前囟 后囟 骨骼的发育1 颅骨发育颅骨缝 3 4个月闭合后囟 最迟6 8周闭合前囟 1 5 2cm1 1 5岁闭合 额骨 顶骨 测量头围的意义 25 26 1 颅骨的发育 前囟早闭或过小 小头畸形前囟迟闭或过大 佝偻病 先天性甲减 前囟饱满 示颅内压增高 见于脑积水 脑炎 脑膜炎 脑肿瘤等前囟凹陷 脱水或极度消瘦者 颈椎前突 2 3个月 胸椎后突 6个月 腰椎前突 12个月 三个生理弯曲的出现2 脊柱的发育 28 3 长骨的发育 干骺端骨骼融合 标志长骨生长结束 骨龄 通过X线检查不同年龄小儿长骨骨骺端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 数目 形态变化 并将其标准化 1 9岁腕部骨化中心数 岁数 110岁时腕部骨化中心出全 10个 左手腕部 4个月前 检查膝部 股骨远端 生长激素缺乏症 甲减等骨龄明显落后中枢性性早熟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骨龄超前 29 二 牙齿的发育 乳牙 20颗4 10个月 约6个月 出牙2 2 5岁出齐12个月未出牙或2 5岁未出齐 出牙延迟2岁内牙齿数 月龄 4 6 恒牙 28 32颗6岁 12岁 18岁低热 流涎 烦躁等反应 30 三 脂肪组织及肌肉组织的发育 脂肪发育 细胞数目增加及体积增大三个高峰期 妊娠后期 婴儿期和青春期肌肉组织到学龄前期才加速发育细胞数目不变 肌纤维增粗永久性细胞 31 二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 行为发育 评估 32 一 神经系统的发育 大脑 出生时脑重约370g 占体重的1 9 1 8 7岁时接近成人 出生时大脑外观已与成人相似 但大脑皮层较薄 初生时活动主要由皮质下系统调节 出生时神经细胞数目已与成人相同 但树突与轴突短而少 神经纤维髓鞘化到4岁才完成 故神经冲动传导慢 而且易泛化 不易形成明显的兴奋灶 小儿大脑耗氧量大 占基础代谢50 故缺氧对大脑影响较大 33 神经系统的发育 脊髓下端位于第二腰椎下缘 4岁时上升到第一腰椎 故腰椎穿刺时要注意 成人 L2 L3 L3 L44岁以下儿童 L4 L5 34 神经系统的发育 先天性神经反射觅食 吸吮 吞咽 拥抱 握持 角膜反射 某些反射大约会在3 4个月时消失 如不消失则为病理状态 如 握持反射不消失 则影响精细动作发育 某些病理反射阳性可以存在的 如克氏征 巴氏征 腹壁反射不易引出 与大脑皮层发育有关 35 神经系统的发育 觅食反射 用手指或乳头触摸新生儿的面颊 他就会将头转向被触摸的这一侧并张开嘴表现出吸吮动作 吸吮反射 将奶头或其他物体放入小儿口中或者手指触及上 下口唇 即引出吸吮动作 拥抱反射 用一只手托起新生儿的颈和背部 另一只手托起头的枕部 然后突然将托起枕部的手下移4 5厘米 手不离开枕部 使新生儿的头及颈部向后倾10 15度 正常的孩子会出现两上肢外展 伸直 手指张开 然后上肢屈曲回缩呈拥抱状态 这种反应称之为拥抱反射 36 神经系统的发育 踏步反射 用双手托起新生儿腋下 竖直把他抱起时 使他的足背触及桌边下缘 新生儿就能主动出现 开步 的样子 握持反射 将手指触及小儿手心时即被小儿紧握不放 所以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3个月以内的婴儿他的双手是紧紧攥拳的 大约到了3 4个月时此反射消失 孩子的手开始松开 出现了不随意的抓握 精细动作发育的基础 37 二 感知的发育 感知 是通过感觉器官从环境中选择性获取信息的能力 视感知听感知味觉和嗅觉皮肤感觉知觉 38 视感知 出生时 视觉不敏锐 只能看清15 20cm的范围 2个月开始有头眼协调 3 4个月 可追寻活动的物体 6 7个月 可垂直转动 1 5岁可以区别图形 2岁可区别直线 横线 5岁区别颜色 6岁视力达到1 0 39 听感知 有学者认为胎儿后期听力已发育较好 能听到母亲心跳的声音 出生时 鼓室内充满羊水 所以听力较差 生后7天已相当好 3个月有定向反应 能辨别母亲的声音 7 9个月能区别语言的意义 听懂自己的名字 2岁听懂简单吩咐 4岁发育完善 40 嗅觉和味觉 出生时味觉和嗅觉发育都已很完善 对各种味道反应不同 3 4个月能区别好闻与不好闻的气味 4 5个月对食物味道的轻微改变十分敏感 合理添加辅食 如何添加蔬菜汁和水果汁 41 皮肤觉 触觉 出生时 已很灵敏 痛觉 有 很迟钝 易泛化 2个月逐渐改善 温度觉 较灵敏 尤其对冷 深感觉 2 3岁可以辨别轻重 软硬的物体 5岁能分辨体积相同但重量不同的物体 怎么用热水袋保暖 42 知觉 人对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反映 与上述感觉的发育密切相关 1岁开始有时间和空间知觉的萌芽 3岁辨上下 4岁辨前后 5岁辨自身左右 4 5岁开始有时间的概念 三 运动功能的发育 一 平衡和大动作 2抬4翻6会坐 