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确山二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政 治 试 卷一、 选择题 ( 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把它选出来填到括号内)1什么是文化?著名作家龙应台说:“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息: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这告诉我们 (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 文化是可以通过人的行为体现出来的文化是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 文化是在个人成长中自发形成的 a b c d2、我们参观兵马俑,可以从中了解当时社会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这说明( )a精神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能够相互转化 b精神的东西就是物质的东西c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d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3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沿海旅游城市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岛和文化岛高度融合,对青岛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这体现了( ) a.政治推动经济的发展 b.文化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4.出于各种原因,近几年出国定居、留学等现象愈演愈烈。但是一些海外华人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后的感慨“国外虽好终是客。”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民族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5、国际联盟曾以“大象”为议题悬赏征文,英国人拟定了英国统治下非洲的猎象事业的题目;法国人作了一篇象的恋爱论;意大利人哼着象呵象呵的诗句;而波兰人则写了一篇政见,题目叫波兰的主权与象的关系。这说明( )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方式 b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d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6、世界保护文化多样性宣言第七条指出:“每项创作都来源于有关的文化传统,但也在同其他文化传统的交流中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启示我们实现文化创新必须处理好( )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a b c d7、“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原意是说:借助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比喻借助外力(多指朋友)来提高自己的见识,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告诉我们( )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尊重文化多样性能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ab. c. d. 8、“正能量”一词本为物理学术语,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但经过一些博主通过微博将其赋予新内容并借助互联网得到广泛传播,成为社会的流行语,具有了积极意义。这一现象表明( )a大众传媒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b微博已成为文化传播的最主要途径c网络是文化多样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9、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最大的屏幕上滚动播出的中国文化系列宜传片,借鉴中国传统的美术风格样式,将敦煌、太极、书法这些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以手绘和三维动画等方式将中国最美的一面展示给全世界。在美国播出中国文化宣传片有利于( ) 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向美国推销中国的价值观念消除中美文化的差异 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a. b. c. d.10、春运,不是迁徙,而是情感的回归;春运的列车无论驶往哪个方向,都是开往回家的路上。在布满现代生活方式的今天,春节民俗依然活跃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间,每年的这个时刻,无论身处何方;都会燃起人们对“家”的渴望。这表明:a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一成不变c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主要标志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11、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芬芳而甘醇。可见,茶文化a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b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d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12、中华文化虽历尽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生命力和无限魅力,除了其蕴涵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一个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中华文化()a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重要途径和源泉 b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c具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d比其他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13、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民俗民风息息相关,特色鲜明、异中有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这说明()a文化的差异性是由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决定的b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c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渐趋融合14、宋代理学家朱熹在他的诗中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说明的道理是()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 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c.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途径 d.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手段15、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1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又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是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不是他杀,而是自杀。他们由于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这说明( ) a.文化的自我淘汰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16、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能缩短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不仅是建议。 我们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们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走近你、读懂你、为了你、依靠你。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深入基层,以贴近民生的视角,为您带来生产生活第一线最鲜活的报道。这说明( ) 文艺工作者应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文艺作品应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真正同人民群众生活相贴近的文化产品,必然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 今天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a. b. c. d.17、近年来,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涌现的众多新事物、新人物,包括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给电视艺术家们的创作带来了新的激情和灵感。这说明:( )社会实践是产生文化作品的源泉.文化创作来自创作者的灵感.文化创作的成果要服务于社会实践.文化创作者应从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a. b. c. d.18、有一首歌中唱到:“最爱写的字是方块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她”。“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关于汉字说法正确的是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汉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a b cd19、某市在“城中村”改造中大拆大建,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一座座欧美风情的建筑拔地而起。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已被拆。”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是因为富有特色的乡村文化使中华文化多姿多彩 乡村的衰落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乡村可以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未能清楚认识乡村文化的落后性和外来文化的先进性a b cd20、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中华民族“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铸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基础 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a bc d21、“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部署和要求。这有利于引领思潮,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奠定共同思想基础凝聚力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保证强基固本,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侵蚀弘扬主旋律,拒绝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a b c d22、“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下列名言能体现这一主旨的是( )a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b国家将兴有祯祥,国家将亡有妖孽 c千年人事一朝空,四海为家此路穷 d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23、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下列诗句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残死生动其心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a、 b、 c. d.24、部分“风水从业者”通过自我神化包装,以“风水大师”、风水机构为名,借由淘宝网等互联网交易平台高价兜售“灵符”等风水吉祥物,赚取高额利润,一些骗局虽然十分低级,但受骗者数以万计。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文化市场的滞后性弊端 相关部门对文化市场管理不力 政府未能弘扬科学,取缔迷信活动 部分群众信仰缺失,寻求精神寄托 a b c d25、近期在多地开展的“我是公民”主题活动引起了广泛反响。开展这一活动旨在唤醒每个人的公民意识,“践行责任,拷问良知”。这项活动的开展是a我国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b加强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新形式26、近年来,我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网络管理,如实行微博实名制,加大对散布谣言、传播色情、网络欺诈、非法网络攻关等各种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等。这些做法( )a能够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b有利于净化文化环境,抵制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危害社会c不利于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d目的在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27、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必须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表现为( )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世界文化繁荣昌盛充满信心 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a、 b、 c、 d、28、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奋斗的一面旗帜。在当代中国( ).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弘扬爱国主义必须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消除外来文化的影响a b c d29、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强国。为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坚持多元化的指导思想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a b c d30、近来网上相继爆出令人担忧的“xx门事件”,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其主人公绝大多数都是“90后”的青少年。为此,青少年要(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自觉遵守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自觉抵制低俗文化的污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a b c d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材料: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烙印着时代与民族特色的、既具有古风古貌又有水乡特质的农耕文化遗产江南古村落,由于“保护性”开发遭到破坏而导致衰落甚至消失。专家指出,古建筑之所以成为艺术瑰宝,并不仅仅在于建筑本身,还在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于其一砖一瓦、一梁一柱背后所隐藏的那些说不完的故事。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有人会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4分)(2)运用“文化的继承性和发展性”知识说明,“让古建筑背后那些所隐藏的故事”如何“一直说下去”。(8分)32、材料: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古村落已经寥若晨星,还有不少成为“空心村”。为了保护好、利用好古村落,找回那种“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的诗意景象,“寻找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活动在2012年已经启动,同时,要建立起有效的古村落传承保护机制,深入挖掘古村落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提高对古村落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的认识。 (8分) 33、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原新闻出版总署连续九年推荐百种优秀青少年图书活动基础上,2013年再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其中,英国学者沃伯顿的40堂哲学公开课、美国学者格雷的疯狂科学、新论语、雷锋画传等在列。总局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推荐优秀读物,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丰富我国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并在全社会营造读书氛围,推动“书香中国”的建设,以更好地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1)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4分)(2)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怎样的?把握这一关系我们应该怎样做?8分)(3)结合材料二,请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向青少年推荐优秀读物。(8分) 高二政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acccd, 6-10:addcd, 11-15:bccbc 16-20:adcaa, 21-25:adddd, 26-30:badda二、主观题31、(1)乡村是传统文化重要载体,乡村衰落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乡村承载着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乡村寄托了人们的乡情乡思,可以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现代化和城镇化过程要注重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继承。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城镇化过程既要继承、保持和发扬传统建筑中的精华,又要改造和剔除其糟粕。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不断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32、传统建筑是展现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古村落传承保护,有利于展现、继承民族文化的秀成果和地方色彩。(2分)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