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doc

单曲柄往复式给煤机的设计【优秀含12张CAD图纸全套课程毕业设计】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单曲柄往复式给煤机的设计【优秀含12张CAD图纸全套课程毕业设计】.rar
翻译.doc---(点击预览)
毕业设计封面.doc---(点击预览)
正文.doc---(点击预览)
任务书+摘要+目录.doc---(点击预览)
A0-减速器装备图.dwg
A0-总装配图.dwg
A1-传动平台.dwg
A1-曲柄连杆成形图.dwg
A2-托辊组件.dwg
A2-第二轴系.dwg
A3-中间轴.dwg
A3-大齿轮.dwg
A3-定曲柄.dwg
A3-小齿轮.dwg
A3-活曲柄.dwg
A3-轴.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46327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89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5-07-30 上传人:QQ14****9609 IP属地:陕西
45
积分
关 键 词:
曲柄 往复 机械设计 毕业设计 给煤机 单曲柄往复式给煤机的设计
资源描述:

单曲柄往复式给煤机的设计【优秀含12张CAD图纸全套课程毕业设计】

【带任务书+外文翻译】【78页@正文19600字】【详情如下】【需要咨询购买全套设计请加QQ1459919609 】

任务书+摘要+目录.doc

正文.doc

毕业设计封面.doc

翻译.doc

A0-减速器装备图.dwg

A0-总装配图.dwg

A1-传动平台.dwg

A1-曲柄连杆成形图.dwg

A2-托辊组件.dwg

A2-第二轴系.dwg

A3-中间轴.dwg

A3-大齿轮.dwg

A3-定曲柄.dwg

A3-小齿轮.dwg

A3-活曲柄.dwg

A3-轴.dwg

任务书

毕业论文题目:单曲柄往复式给煤机

毕业论文专题题目:

毕业论文主要内容和要求:

主要内容

了解往复式给煤机的用途、工作原理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一台单曲柄往复式给煤机。给煤量:;往复行程:。

基本要求

1.设计完成总体方案设计;

2.设计完成主减速器装配图;

3.完成主要传动组件、零件的工作图设计;

4.编写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

5.编写完成整体设计计算说明书。

摘  要

往复式给煤机在我国煤矿,选煤厂及其它行业应用已几十年。生产实践证明,给煤设备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整个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现有的往复式给煤机的具有生产能力小、安装和拆卸不方便、受力不均匀等缺点,因此,改进并扩大现有K型往复给煤机的产量是完全必要的。

本说明书主要论述研究了:往复式给煤机的发展概况;工用、组成;工作原理、特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安装和维护等内容。

本说明书设计主要是:先通过设计计算给煤机的主要运动部件即给煤槽的运行速度和所受的运行阻力来求得电动机功率。用电动机功率来设计减速器。然后在设计出曲柄连杆机构,给煤槽,拖滚组件等主要运行部件。最后设计给煤机箱体,传动平台等辅助部件。最后完成给煤机的总体装配。在本次往复式给煤机的设计过程中,着重对减速器、传动平台、曲柄连杆机构、托辊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对重要的部件进行了受力分析、强度的校核,根据其常见失效形式、影响因素及基本设计要求,给出了重要部件的受力分析、强度和刚度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往复式给煤机; 减速器; 曲柄连杆机构; 给煤槽。

ABSTRACT

Reciprocating feeder in China's coal mines, coal preparation plant and other industry application has been for several decades.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reliability of equipment to the coal, a direct impact on the whole production system the normal operation. Reciprocating the existing feeder with small production capacity , installation and removal of inconvenient, Shouli Bu uniform, and other shortcomings Therefore, the improvement and expansion of existing K-Reciprocating coal feeder is completely necessary.

