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曹刿论战第2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理清行文思路。2、能分析人物形象。3、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和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4、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学习重点】1、理清行文思路2、分析人物形象【学习难点】1、分析人物形象。2、分析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1分钟)同学们,齐鲁长勺之战,弱小的鲁国却战胜了强大的齐国,其原因是什么,其奥妙何在,史书上又是如何记载这一史实的?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深入研析曹刿论战,从中探究其原因。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1、能理清行文思路。2、能分析人物形象3、体会课文详略得当的叙事特点和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4、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中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大屏幕出示,学生说出)二、合作探究,读研思文(15分钟)(一)议一议,理清思路仔细读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鲁庄公认为战前的准备是什么?曹刿又是如何评价他的准备的?【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小惠未编,民弗从也,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这属也,可以一战】在战争中,曹刿是怎样帮助鲁庄公选择反攻时机的?“公将鼓之”至“遂逐齐师”。或者“彼竭我盈”时进攻,“辙乱旗靡”时追击】鲁国获胜后,“公问其故”,曹刿的解释分几层意思?【两层,第一层:“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即讲在“彼竭我盈”时进行反攻。第二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即讲在“辙乱旗靡”时进行追击】战争过程中,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辙而望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二)辩一辩,赏析人物认真研读全文,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1、注意文中写曹刿的句子,想一想曹刿是一个怎样的人。(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答)曹刿是一个爱国远谋的军事家。从曹刿的请见中可以看出他的爱国热情;从曹刿问战中可以看出他的政治远见;从曹刿参战中可以看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从曹刿论战中可以看出他过人的谋略。2、鲁庄公又是一个怎样的人?鲁庄公是一个“鄙”而不昏庸的国君。其“鄙”表现在战前把战胜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战中,他急于进攻,急于追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战后,他战胜了还不知胜的原因,再次说明了他军事上的无知。但鲁庄公不是一个昏君:从“齐师伐我,公将战”中表现他不畏强敌。从鲁庄公备战见曹刿,允许曹刿问战,参战,表现他广开言路,礼贤下士;从“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中,表现他恪尽职守,取信于民;从鲁庄公作战让曹刿指挥,表现了他知人善用,用人不疑;在作战时机的选择上,两次遭到曹刿否定,鲁庄公毫不介意,表现鲁庄公胸怀宽广,从善如流;从鲁庄公战后问曹刿,不因胜而自喜,表现了他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三)思一思,探究写法1、课文的核心人物是曹刿,作者为什么还要写鲁庄公?写鲁庄公是为了用对比映衬的手法,突出曹刿的“远谋”,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2、综观全文,“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a、为下文写鲁庄公的“鄙”作铺垫 b、衬托曹刿的深谋远虑 “远谋”二字成为全文的文眼、线索3、课题是“曹刿论战”,请问:本文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这是一篇记叙文,全文以“论”为中心。第一段记叙战前政治准备,第二段记叙战斗经过;第三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3、本文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本文紧扣“论战”来写,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述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言论,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和以逸待劳、知己知彼的战略战术。对于无助表现“论战”的事,如战争的起因、战斗的状况、战后的处理等,略写或不写。这样安排,叙事清楚,详略得当,有力地突出了中心。三、互动展示,生成提升(10分钟) 抽组在全班展示交流前面合作探究,读研思文环节的成果,教师及时点拨总结。四、引领感悟,拓展延伸(12分钟)(四)说一说,明白原因长勺之战,鲁国能以弱胜强的原因有哪些?