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师1108考试批次中国文学史专题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福师1108考试批次中国文学史专题一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教学中心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先秦历史散文除尚书外,重要的还有_春秋 _、_左传_和_国语_。2、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主要汇集在 内外储说 、 说林上下 等篇中。3、荀子是_儒家_学派的学者,庄子是_道家_学派的代表人物。4、史记屈原列传认为:“离骚者,犹_离忧_也。”5、汉代骚体赋的代表作有 吊屈原赋 和 鵩鸟赋 等。6、诗经小雅采薇第六章中情景交融的诗句是:“_昔我往矣_、_杨柳依依_、_今我来思_、雨雪霏霏“。7、保存乐府诗最完备的一部总集是宋代郭茂倩编的 乐府诗集 。8、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以晋干宝的_搜神记_为代表;志人小说以南朝宋_刘义庆 _的_世说新语 _为代表。9、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批评著作有刘勰的_文心雕龙_和钟嵘的_诗品_。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乐府1、乐府原指音乐机构(乐指音乐,府指官署),始于秦,汉武帝时规模甚大。魏晋六朝时,又把乐府所唱的诗歌也叫“乐府”,于是乐府机构的名称变为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2、建安七子: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3、“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此为西晋“文章中兴”时期的一个重要作家群体。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这七人代表了太康文学的最高成就。4、 宫体诗是南朝梁代在宫廷中形成的一种诗风,由梁简文帝萧纲所倡导,多描绘声色,表现闺情,内容轻艳,形式绮靡,因代表作家是徐陵、庾信,故又称“徐庾体”。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秦风蒹葭一诗是如何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的?试加以分析。诗经中赋、比、兴手法运用得好的作品,可以达到情景交融、物我相谐的艺术境界。如秦风蒹葭就是这样的一首诗。全诗可说是起兴而后再用赋法,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写景来发端,描绘出一幅秋苇青苍、露重霜浓的清秋景色,这样的景色,触动了诗人思念“伊人”之情,三章起兴之句以景物的细微变化,即“为霜”、“未晞”、“未已”,点出了诗人追求“伊人”的时间地点,渲染出三幅深秋清晨河滨的图景,由此烘托了诗人由于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迫切地怀想对方(“伊人”)的心情。在铺叙之中,诗人反复咏叹由于河水的阻隔,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即,可求而不可得的凄凉伤感的心情。“宛在”二字,说明只是想象中的情景,但说明前面的跋涉同样是想象之词,这正好说明怀想之切。诗中凄清的秋景与感伤的情绪浑然一体,构成了凄迷恍惚、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2、 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几句如何理解?作者“忧”的是什么?“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几句的意思:作者先从眼前的酒宴和歌舞场面说开去,慨叹人生的短促和年华的易逝。表面看,似乎是在宣“ 人生当及时行乐”,实际上正是相反:全诗洋溢着高昂的情绪,蕴藏着及时努力的思想。它通过微吟低唱的形式,倾吐慷慨激烈的心曲。对着美酒对着歌,作者却不去写觥筹交错和轻歌曼舞的宴会场面,而是转入对时间的思考,由对酒当歌转为惜往日,即给人以放浪恣肆之感,又给人展示出一个紧逼迫促的境界,引导读者从现实生活中去探索人生哲理,从朴素的形式中去寻求深长的意绪。所“志深而笔长,梗慨而多气”的特点,就蕴涵在开篇中。此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思贤若渴的心情和对人才的尊重。作者“忧”的是求贤不得,表达了诗人思贤若渴的主题。最后,作者融情入景,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之景,想象贤才来归。并以周公吐哺的典故表示自己的赤诚。3、简述骈文的特点。骈文,亦称骈俪文或骈体文,与古文(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二马相驾曰骈,成双成对曰俪。所以骈文全篇以偶句为主。其特点有三:语句方面,讲究对偶,要有工稳的对仗,整齐的节奏;以至于发展到“四六体”,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音律方面,讲平仄,有时叶韵,增加文章的音韵美;行文方面,讲究用典和藻饰,使文章委婉、典雅、精炼和华美。