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U RNAL O F OCEAN U N IV ERSI T Y O F CHINA ( Social Sciences Editio n)2004 年第 3 期NO. 3 . 2004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周边大陆架的划界方法与问题傅成(厦门大学 法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05)摘 要 :中国在黄海大陆架上覆水体的水深很浅 ,没有任何天然分界线 。基本上 ,可以期待运用一份衡平考量因素 (equitable co nsideratio ns) 的清单 ,逐项按照科学证据 ,加以考虑 ,完成最终的衡平划界安排 。在东中国海地区 ,冲绳海槽既深且长 ,而且还在扩张之中 ,已经将东海大陆架明显区分成了两个部分 。琉球大陆架位在海槽东边 。 日本为了在东海大陆架上取得较有利的地位 ,始终坚持对钓鱼台列屿享有主权 ,这是违背历史证据的说法 。在南 中国海地区 ,国际社会对于相关问题始终有着若干误会 。中国在南海 U 形线内的水域享有历史性权利 ; 其他一些国家也有其历史性水域 。除非正视国际法 、否认领土主权的时效取得 、将南海分为三个层级来看待 ,否则衡平划界将很难完成 。关键词 :大陆架 ;海域划界 ;衡平划界 ;黄海 ;东中国海 ;南中国海中图分类号 :D F9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335 X (2004) 0320005208前 言中国是一个海洋地理相对不利的国家 。她的大 陆架面积有限 ,并且全都和邻邦日本 、韩国 、朝鲜 、越 南 、菲律宾 、印尼 、文莱及马来西亚的大陆架相连接 。 更由于 200 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出现 ,因此 ,从现实的观点来看 ,一旦这些大陆架的划界安排成功 ,所 划定的界限应该不止是大陆架的界限 ,也应该是专 属经济区重叠海域的界限 。因此 ,本文的意义仅在 于从大陆架的观点 ,来看中国周边的海域划界问题 。 所实际上的划界工作 ,必然是同时结合大陆架与专属经济区的划界工作 ,同时进行的 。 中国在黄海的大陆架不但狭窄而且水深很浅 。在这里没有“外大陆架”,也就是没有超出领海基线200 海里以外的大陆架的部分 。黄海水域中只有少 数几个地点的水深达到 100 米 ,而且这些较深的地点都在靠近朝鲜半岛的附近 。在黄海周边的中国 、 朝鲜和韩国之间的海底自然延伸陆块 ,没有任何明 显的天然界限 。有鉴于黄海本身是一个半封闭海 , 四周人口密集 ,在这一海域进行划界时 ,必然要把一 些衡平的人文条件纳入考量 。在中国东海地区 ,中国与琉球 、日本之间存在着 一 个 明 显 的 自 然 界 限 冲 绳 海 槽 ( OkinawaTro ugh) 。在中国东海的底部 ,存在着很有限的“外大陆架”区域 。为了达成这一地区大陆架的衡平划 界 ,两个基本问题必须解决 。第一是中日之间对于 钓鱼台主权归属问题的争执 。第二是东海大陆架的 大陆坡坡脚的具体位置问题 。在南中国海地区 ,中国也有一些小范围的“外大 陆架”。但是 ,如果南中国海几个小群岛的主权问题 不能解决 , 本区域内的大陆架划界也将非常困难 。 不幸的是 ,对于南中国海问题 ,国际社会上有着一些 错误的观点 ,一直没被澄清 ,因此上述主权争端的解决迄今仍然非常遥远 。 本文企图澄清这些错误的观点 ,并且试图检讨其他一些中国周边大陆架衡平划界所面临的问题与 方法 。一 、黄海地区黄海是一个半封闭海 。其最北端位于中国与朝 鲜交界的鸭绿江口 。另外 ,从辽东半岛南端的老铁 山划一条直线连接山东半岛北端的蓬莱 ,这条直线 即为黄海与渤海的界限 。渤海是中国的内水 。黄海 的最南端则是一条连接长江口启东和韩国济州岛西 南角的直线 。整个黄海的面积 ( 31433902N 、1191012617E) 约为 380 ,000 km2 。其中 ,位在 收稿日期 :2004203221作者简介 :傅成 ( 19512 ) ,男 ,台湾北平人 ,满族 ,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 ,主要从事海洋法研究 。5124E 以西 ,靠近中国江苏省和山东省的水域面积 ,大约为 250 ,000 km2 。黄海绝大部分水域的水深在60 m 以内 , (平均水深 45 m) 。最深的部分在韩国济 州岛西北方不远处 ,深度也只有 103 m 。