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夹江二小教案 小学语文第 二 册课题5.小公鸡和小鸭子共 2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2学会7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难点1读懂句子,理解词语。2识字,写字。教学准备图片,生字卡片,小黑板,田字格黑板,词语卡片。师生活动预设修改意见与反思第一课时一、读题、解题。请一位同学读课题。板书:小公鸡和小鸭子(1)从课题上看,这课书讲的谁和谁的事?(小公鸡和小鸭子)(2)“和”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表示事情发生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之 间,小公鸡怎样对待小鸭子,小鸭子又怎样对待小公鸡)二、初读课文,看图,了解大意,读准字音,能读成句。(读2遍课文)1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几幅图?(4个自然段,2幅图)师述:同学们结合看图,一段一段地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出示生字卡片,读准生字的音。三、结合看图,分段阅读。1读第1自然段。这段讲什么?(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2读第2自然段,看第一幅图。(1)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问题:(小黑板)他们来到什么地方?他们一块做什么?怎么样?谁帮助谁干什么? (2)看看图上画的小公鸡和小鸭子,她们长得什么地方不同?(嘴:小公鸡尖嘴,小鸭子扁嘴。脚:小公鸡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间有蹼相连)(3)这段讲了什么事?(小公鸡帮助小鸭子捉虫吃)(4)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小虫?(小鸭子的嘴是扁扁的,脚有蹼连着不容易捉到小虫)3读第3自然段,(自读2遍) 。(1)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问题:(小黑板)他们来到什么地方?小鸭子为小公鸡做什么了?他说了几句话,什么意思?小公鸡怎样做?(2)读读小鸭子讲的话,说说他说的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小鸭子要到河里去为小公鸡捉鱼吃,他不让小公鸡下水)(3)小公鸡为什么捉不到鱼?(小公鸡的爪子是细尖的,无法用来拨水,所以小公鸡不会游泳,也就捉不到小鱼)(4)小鸭子为什么能捉到小鱼?(小鸭子会游泳)4读第4自然段,(读2遍)观察第二幅图。指名读,大家思考问题: 小公鸡不听小鸭子劝告也下水了,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小鸭子怎样做的?从哪些词语看出小鸭子奋力抢救小公鸡?(忽然听见、飞快、背上) 讲讲这几个词语怎样表现出小鸭子是奋力抢救小公鸡的? 指名读,大家思考,小公鸡说了些什么,表示什么意思?(A感谢小鸭子;B承认错误)5总结全文。(1)朗读课文。请两位同学分别读小公鸡和小鸭子说的话,大家齐读叙述部分。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图画中的意思读出来。(2)根据板书说说小公鸡和小鸭子是怎么互相帮助的?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朗读课文,分组分段读。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二、学会6个生字。1他,t,拼读音节,读词语:他们。(1)识记字形,自学后讨论发言。(2)指导书写。看准位置:左边亻,右边也教师写范字,学生仿写字头。2河,h,拼读音节,读词语:河水。(1)识记字形,自学讨论发言。(河,左右结构,用部件组合法记字形,左边三点水,右边“灯”字去掉火字旁,在横下加个“口”字,(可),组成“河”。一共8笔。河水的“河”)(2)指导书写。整体位置,左窄右宽。部件位置:三点水,第一笔靠右,二、三笔对齐,“口”压竖中线上下压横中线。教师示范,学生仿写,重点指导三点水的写法。3.哥,g,拼读音节,读词语:哥哥。(1)识记字形:自学,同桌互相讨论。(用熟字去偏旁,改笔画方法记字形,去掉“河”字三点水,把竖钩改成竖,是“哥”字的上半部,下半部去掉三点水)(2)指导书写。上下各一半,第六笔大横压横中线。上下两个“口”字右边压竖中线。教师范写,学生仿写字头。4.再学习“说、也、地、听。三、巩固练习。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抄写词语。虫子正在哥哥河边后面 草地板书设计 5小公鸡和小鸭子 会捉虫 小 公 鸡 不会游 互 相 给虫子 帮 救上岸 助 不会捉 小 鸭 子 会游水本文成功之处:1. 教态是值得肯定的,提问题、和学生互动、与学生对话,等等,都很自然,笑容可掬。学生也表现出了真感情。2. 预先设计的几个问题引导,也很成功。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小虫?小鸭子是如何救小公鸡的?学生学得也很快乐。3.课堂气氛很活跃,我采取了开头和结尾都动起来的形式。不足之处:1. 教学设计备好了,但是自己却不熟悉,到了课堂上更多的是临场反应。2.本课遗憾的是,学生思维还是没有打开,没有我想象中的活跃。平时上课过于依赖教材,导致学生思维呆板。课题6.树和喜鹊共 2 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2、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重难点会写6个生字;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课件师生活动预设修改意见与反思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都有朋友吗?,设想一下,如果没有朋友会怎样呢?学生自由发言2、引出课题,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3.齐读课题。4.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5.导入:让我们看看树和喜鹊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一)师范读课文,生听准字音(二)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拼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2.把生词读给同桌听一听,看谁读得好。3.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利。4.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5.学生自主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老师适时给予引导、点拨。