   The statement focuses on the study: Reciproca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al, the use, composition, working principle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the use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and other content. Electric motor power to design reducer. And then design a crank linkage to the coal shafts, drag roller components, and other major components operation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is: first through the design calculations for coal is the main moving parts to the coal shafts running speed and suffered the motor running resistance to achieve power. To the final design of coal chassis, transmission platforms, such as auxiliary components. Coal-to finalize the overall assembly. Reciprocating in this coal to the design process, focusing on reducer, transmission platform, crank linkage, Idler for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he stress analysis, strength check, in accordance with its common failure mode, Factors and basic design requirements,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tress analysis, strength and stiffness of the design method.

Keywords : Reciprocating to the coal; Reducer; Crank linkage;Suppling coal shaft.  

目    录

1. 往复式给煤机概述1

1.1 往复式给煤机的用途1

1.2 K型往复式给煤机的组成1

1.3 K型往复式给煤机工作原理简述1

1.4 K4型给煤机的主要特点1

1.5 往复式给煤机与振动式板式给煤机的比较2

1.6 K-4型往复式给煤机的技术参数2

2  往复式给煤机的总体结构设计3

2.1 往复式给煤机的参数3

2.2给煤机总体外型设计4

2.3 给煤机的受力分析6

2.3.1 往复式给煤机的运行阻力6

2.3.2 产生运行阻力的因素及力的计算6

3. 给煤机的减速器设计方案9

3.1  电机选型9

3.2  减速器设计10

3.2.1. 减速器选型10

3.2.2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11

3.3 齿轮的设计及校核计算12

3.3.1 第一对齿轮的设计12

3.3.2 第二对齿轮的设计19

3.4 轴的设计及校核计算25

3.4.1 中间轴的设计及校核25

3.4.2 输入轴的设计及校核30

3.4.3 输出轴的设计及校核35

3.5 轴承的选择与校核计算39

3.5.1 输入轴上的轴承选择与校核39

3.5.2 中间轴上的轴承选择与校核41

3.5.3 输出轴的轴承选择与校核41

3.6 键的选择与校核计算42

3.6.1 中间轴上键的选择与校核42

3.6.2 输出轴上键的选择与校核43

3.7 轴系部件的结构设计43

3.7.1 轴承盖的结构设计43

3.8 轴外伸处的密封设计45

3.9 减速器箱体的设计45

3.10 油面位置及箱座高度的确定47

3.11 油沟的结构形式及尺寸47

3.12 检查孔与检查孔盖的设计48

3.13 通气器的结构及尺寸48

3.14 放油孔、螺塞和封油圈49

3.15油标指示器50

3.16 起吊装置51

3.17 定位销52

3.18 启盖螺钉52

3.19 套筒的设计53

4.  给煤机其余部件设计54

4.1曲柄连杆的设计54

4.1.1 曲柄轮毂键的设计及校核54

4.1.2 曲柄连杆其余零件的选取55

4.2给煤槽的设计55

4.3拖辊组件的设计及校核57

4.3.1辊轮轴的设计计算57

4.3.2辊轮轴强度的校核62

4.4闸门的设计64

5. 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65

5.1齿轮的加工工艺65

5.1.1硬齿面齿轮的工艺特点65

5.1.2渗碳齿轮的加工工艺65

5.2轴的加工工艺68

结  论71

参考文献72

翻译部分

英文原文73

中文译文78

致谢82

1. 往复式给煤机概述

往复式给煤机在我国煤矿、选煤厂及其它行业应用已有几十年。给煤设备是煤矿生产系统的主要设备之一,给煤设备的可靠性,特别是关键咽喉部位给煤设备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整个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生产实践证明,该设备对煤的品种、粒度、外在水份等适应能力强,与其他给煤设备相比,具有运行可靠、性能稳定、噪音低、完全可靠、维护工作量小等优点。

往复式给煤机的主要缺点是能耗较高。

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煤矿井型不断地扩大,现有K型往复式给煤机生产能力小,不能满足大型矿井的要求。因此,改进和扩大现有K型往复给煤机是完全有必要的。