7滚8爬周会走 2 3月俯卧时抬头 15月走的好 12月会独走 10月扶物能走 8月会爬 6月会独坐 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泛化到集中由不协调到协调先有正面动作 后有反面动作 二 精细动作 与大脑和手部肌肉的发育密切相关 约3个月 握持反射减弱 消失 6 7月 弯腰取物 将物体在两手间传递 9 10月 捏取食物 12 15月 学会用匙 乱涂画 多页一起翻书 1 5岁 能叠2 3块积木 2岁 能一页页翻书 叠6 7快积木 3岁 临摹简单图形 5岁 能学习写字 45 四 语言的发育 1 发音阶段2月 发出和谐喉音 7月 无意识叫爸爸 妈妈 2 理解语言阶段9月听懂简单词句 10月能有意识叫爸爸 妈妈3 表达语言阶段12月会说2 3字构成的句子 3岁会唱短歌谣 46 五 心理活动的发展 注意的发展人对某一部分或者某一方面环境选择性的警觉 或对某一刺激选择性的反应为注意 无意注意 自然发生 不需要任何努力 有意注意 自觉的 有目的的行为 有意后注意年龄越小 以无意注意为主 7岁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为20min左右 47 五 心理活动的发展 记忆的发展识记 事物在大脑中形成暂时的联系保持 事物在大脑中留下痕迹回忆 大脑中的痕迹恢复再认 以前感知的事物在眼前重现时能认识重现 以前感知的事物虽不在眼前出现 但可在脑中出现 即被想起 故小儿到6个月后十分依恋母亲 分开时有明显的分离性焦虑 48 第三节各年龄期小儿的健康指导 一 各年龄期小儿的护理 49 一 胎儿期的护理 1 胎儿特点胎儿的发育主要依靠母体生存 母体的健康 营养 情绪等密切相关胎儿期保健应以孕母的保健为重点2 胎儿的保健 1 产前保健 2 产时保健 3 产后保健 50 1 产前保健 预防先天畸形疾病预防孕期感染 尤其是妊娠前3个月 有遗传性疾病家族史者婚前进行遗传咨询 禁止近亲结婚 患严重慢性病的孕母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定期产检 必要时终止妊娠 注意孕期用药 禁止烟酒 避免接触放射线 51 二 新生儿期的护理 新生儿的特点新生儿离开母体后经历巨大变化 但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完善 适应能力和抵抗力差 婴儿死亡中有2 3死于出生后28天内 尤以第1周最高 占新生儿死亡数的70 新生儿的保健重点在生后1周内 52 二 新生儿期的护理 保暖 喂养 防感染 1 保暖室温22 24 湿度55 65 防硬肿症 防烫伤2 合理喂养母乳喂养 按需喂养 食后右侧卧位 防窒息3 预防疾病和意外洗手 防交叉感染 按时免疫接种 2W后补充VitD 防窒息 53 新生儿的护理内容 4 日常护理观察新生儿一般状况 了解小儿生活方式沐浴 眼 口 耳 臀部 脐部护理衣物使用棉布 样式简单 宽松5 早期教育 刺激感知觉 视 听 智力训练亲子感情建立 二 新生儿期的护理 54 三 婴儿期的护理 特点 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 但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完善 易发生腹泻和营养紊乱 合理喂养防治腹泻和佝偻病从胎盘获得的免疫球蛋白逐渐消失 后天免疫力尚未产生 易患感染性疾病 按时免疫接种 55 三 婴儿期的护理 护理内容 1 合理喂养4 6月提倡母乳喂养4月后合理添加辅食10 12月左右指导渐进的断奶断奶时可能出现烦躁不安 易怒 失眠 啼哭等表现 56 三 婴儿期的护理 2 日常护理 1 清洁卫生 沐浴 前囟 后可抚触 2 衣着 样式简单 宽松 圆领 3 睡眠 睡眠不足 造成恶性循环 不拍不摇不抱 4 牙齿 清洁和磨牙 5 户外活动 6 大小便 57 三 婴儿的护理 3 防止意外异物吸入 窒息 中毒 跌伤等4 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预防接种预防常见病 佝偻病 贫血 腹泻等定期体检 58 四 幼儿期的护理 特点 能独立行走 对危险的识别能力不足 意外伤害发生率增加免疫功能不健全 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发生率较高 59 四 幼儿期的护理 护理内容 1 营养2 2 5岁前 食物应细软碎烂18月时出现生理性厌食 鼓励自己进食 不要惩罚小儿2 日常护理衣着 睡眠 口腔保健 大小便训练 18 24月 60 四 幼儿期的护理 3 教养培养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品德教育 爱劳动 互助 与人分享等4 预防疾病和意外异物吸入 烫伤 中毒等5 防治常见的心理疾病发脾气 违拗 61 五 学龄前期的护理 