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设计指南.doc_第1页
变速器设计指南.doc_第2页
变速器设计指南.doc_第3页
变速器设计指南.doc_第4页
变速器设计指南.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变速器设计标准1.按照QC/T 29063-1992, Q/FT A0252001规定1.1变速器扭矩储备系数: QC/T 29063-1992规定 轻型货车:K2.5;中、重型货车K3.01.2变速器各接合面、前后盖及螺纹连接处和油封均应密封良好,不得有渗、漏油现象。1.3变速器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并应符合本标准要求。1.4变速器换档、选档应灵活可靠,档位应手感清楚无冲击,不允许有挂不上档、脱不开档、跳档及乱档等现象。1.5超速档摘档力的最低限值不应小于100 N,其它档位摘档力的最低限值不应小于50 N。1.6 静扭强度(Q/FT A0252001规定)变速器静扭强度后备系数K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变速器的静扭强度后备系数K项 目经济型汽车、农用运输车皮卡、轻客、高档载货汽车重型载货汽车其它汽车静扭强度后备系数3.02.83.22.81.7油温变速器在使用过程中,齿轮油的最高温度应不大于95 。1.8变速器外表面应清洁、无锈蚀、毛刺、裂纹及其它影响产品性能及使用寿命的缺陷。1.9变速器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并应符合本标准要求。1.10油封刃口、轴承、摩擦副应按设计规定涂润滑脂或润滑液。与总成内腔相通的螺栓、叉轴孔塞片装配时应涂螺纹密封胶。1.11变速器各紧固螺栓、螺母应按设计要求的紧固力矩拧紧,不得有松动、滑扣及漏装现象。变速器的放气螺塞和放油螺塞的位置应合理,工作可靠。1.12变速器外露非加工面应涂以均匀完整的防护漆(铝合金表面除外),外露加工表面应涂防锈油。2设计计算2.1不带副箱和带后副箱的变速器2.1.1.变速器强度:Te:发动机最大输出扭矩为,N.mi:后桥主减速比T:变速器主箱最大允许输入扭矩,N.m 设计要求n1.11.32.1.2变速器负荷 结论:12.2、带前副箱的变速器2.2.1.变速器强度:变速器主箱最大输入扭矩为与发动机最大输出扭矩比值为:变速器I挡副箱速比 设计要求n1.11.3 2.2.2.变速器主箱负荷: 结论:13.变速器副箱速比的选择:(带副箱且副箱速比有可选时):为传动效率,取0.9:后桥最大扭矩,N.m:变速器一档速比i0:变速器副箱速比设计要求130时,变速器副箱速比可选择i0值。4.变速器里程表速比: 仪表接头是按1:624,则:iL =520.786i/Di-后桥主减速器比iL-里程表理论速比D-轮胎使用直径,mmiL1-里程表实际速比规定实际速比与理论速比的差值不应超过4%。n:理论误差实际选用时,里程表速比应比计算值略小一些,设计要求理论误差n4%变速操纵机构标准:1.按照Q-FTB190-2005、GB/T 15705-1995、QC/T 29063-1992规定1.1变速杆手柄在所有工作位置时,应位于转向盘下面和驾驶员座椅右面,不低于座椅表面,在通过R点横向垂直平面之前,如GB/T 15705-1995图3阴影线所示区域。该区域在投影平面上距a点(a点为R点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最大距离600 mm。1.2变速杆和手制动器的手柄在任意位置时,距驾驶室内其他零件或操纵杆的距离50mm。(GB/T 15705-1995、Q/FT B190-2005规定)1.3换档力:QC/T 29063-1992规定,换算到滑轨上的各档位的静态挂档力轻型车400N;中型车500N;重型620N1.4.要求所有的操纵机构都要有足够的刚度,运动件的连接处配合间隙要合理,尽量减小自由间隙,运动件不能出现发卡和干涉现象,确保操纵动作的灵活与准确,并增加变速杆颤动的可行性。特别是变速操纵机构,使用频繁、要求轻便、自由间隙小、不仅要求操纵机构本身刚度好,而且要求用来固定操纵机构的基体件的刚度也要好,这样才能保证在换档操作过程中灵活、准确、手感强。1.5.软轴:应满足图纸要求,软轴芯运动时无卡滞现象。分动器标准:1.按照QC/T 291-1999标准规定1.1分动器总成静扭强度后备系数不小于2.5。1.2静态换档力:轻型越野汽车小于400N;重型越野汽车小于1200N,它们最小换档力大于15N。1.3分动器锁止机构应保证安整车行驶要求挂档,不乱档,分动器总成(不包括换档联杆系统)换档手感应清晰,不允许脱档。1.4温升:平衡油温不超过115C,最高油温不超过135C。平衡油温指汽车满载,分动器注入规定油品、油量、汽车按最高车速连续行驶,分动器油温达到稳定值。最高油温指汽车满载,分动器注入规定油品、油量,汽车在最恶劣条件下行驶时,分动器的短暂油温值。1.5传动效率不小于96.5。1.6当分动器挂入低速档工作时,取输出转矩较大,为避免后桥超载荷,此时前桥必须驱动,分担一部分载荷,因此,分动器保证:非先接上前桥,不得挂入低速档;非先退出低速档,不得摘下前桥。2.设计计算有高低档分动器扭矩的确定:分动器齿轮强度计算扭矩应在比较两种不同载荷状况之后选择确定。1 考虑自变速器传来的最大输入扭矩T1(N.m)式中:发动机最大扭矩,N.m:变速器一档最大传动比;:变速器传动效率,取0.97。2 考虑到保证驱动轮发出最大附着力矩所需要的分动器输入扭矩T2H或T2L:在高档时:(N.m)式中:满载时分配在后桥(或中、后桥)的质量,N; :车轮最大附着系数,取0.8;:车轮滚动半径,m;:后桥主传动比;:分动器高档传动比;:主传动效率,取0.96;:分动器效率,取0.97。在低档时:式中G:满载时整车总质量,N:分动器低档传动比如果T1T2H(或T2L),说明从变速器传来的最大输入扭矩不足以使驱动轮发出最大附着力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