1.1 往复式给煤机的用途

最通用的往复式给煤机为K型,一般用于煤或其他磨琢性小、黏性小的松散粒状物料的给煤,将储料仓或料坑里的物料连续均匀地卸运到运输设备或其他筛选设备中。

1.2 K型往复式给煤机的组成

K型给煤机由机架、 底拖板(给煤槽)、电动机、减速器、联轴器、传动平台、漏斗、闸门、托辊等组成。本机可根据需要设有带漏斗、不带漏斗两种形式。给煤机设有两种结构形式:1、带调节闸门 2、不带调节闸门,其给煤能力由底板行程来达到。

1.3 K型往复式给煤机工作原理简述

往复式给煤机由槽形机体和带有曲柄连杆装置的活动地板组成的曲柄滑块机构,地板是工作机构。传动原理:当电动机开动后,经弹性联轴器、减速器、曲柄连杆机构拖动倾斜的底板在托辊上作直线往复运动,当底板正行时,将煤仓和槽形机体内的煤带到机体前端;底板逆行时,槽形机体内的煤被机体后部的斜板挡住,底板与煤之间产生相对滑动,机体前端的煤自行落下。将煤均匀地卸到运输机械或其它筛选设备上。

1.4 K4型给煤机的主要特点:

工作可靠、寿命长;重量轻、体积小、维护保养方便;结构简单,运行可靠,调节安装方便;封闭式框架结构,大大提高了机架的刚度;装有限矩形液力偶合器,能满载启动,过载保护;给煤量大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给煤设备;采用了先进的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螺杆减速器设计,承载能力大,传动效率高;侧衬板与地板之间留缝可调,能较准确地控制留缝大小,大大减少了漏料;驱动装置对称布置,并采用双推杆,使整机受力均衡,传动平稳,消除了底版往复时的扭摆现象;地板有立向筋板,并用三道通长拖辊支撑,保证了地板本身刚度,消除了现有机械的缺点。

1.5 往复式给煤机与振动式,板式给煤机的比较

  往复式与振动式给煤机两种给煤方式不同点是给煤频率和幅值以及运动轨迹不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振动式给煤机给煤频率高,噪声也大;由于它是靠高频振动给煤,其振动和频率受物料密度及比重影响较大,所以,给煤量不稳定,给煤量的调整也比较困难;由于是靠振动给煤,给煤机必须起振并稳定在一定的频率和振幅下,但振动参数对底板受力状态很敏感,故底板不能承受较大的仓压,需增加仓下给煤槽的长度,结果是增加了料仓的整体高度,使工程投资加大;由于给煤高度加大,无法用于替换目前大量使用的往复式给煤机。

往复式给煤机与板式给煤机安装方式的区别主要在于往复式给煤机采用悬挂式安装方式,在地坑基础完工后,往复式给煤机可以直接通过料斗固定在地坑基础上。而板式给煤机则采用设备基础安装的方式,不但要完成地坑基础施工,而且还要进行设备基础施工。采用往复式给煤机可以减少工程施工周期,节约工程造价。

除此之外,往复式给煤机还具有结构简单,经久耐用,故障率低的特点,从而在井下矿山机电运输中得到广泛应用。鉴于此,将往复式给煤机应用于地面和井下完全能适应生产环境需要,从而达到减少投入,提高设备运转率,解放劳动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启义.中国机械设计大典(第4卷).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社,2002.1

[2]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第5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1

[3] 王大康、卢颂峰.机械?计课程设计.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社,2001.1

[4] 王洪欣、李木等.机械设计工程学[Ⅰ].徐州:中国矿业大学社,2001.1

[5] 王洪欣、李木等.机械设计工程学[Ⅱ].徐州:中国矿业大学社,2001.1

[6] 王启义.中国机械设计大典(第3卷).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社,2002.1

[7] 王启义.中国机械设计大典(第2卷).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社,2002.1

[8] 曾正明.机械工程材料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9] 单丽云等.工程材料.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10] 唐大放、冫晓宁. 械莾计 程学.徐州 中国矿丒大?出版社?2001

[11] 甘永立.几何量公差与检测.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2] 徐灏.机械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3] 刘鸿文.简明材料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4]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机械设计大典编委会.中国机械设计大典.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5] 张耀宸.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87

[15]陈宏钧.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16]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Feeder for the controlled loading of Bulk solids onto conveyou Belt.south Aftica,1983

[17] Kim, C.Y., Ahn, B.S, Cho, S.S., and Kim, S.H., “The Integrated Methodology of Rough Set Theory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for Business Failure Prediction,” The Journal of MIS Research, Vol. 9, No.4, 1999, (in press).