1 (图 1) ( 图2)图 1 傅成绘制 (2003)图 2 傅成绘制 (2003)未来在衡平划定中国 、朝鲜 、韩国三国大陆架重 叠区的界限时 ,可以先画出一条与三国领海基线等 距的中间线作为初步的“工作线”。但是 ,毫无疑问 的 ,这条工作线必须在下列衡平考量因素 ( equitable co nsideratio ns) 被考虑之后 ,加以调整 、修正 。2 (一) 地理上的考量因素1 、( 领土的) 自然延伸 : 基本上 ,黄海大陆架上 覆水体在靠近中国的一边较浅 ,在靠近朝鲜半岛的 一边较深 。法律上 ,日本对于黄海大陆架没有任何 主张的权利 ,因为其九州岛 ( Kyushu Island) 海岸陆6地的延伸部分 ,位在黄海南端界限以南 ,因此所构成 的是中国东海大陆架的部分 ,而非黄海大陆架的部 分 。2 、距离 (从沿海三国的领海基线起算 200 海里) :因为黄海大陆架的宽度不及 400 海里 ,显然此一 距离因素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初始考量因素 。3 、比例 ( 比较海岸相对国家的海岸线长度 ) : 向黄海突出的山东半岛有着非常曲折的海岸线 。相 较于朝鲜与韩国 ,显然中国面临黄海的海岸线要长的多 。4 、海岸的大体形貌 : 中国的山东半岛向黄海突 出 ;韩国的南端也向黄海突出 。这一基本形貌显然 会对黄海地区最后的划界产生影响 。5 、相关国家的领海基线 : 南北韩都还没有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要求 ,正式向联合国秘书长提 出各自的领海基点基线图表 。但是中国已经提出了 她的基点基线图表 。值得注意的是 ,中国采用了完 全的直线基线 。6 、岸外岛屿 位置与性质 : 在朝鲜半岛面临黄 海的附近水域有许多小岛屿和岩礁 ( rocks) 。可以预见 ,未来在谈判划界时 ,这些小岛屿或岩礁能不能 被给予一定的划界效力 ,将造成一些困难 。一般而 言 ,在海域划界时 ,小的岛礁 、岩块 ,会被忽略 。7 、港口建筑 、灯塔及低潮高地 (low - tide eleva2tio ns) : 由于相关三国都有自己的领海基线 ,这项因 素将不会很受重视 。(二) 地质考量因素 : 黄海位在中国大陆边与西 太平洋地壳之间 ,后者是一个仍在转变中的地壳 ,厚 度大约 830 km 。由于附近地球构造的影响 ,北黄海海盆属于华北陆块 ,南黄海海盆属于下扬子江陆 块 。科学验证黄海地区的地质特性显示 : 这里基本 上是中国大陆古陆地的自然延伸 。3(三) 地貌考量因素 : 这一平浅的大陆架水域最 深处也只有 100 m , 大都分布在靠近朝鲜半岛的一边 。整个大陆架自西向东倾斜 ,明显指出将来最终 的划界线将会比较接近朝鲜半岛一边 。(四) 环境 - 生态考量因素 : 由于黄海四周全都 是人口密集的地区 ,未来黄海大陆架划界时 ,环境考 量因素势必会受到重视 ,以便于实施最合理的黄海海洋环境保护安排 。(五) 历史利益 ( 渔捞 、航行及其他) : 按照历史 证据 ,中国做为这个地区历史上的强权国家 ,以及过 去朝鲜的宗主国 ,显然享有较多的历史性利益 。(六) 社会 - 经济考量因素 :1 、经济依存性以及 ( 相 关 三 国 的) 相 对 财 力 : 或许有人会认为朝鲜会在这个项目下强调她的经济 需求 ;但是此一考量因素的意旨并不在于对任何比 较穷的国家提供援助 。相反的 ,韩国和中国对于黄 海大陆架的经济依存或利益需求 ,可能会更大些 。2 、维持自然资源蕴藏的完整性 ( 包括生物与非 生物资源) : 这一因素应该和上述环境生态因素被 同时纳入考量 ,以便最终完成划定的大陆架界限能 够比较简单 ,而且比较容易执行相关的法令 。3 、安全 、防卫和航行利益 : 黄海沿岸三国的首 都 ,北京 、平壤和汉城 ,都在附近 。因此这一较敏感 的安全 、防卫与航行利益的考量 ,可能会形成划界时 相互较劲的重大问题 。4 、防 止 潜 在 冲 突 ( 相 关 三 国 未 来 执 法 的 便 利性) : 在划定界限时 ,如能简化最终完成的界限 ,一 般有助于维护区域安定 。有鉴于黄海地区的敏感 性 ,这一考量因素对于黄海地区未来的安全维护 ,愈 显重要 。未来黄海大陆架划界问题的解决 ,显然必须建立在最佳可利用的科学证据 ( t he best available sci2 entific evidence) 上 。这就需要相关三国在正式展开 谈判之前 ,针对重叠主张区积极进行收集 、交换 、比 较各种科学资料 。可惜这一努力迄今尚未出现 。二 、东中国海地区此一水域位在中国大陆与西太平洋岛弧之间 。 日本 的 九 州 岛 ( Kyushu Island ) , 琉 球 群 岛 ( t he Ryukyu Islands) 以及台湾岛 ,共同形成东中国海与 太平洋之间的岛弧壁垒 。