三、熟读课文,感知理解1.开火车读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指一名学生发言,其他同学给予补充。3.老师板书“孤单”、“快乐”。(1)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什么是“孤单”?(2)为什么“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生自由发言,师指导朗读第一、第二自然段。(3)为什么后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学生畅所欲言,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邻居”或“朋友”,感受邻居与朋友的重要性,并指导朗读第三至第五自然段。4.课件出示:“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读句子,你发现了什么?用上“也”说话。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质疑课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倾听。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自读自学的空间。此环节重在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在训练语言的同时,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陶冶情操。重视语文基本功的训练,锻炼遣词造句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二课时一、课文回顾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2.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二、练写生字1.课件出示要写的生字,读一读。2.仔细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认识新笔画“横折弯钩”。(1)老师范写,学生观察笔顺。(2)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3.口头给生字组词。4.学生练写生字。指导书写时,教师要强调书写的注意点和书写的姿势。5.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价写字情况。三、课外拓展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2.把自己与小伙伴的故事用拼音写在小本子上,读给大家听。设计意图:指导学生书写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小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训练“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功,提高语文课堂的综合效益。板书设计:6、树和喜鹊孤单没有朋友快乐有了朋友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小鸟和小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孩子们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在理解课文时我尊重学生独特的心理感受,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谈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让学生更进一步感受到没有伙伴和朋友的生活才会孤独。理解“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句话,很自然的也就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教育学生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我们的生活才会很快乐。课题7怎么都快乐共 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怎、独、跳、绳、讲、羽、球、戏、排、篮、连、运”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玩、很、当、音、讲、行、许”等七个生字。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快乐的含义:独处一人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学会为别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游戏快乐,学习也快乐。重难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快乐的含义。教学准备生词卡片、课件师生活动预设修改意见与反思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师:上课前,同学们玩了什么?几个人玩的?你觉得这个课间过得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么都快乐一篇新文章。(板书课题:怎么都快乐)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怎样才快乐?怎么能都快乐?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怎、独、跳、绳、讲、羽、球、戏、排、篮、连、运”指名读。(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2、写字。(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玩、很、当、音、讲、行、许”,指名认读、领读。(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四、课堂总结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快乐的含义:独处一人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学会为别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游戏快乐,学习也快乐。课前准备:生字,课件。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 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2、 听写生字。3、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名分段朗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和。