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服装服饰英文词汇.doc_第1页
关于服装服饰英文词汇.doc_第2页
关于服装服饰英文词汇.doc_第3页
关于服装服饰英文词汇.doc_第4页
关于服装服饰英文词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洋节流行现象透视中学生节日观分析高二(10)班 组长:黄佳璐 指导教师:徐明山组员:王静、冯浩栋、许君、范思佳一、问题提出:随着“全球化”的热潮席卷全世界,随着改革开方后的大踏步发展,我们与国外的交流与联系越加频繁。在吸收了许多先进技术之外,大量西方文化元素涌入我国,与我国传统文化相互碰撞,其中以洋节日的盛行最为典型。节日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在我国的大中城市中越来越流行,而我们的传统节日却越来越不受人们的青睐。洋节日为什么越来越火爆?洋节的文化现象说明了什么?作为当代中学生应该追求一种怎样的文化价值呢?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与研究,同时从此次研究中进一步了解中学生的节日观,并通过数据分析复兴传统节日的途径有那些,从此使同学们更加重视中国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并传承下去。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通过课题研究了解中国以及西方的一些重要节日;通过对学校三个年级的各两个班的抽样调查,基本了解当代高中学生对中西节日的认识;对洋节在中国流行的现象,作为中国人要对此类问题投入更多的关注,如何在洋节的冲击下进一步将传统节日发扬光大,要使青年学生更加重视中国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正确认识文化全球化和保持传统民族文化的关系。三调查与分析:我们课题组对学校三个年级的各两个班的抽样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是当代高中学生对中西节日的热衷程度,当代高中学生对洋节在中国流行的现象以及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民族节日的认识。1 近半数学生更喜欢洋节日 由上述图形可知有近5%的学生更偏爱洋节日。从最先被国人了解的圣诞节开始,情人节、复活节、父亲节和母亲节等都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开始流行起来。图2更明显地显示出,各类洋节受欢迎程度是与进入中国的时间成正比的,并且势头一直不减。圣诞节以其流入中国时间最长而位居榜首78.6%几乎代替七七中国情人节的国际情人节占了第二位49.6%,如今大肆宣扬的父亲节母亲节紧追情人节43.5%,而复活节、万圣节中学生对其似乎知之甚少,因此当代高中生对这些洋节日的熟知程度也从图2中可见一斑。 2 洋节日流行的原因形式新颖、流行跟风。近半数同学喜欢圣诞节,而理由与其中宗教内容实际意义无关(与宗教有关只占1.2%),更多是由于节日形式新颖(50.2%)所以,更重要的一点是多数中学生追随潮流(66.5%),盲目跟从。比如情人节。舆认导向赋予情人节一种神秘的浪漫色彩,而中学生阅历过浅并容易被潮流所牵制所以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会喜欢洋节日。 3 有过3/4的学生认为节日放假是吸引人们过传统节日的理由。从图中明显看出,相对于其他一些传统节日,春节具有更大的魅力(74.2%)每年春节这段时间是繁忙中最清闲的日子,我们每年都要盼春节,确切地说是每年都要盼这假期。高中生重视传统节日内涵与文化的之义少,而吸引他们的是有漫长的假期。4 60%学生认为洋节日更受欢迎。虽然60%学生认为洋节日在社会中更受追捧,但洋节日在数目上规模上都无法与传统节日相匹故,一年中被中学生熟知的洋节日屈指可数,所以、有将半数的学生一年中只过1、2次洋节日。相比之下,传统节日就在每年过35次的学生居多。而相似的是,无论是洋节日还是传统节日,每年学生过节的次数仍是35次最多,其次是12次,而每年过5次任何一种节日都是有些不太现实。5 洋节日、传统节日的优劣势洋节日的优势总结起来,就是“外来的和尚好年经”。其神秘感,形式的与众不同(54.5%),价值理念易为年轻人接受(58.1%)等都是其优势的体现。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因洋节日为外来文化,其远未达到完全深入人心(78.9%)和缺乏节假日的支持*(56.67%)的两点被同学们认为是其软。传统节日的优势在于它作为中国五千年文化传承的载体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14.5%),以及人们约定成俗的过节习俗(30.4%)作为基础,受群众较大。因此部分传统节日有假期(80.5%),这也是其不可忽视的优势。传统节目的劣势也有不少,主要集中在习俗死板俗套,无法迎合人们的口味(62.4%,)和节凑慢,无法跟上时代步伐(59.9%)。此外如何使其文化内涵发掘出来(20.5%)也是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6虽然洋节日更受追捧,但大部分人仍认为复兴弘扬传统节日迫在眉睫。四、课题小结我们针对了如今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文化复兴作了此项调查,也因此了解到中学生的节日观、文化观。中学生热衷洋节日而忽视传统节日不仅仅是因为其年龄段的好吸收新鲜事物,更是因为节日文化的被忽略所致。但我们仍能欣喜地发现,这些本是洋节日重视追随的粉丝,过洋节日的中坚力量,都能支持改革传统节日,为复兴传统节日作出贡献。希望同学们能够提出方法与途径,弘扬文化人人有责。面对洋节日的来势汹汹,势必会有许多中国传统节日退出历史舞台。这些节日何去何从,应受到广大学生乃至社会的关注。66.6%的同学认为有必要人为弘扬传统节日,这给予复兴传统节日文化强有力的支持。如今已有一批人正努力普及剪纸、陶艺、捏泥人等民间艺术,政府部门也有相关机构在人为保护这些传统中国文化而不被失传,节日文化亦应如此。从“弘扬传统节日的建议”的调查统计看,使传统节日焕发活力的途径中,选择改善节日习俗,迎合大众口味占了多数。诚然或许有些人认为节日习俗是老祖宗那儿传下来的,不能说变就变,但试问如今的节日“改革”与过去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飞跃有何不同?也许可能会担一些风险,但目的都是为了保护传统文化不被忽视直至失传,这与只在表面作放假的文章相比,效果会更佳。与此同时舆论导向(64.5%)作为催化剂的作用,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教师点评:黄佳璐课题小组的选题很好,洋节在中学生中流行既是一个校园现象,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课题小组以敏锐的目光直击这一社会现象,并且把这一社会现象与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