内容简介:
本科生毕业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论文任务书 学院 应用技术学院 专业年级 机自 04-1 学生姓名 付 勇 任 务 下 达 日 期 : 2008 年 1 月 10 日 毕业论文日期: 2008 年 3 月 16 日 至 2008 年 6 月 10 日 毕业论文题目: 单曲柄往复式 给煤 机 毕业论文专题题目: 毕业论文主要内容和要求: 主要内容 了 解往复式给煤机的用途、工作原理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一台单曲柄往复式 给煤 机。 给煤 量: ht800 ;往复行程: mm250 。 基本要求 1.设计完成 总体 方案 设计; 2.设计完成主减速器装配图 ; 3.完成主要传动组件、零件的工作图设计; 4.编写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 5.编写完成整体设计计算说明书。 院长签字: 指导教师签字: nts本科生毕业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阅书 指导教师评语 (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 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研究内容的 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工作态度 及工作量;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存在问题; 是否同意答辩等): 成 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nts本科生毕业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论文评阅教师评阅书 评阅教师评语 ( 选题的意义; 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作量的大小;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写作的规范程度;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 存在问题; 是否同意答辩等 ): 成 绩: 评阅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nts本科生毕业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论文评阅教师评阅书 评阅教师评语 ( 选题的意义; 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作量的大小;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写作的规范程度;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 存在问题; 是否同意答辩等 ): 成 绩: 评阅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nts本科生毕业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论文答辩及综合成绩 答 辩 情 况 提 出 问 题 回 答 问 题 正 确 基本 正确 有一般性错误 有原则性错误 没有 回答 答辩委员会评语及建议成绩: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学院领导小组综合评定 成绩: 学院领导小组负责人: 年 月 日 nts本科生毕业设计 摘 要 往复式 给煤 机在我国煤矿,选煤厂及其它行业应用已几十年。生产实践证明, 给煤设备的可靠性 ,直接影响整个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 现有的 往复式 给煤 机的 具有 生产能力小、安 装和拆卸不方便、受力不均匀等缺点 , 因此 ,改进 并 扩大现有型往复给煤机 的产量 是完全必要的。 本说明书主要论述研究了 : 往复式给煤机的发展 概况 ; 工用 、 组成 ; 工作原理 、 特点 ; 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 改进措施 , 安装 和 维护等 内容 。 本说明书设计主要是:先通过设计计算给煤机的主要运动部件即给煤槽的运行速度和所受的运行阻力 来求得电动机功率。 用 电动机功率来设计减速器。然后在设计出曲柄连杆机构 , 给煤槽,拖滚组件等主要运行部件。最后设计给煤机箱体,传动平台等辅助部件。最后完成给煤机的总体装配。 