东海水域最明显的一道天 然地质区隔界限就是冲绳海槽 ( Okinawa Tro ugh) 。 这一海槽的结构特色包括了高温热流 、强烈的地震 、 众多的火山及活断层 ,显示出冲绳海槽是一个活动 的 、扩张性的弧后海盆 。它位在因为地壳扩张而在 大陆边 (co ntinental margin) 形成的琉球群岛岛弧之 后 。4 在冲 绳 海 槽 以 西 的 东 海 大 陆 架 面 积 大 约 有540 ,000 km2 。冲 绳 海 槽 本 身 的 面 积 大 约 为 210 ,000 km2 。合计约为 750 ,000 km2 。5 ( P106 - 107) 冲绳 海槽的走向为 :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约 900 km 。其主 体深度超过 1000 m 。海槽北部 ( 28N 以北的部分) 水深大约 10001400 m 。海槽中部 ( 2630N 以北的部分) 水深大约 1400 2000 m 。海槽南部 ( 25N以 北 的 部 分 ) 水 深 超 过 2000 m , 最 深 处 达 到2334 m 。6关于东中国海大陆架的划界 ,目前有两个主要 的问题未能解决 。这两个问题都与冲绳海槽有关 。如果不能解决 ,东海大陆架的划界实难完成 。 第一个问题是中日两国对于钓鱼台列屿的主权之争 。日本将钓鱼台列屿 (Diao - yu - tai 或 Tiao -yu - tai Islands) 称 为 尖 阁 群 岛 ( Senkaku Islands) 。 钓鱼台列屿位在东经 12435和北纬 2545到 26 之间 。距离台湾岛东北角大约 150 km 。全部面积 , 包括钓鱼岛 (Diao - yu - dao ) 、南小岛 ( Nan - xiao - dao) 、北小岛 (Bei - xiao - dao) 、黄尾屿 ( Huang - wei- yu) 以及赤尾屿 ( Chi - wei - yu) ,再加上两块无名岩礁 ,共计 6 . 3 km2 。但是钓鱼台列屿的重要性绝 对不能被低估 ,因为它不仅是日本争取东中国海大 陆架石油天然气资源的踏脚石 ,而且是东亚地区战 略安全与和平的重要地点 。按照笔者的粗略估计 , 如果钓鱼台列屿的主权归属日本 ,而在未来的东海大陆架划界安排中被给予完全效力的话 ,中国的大 陆架将减少约 36 , 000 km2 。这和一个台湾岛的面 积相仿 。钓鱼台列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这原本是一个 简单明显的事实 。此一议题已经被许多国际学者所论证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京都大学的井上清 教授 ( Professor Yinoue Kiyoshi) 。他在 1972 和 1996 年 出版了尖阁列岛 - 钓鱼台群岛的历史剖析一书 。 按照井上清 ,以及其他许多专家的研究结论 ,钓鱼台 列屿始终就是中国的传统领土 ,从来就不是日本在1879 年以武力兼并的琉球群岛的部分 。此处暂且不 谈琉球群岛的主权问题 ,当日本政府于 1895 年决定 将钓鱼台列屿纳入琉球冲绳县治时 ,具有讽刺意味的 是 ,当时的外务大臣井上馨 ( Yinoue Kaori) 特别在他发 出地“亲展三十八号”信函中 ,力促当时的内务大臣山县有朋 ( Yamagata Alotomo) “, 千万不可将此一决定透 漏给新闻界或刊登政府公报 。”这种“窃占”中国领土 地居心 ,实已昭然若揭 。(图 3)日本能够主张对钓鱼台列屿享有主权的唯一可 能的 法 律 基 础 就 是 1895 年 签 定 的 中 日 马 关 条 约( Shimo seki Treat y) 。中国在签约的前一年 ,因为被 入侵中国的日本海军打败 ,只好在这一条约中同意 割让台湾 、澎湖群岛 ( Penghu o r Piscado res Islands) 给日本 。到了这个时候 ,日本政府才敢在钓鱼台岛 上建立了国界碑 。在马关条约签订了七年之后 ,也就是 1902 年 ,日本政府才正式公开的将钓鱼台列屿 纳入日本版图 。7 ( P9 - 10) 不过 , 这一“曾经拥有的主 权”随着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也已经被结束了 。