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信息拓展】杜牧简历_第1页
【作者信息拓展】杜牧简历_第2页
【作者信息拓展】杜牧简历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者信息拓展】杜牧简历杜牧(803852) ,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高门士族,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杜牧晚年任中书舍人,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紫微、杜樊川。 生平 杜牧生活在内忧外患日益加深的晚唐时期,从青年起就关心国事,抱有挽救危亡、恢复唐王朝繁荣昌盛的理想。23岁时写成阿房宫赋,以秦朝的滥用民力、奢逸亡国为戒,给本朝统治者敲了警钟。关于杜牧生卒年,钱大昕疑年录据杜牧大中六年自撰墓志铭推断,生年为贞元十九年(803),卒年为大中六年(852)。但也有学者考证其卒年在大中七年以后。 大和二年(828)进士及第,制策登科,授弘文馆校书郎。同年十月离开长安,到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府署中担任幕僚,后转入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和宣歙观察使崔郸幕中任掌书记、判官等职。十数年间奔波各地,开阔了视野,促使他进一步致力于经世致用之学,于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上李中丞书),多所探究,尤喜议政谈兵。在淮南幕府中写的政论文罪言等,对修明朝政、削平藩镇提出了切中时弊的见解。著名的张好好诗,也写在这一时期。 开成四年(839)回长安,历任左补阙、膳部及比部员外郎。会昌二年(842)以后,相继出任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在地方官任上,常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改革弊政,免除猾吏豪胥额外强征的苛捐杂税。会昌年间,宰相李德裕主持抗击回纥侵扰和平安泽潞藩镇叛乱的军事活动。杜牧为了实现其政治主张,上书陈述用兵方略,得到采纳,并取得泽潞平,略如牧策(新唐书杜牧传)的成效。可见他确有实际政治才干。 大中三年(849),回朝任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复出为湖州刺史,一年后又内调为考功郎中、知制诰。官终中书舍人。 杜牧生性耿介,不屑逢迎权贵,仕宦不很得意,从而对社会政治持清醒的批判态度。但抱负难以施展的苦闷,又造成他纵情声色、颓废放任的生活作风,有一些风流艳事流传。 文学创作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答庄充书),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他最推崇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而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在献诗启中说:某苦心为诗,未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清代洪亮吉也说他文不同韩、柳,诗不同元、白,复能于四家外诗文皆别成一家(北江诗话)。全祖望甚至称誉他为唐长庆以后第一人(杜牧之论)。 诗歌创作是杜牧最特出的方面,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长篇如郡斋独酌,着重表现诗人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的拯物济世的抱负,直抒胸臆,感激淋漓。感怀诗反映唐王朝安史乱后数十年来藩镇跋扈、边患频仍的动乱历史,画面宏伟,意气纵横,可与其罪言并读(翁方纲石洲诗话)。余如杜秋娘诗、张好好诗同情封建社会里妇女的不幸遭遇;李甘诗赞扬朋友的刚直气节,情事委曲尽致,亦称名篇。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七律早雁用比兴托物的手法,对遭受回纥侵扰而流离失所的北方边塞人民表示怀念,婉曲而有余味。九日齐山登高却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旷达的胸怀,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一些抒情写景的小诗如泊秦淮、山行、江南春绝句等,都能用质朴的口语、简洁的白描,传达出悠远不尽的诗情画意,历来传诵人口。而象赤壁、题商山四皓庙、过华清宫绝句三首之类咏史绝句,则又叙议结合,警拔精悍,往往在人们意想不到的地方自出手眼,读来一新耳目。当然,他也写了一些放浪不羁、流于颓唐轻薄的作品如遣怀、赠别,属于消极的部分。 杜牧的诗歌具有独特风格。刘熙载艺概把他的诗风和李商隐加以比较说:杜樊川诗雄姿英发,李樊南诗深情绵邈。指明了两人的区别。晚唐诗歌的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前人用俊爽二字来概括这一基本风貌(胡应麟诗薮),是比较中肯的。 杜牧的文章在晚唐也自成一家,纵横奥衍,多切经世之务(四库全书总目)。据他的上知己文章启中说,他所写的燕将录、罪言、原十六卫、与刘司徒书、送薛处士序、阿房宫赋等,都是对现实有感而发,具有针砭时事的政治内容,尤其是罪言一篇,为宋祁写新唐书杜牧传全部收录,并得到欧阳修的赞许,认为笔力不可及(费衮梁溪漫志)。另外,杭州新造南亭子记一文还反映了作者进步的辟佛思想。文章语言方面,杜牧坚持使用散体,笔锋犀利,明白晓畅,在晚唐四六骈文风行的情况下,继承了中唐古文运动的传统。他还把散文的笔法、句式引进赋里,写出象阿房宫赋那样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炉的新体散赋,突破六朝、唐初以来赋作日益骈偶化、声律化的趋势,对后来赋体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尊前集中录有题杜牧撰的八六子词,全首长达90字。有人据此认为杜牧是文人中第一个采用民间曲子里的长调作词的人。但据后人考证,其风格不类唐人所作,此事尚无定论。 本集和校注本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杜牧樊川集20卷,其甥裴延翰所编次,共收诗文450篇。后经人增补外集1卷,北宋田概补编别集1卷,共收辑诗歌170余首,附于书末,但其中混入一些他人作品。樊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