1、教师范读。学生可以轻声跟读。2、数一数这篇课文有几段话,用手势告诉大家。(四段)3、课文读给同桌听,说一说你觉得怎样最快乐?三、深入理解课文详情。1、分小组朗读课文,想一想:比较一下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许多人的快乐?读后,小组汇报交流。2、小组汇报:一个人,挺快乐;你做哪些游戏是很快乐?(折纸船、跳绳、画画)你一个人在家时干什么?(看电视、看书、玩玩具、打扫卫生)怎样才能读出你快乐的心情?练习读;指名读;集体评议。两个人,真快乐;三个人,很快乐;许多人,更快乐。为什么大家一起玩时最快乐?(人多可以做更多的游戏)谁来读读课文最后一句话,把你此时此刻的心情表达出来。齐读第四段。3、原来快乐就在我们身边,你有什么新玩法?如:我和( )一起玩挺快乐,我喜欢和( )一起玩最快乐。4、练习表演读:一人读第一段,由他邀请同伴一起读第二段,由此顺延,最后全班一起读第四段。四、总结全文。这节课大家的心情真快乐,做游戏、读诗歌。老师也写诗了,送给你们!孩子们起立,快乐地拍起手来,聆听这首关于学习的小诗。一个人学习,挺快乐,静静思考有收获。两个人学习,真快乐,互相帮助你和我。三个人学习,很快乐,互相启发点子多。许多人学习,更快乐,读出美妙的诗歌。我们一个人相处是快乐,但与人相处、交往会更快乐。板书设计:怎么都快乐一个人,挺快乐折纸船踢毽子听广播两个人,真快乐下象棋打乒乓讲故事游戏快乐怎么都快乐 三个人,很快乐跳皮筋掰手腕过家家学唱歌学习也快乐许多人,更快乐丢手绢赛拔河课后反思:怎么都快乐是以快乐为主题的一篇儿童诗歌,整篇文章充满着童真童趣,是一篇让孩子很喜欢的儿童诗歌。在备课时我发现了这首诗歌的生字词大多是以“动词+名词”的形式出现,例如:“折纸船”“丢手绢”“踢毽子”等,而动词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词,因为每次教学动词的时候我都会叫他们加上动作做一做以加深孩子们对词语的印象,而这首诗歌如果解决了这些形式的词语就基本上能读通读顺课文了,所以第一课时我就反复地让孩子们读这些词语再加上动作,自己再出一些同种类型的词式给他们训练,举一反三,很快地他们不仅记熟了而且也理解了意思,这时候再来读通读顺诗歌,基本上都过关了。而且也在无意中让他们体会到了快乐,一举两得。这让我明白了,有些课文你只要找准了一些关键词句,那么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课题语文园地三共 1 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音序查字典的方法。2.能力目标:知识积累古诗并背诵。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重难点学会音序查字典的方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师生活动预设修改意见与反思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音序查字典的方法。2培养学生独立解决生字难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自己查过字典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查字典。二、查字典。1、“厨”字是什么意思?让我们借助拼音查字典了解其含义。2、谁能说说该如何查字典啊?(学生自由回答)3、教师总结,学生一起完成。A从“汉语拼音音节索引”里找到大写字母C。B找到音节“chu”,在正文第46页。C翻到正文第46页,找到chu,接下来就可以查到“厨”字了。4、让我们齐读并背诵“音序查字法口诀”。5、完成课本第40页的练习。三、课堂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并背诵古诗。2、积累知识,培养课外阅读兴趣。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二、 复习导入。4、 音序查字法的步骤是什么?(学生回答)2、集体背诵音序查字法口诀。二、日积月累。1、学生自由读古诗。2、教师简介作者李白。3、请学生试说赠汪伦的意思。(教师指导)4、集体齐读,学生背诵。三、布置作业。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胖乎乎的小手。 说一说你胖乎乎的小手都为家人做过什么?四、课堂总结。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课题8 静夜思共 1 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3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重难点1、认读生字,写生字。2、朗读、背诵古诗3、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4、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教学准备PPT课件,生字卡片师生活动预设修改意见与反思一、猜谜语导入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则: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谜底:月亮) 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2.板书课题,(教师板书,学生齐书空)认读生字“静”“夜”3.有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啊?(李白)哪位同学对诗人有所了解?学生自由回答。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自主练读课文,并用“”划出不认识的字。2四人小组内学习:说一说有哪几个字是自己认识的,不认识的的字借助拼音自学,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互教互学。3指名学生一行一行读课文。注意正音,指导读好 “ 床、 光、望、乡”的后鼻音。4同桌互相读一读,争取人人把课文读准、读顺。三、创设情境,复现生字1.现在月亮姐姐要考考小朋友,把生字藏在星星里,你还认识它们吗?2出示:“光 、床 、望、乡 ” 4张生字卡片,开火车同桌齐读后鼻音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教学新偏旁“攵”“心”。4这些字都会读了,古诗是不是也能读正确呢?(1)指名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听,准备给同学正音。(2)齐读,读后正音。四、创设情景,感受诗意。1(课件出示插图,配上马思聪的静夜思乐曲)谈话:小朋友,现在请你静静地欣赏这幅图,看看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在窗前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窗又洒落在床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可是,今夜,诗人已远离家乡,他没有电话可以跟亲人朋友聊天,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更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让他快点回家,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们团圆。