在创作上,古文讲“气势”;而骈文讲“气韵”;古文讲通畅,骈文讲含蓄;古文讲古朴,骈文讲典丽,在风格上也有所不同。四、论述题:(每题12分,共36分)1、试分析离骚的浪漫主义特征。离骚中对上下求索的描写,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特征。诗中的后半部完全采用幻想的形式,虚构的境界,表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理想追求。诗人写了几次远逝。第一次远逝经历了多处神界,最后受阻于帝阍。第二次远逝由于眷恋故国而不忍离去。在这两次的远逝中,诗人写到三次飞行,“即发轫于苍梧”、“朝济于白水”和“发轫于天津”,场景都十分壮观。试看下面的描写: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弥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在诗人的笔端,羲和(日神)、望舒(月神)、飞廉(风伯)、丰隆(雷师)以至凤皇、飞龙都供他自由驱使;县圃、崦嵫、咸池、天津、不周(都是神话中的地名),都成了诗人遨游之地。其想象之大胆、丰富,古今罕见。诗人大量运用神话故事,但又不被神话故事所约束,而是将神话故事当作表达自己理想和感情的工具,结撰成新的情节,使作者表达理想和幻想时更加自由。2、举例论析古诗十九首的抒情特征。古诗十九首是古代抒情诗的典范。它的艺术特色首先是长于抒情。它善于运用优美而单纯的语言,通过回环复沓,反复咏叹的表现手法来制造气氛,所谓“从容涵泳,自然生其气象”。如前面所举的行行重行行,从开头都体现了这一特色。其中一些复沓的句子,如“行行重行行”,“相去万余里”,“道路阻且长”,“相去日已远”等,反复抒发一个相近似的意思来逐层加深其所表现的情感,起到一唱三叹之功效。而且善于用融情入景、寓情于景的手法构成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如迢迢牵牛星抒写男女离别之情,通篇写景,而情在其中,诗中“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和“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几句,把织女的形象和景物结合起来,虽只觉得好象是泛泛写景,而织女的愁思却不知不觉的点出来了。古诗十九首是文人创作,是抒情诗,但又是文人学习乐府民歌的产物。乐府民歌的特点是叙事性。如何看待这二者的区别?乐府民歌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事是客观现象,“哀乐”是主观感受,是情感,二者本不可分割。由于文化素养的不同,民间创作只是把社会生活经历、事件叙述出来,便成了叙事诗。文人虽向乐府民歌学习,但并不停止在简单的记录生活事件与经历,而是重在抒发自己心中的感受,把生活中的愁苦骚动、人世间的离欢悲合,际遇中的忧思悲愤,经过个人的情感过滤的升华,贯注在诗歌之中,因此产生了抒情佳作。当然,文人创作也吸收了乐府民歌的某些抒情技巧,保持了民歌朴素自然、平易流畅的特色。文人制作,语言锤炼得更为精粹,熔事于情,概括凝结为人生的咏叹,于是出现了“惊心动魄,一字千金”的抒情短诗。3、举例论述陶渊明田园诗的特色。陶渊明田园诗的中心主题是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对农业劳动的讴歌,并通过对自身饱尝耕耘的艰难和亲历霜露的辛苦的种种回顾,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广大劳动农民 的痛苦和他们的希望。如 和郭主簿其一,写归隐后自给自足的富裕生活,:“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飚开我襟。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园蔬有馀滋,旧谷犹储今。”在他的笔下,田园生活如此美好:林木繁茂,清阴满庭,南风徐来,心旷神怡,给入以无比甜美的阴凉之感。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中,第一首抒写自己躬耕之初的新鲜感受和喜悦心情。作者写到在春天的田野里,诗人兴致勃勃,情趣盎然。一路上觉得小鸟在为他放声歌唱,春风扑面,好像欢迎他的到来,从而情不自禁地想到古代柱杖而耕的荷蓧丈人,领会到这位先贤的高尚情怀。其二表示对古代的躬耕隐士长沮、桀溺的怀念,对孔子“忧道不忧贫”的至理名言,表示出不以为然的态度。归园田居五首是陶渊明弃官归田的第二年新写的一组诗,可以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第一首写去职归田的愉快心情和乡居的乐趣: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居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此诗开头二句,说自己从少年时代起,就缺少那种适应世俗的风度,本性所爱即山水自然。“误落尘网中”,尘网指官场,整个官场好象一张捕捉鸟兽的罗网,自己入仕,是误落尘网,是“迷途”。感士不遇赋说:“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三十年”一说为“十三年”之误,因其从二十九岁开始出仕,到四十一岁辞彭泽令回家,恰好历十三年头。一说即三十年,是指少年学诗书(六经),实际上也等于误“尘网”,到四十一岁归隐,也是三十年。