在本次往复式给煤机 的设计过程中,着重对减速器、传动平台、曲柄连杆机构、托辊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对重要的部件进行了受力分析、强度的校核,根据其常见失效形式、影响因素及基本设计要求,给出了重要 部 件的受力分析、强度和刚度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 : 往复式给煤机 ; 减速器 ; 曲柄连杆机构 ; 给煤槽。 nts本科生毕业设计 ABSTRACT Reciprocating feeder in Chinas coal mines, coal preparation plant and other industry application has been for several decades.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reliability of equipment to the coal, a direct impact on the whole production system the normal operation. Reciprocating the existing feeder with small production capacity , installation and removal of inconvenient, Shouli Bu uniform, and other shortcomings Therefore, the improvement and expansion of existing K-Reciprocating coal feeder is completely necessary. The statement focuses on the study: Reciproca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al, the use, composition, working principle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the use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and other content. Electric motor power to design reducer. And then design a crank linkage to the coal shafts, drag roller components, and other major components operation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is: first through the design calculations for coal is the main moving parts to the coal shafts running speed and suffered the motor running resistance to achieve power. To the final design of coal chassis, transmission platforms, such as auxiliary components. Coal-to finalize the overall assembly. Reciprocating in this coal to the design process, focusing on reducer, transmission platform, crank linkage, Idler for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he stress analysis, strength check, in accordance with its common failure mode, Factors and basic design requirements,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tress analysis, strength and stiffness of the design method. Keywords : Reciprocating to the coal; Reducer; Crank linkage;Suppling coal shaft. nts本科生毕业设计 目 录 1 往复式 给煤 机概述 . 1 1.1 往复式 给煤 机的用途 . 1 1.2 K 型往复式 给煤 机的组成 . 1 1.3 K 型往复式给煤机工作原理简述 . 1 1.4 K4 型给煤机的主要特点 . 1 1.5 往复式给煤机与振动式 板式 给煤机的比较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6 K-4 型往复式给煤机的技术参数 . 2 2 往复式给煤机的总体 结构 设计 . 3 2.1 往复式 给煤机 的参数 . 