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武鸣罗波高级中学2014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关系,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和概念及其意义。2.会用多种方法解决化学反应中化学变化的速率和限度、能量的转化的化学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学习,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2.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教学重点: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知识信息进行加工。教学难点: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能力。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仪教学过程复习课的导入我们师生一起学习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知识,现在大家从化学能、化学反应与电能、热能、其他形式的能,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方面进行本章回顾总结吧。一、化学能与热能1、化学反应的实质: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2、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引起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微观: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吸收能量; 化学键的形成放出能量。反应物 生成物化学反应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 (吸收总能量e1)(放出总能量e2)当e1 e2 , 反应吸收能量当e1 e2 , 反应放出能量(2)宏观: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间的能量差。ea eb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反应放出能量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反应吸收能量3、一种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能量,能量是守恒的,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吸热或放热。实验2-12al+6hcl=2alcl3+3h2放出热量实验2-2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吸收热量实验2-3盐酸与naoh溶液作用中和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5、常见的放热反应:(化学上把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叫放热反应) (1)所有的燃烧反应 (2)酸碱中和反应 (3)大多数的化合反应 (4)金属与酸的反应 6、常见的吸热反应:(化学上把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吸热反应) (1)晶体ba(oh)28h2o+nh4cl 的反应 ba(oh)2 8h2o +2nh4cl = bacl2+2nh3+10h2o (2)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3)以h2、co、c为还原剂的反应二、化学能与电能火力发电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呢?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锌铜原电池装置:原理分析原电池形成条件:两极一液一连线(闭合线路) 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其中一种为能导电的非金属,如“碳棒”)作电极。 其中较活泼金属为负极。较不活泼金属(或非金属)为正极(正极一般不参与电极反应,只起导电作用)。 电解质溶液 形成闭合电路 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原理的应用:制作化学电源:各种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例如:实验室制h2时,由于锌太纯,反应一般较慢,可加入少量cuso4以加快反应速率。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揭示钢铁腐蚀的原因及防止钢铁的腐蚀。 因为钢铁中含有碳,可与fe组成原电池,发生原电池反应而使钢铁遭到腐蚀。判断原电池正、负极的方法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一般是活泼的金属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电流是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流动方向是由负极流向正极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变化来判断:失电子的反应氧化反应负极得电子的反应还原反应正极三、化学反应速率1、概念: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2、数学表达式为:浓度常用mol.l-1,时间常用s,min。3 、单位:mol/(lmin)或mol/(ls)4 、是平均速率,不是瞬时速率。5 、对某一反应而言:(a)(b)(c)(d) =m:n:p:q6.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内因(决定作用):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外因(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固体的表面积、反应物的状态等温度:温度升高,(正、逆)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催化剂:催化剂能改变(正、逆)化学反应速率。 浓度: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压强: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 增大压强,可以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固体的表面积:增大固体的接触面积,能增大反应速率。反应物的状态:液态或气态比固态反应速率快。四、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平衡状态1 、可逆反应是指在同一条件,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同时进行的反应。正向反应:反应物生成物逆向反应:生成物反应物2、概念: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化学平衡的标志: 正逆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3、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等、动、定、变。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等:(正)(逆) (是化学平衡状 态的本质)。动:动态平衡,正、逆反应还在不断进 行,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零。定: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的外观特征)。变:当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条件改变,平衡就会发生移动。4、任何化学反应的进程都有一定的限度 ,只是不同反应的限度不同。5、有些反应的可逆性很小,如ag+cl- = agcl,一般可视为不可逆反应。6、化学反应的限度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即化学平衡的移动问题)任何可逆反应在给定条件下的进程都有一定的限度,只是不同反应的限度不同。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亦即改变该反应的化学平衡状态。化学能与热能1(2009上海高考)下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合,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a硝酸铵b生石灰c氯化镁 d食盐 解析: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生石灰与水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 mgcl2、nacl溶于水时,则无明显热量变化。 答案:b2(2012全国高考改编)反应ab = c(放热)分两步进行:ab = x(吸热),x=c(放热)。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解析:步骤中吸收热量,则x具有的能量高于a和b具有的能量;步骤中放出热量,则x具有的能量高于c具有的能量。答案:d化学能与电能1(2012全国高考)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流向;相连时,为正极;相连时,有气泡逸出;相连时,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b c d解析:一般来说,原电池中,负极材料的活泼性强于正极材料。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流向,则为负极,为正极;相连时,为正极,则为负极;相连时,有气泡逸出,则为正极,为负极;相连时,的质量减少,则为负极,为正极,从而可知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关系为。答案:b2(2011福建高考)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以lioh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b放电时正极上有氢气生成c放电时oh向正极移动d总反应为:2li2ho=2liohh解析:原电池放电时oh向负极移动,c项错误。由此电池的名称锂水电池可推测其总反应为2li2ho=2liohh,据此可再写出其电极反应式:(负极)2li2e=2li,(正极)2ho2e=2ohh,综上,a、b、d项均正确。答案:c4(2011广东高考改编) 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所示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 cu2e= cu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均从蓝 色逐渐变成浅绿色d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铁片作正极解析:a、b不连接,未形成原电池,cu与fe在接触面上直接反应,a项正确;a、b用导线连接,铜片作正极,cu在该电极上得电子,铁片作负极,b项正确,d项错误;a、b连接与否,溶液中的cu均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u,fe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故溶液均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c项正确。答案:d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1(2010海南高考)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av(w)3v(z)b2v(x)3v(z)c2v(x)v(y) d3v(w)2v(x)解析:由化学反应速率的意义可知,同一反应在同一时刻用不同物质表示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c项正确。答案:c2(2010福建高考)化合物bilirubin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计算反应48 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 min时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a2.5 mollmin和2.0 mollb2.5 mollmin和2.5 mollc3.0 mollmin和3.0 molld5.0 mollmin和3.0 moll解析:48 min间化合物bilirubin的浓度变化为c10 moll1,则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工智能工程师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儿童心理学基础培养健康快乐的孩子
- 公司规章制度培训与宣贯技巧
- 亲子教育方法与技巧
- 兵团总部面试中的着装与礼仪指南
- 人力资源专员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方案
- PMP项目管理专业认证备考资料
- 乐清国企团队沟通与合作能力培训
- 信息技术培训掌握数字化时代技能的重要性及途径
- 个人水泥供货合同范本
- 2025年房屋租赁收益分成合同协议
- GB/T 5296.5-2025消费品使用说明第5部分:玩具
- 空调清洗维保合同范本
- 2026年米、面制品及食用油批发市场调研报告
- GB/T 7631.7-2025润滑剂、工业用油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7部分:C组(齿轮)
- 2024年秋新人教PEP版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课件 Unit 5 Part A 第2课时
- 气管导管气囊压力的监测
- YY/T 0031-2008输液、输血用硅橡胶管路及弹性件
- YC/T 280-2008烟草工业企业能源消耗
- GB/T 3836.1-202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 GB/T 23341.1-2018涡轮增压器第1部分:一般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