“羁鸟”二句,他把仕途比作“尘网”、“樊笼”,因此自己即如“羁鸟”、“池鱼”,这是隐微含蓄而又生动具体的比喻。这种被禁锢的痛苦不断折磨他,而由于“性本爱丘山”的本性,终于使他在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之后,欣然归隐。“开荒”二句说明他归田思想的胜利,实现了躬耕的愿望。以上八句,是用最简炼最含蓄的语言,概括地叙述了他自己的前半生。诗的后段,正面写他自己回到田园,重温田园的自然景物和生活气氛,抒发出内心的欣慰之情。“方宅十余亩”到“鸡鸣桑树颠”几句,写归隐所在的农村景色,很自然地写出了乡村中那种和平安宁的生活气氛,与“尘网”、“樊笼”的官场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这几句描写,没有任何特别的东西,既没有精雕细琢,也没有雄浑壮伟,却在平淡之中显示出一种自然的美。这也就是陶渊明所追求的哲学境界。“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写他家门庭萧寂,室内闲静的气氛,由此来表现自己不慕荣利、淡泊宁静的个性,最后很自然的过渡到回到田园后的欣慰心情,落实到全诗的主题所在。第二首同样是满怀激情地歌唱田园生活的美好。第三首写自己的劳动生活: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是从仕途归隐田园从事躬耕生活的真切感受,带月荷锄、夕露沾衣,实景实情,生动逼真。要注意的是,陶的参加劳动,并非是“消愁解闷的一点小动作”,而是真正作为自己衣食所依的生产劳动。劳动者的甘苦、希望、忧虑,作者都有亲身的体会,因此,他表现出来的感情是真挚的。尤其是到了陶的晚年,经济上遭遇到一系列的挫折之后,作者更是将生产劳动作为生存的主要手段了。贫困的家庭生活和多年的劳动实践使他大大缩短了与普通农民之间的距离,思想感情也和劳动人民打成一片。我们看他五十四岁留下的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一诗,诗中凄切地倾诉了他平生坎坷的悲惨的遭遇: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炎火屡焚如,螟域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生逢乱世、早丧发妻、风旱虫涝、收成寥寥;夏天挨饿、冬天受冻,五十四个春秋过去,没有一天安宁。诗中辛勤悲苦的气氛和朴素的语言,如果没有半生躬耕生活的切身感受,对劳动和劳动农民没有相当的认识和深厚的感情,是写不出来的。这也可以看出诗人世界观的深刻变化。陶渊明的田园诗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流派。他的田园诗,不仅写出田园生活和田园风光。他所写的农村生活,都具有审美的性质。他能够在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中显示出一种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与供应链业务流程重构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结构创新:电池材料性能优化与测试报告
- Module 5 Cartoons Unit 3 Language in use 说课稿 2025-2026学年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 2024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说课稿2 新人教版
- 2025年金融数据治理最佳实践及隐私保护技术案例分析报告
- 泰山版信息技术(2018)第五册 《第三单元 创作动画故事 10 笑脸送福表心愿》教学设计
- 2025年中国高分辨率音频扬声器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化学九年级科粤版 4.3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 2025年中国高纯磷化锌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钙-锌热稳定剂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汽车驾驶员(高级)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锂电池叠片机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年幼儿园保健医考核试题及答案
- 乌兹别克语自学课件
- 《“盛世华诞”国庆主题》课件
- 2025年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检测卷
- 物流客服培训课件
- 川教版四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全册教案(及计划)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简称2023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报告:高科技行业ESG绩效与NGO监督
- 县级医疗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请书范文
- 穿心莲栽培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