3 2.2 给煤机 总体外型设计 . 4 2.3 给煤机 的受力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3.1 往复式给煤机的运行阻力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3.2 产生运行阻力的因素 及力的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 给煤机的减速器设计方案 . 9 3.1 电机选型 . 9 3.2 减速器 设计 . 10 3.2.1. 减速器 选型 . 10 3.2.2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 11 3.3 齿轮的设计及校核计算 . 12 3.3.1 第一对齿轮的设计 . 12 3.3.2 第二对齿轮的设计 . 19 3.4 轴的设计及校核计算 . 25 3.4.1 中间轴的设计及校核 . 25 3.4.2 输入轴的设计及校核 . 30 3.4.3 输出轴的设计及校核 . 35 3.5 轴承的选择与校核计算 . 39 3.5.1 输入轴上的轴承选择与校核 . 39 nts本科生毕业设计 3.5.2 中间轴上的轴承选择与校核 . 41 3.5.3 输出轴的轴承选择与校核 . 41 3.6 键的选择与校核计算 . 42 3.6.1 中间轴上键的选择与校核 . 42 3.6.2 输出轴上键的选择与校核 . 43 3.7 轴系部件的结构设计 . 43 3.7.1 轴承盖的结构设计 . 43 3.8 轴外伸处的密封设计 . 45 3.9 减速器箱体的设计 . 45 3.10 油面位置及箱座高度的确定 . 47 3.11 油沟的结构形式 及尺寸 . 47 3.12 检查孔与检查孔盖的设计 . 48 3.13 通气器的结构及尺寸 . 48 3.14 放油孔、螺塞和封油圈 . 49 3.15 油标指示器 . 50 3.16 起吊装置 . 51 3.17 定位销 . 52 3.18 启盖螺钉 . 52 3.19 套筒的设计 . 53 4. 给煤机其余部件设计 . 54 4.1 曲柄连杆的设计 . 54 4.1.1 曲柄轮毂键的设计及校核 . 54 4.1.2 曲柄连杆其余零件的选取 . 55 4.2 给煤槽的设计 . 55 4.3 拖辊组件的设计及校核 . 57 4.3.1 辊轮轴的设计计算 . 57 4.3.2 辊轮 轴强度的校核 . 62 4.4 闸门的设计 . 64 5 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 . 65 5.1 齿轮的加工工艺 . 65 nts本科生毕业设计 5.1.1 硬齿面齿轮的工艺特点 . 65 5.1.2 渗碳齿轮的加工工艺 . 65 5.2 轴的加工工艺 . 68 结 论 . 71 参考文献 . 72 翻译部分 英文原文 . 73 中文译文 . 78 致谢 . 82 nts中国矿业大学 2008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1 页 1 往复式 给煤 机 概述 往复式给煤机在我国煤矿、选煤厂及其它行业应用已有几十年。 给煤设备是煤矿生产系统的主要设备之一 ,给煤设备的可靠性 ,特别是关键咽喉部位给煤设备的可靠性 ,直接影响整个生产系统的正常 运 行 。 生产实践证明 ,该设备对煤的品种、粒度、外在水份等适应能力强 ,与其他 给煤 设备相比 ,具有运行可靠、性能稳定、噪音低、完全可靠、维护工作量小等优点。 往复式给煤机的主要缺点是能耗较高。 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 ,煤矿井型不断地扩大 ,现有型往复 式 给煤机生产能力小 ,不能满足大型矿井的要求。因此 ,改进和扩大现有型往复给 煤机是完全 有必要的。 1.1 往复式 给煤 机 的用途 最通用的往复式给煤机为 K 型,一般用于煤或其他磨琢性小、黏性小的松散粒状物料的 给煤 ,将储料仓或料坑里的物料连续均匀地卸运到运输设备或其他筛选设备中。 1.2 K 型 往复式 给煤 机 的组成 K型 给煤 机由 机架、 底 拖 板( 给煤 槽)、 电动机、 减速器、联轴器 、 传动平台、 漏斗、闸门、托辊等组成。 本机可根据需要设有带漏斗、不带漏斗两种形式。给煤机设有两种结构形式: 1、带调节闸门 2、不带调节闸门,其 给煤能力由底板行程来达到。 1.3 K 型往复 式给煤机工作原理简述 往复式 给煤机由槽形机体和带有曲柄连杆装置的活动地板组成的曲柄滑块机构, 地板是工作机构。 传动原理:当电动机开动后,经弹性联轴器、减速器、曲柄连 杆 机构拖动倾斜的底板在 托 辊上作直线往复运动, 当底板正行时 ,将煤仓和槽形 机体内的煤带到机体前端 ;底板逆行时 ,槽形机体内的煤被机体后部的斜板挡住 ,底板与煤之间产生相对滑动 ,机体前端的煤自行落下。 将煤均匀地卸到运输机械或其它筛选设备上。 