因 为在 1952 年中日签定的和平条约中 ,日本已经正式 放弃了从中国夺取的台湾 、澎湖群岛 、以及一切其他7图 3 台湾海洋科学研究中心海洋资料库 (2000)附属岛屿 (包含钓鱼台列屿) ; 并且已经按照该和约 将这些岛屿正式归还给了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 ,无论是大陆或台湾 ,中国都一再重复强调了对于钓鱼台列屿的主权主张 ,坚称钓鱼 台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必须强调的是 ,当中国政府 在 1996 年 5 月 15 日宣布其领海基点基线时 ,有意 地省略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包括钓鱼台) 的基点基线 。而中国台湾在 1998 年 12 月 31 日公布其领海 基点基线时 ,也有意地省略了中国大陆的基点基线 , 但是 ,明白地将钓鱼台列屿的基点基线列入公布的 基点基线表内 。因此 , 从法律上来看 , 台湾已经承 担了保护中国人在钓鱼台列屿固有主权的法律责任 。这对于任何中国人来说 ,都不会是一件意外的 事 ;因为台湾一向将钓鱼台列入其宜兰县治下 。宜 兰县位在台湾的东北部 ; 宜兰附近的渔民在钓鱼台 列屿水域打渔 ,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毫无疑问地 ,钓鱼台问题是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在 19 世纪蓄意挑起来的 。不幸的是 ,现在的日本政 府仍然无意改变这一政策 。其理由实在是太明显 了 。毕竟 ,钓鱼台如果成了日本的领土 ,日本将光明 正大地跨越冲绳海槽 ,在东海大陆架上合法主张更 大的一块权利范围 。第二个问题是东海大陆架坡脚的位置问题 。这图 4 许东禹, 多金属结核形成的海洋环境(1997)图 5 许东禹, 多金属结核形成的海洋环境(1997)日本的可能立场是 ,不管是否拥有钓鱼台列屿 的主权 ,日本的琉球群岛已经位处在东中国海大陆 架上了 。任何东海大陆架的划界安排都应该为日本 的利益 ,给予琉球群岛完整的划界效力 。但是中国 人可能主张海水深邃 、绵延长逾千里 、且在地质上不 断扩张的冲绳海槽已经将东海大陆架一分为二了 。 换言之 ,东中国海大陆架和琉球大陆架是两个大陆 架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 76 - 4 - ( b) 条的规也就是说 ,东中国海地区到底有一个大陆架 ,还是有定 “:在没有相反证明的情况下 ,大陆坡脚应定为大两个大陆架的问题 。另外一个相关但是比较不重要 的问题是 ,琉球群岛到底是不是日本领土 ?( 图 4) (图 5)8陆坡坡底坡度变动最大之点 。”如何决定大陆坡的坡脚位置 ,应该是一个科学的问题 。如果中国的说法 能够通 过 联 合 国 大 陆 架 界 限 委 员 会 CL CS ( Co m2missio n o n t he Limit s of t he Co ntinental Shelf) 层层的审查过滤程序 ,那么东海大陆架的坡脚应该是位 在冲绳海槽的西缘沿线 。即使琉球群岛被给予划界上的完全效力 ,它也只是在琉球大陆架上产生效力 而已 ;而琉球大陆架是位在冲绳海槽东边的海地陆 块 ,和东海大陆架无关 。因此 ,琉球是否是日本的领 土 ,对于中国人而言 ,也就不是任何重大问题了 。按 照这一说法 ,日本对于东中国海地区大陆架的主张 范围 , 将只能从其九州岛 ( Kyushu Island ) 延伸起 算 ,而非琉球群岛起算 。因此日本面临东中国海的 海岸线将非常短狭 。其结果 ,日本在东中国海地区 的大陆架将非常有限 ,而且只局限在东海的北部 。 有些人也许会质疑台湾在东中国海地区大陆架 划界上的法律立场 。法律上 ,这是一个无意义的问 题 。因为按照中国大陆的宪法以及中国台湾的宪 法 ,中国都只有一个 ;大陆和台湾都是这一中国的部分 。三 、中国南海地区南中国海面积达 2 , 322 , 000 km2 , 是世界上最 复杂的水域之一 。本区域是一个半封闭海 ( semi - enclo sed sea) ,周边包括了中国大陆 、中国台湾 、菲律 宾 、马来西亚 、文莱 、印尼 、新加坡 、泰国 、柬埔寨和越 南 。南中国海实际上是一个被众多不同的民族 、文 化 、宗教所环绕的地区 。南中国海北半部分布这三个小的珊瑚群岛以及 一个 小 的 水 下 群 礁 。它 们 是 东 沙 群 岛 ( Pratas Is2 lands) ,南沙群岛 ( Sp ratly Islands) ,西沙群岛 ( ParacelIslands) 以及水下的中沙群礁 ( Macclesfield Bank) 。 中国对这四个小群岛或群礁主张完全的主权 。( 但 是中国从未主张对整个南海水域以及全部南海岛礁 的主权 。) 