于是他写下了这千百年来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著名诗篇静夜思 2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李白的心里一定非常(生说:难过、伤心、悲哀)3教师范读,学生看着画面,想着教师刚才的讲解感受诗中之情。4小朋友,此时的你们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 5播放课文朗读视频,朗读表演: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五、写字练习,学写7个生字(一)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的笔顺及占格。1.你发现了什么?2.你认为哪几笔该给大家提个醒的?(二)学生独立描红、临写。注意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背景音乐播放)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六、拓展活动1.欣赏学唱静夜思歌曲,让孩子们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的学习。2.回家和家长一起找找李白写的另外的诗句,读一读,背一背。板书设计 静 夜 思 李白 床前 明月 光, 疑是 地上 霜。 举头 望 明月, 低头 思 故乡。有趣的谜语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环节识字教学中,因为对孩子们的充分信任,放手让孩子们自己识字,互帮互学,但是,大部分学生凭借对诗歌早已耳熟能详的自信,没有认真学习生字,以至于第三环节复现生字时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这个失误让我明白了,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应该充分了解学情,才能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另外这堂课的纪律不是很好,坐在前面的大部分孩子都能跟着老师一起学习,但是后排的一些男孩子就有些管不住自己。怎样掌控好低年级课堂纪律,让孩子们动而不乱,活而有序呢?我想这还有待自己通过不断的学习,获取更多的教学机智和更好的教学设计。这节课,我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读书、学习这一教学理念。在新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明显增强。教学第四环节设计比较合适。这首诗很短,含义又及深,很难让一年级的学生全面理解,怎样深入感知课文中的情感?我没有用分析的办法逐字逐句地讲解,而是利用诗意的画面和故事,用播放音乐和观看朗读视频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这样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别是农村里百分之九十多的留守儿童感受得会更深。当问及“小朋友,此时的你们看到这一轮明月想到了什么呢?”孩子们都纷纷回答,在创造性想像中,学生们更真切地领会了诗的灵魂,并与诗人在富有创造性的诗意情境中相会、相融了,他们的心灵也和诗人的心灵变得一样诗意。他们在这在浓浓的诗意中感悟、体验着、想像着、创造着、发展着。最后一个环节欣赏学唱静夜思这首儿歌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都大声地深情地歌唱着,我相信每一个学生今后都会用一生的时间去品读这首诗。尽管教学是个不完美的艺术,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深入研读教材,就可以把缺陷减少一点,再减少一点。把文本与孩子的生活拉近,孩子就会喜欢,就会爱上语文。课题9夜色共 2 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综合的识字方法,认识12个生字,写好7个生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感受童年的纯真和无知,体会成长的快乐重难点1.7个生字词,渗透性识字。2.讲读法、情境法、表演法教学准备课件、挂图师生活动预设修改意见与反思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再学之前让我们一起唱一首既熟悉又好听的歌曲小星星好吗?教师和学生一起表演一起唱。2、师:你们喜欢这首歌吗?谁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老师想知道你们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今天还有一位小朋友也想和我们一起谈谈自己眼中的夜色。你们想不想知道他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它。板书课题:夜色 二、认识生字,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2、找出生字,读一读,认一认。3、出示词语。胆子 勇敢 原来 从此 睡觉 散步4、分段指名读课文。 三、认识偏旁,书写生字。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认读。2、分类识记,指导书写。(1)独体字:再(2)左右结构:晚 外(3)上下结构:笑 爸 色 看3、学生书空。4、教师板演示范。5、学生仿写,教师巡视指导。四、总结。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有感情朗读全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分组开火车读课文。2、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全文。3、识记生字,积累词汇。4、抽读本课生字卡片。5、开火车进行扩词。6、反馈识字情况,交流识记方法。7、出示词语花篮(1)指名读,齐读。(2)你还喜欢课文里的哪些词语,说一说,再抄到“花篮”中。(3)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二、理解课文。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主要讲一个小男孩开始很胆小,后来变勇敢了!2、自由读课文。3、 学习第一节。 (1)边读边想“我”为什么会“心乱跳”呢?(板书:怕黑)这时“我”心里都想了什么?指导朗读,读出害怕的语气。 (2)思考:你认为课文中的小朋友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 (3)指导朗读。指名读 ,评议。 4、学习第二节 (1)自由读第二节,想想“偏要”是什么意思?谁能用“偏要”说一句话,指名说。