特点 可塑性大 早期教育易免疫性疾病 易发生各种意外护理内容 1 营养 食物多样化2 日常护理 自我照顾能力3 早期教育 品德和智力发展4 预防疾病和意外 1 2次体检 年 预防接种 防意外5 防治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吮拇指 咬指甲 62 六 学龄期的护理 特点 认知和心理 社会发展迅速护理内容 1 合理营养 充分而均衡 重视早餐和课间餐2 日常活动 生活自理 户外活动等3 预防疾病和意外预防近视 龋齿 骨骼畸形 寄生虫 溺水等 4 教养5 防治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上学不适应 63 七 青春期的护理 特点体格及生殖系统发育迅速 常引起心理行为 精神方面等问题保健重点1 充足的营养2 日常活动 卫生习惯 睡眠 健康生活方式3 常见健康问题 痤疮 月经病 酗酒 吸毒 滥用药物 意外伤害 自杀等4 性教育 64 二 计划免疫 65 计划免疫 plannedimmunization 根据小儿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疫情的监测情况制定的免疫程序 是有计划 有目的地将生物制品接种到婴幼儿体内 以确保小儿获得可靠的免疫力 从而达到预防 控制乃至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预防接种是其核心 基础免疫 全程足量的初种 加强免疫 随后适时的复种 66 一 获得性免疫接种方式 1 主动免疫及常用制剂主动免疫 给易感者接种特异性抗原 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 从而产生相应免疫力 是预防接种的主要内容 特点 经过一定期限才能产生抗体 1 5年后逐渐减少 故还要适时安排加强免疫 巩固效果 67 主动免疫及常用制剂 主动免疫制剂1 菌苗2 疫苗3 类毒素菌苗 由细菌菌体等制成 包括死菌苗和活菌苗 1 死菌苗 选用抗原性好的菌种灭活后稀释制成 如百日咳菌苗 性质稳定 安全 冷暗处保存 对人体刺激时间短 需多次重复注射 接种量大 疫苗 68 主动免疫及常用制剂 2 减毒活菌苗 选用毒力低但抗原性较好的菌种制成 如 卡介苗 有效期短 死后失效 冷藏保存 接种到人体后 可生长繁殖 但不引起疾病 产生免疫力持久 故接种量小 次数少 疫苗 病毒或者立克次体接种于动物 鸡胚或培养组织中 经处理后制成 包括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2种 灭活 乙脑 狂犬病 减毒 麻疹 脊灰 特点 注意 注射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3周内不能应用活疫苗 类毒素 细菌所产生的外毒素加入甲醛变成无毒性而仍有抗原性的制剂 如 破伤风和白喉类毒素 69 2 被动免疫及常用制剂被动免疫 未接受主动免疫的易感者在接触传染源后 被给予相应地抗体 而立即获得免疫力 一般持续3周 主要用于应急预防和治疗 被动免疫制剂1 特异性免疫血清 抗毒素 抗菌血清 抗病毒血清 易引起过敏反应 2 丙种球蛋白 人血中的免疫球蛋白大多数为丙种球蛋白 3 胎盘球蛋白 人胎盘血中提取的免疫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效能离婚抚养权协议与子女学业成绩提升
- 双方自愿离婚财产分配及子女监护协议
- 无子女离婚后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费及探望权协议范本
- 离婚协议书范本:法律依据与签署流程详解
- 房屋租赁合同中关于租赁物转租的附加协议
- 智能交通科技公司股份收购与城市交通优化协议
- 客服给员工培训
- 辽沈战役课件与
- 中国历史文选 课件 第五讲 韩非子;第六讲 秦始皇本纪
- 临床基础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课件
- XXX学校教辅材料选用方案范文
- 劳务关系工伤补偿协议书
- 中医基础课件下载
- 胃息肉个案护理
- 汽车配件库存表
- 【教学评一体化】第五单元 观世间万物悟人生哲思【大单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新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师备课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
- 护理文书书写规范2025
- 工程项目资源配置方案
- 非营利组织会计岗位职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