目前 ,东沙群岛完全在中国台湾的管辖之 下 。西沙群岛完全在中国大陆的管辖之下 。中沙群礁除了一个五人驻守的黄岩岛 ( Yellow Rock) 位在 水平面以上 ,其他全在水下 。因此只有南沙群岛是 最复杂的地区 。中国大陆 、中国台湾 、菲律宾 、马来图 6 傅成绘制 (2003) 国其实从未主张对整个南海地区享有主权 。中国人 主张的南海“历史性水域”,其实只是南中国海的北 部 。位在中国主张的 U 形线内的这一历史性水域 , 大约和传统中国人所谓的南海 ( So ut h Sea) 相当 ; 其 面积大约只是整个南中国海 ,这一半封闭海的一半 。如同一般人所能过合理预期地 ,中国拥有非常 丰富 、有力的历史证据 ,足以证明其在南中国海地区 享有的重大历史利益 。过去数年间 ,本文作者旅行 了南海周边的所有国家 ,进行考察 ,并且获得了此一 坚定的结论 。8 其他许多学者也在他们的研究著作 中 ,指出了相同的结论 。远在公元纪元之前 , 中国 西汉和东汉时代 ( 206 BC 220 AD ) ,中国的军船 和民用船舶就已经经常地在南中国海航行 ,并且留 下了众多的历史记录 。对此 ,许多学者已经多所论 述 。作 者 因 此 希 望 省 略 这 些 有 关 历 史 证 据 的 讨 论 , 而直接讨论其他几个常常造成误解的论点 。首先 ,这些南海小群岛并非一般海域划界案件 中的“小型地物”( small feat ures) 。在国际上的海域西亚和越南都分别占领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 。( 图划界案中 “,小型地物”的确常常 ( 但非一贯) 被忽略6)南沙群岛包括 104 个小岛 、岩礁 、浅滩或暗礁 。 这一区域的面积广阔 ,南北长约 810 km ; 东西宽约900 km 。太平岛 ( Taiping o r It u Aba Island) 是南沙 最大 的 岛 屿 , 位 在 南 沙 群 岛 的 中 部 。其 北 方 680 miles 处就是香港 ; 东北方 700 miles 处是台湾的高雄 ;新加坡则在其西南方 880 miles 处 。中国台湾目 前派军驻扎在太平岛上 。要完成南中国海大陆架的衡平划界 ,必须先澄 清这些小群岛或小群礁的法律地位 。为此目的 ,我 们必须先澄清国际社会上长久存在的一个误解 :中不计 。但是 ,西沙群岛包含了大约二十个岛屿 ,以及 无数个浅滩 、岩礁和暗礁 。虽然它们大多无人居住 , 但是最大的永兴岛上建有一座机场 ,并且有中国大 陆派遣的重兵防守 。(11) 至于南沙群岛 ,如前所述 ,它 包含了 104 个小岛 、岩礁 、浅滩或暗礁 。最大的太平 岛有中国台湾的海军陆战队守备着 。东沙岛有另一 座机场 ;也在中国台湾军队的守备下 。这三个小岛 群形成了南海北部明显的地物 。唯一可能被忽略的 “小型地物 ,”可能只有前述中沙群礁的黄岩岛 。其次 , 一 般 海 域 划 界 案 例 中 的“不 阻 断 原 则”( no n - encroachment o r no cut ting - off p rinciple) ,也9许会在南海大陆架划界时受到考量 ,但是几乎不可 能在这一地区被完整适用 。西方学 者 Jo nat han I. Char ney 曾经在他的论文中正确地指出 : 按照他所 编著 的 Inter natio nal Maritime Bo undaries 一 书 “, 所 有大约 104 个海域划界的案例中 ,沿海国家都没有 被阻断接临外海 (open sea) 或该国附近水域的中央 部分 。”9 然而 ,Jo nat han I. Char ney 的论证的确还 是 有 例 外 存 在 。 ( 如 : 巴 拿 马 和 安 达 曼 海 - An2 daman Sea ) 。(12) 何况 ,南中国海的案例将可以轻易 地与其他先例被区隔 ( distinguished ) 开来 ; 因为在 南中国海北半部水域中 ,分布着上述四个明显的小 岛群 ,并非只是几个“小型地物”;而在其他相关的案 例中 ,并不存在着这么明显的地物 。在南中国海划 界案中 ,固然不可能忽略如此明显的四个群岛 (或群 礁) ,同样地 ,在东中国海划界时 ,也不可能忽略明显 存在的琉球群岛 。中国不可能在东海主张“不阻断 原则”,而超越琉球岛弧 ,向太平洋外海延伸她的主 权主张 。南中国海是世界上第六大地海域 。即使是 它的北半部 ,也已经是很大的一片水域 。这些分布 广泛的珊瑚岛礁已经足够明显 ,而必须在划界安排 中被给予一定的效力 ( 尽管可能不是完全的效力) ; 进而排除所谓的“不阻断原则”的完整适用 。第三 ,中国人从未无知地意图在南海北部主张 “历史性海湾”的法律地位 。