(2)我和爸爸一起出去散步,“我”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汇报。 (板书:不怕)教师抓住“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进行体会。 (3)指导朗读,要读出惊讶而又欣喜的语气。指名读,评议。 (4)师:小朋友在和爸爸散步时还可能看到什么美景?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5)教师小结:在夜晚也能看见美丽的景色,引导学生想象意境。这是一幅多么静谧、安详的图画啊!小鸟在洁白柔和的月光下静静地睡着了,好象还做了个美梦呢!板书设计:9.夜色从前:胆子小出去散步后:很勇敢本篇课文是一首短小易懂的诗歌,回顾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符合低学级学生的特点,完成了教学目标,环节很清晰,虽然是从未见过的学生,但配合的还不错,课堂氛围也很热烈,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注意力集中,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对我来说最大的一个进步是平和的心态,讲课的过程中没感觉到紧张。本节课在识字层次的问题上还有待推敲,以后要多看这方面的书籍与资料,深入的学习一下。另外对一些有特点的句子应该尝试着引导学生品味一下,不做繁琐分析,只做简单的引导,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课题10端午粽共 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午、节、叶、米、真、分、豆”等七个生字。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3.情感目标: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重难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教学准备师生活动预设修改意见与反思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认识“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13个生字,学会“午、节、叶、米、真、分、豆”7个生字。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师: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生:端午节。师:端午节都做什么?生:吃粽子,赛龙舟。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端午粽这篇新文章。(板书课题:端午粽)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小朋友们,我们先听一首儿歌后,听老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文章讲了什么事情?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指名读。(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2、写字。(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午、节、叶、米、真、分、豆”,指名认读、领读。(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四、课堂总结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三、 谈话导入。师:同学们,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那粽子如何包啊?需要我们提前准备什么材料啊?(学生自由回答)师:下面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这篇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和。1、教师范读。学生可以轻声跟读。2、学生分小组读。3、读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什么?小组之间互相说说,教师抽查一个小组汇报。三、深入理解课文。1、文章有几个自然段?(四个自然段)2、师:读文章第二段,说一说包粽子前要准备什么材料?生:箬竹叶、糯米、红枣、线。3、师:同学们,平时吃过什么馅的粽子啊?生:红枣、蜜枣、豆沙师:那外婆给“我们”煮的什么馅的粽子啊?生:红枣、红豆、鲜肉。4、师:同学们,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生: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师:谁能给大家讲讲屈原的故事?(学生可以试讲,教师补充)屈原的故事屈原,名平,战国时代楚国人,他是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早先很受楚王的器重,但他革新政治,推行强国的主张,遭到了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地在楚怀王面前讲屈原的坏话。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的八座城池。看,这里就是秦国,这里是楚国。秦国攻占了楚国的八座城池后,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他知道秦国的议和是假的,是骗人的。秦国要灭掉楚国才是真的。屈原冒死进谏,叫楚怀王不要去议和。你们看,这是屈原,这是楚怀王。可是楚怀王不但不听屈原的劝告,反而将屈原赶出了楚国的都城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大家再猜猜会是什么结果呢?对,楚怀王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了。他悔恨交加,忧郁成病,三年后就客死在秦国了。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了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被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他所有的救国救民的理想都破灭了,富国强民更是不可能了,屈原仰天长叹一声,抱着大石头投入了滚滚的汩罗江。师:同学们,听了故事以后,你能说说屈原是个怎样的人吗?生:屈原是个忧国忧民的人,爱国的诗人,和祖国共存亡的人。师:屈原投江以后,老百姓又是怎么做的呢?生: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四、课外拓展。师:同学们,人们为了纪念屈原,除了吃棕子还干什么?生:赛龙舟、挂香包等。师:为什么吃粽子?为什么赛龙舟?(学生可能不知或不完整)师:因为人们为了防止鱼虾伤害屈原的尸体,就用粽叶包上糯米投入江中。