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词解释:1、中药制剂设计学:研究中药制剂处方组成,剂型设计,提取工艺,成型工艺,工艺设备,质量检查项目,方法,包装,制剂的稳定性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学科。2、新药:未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3、1类新药: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单一成分的含量应当占总提取物的90%以上)。4、5类新药: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有效部位的含量应当占总提取物的50%以上)。5、6类新药: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复方制剂。6、 剂量:系指药物用于机体发生特定生物效应而产生治疗作用的成人一日平均 量7、工艺路线:制剂的工艺路线是以保证实现处方的功能主治为目的,紧紧围绕功能主治的要求,对药物的处理原则,方法和程序所作的最基本的规定。它直接决定着提取物的种类,存在形式,提取物与功能主治之间的吻合程度,决定着制剂质量的优劣,也决定着制剂大生产的可行性和经济效应。8、中试研究:新药实验室过渡到生产过程,根据实验研究制定的工艺参数,将样品量放大,用中试生产设备进行生产,并在此过程中不断修订和完善工艺参数。 9、准确度:测定值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10、专属性:指在其他成分共存的条件下,能否正确检测出被测成分的特性。11、稳定性:药品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特性发生变化的程度。12、有效期:药品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质量能够符合规定要求的期限,药效损失百分之十的时间。13、临床医学研究:以人(病人或/和健康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疾病的病因、认识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演变规律,寻找疾病的有效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最终以提高人群健康水平为目的的活动。第1章 :中药新制剂研究开发依据一、 中药新制剂研究开发的依据1、 临床需要:临床需要,市场紧缺或未饱和的药物。临床需要的剂型,剂量和给药途径2、 药物状况:药物成分的性质,作用。资源状况3、 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第2章 :立题与设计一、中药新制剂研究的立题过程:选题,预试,研究方法设计,专家论证,填表申报,批准立项。二、选题的依据: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效益性三、中药新制剂的课题选择方法:1. 选择临床有苗头的方剂2. 从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入手3. 从中成药中选题 (剂型改进 质量标准研究 增加适应性 二次开发)4. 从药理药效试验方法中选题5. 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建立新疗法,新工艺第3章 :中药新剂型工艺研究1、 中药新剂型工艺研究的过程需要选择:恰当的剂型,合理的工艺,适宜的辅料,科学的包装。2、 制剂研究的重要性:1、制剂是联结中医和中药的桥梁 2、制剂研究是中药新剂型的基础和目的 3、制剂研究是名,优,特,新产品的来源 4、制剂研究是中成药行业产生社会与经济效益的保证3、 制剂研究的特点:1、中药新制剂的研究必须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2、研究对象多为复方 3、是一个从无到有高标准的过程4、 制剂筛选内容:处方筛选,剂型筛选,工艺筛选,包装筛选,中试,临床试验用药的制剂工艺,生产用制备方法。5、 处方筛选1、所选处方的要求:具有特殊性和新颖性 以实践基础坚实,疗效可靠 有利于资源保护和可持续性利用为前提 注意对新药材品种的开发利用 注意对常用中药品种潜在功能的开发利用 注意对古方的精减化栽 注意根据不同的证型选方,发挥中医同病异治的特长与优势2、处方筛选内容:1、药味筛选(配伍应严谨 用料要准确)2、剂量的筛选(中药复方的剂量包括组成处方各药的用量和整个处方药物成人一日总用量; 中药复方中各药的用量,剂量不同疗效也不同; 中医处方配伍用药量的一般原则:方中君臣佐使药用量依次呈规律性减少 方中各药用量相等 方中主药用量小于其他药味用量,多见于以细料药物作为主药的处方; 日服量处方中药物总量:确定有效剂量,确定安全剂量,明确用途与剂量的关系。)