战前准备充分,政治上取信于民;选择有利作战的长勺之地;军事上以逸待劳,把握时机、后发制人;总之,鲁国取胜的原因,在于天时、地利、人和,最主要的是人和。(五)悟一悟,内化心得1、学习了本文,你对文中的两个人物是如何评价的?请以“我喜欢曹刿_,因为_”,“我喜欢(不喜欢)鲁庄公_,因为_”写话。示例1:【我喜欢曹刿“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的主人翁意识,因为他不认为战争只是“肉食者”的事,而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示例2:我喜欢鲁庄公能知人善用,因为他能大胆任用人才。2、“读人省身”“读史明智”,品评曹刿、鲁庄公后,你读课文又有些什么心得呢?请以“读曹刿论战一文,我懂得了_”说话。示例:我读曹刿论战一文,我懂得了爱国的责任感、毛遂自荐的勇气、镇定自信的风度、稳重细心的作风是一个现代人不可缺少的重要品质。】五、练习反馈,巩固深化( 7分钟)(六)做一做,演练真题2013年广元市中考真题读曹刿论战一文,快速完成下列各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又何间焉 间:参与 B小大之狱 狱:监狱C公将鼓之 鼓:击鼓进军 D牺牲玉帛 牺牲:祭祀用的牲畜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何以战必以分人 B其乡人曰公问其故C战于长勺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D肉食者谋之公与之乘3.下列对原文有关方面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文略写齐鲁两军正面交战的情景,详写曹刿与庄公的对话,突出了曹刿对有关战争问题的卓越见解,读者从中可以看见庄公之“鄙”和曹刿的“远谋”。B庄公之“鄙”表现在:给贵族施“小惠”,未遍及百姓,其一“鄙”;对神灵守“小信”,难以使神灵信服,不能做到神灵保佑,其二“鄙”;不察敌情,不识战机,“将鼓”“将驰”,急躁冒进,其三“鄙”;“既克”,而不知“其故”,其四“鄙”。C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使庄公认识到取信于民是进行战争的基础,“远谋”一;两个“未可”,两个“可矣”,临阵从容,胸有成竹,明察敌情,把握战机,“远谋”二;深谙“勇气”于决战之理,洞察“彼竭我盈”之道,“远谋”三;预防大国设伏,一切行动从实际情况出发,“远谋”四。D鲁国能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全靠曹刿远大的政治思想和卓越的军事才能;相比之下,鲁庄公则显得平庸无能,毫毛闪光之处。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译句: (2)既克,公问其故。译句: 六、课外作业,练习强化(一)课内阅读语段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1 、本段正面写战争的有三句话,“(1) 战于长勺”点明战争地点,“(2)齐师败绩”简述胜负迹象,“(3)遂逐齐师”交待大获全胜的结果。2、本段叙述重点放在曹刿和庄公指挥战斗的情景上,对二人的描写运用(4)对比手法,“将鼓”“将驰”和前文的(5)将战相照应,表现庄公的(6) 急躁冒进,反衬曹刿的(7) 机敏持重,深谋远虑,“未可”“可矣”则表现了曹刿的(8) 胸有成竹和从容不迫,而以“(9)齐师败绩”“(10)遂逐齐师”的结局,证明曹刿指挥的正确。3、曹刿的高超指挥才能体现在(11)适时出击(12)适时反击(二)课外阅读语段。子鱼论战冬,十一月,已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今河南柘城西)。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阵)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擒)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受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提示:宋襄公不顾本身国力疲弱,妄想当诸侯的霸主,企图复兴其祖先殷王的事业。在泓水与楚国决战时,他又想以“仁义”笼络人心,盲目地提出了一些迂腐的主张,拒不接受子鱼切合实际的见解,结果遭到惨败。1.选出对“不鼓不成列”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c )A、不擂鼓士兵不能列队 B、不摆成阵式的不要击鼓C、不击鼓攻击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产550台血液成分分离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类脑神经形态CPU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一检)泉州市2026届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一)语文试卷(含标准答案)
- 新房装修合同
- 防暴警察原理知识培训总结
- 网购服务协议范本
- 浙江省湖州2025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数学试题附答案
- 云平台协同管理-洞察及研究
- 园区工厂建设工程承包合同2篇
- 公司工业借款担保合同书3篇
- 米糠油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DB31T 1235-2020 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要求
- 《汽车构造基础知识》课件
- QGDW12497-2025架空输电线路装配式基础设计规范
- 《人工智能通识基础(慕课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 前列腺增生科普知识
- 中建八局三亚喜来登主体施工组织设计鲁班奖(157P)
- 2025毕节辅警考试题库
- 5G-Advanced通感融合网络架构研究报告(第二版)
- 采血后预防淤青的按压方式
- 《解剖学》课程标准(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