后来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因为人们为了防止水怪伤害屈原,就把小船装扮成龙的形象,水怪以为是龙王来了,就会被吓跑。这就形成了赛龙舟。五、总结全文。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如:饮雄黄酒、游百病、悬钟馗像等。中国传统的端午节,给我们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我们要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板书设计:10 端午粽 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 爱国之情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由于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连,所以在课前我就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端午节和屈原的材料,在课堂上交流、反馈,加深本文了解,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同时,在教学时我始终以读为主,让学生从带着问题读到读通、读顺,让学生充分朗读,静心品味,感受到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让他们屈原的一腔爱国热情和人们对屈原的思念和尊敬。但是,由于实际情况不能现场让学生学习包粽子,成为了本课最大的遗憾。课题11彩虹共 2 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着、那、到、高、兴、千、成”等七个生字。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3.情感目标:通过本文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让我们学会关心父母、关心家人。重难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文章的学习中教育学生做一个关心父母、关心家人的孩子教学准备生词卡片、课件。师生活动预设修改意见与反思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认识“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12个生字,学会“着、那、到、高、兴、千、成”7个生字。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师:(出示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生:彩虹。师:彩虹有什么颜色?生:赤橙黄绿青蓝紫。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彩虹这篇新文章。(板书课题:彩虹)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课文讲了几件事情?师:谁来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件事情?生:三件事情:一是我在彩虹桥上洒水为爸爸浇山上的田地;二是在彩虹桥上拿镜子照妈妈梳头;三是在彩虹桥上荡秋千让哥哥高兴。(教师引导)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虹、座、提、浇、洒、挑、兴、拿、镜、照、千、裙”指名读。(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2、写字。(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那、着、到、高、兴、千、成”,指名认读、领读。(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四、课堂总结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通过本文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让我们学会关心父母、关心家人。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四、 复习导入。5、 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6、 听写生字。7、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名分段朗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和。1、学生分小组读,给生字正音。2、文章有几个自然段?(四个)3、课文读给同桌听,想一想,天上真的有一座美丽的桥吗?三、课文详解。1、分小组朗读课文,想一想:天上美丽的桥是什么?读后,小组汇报交流。生:天上美丽的桥是雨后的彩虹。师:文中的我把彩虹说成美丽的桥,说明了什么?生:说明我爱想象、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8课 变脸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美术苏少版五年级上册-苏少版
- 第七单元 快乐生活 悦享生命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地方、校本课程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
- 3.1铁盐和亚铁盐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办公设备耗材合同(标准版)
- 办公区共用合同(标准版)
- 2.1.1单项式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高中语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 言情小说出版协议4篇
- 2025年保安员保安服务考核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校园绿化景观设计与环保技术创新实施合同
- 无人机打药合同协议书
- 餐饮公司中标协议书
- 乡村振兴文化旅游发展规划
- 《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评估》课件
- 光伏支架生产工艺流程
- 钢结构雨棚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 《旅游学概论》课件-《旅游学概论》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 电力隐患培训课件
- 女性私密项目培训
- 2025年《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级)》考前几页纸
- 北京高考英语一轮专项复习:词汇-高频短语(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