3、药材质量筛选:基原,产地,采收季节,要用部位,加工方法,规格等级6、 剂型选择的原则与依据1、 根据医疗防治的需要 2、根据药物及其有效成分性质 3、根据处方规定的日服剂量 4、根据工厂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条件 7、 不宜制成口服液体制剂的药物1、 难溶性药物 2、挥发油较多 3、特殊臭味 4、苦味重 5、油脂多 6、有效成分在水中不稳定8、 工艺路线选择依据1、 药物的性质 2、剂型需求 3、新药类别 4、生产可行性与成本核算需要(具有生产可行性 具有可操作性安全性大 消耗少成本低)9、 提取1、 生产中最常用的提取方法:煎煮 2、挥发性成分的提取方法:水蒸气蒸馏3、 提取影响因素:溶剂时间,次数,溶剂量,温度等4、 提取最常用的溶剂:水 5、常用的评价指标:化学指标10、 纯化纯化的目的与要求:1、提高浓度:从原料到制剂成品之间至少要经过三次除去 非药用部位和成分的过程 2、缩小体积 3、稳定质量 :除去非药用物质使有效成分的种类,数量控 制在一定范围内;除去吸潮,易氧化变质,易被微生物 污染的杂质,其成品不易变质,但不能提高生产效率。11、 成型1、 辅料选择:包括种类,数量,使用方法 附加剂的选择:与剂型有关 液体类制剂的附加剂:增溶,助悬,矫味,着色等 固体类制剂的附加剂:填充,润滑,矫味,着色等2、成型工艺条件筛选:固体类型制剂一般考察:临界相对湿度(CRH)流动性第4章 :中试研究一、中试研究目的1完善工艺参数,制定生产工艺初步的操作规程2为质量标准,稳定性,药理和临床提供样品3为生产设备选型提供依据4进行初步经济指标核算5降低研发风险二、中试研究内容1、 关键工艺研究参数考核 2、达到一定规模,多批次(10倍制剂处方,申报生产时提供3批生产数据)3、 场地符合要求(临床:符合GMP 生产:通过GMP)4、 质量控制与质量标准的修订 5、 考察设备 (通过中试研究应为大生产的的设备选型提供依据,中试生产与大生产的设备应基本一致) 6、 成本核算 7、比较研究(实验室小试与中试的工艺参数和质量标准比较研究)提供中试数据:批号,投料量,半成品量,辅料量,成品量,成品率等需要用中试样品:药理,毒理,稳定性,质量标准等;其中稳定性影响因素可用小试样品,也可用中试样品第5章 :质量标准的制定与稳定性试验一、质量标准设计原则1、同步进行原则(制剂用原料研究与质量控制同步 制备工艺研究与质量控制同步)2、样品要有代表性(原料的代表性 质量标准所制定的指标应有代表性 质量标准具有可控性 质量标准所采取的对照物要有可靠性)3、对照试验原则(设立对照:必须设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 对照的等量性:供试品与阳性对照应为量化对照,样品的标示量与对照品的取样量要一致)4、重复性原则(研究过程中质量控制内容需要有良好的重复性 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内容需要有良好的重复性 流通过程中质量控制内容需要有良好的重复性)二、质量标准内容名称(中文,汉语拼音),处方,制法,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注意,规格,储存,有效期等以及起草说明书。3、 命名方式主要药材缩写剂型药味数药材(功能)剂型或药味数药材名称主要药材功能剂型药物剂量比剂型主要药材药引(功能)剂型功能剂型形象比喻剂型四、不宜采用的命名法不以主药一味命名不以人名、地名、企业名称或代号命名不用“宝”、“灵”、“精”、“强力”、“速效”等字眼一般不用“复方”二字命名不宜以中西不同理论功效混杂命名5、 质量标准中处方的研究1、 各组分标准 :处方中各组分(含辅料)应符合法定标准,无法定标准的组分,要制定标准并上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2、 保密处方:中药新制剂的处方保密而不列出处方时向CFDA按保密品种有关要求申报,填写新药保密申请表3、 专利:中药新制剂申报专利,按专利法有关规定申报4、 处方中药味排列:根据中医药理论,按君,臣,佐,使顺序排列;非传统处方按药物作用主次排列。5、 生熟标明:不注明炮制要求均值生品,但某些剧毒药习惯冠以“生”字;炮制者用括号注明6、 全量规定:处方中药材用量应以制成品控制在1000个最小制剂单位6、 鉴别:显微鉴别:含生药或部分生药粉末的鉴别 色谱鉴别:应用最多的是薄层色谱法:2个以上的展开系统;稳定性 差,重现性差;对照品或对照药材,阴性对照品来判断干扰;对照品(阴性、阳性)判断专属性。7、 检查:制剂通则的检查(水分、重量差异、Ph值、崩解时限); 有害元素的检查(砷盐2ppm以上要考察;铅、锡、汞、铜等重金属 10ppm以上应检查); 有害物质检查(根据品种情况而定,如菟丝子的寄主有马桑,检查 有无马桑内脂毒素); 农药残留量检查(主要采用气相色谱法); 灰分、炽灼残渣检查。8、 浸出物:根据品种需要确定,非必须检查项; 根据制剂中药的性质有针对性的选择不同的溶剂为浸出物测定的 溶剂; 常用的浸出溶剂:水、乙醇、正丁醇、乙醚(姜浸膏:醚作溶剂; 较多油脂:先用溶媒脱脂再用正丁醇浸出;挥发性成分:极性较 小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成分在水中溶解度较大:水作溶剂)相似 相溶原理选择。