中国的“历史性海域”的地 ,中国也从来没有对暹逻湾 ( Gulf of Siam) 提出过 主权主张 ,尽管位在南中国海南部的暹逻湾面积广 大 ,并且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基于明确的历史证据 , 中国 (包括大陆和台湾) 要求各国对于中国在南海北 部的历史性权利给予尊重 。不多也不少 。这种历史 性权利的实 质 内 容 包 括 了 渔 捞 和 航 行 管 制 。(13) 但 是 ,值得注意的是 ,中国并没有在其 U 形线内的历 史性水域中主张完全排他的航行利益 ,因为这样的 权利并没有在历史证据中出现过 。为了解除南海潜在冲突的危险 ,南海周边各国 可以有两个选择 。第一种选择不需要任何划界努 力 。藉由武力强制或者藉由相互邀约 ,共同参加没 有内部分界线的区域开发计划 。这样的做法不需要 很多的法律努力 ,但需要很高的政治智慧 。第二种 选择则需要进行划界工作 。不论达成协议采取临时 措施 ,或达成最终的衡平划界解决 ,都需要细密的划 界努力 。南中国海的划界法律工作或许很复杂 ,但是决 不困难 。困难的是各国在政治上的坚持问题 。前述黄海的大陆架划界衡平考量表 ,也可以逐项地被应 用在南中国海的最终衡平划界工作上 。但是 ,实际 的情况是 ,部分南中国海的周边国家对于资源开采 行动的兴趣 ,远远比对于划界谈判的兴趣大的多 。 Jo nat han Char ney 教授精确地观察到了国际社主张其实是一个非常温和理性的权利主张 。1947会上的一个现象 “:近年来的海域划界实践和判决都年 ,在杜鲁门宣言 ( Truman Proclamatio ns) 被发表两 年之后 ,处在世界海洋“大圈地”( great enclo sure) 潮 流中的中国 ,也不可免俗地 ,按照过去历代官方与非 官方的地图中的权利范围 ,正式划出了一条南海 U 形疆界线 ,将南海北部地这一历史性水域划在这一 U 形线内 。线内的水域是中国渔民传统的捕鱼区 域 ,也很 接 近 中 国 南 方 几 个 省 份 。这 一 U 形 线 本 身 ,大体上是中国几个南海小群岛与邻国的海岸之 间的中线 。中国在 1947 年公布的这一 U 形线 , 并倾向于避免干扰已经长期存在的资源开发行动 。当 许多国家都在同一个地区有开采行动时 ,解决问题 的办法往往就是大家来分享资源 。时间是站在那些 不顾历史传统活动迳自进行开采的国家这一边 。一 旦海洋资源的经济开发行动已经发生了 ,就很难再 依靠谈判或第三者裁判的方法 ,将这个国家从该地 区完全排除 。因此 ,现况 ( stat us quo ) 可能对某些相 关国家是不利的 。这些国家可能会希望在其他国家 对资源开发建立新的现况以前 ,达成划界安排 。”他不是连续线 ,而是划成断续线 。按照中国地图上陆进一步提到 “:近年来 , 东亚 地区的一些国家 ,企图地疆界线的划法 ,断续线一般被用来表示这一界限 还是“未定界限”( undecided bo undary lines) ,仍然有 待与邻国谈判确立 。中国公布的 U 形线在 1970 年代后期之前 , 并没有受到南海周边各国的立刻挑战 。U 形线内包 容的水域面积大约是整个半封闭南中国海的一半 。 尽管科 学 研 究 显 示 , 在 南 中 国 海 中 部 的 那 土 纳 岛(Nat una Island) 附近的石油天然气蕴藏丰富 , 中国 并没有对该岛屿和附近的水域提出主权主张 。同样10片面地建立新的现况 ,以形成难以改变的事实 。特 别是在南中国海地区 ,油气开发的执照被发出 、军事 守备据点被建立于南沙 、一些小型武装冲突也已经 发生 。”(14)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印尼在加拿大国际开发 总署 ( Canadian Inter natio nal Develop ment Agency -C IDA) 的支持下 ,召开了一系列的南海潜在冲突的 研讨 会 。但 是 这 一 系 列 会 议 的 结 果 并 不 令 人 鼓 舞 。10 最后 ,当加拿大在 2000 年决定停止资助这一系列会议时 ,此一努力也就结束了 。(15)本文笔者相信 ,如果未来在南中国海地区真正 想要达成一项衡平的划界安排 ,这一安排必须建立在尊重国际法和本区域法律现实的基础上 。多年 来 ,笔者一直在这个地区试图宣扬推动一个“南中国 海三阶层”的概念 。至少在中国 (包括大陆和台湾) , 这一概念已经被接受并且已经被写入法律文件内 。 在中国大陆 ,199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家应该知道 ,国际法永远不会 ,而且也不应该会 ,容 许他们的非法占有随着时间的流转 ,被转换成合法 的权利 。