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学期单元检测试题(四).doc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单元检测试题(四).doc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单元检测试题(四).doc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单元检测试题(四).doc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单元检测试题(四).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单元测试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1三国中存在时间最长和最短的分别是( )A魏、蜀 B 蜀、吴 C 魏、吴 D吴、蜀2哪一次战争导致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A官渡之战 B 赤壁之战 C 淝水之战 D 巨鹿之战3下列人物不曾生活在三国时期的是(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4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国家是( )A西晋 B 曹魏 C 东晋 D 前秦5灭掉西晋的少数民族是( )A 匈奴 B 鲜卑 C 羯 D 氐6在4世纪和5世纪统一黄河流域的民族分别是( )A匈奴 氐 B 匈奴 鲜卑 C 氐 鲜卑 D 鲜卑 羌7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以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自然条件好 B 北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C南方地区社会秩序安定 D南方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8为北方民族大融合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 )A北魏孝文帝 B 诸葛亮 C 苻坚 D 曹操9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满足都城的粮食需要 B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促进民族大融合10促进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B 江南地区经济的大开发C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封建制度的落后11祖冲之最突出的成就是( )A发现圆周率 B找到圆周率的计算方法C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 D推算出圆周率的准确数值12贾思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主要是因为( )A他注意向有经验的农民学习 B发明了一些农具C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D著有齐民要术一书13要想了解我国古代的河流分布情况,可以查阅的书是(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C缀术D史记14“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对谁的作品的高度评价( ) A顾恺之 B郦道元 C王羲之 D王献之15北朝时期留下了许多精湛而辉煌的石窟艺术,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建筑艺术的高超 B雕刻艺术的高超C中外交往的频繁 D佛教的盛行16为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曹操 刘备 孙权 北魏孝文帝AB C D17下面是分类排列了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司马睿该在那一类( )A屈原 司马迁 王充 B祖冲之 张衡 郦道元 C陈胜 吴广 张角 D刘秀 刘邦 司马炎18三国时期,夷洲指的是( )A吴国 B台湾 C海南岛 D南洋各国19五胡内迁后,对历史影响最大的是( ) A匈奴 B鲜卑 C羯 D氐20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创造了条件 B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C为北魏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D平息了北方少数民族间的战争21下列以洛阳为都城的政权是( ) A曹魏、西晋、北魏 B西晋、前秦、北魏 C曹魏、西晋、前秦 D曹魏、前秦、北魏22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成语典故是( ) 破釜沉舟 四面楚歌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A B C D23下列以少胜多的战役与曹操有关的是( )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A B C D24如果请你为大型电视剧三国演义准备道具,你不应该在剧中的餐桌上摆放的食品是( )A玉米 B葡萄 C萝卜 D核桃2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唯一统一全国的政权是( ) A曹魏 B西晋 C东晋 D北魏得分 评卷人二、列举题:(11分)26列举我们学过的四位重视人才的统治者,并举例说明27列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个统一北方的政权得分 评卷人三、材料分析题:(6分)28阅读下列材料: “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请回答:材料中的魏书是叙述哪一个政权的历史?朝廷当时建都于哪一个城市?此诏书是谁颁布的?北俗之语是指哪一个民族的语言?采取这样的措施有何历史作用?得分 评卷人四、问答题:(17分)2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有哪些?各有什么影响。你对这些战役的成败有何感想?30东晋南朝时,南方和北方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方面有哪些异同?在文化上有那些反映?这种反映说明了什么?得分 评卷人五、论述题:(16分)31史学界认为:中国古代史上,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即使在封建国家的分裂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这些因素的积聚必然为统一创造条件。试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有关史实来论证。32有人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国家四分五裂,社会经济停滞,科技文化发展缓慢,因此,这一段历史是不足道的。”请用史实分析评论这一观点。参考答案(四)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5小题,50分。)1D 2B 3C 4A 5A 6C 7B 8A 9B 10A 11C 12D 13B 14C 15D 16C 17D 18B 19B 20B 21A 22D 23B 24A 25B二、列举题:(11分)26汉高祖任用的人才有萧何、张良、韩信等;汉武帝重用的人才有卫青、霍去病、主父偃等;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前秦的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相等27曹魏、西晋、前秦、北魏、北周。三、材料分析题:(6分)28北魏洛阳北魏孝文帝鲜卑族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四、问答题:(17分)29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淝水之战使前秦统治迅速瓦解,北方陷入分裂状态,东晋乘机收复失地。(3分)决定战争成败的因素有:国家的经济、军事实力;人民的支持;战争的作战方针和作战方法;(3分)30不同点: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因此北方出现了描述战乱的著作木兰辞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总结北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的农学专著齐民要术。江南地区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科学技术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出现了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和王羲之的书法以及顾恺之的绘画等突出成就。(6分)相同点:南方和北方都出现了政权更替频繁的局面。佛教广泛盛行。佛教在政治、经济上势力很大;统治者为了宣扬佛教,修建了大量的石窟和寺院。范缜为了反对佛教的欺骗性,写了神灭论。宗教画流行。南北方民族大融合。南北方的经济都得到了发展。(5分)五、论述题:(16分)31长期的分裂割据混战使人民渴望统一。尽管国家分裂,但民族融合不断加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各族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加上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加快,出现民族融合的高潮,这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由于北方长期割据混战,北方人民大批南迁,他们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工具,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北方政权的短暂统一也使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南北经济的共同发展,对统一提出了要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也出现了一些局部的、短期的统一,如曹魏、前秦、北魏、北周统一北方黄河流域,西晋统一全国。这些因素都为全面的统一创造了条件。(8分)32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战乱比较频繁,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比较突出,但是这段历史的特征是:民族融合、统一趋势不断加强,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科技文化也有较大发展,统一和民族融合是这段历史的主流。民族融合加强。自东汉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陆续内迁,与汉族关系日益密切。十六国时期,各国彼此攻战,但是各族人民通过长期交往,互相影响,加速了民族融合。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方人民在生产和反抗各族统治者的斗争中,加强了联系。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西晋末年至南朝,大批北方人民南迁,和南方人民一起开发了江南地区,加速了民族融合。统一趋势加强。东汉末年,各军事集团割据混战,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灾难深重。曹操统一北方,后来魏、蜀、吴三国鼎立,魏灭蜀,晋代魏灭吴,西晋完成全国统一。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在各自统治区域内,都保持相对稳定,北方的前秦、北魏、北周一度统一北方。可见,统一是当时历史发展的主流,为后来隋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社会经济恢复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一些割据政权的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也采取了一些恢复发展经济的措施,如曹操实行屯田制,保护农桑。魏建立后,继续重视农业,兴修水利工程。蜀汉实施减轻赋税,奖励农耕的政策。吴国的造船业发达,出现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的壮举。东晋南朝时期,由于北方人民大批南迁,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