9、 含量测定:测定指标的选择:主药(君药及臣药)有效成分清楚,应针对有效成分定量; 主药(君药及臣药)有效成分不清楚,应研究找出有效成分, 建立定量方法或选特征成分定量; 主药(君药及臣药)大类成分清楚,测定总成分(总黄酮、总 皂苷) 全组方:主要有效成分或特征成分不清楚时,做总有效部位的 限量测定; 含量限度偏低(万分之一),可暂将浸出物作为质量控制项目, 但必须具有针对性和控制质量的意义。常用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特点:适用范围广(药物的研发、质量控制、临床),分离效能高,重现 性及精密度好,定量分析具有快速、准确、灵敏、性能好的特点。 既用于单一组分含量测定,也可以用于混合物中复杂组分的测定, 既适用于主要组分的定量,也可用于杂质组分的定量。HPLC主要考察内容:1、系统适应性:色谱柱(首选反相色谱系统,首选ODS 即C18柱,再考虑硅胶,腈基,氨基酸等键合填料色谱柱)、 流动相(反相首选甲醇-水)、检测波长(尽可能用紫外可见 分光光度法,210nm到800nm)、柱温(尽可能常温分离, 若效果差才考虑升高柱温。但复方制剂成分复杂,柱温升高 可升高柱效,流动相粘度降低,柱压减小,有利于仪器保护) 2、样品制备:尽可能用流动相配置供试品,以避免出现溶 剂峰。 3、测定的方法学研究:标准曲线的制备、样品供试品的制 备、精密度试验、重现性试验、稳定性试验薄层扫描法:特别适合组分复杂、化学成分多、对照品较少的中药复方制剂的 含量测定。UV:适合大类成分总量(用于有色物质和共轭双键等结构的无色物质的测定分 析)十、质量标准方法的验证:目的:证明所用的方法是否适合于相应的检测要求 适用:建立质量标准;在处方工艺变更,制剂组成变更或原分析方 法修改,均需要进行方法验证11、 方法验证内容:准确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加样回收率至少5次或3组平行实验。 精密度:重复性考察1、被测成分的浓度100,同一浓度6份 2、被测范围浓度有波动,9次测定结果来评价3 个浓度,每个浓度3分。 专属性 检测限(S/N=3或2) 定量限(S/N=10)、 线性分光光度法r 0.999;薄层扫描定量法r 范围 0.995;标准曲线(一点法、两点法)线性范 围规定样品供试品浓度在线性范围内5个及以上的数 据描绘曲线 耐用性 十二、稳定性试验的方法:影响因素试验:高温、高湿、强光的影响,小试或 中试样品,测10天 加速试验:402、RH75%5%、6个月 长期试验:252、RH60%10%十三、药理毒理研究内容主要药效学研究:与受试物期望的的治疗目的相关的活性和/或作用模型的研究。一般药理学研究:次要药效与安全药理学(心血管、呼吸、中枢神经)急性毒性:1次或24小时多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固控设备使用课件
- 2025年汽车行业智能驾驶系统应用前景报告
- 2025年激光双束光纤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社区经济行业社区经济发展前景展望报告
- 2025年计算机行业量子计算技术应用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商场卫生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绿色建筑行业绿色建筑材料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左权县2025山西晋中左权县事业单位招聘2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哈尔滨市2025黑龙江哈尔滨工程大学机关直属单位专业技术岗位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上海戏剧学院辅导员考试题库
- 安徽省花凉亭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铁路行李包裹运价表(铁路旅客运输规程)
- 2023浙江金华市义乌市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招聘10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医院护理部人员绩效考核标准及评分细则
- 师范大学新生服务手册
- 第九组 生态监测与评价
- 西方国家的宪法制度课件
- 2021年色达县林业系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林业基础知识》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食品销售流程图
-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21年版) 燃气供应服务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