国际法从未允许任何国家以时效 (p rescrip tio n)取得对领土的主权 。即使在看起来好像是如此的帕 马斯岛 ( Island of Palmas) 案和东格林兰岛 ( Easter nGreenland) 案中 , 事实上法官也没有承认时效取得 的国际法概念 。如果国际法真的承认了时效取得领大陆架法第 14 条规定 “:本法的规定不影响中华人土主权的规则 ,那么这个世界必然将会面对更多 ,而民共和国享有的历史性权利 。”11 ( P214 - 215) 在中 国 台湾 ,当局于 1999 年宣布领海基线时 ,在公布的基 点基线表下方 ,附有一句声明 ,指出“在南海传统 U 形线内的岛屿是中国的领土 ,其领海基线 , 将来再另行公布 。”(16) (图 7)图 7 傅成绘制 (2003)第一个层级是整个半封闭的南中国海 。按照联 合国海洋法公约第 123 条的规定 ,所有周边的沿海 国应对这一半闭海水域内有关生物资源 、海洋环保 、 和海洋科研事务 ,相互协调 。中国和本区域内许多 国家一样 ,都应该受到这一成文法的拘束 。第二个 层级是南中国海水域内的历史性水域 。而中国的历 史性水域并不是南海唯一的历史性水域 。如同中国 人在南海 U 形线内享有一定的历史性权利一样 ,泰 国人在暹逻湾也能按照历史证据 ,享有一定的优先 权利 。同样地 ,印尼人在那土纳岛附近水域也享有 一定的历史性权利 。第三个层级才是南中国海的各 个岛礁及其 12 海里领海 。中国在其 1947 年 U 形 线内的岛礁及其 12 海里领海 ,享有主权 ,一如印尼 在那土纳岛及其领海内享有主权一模一样 ,不容含 混其词地一笔带过 。那些窃占了中国岛屿领土的国非更少的冲突 。在南中国海地区 ,时间不是 ,而且也 不应该是站在那些不顾历史证据 ,强行开采资源国 家的一边 ;因为中国已经一再公开抗议这种非法的 开发行为 。更重要的是 ,国际法不应该支持这种非 法的作为 。上述“三个层级的南中国海”概念是对于整个南 中国海法律地位的定性 。只有在这个现实的基础 上 ,解决南中国海纠纷的临时性安排可以被期待 ;而 最终的 、复杂的海域衡平划界也或许有机会终被实 现 。注释 :虽然有人可能质疑这些不能支持人类居住和本身经济生活的“岩 块”( rocks) ,不应在海域划界时被给予任何效力 ,但是 ,事实上 ,这些 小岩块中部分有淡水 ,可能会被改善以提供人类居住 。井上清 :尖阁列岛 - 钓鱼台群岛的历史剖析, 东京 : 东京第三书馆 , 1996 。这本书的原版曾由现今已不存在的现代评论社于 1972年 10 月出版 。有关钓鱼台更详尽的讨论 ,请参见吴天颖: 甲午战争 前钓鱼台归属考, 北京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1994 ; 以及郑海麟 :从历史与国际法看钓鱼台主权归属,台北 : 海峡学术出版社 ,2003年 3 月 。这一“亲展三十八号”信函是由曾经担任台湾亚东关系协会理事长 的学者林金茎 ,从日本外务省的图书馆里发现的 。林先生亲口告诉笔者 :当时他是日本东京大学一名国际法博士生 ,为了撰写论文前往外务省图书馆收集资料 。林金茎先生不但日语流利 ,而且他的姓氏 “林”也是日本常见的汉字 。因此没有受到任何刁难 。这封信的内容 收集在 ( 台湾) 中日关系研究会编辑出版的战后中日关系与国际法一书中 。见战后中日关系与国际法,台北 :中日关系研究会 ,1987 ,第 233 页 。1952 年 4 月 28 日台湾与日本签订的中日和约第 4 条 。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都在他们宣布领海基点基线时声称 ,未来还 会公布目前没有公布的其他部分的领海基点基线 。这个做法很有智 慧地解决了双方对于中国主权重叠主张的困难 。笔者于担任台湾行 政院顾问期间 ,曾在双方公布领海基点基线之前 , 向两岸主事者游说 ,提出这一问题与建议 。虽然北京从未正式挑战琉球群岛的法律地位 ,但是台湾曾经坚称 : 美国于 1971 年结束对琉球群岛的托管时 ,其交还给日本的只是对琉 球的行政权 ,并非主权 。从琉球的早期历史一直到现代 ,它从来就不是日本的合法领土 。美国政府在 1972 年将琉球正式交还给日本之11前 ,曾经在 1971 年 5 月 26 日发出一份外交照会声称 :美国从日本取 得的只是对琉球的行政权 ,因此不可能交还给日本比行政权更多的 权利 ;这一交换行动也不会减损台湾对琉球所主张的任何权利 。见 丘宏达: 现代国际法,台北 :三民书局 ,1994 ,第 527 ,541 - 543 页 。按照 Britannica Wo rld Atlas , 这一面积为 895 ,400 平方英里 。按 照U . S. Depart ment of States Geograp hic Bulletin ,这一面积应为 895 ,000 平方英里 。都大约相当于 2 ,322 ,000 平方公里 。见 : Britannica Wo rld Atlas ,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 Inc . ,1968 ;以及 U . S. Depart2 ment of State geograp hic Bulletin , No . 3 “, Sovereignt y of t he Sea ”, re2 vised Oct . 1969 。另见 : H. Gary Knight , The L aw of t he Sea : Cases , Document s and Readings , Lo uisiana , Claito rs L aw Boo ks & Publish2 ing Divisio n , 1978 ,Annex H - 1 。南海在此处列出的名单中排名世 界第六大海洋 。太 平 岛 位 在 东 经 11422、北 纬 1023处 。该 岛 面 积 仅 489 ,600 m2 。东西长 1 ,360 米 ;南北宽 350 米 。平均高度为水平面上 3 . 8米 。环岛建有一条道路长仅 1 km 。绕岛行走一圈只需要 30 分钟 。例如 : Martin H. Katchen , The Sp ratly Islands and t he L aw of t he Sea : ”Dangero us Gro und ”fo r Asian Peace , 17 Asian Surv. 1167 ( 1977) ; Selig Harriso n , China , Oil And Asia 191 ( 1977) , 199 - 200 ; Hungdah Chiu & Choo n - ho Par k , L egal Stat us of t he Paracel and Sp ratly Islands , 3 Ocean Dev. & Int l L . 1 ( 1975) , 6 - 16 . 另见 :Jo nat han I. Charney , Cent ral East Asian Maritime Bo undaries And TheL aw Of The Sea , 89 A. J . I. L . 724 , 1995 .关于历史证据的详细讨论 ,参见 :傅成 ,前引书 ,参考文献8 。Chiu & Par k , 前引文 ,注 ,第 6 - 8 页 。Charney 指出 “, 在实践上确有一些例外 。在巴拿马海域划界案 中 ,虽然分给了巴拿马相当大的一片水域 ,但是却将该国水域完全封 闭在内 ,并且没有给予巴拿马连接到这片水域中间的部分 。在安达 曼海的划界案中 ,印度的安达曼群岛和尼寇巴岛 ( Nico ba) 被赋予划 界的效力 ,以致造成缅甸与泰国水域被实质切断 ( 对外海的联系) ”不 过 ,他也同时指出 “, 这些情况看来只是划界协定实践中一般原则的 例外 。”见 : Jo nat han I. Charney , 前引文 ,注 。有关中国在南海历史性权利的实质内容 ,请参见 :傅成 ,前引书 ,注( 15) 。Jo nat han I. C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乳酸菌素片课件
- 护理导论系统的基本属性
- 2025年初级招采人员考试(招标采购专业实务)在线模拟题库及答案及答案(辽宁省)
- 铁建项目工会汇报
- 公司法自考课件
- 颅骨缺损修补术的护理
- 公司治理李维安课件
- 护理计划的实施与评价
- 劳动合同范文:安全生产责任状8篇
- 2025年设备中介合同范本
- 罗茨风机检修方案课件
- 2025年青协社团笔试题目及答案
- 光伏电站智能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 供水工程成本预算与动态控制方案
- GB/T 45860.1-2025光纤激光束焊机的验收试验第1部分:光纤输送机的激光组件
- 卒中后抑郁症的中医治疗
- DB50∕T 1653-2024 林区森林防火及森林质量提升专项规划编制导则
- 制冰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 快递业务流程标准化管理
- 中班健康魔法消气屋课件
- 蓝莓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