1.4 K4 型给煤机的 主要特点: 工作可靠、寿命长;重量轻、体积小、维护保养方便;结构简单,运行可靠,调节安装方便;封闭式框架结构,大大提高了机架的刚度; 装有限矩形液力偶合器,能满载启动,过载保护; 给煤 量大是目前国内最大的 给煤 设备 ;采用了先进的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螺杆减速器设计,承载能力大,传动效率高; 侧衬板与地板之间留缝可调,能较准确地控制留缝大小, 大大减少了漏料;驱动装置对称布置,并采用双推杆,使整机受力均衡,传动平稳,消除了底版往复nts中国矿业大学 2008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2 页 时的扭摆现象; 地板有立向筋板,并用三道通长拖辊支撑,保证了地板本身刚度,消除了现有机械的缺点。 1.5 往复式给煤机与振动式 ,板式 给煤机的比较 往复式与振动式给煤机两种 给煤 方式不同点是 给煤 频率和幅值以及运动轨迹不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振动式 给煤 机 给煤 频率高,噪声也大;由于它是靠高频振动 给煤 ,其振动和频率受物料密度及比重影响较大,所以, 给煤 量不稳定, 给煤 量的调整也比较困难;由于是靠振动 给煤 , 给煤 机必须起振并稳定在一定 的频率和振幅下,但振动参数对底板受力状态很敏感,故底板不能承受较大的仓压,需增加仓下 给煤 槽的长度,结果是增加了料仓的整体高度,使工程投资加大;由于 给煤 高度加大,无法用于替换目前大量使用的往复式给煤机。 往复式给煤机与板式给煤机安装方式的区别主要在于往复式给煤机采用悬挂式安装方式,在地坑基础完工后,往复式给煤机可以直接通过料斗固定在地坑基础上。而板式给煤机则采用设备基础安装的方式,不但要完成地坑基础施工,而且还要进行设备基础施工。采用往复式给煤机可以减少工程施工周期,节约工程造价。 除此之外,往复式给煤机还具 有结构简单,经久耐用,故障率低的特点,从而在井下矿山机电运输中得到广泛应用。鉴于此,将往复式给煤机应用于地面和井下完全能适应生产环境需要,从而达到减少投入,提高设备运转率,解放劳动力的目的。 1.6 K-4 型 往复式给煤机 的 技术参数 表 1-1 K-4型往复式给煤机技术参数 型号规格 K-4 给煤 能力 /( t/h) 底板行程 曲柄位置 无烟煤 烟煤 200 4 590 530 150 3 440 395 100 2 295 268 50 1 148 132 曲柄转速 /( /minr ) 62 nts中国矿业大学 2008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3 页 电动机 型号 YB200L1 -8(Y200 L1 -6) 功率 /KW 18.5 转速 /( /minr ) 970 减速器 型号 JZQ-500 速比 15.75 最大允许粒度 /mm 含量 10 %以下 700 含量 10 %以上 550 设备重量 / kg 带料斗 2337 不带料斗 2505 2 往复式给煤机 的总体设计 在确定往复式给煤机整体结构尺寸之前,首先考虑给煤机的容积利用系数。容积利用系数是给煤机槽体内煤的体积与槽体容积的比值。在给煤机槽体容积一定的情况下 ,容积利用系数取值的高低 ,决定设计 给煤 能力的 值就越 大 ,则设计生产能力大 ,反之就小。现有 型往复给煤机容积利用系数取值为 0.62。 为了提高给煤机的综合性能 ,通过对 K 型往复给煤机的使用情况进行大量调查和性能测试 ,给煤机实际生产能力比设计生产能力偏大约 10 20%。这说明原设计容积利用系数取值偏低。在该往复给煤机设计中 ,我们将容积利用系数提高到 0.7-0.8,这就意味着 ,与原设计比较 ,在相同设计生产能力条件下 ,给煤机槽体容积可以缩小 13%。给煤机的实际生产能力与煤的粒度、水份有较大关系。同样一台给煤机 ,煤的流动性好 ,则实际生产能力大 ;煤的流动性差 ,则实际生 产能力就小。现有型往复 式 给煤机之所以适应 范围广 ,除其它性能以外 ,就在于设计时余量较大 ,即容积利用系数取值较低。我认为 ,容积利用系数不宜取值过大 ,以保证往复给煤机对各种煤的适应性。 2.1、往复式给煤机的参数 根据已知参数 , 给煤 量: ht800 ;往复行程: mm250 ,初步设定曲柄的转nts中国矿业大学 2008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4 页 2.2226060 1000800 m数为 min60r 。 2.2 给煤机的 总体 外型 设计 1)。 参考 K-4 型往复式给煤机取料仓宽度为 B =1250mm ,底托板材料选用 Q235钢长度为 L=1500 mm 。 由此可推出每转推出煤的容积为: 为 kg 式中: m 曲柄每转推出煤 查表得散煤的容重 3/950 mkg 由式得 V=abh=0.25 1.1h= 323.0 m 推出煤的最低高度: h=0.75m 初步设定曲柄的转数为 min60r ,箱体的有效高度和宽度,高度为 mm800 ,宽度为 mm1250 。 给煤 量可表示为 nlBHQ 60 12 式中 Q 给煤机 给煤 量, ht ; H 给煤 机箱体高度, m ; B 给煤 机箱体宽度, m ; l 给煤 机行程, m ; 煤的密度, 32.1 mt ; n 给煤 机箱体高度, minr ; 工况系数, 2.1 。 323.09 5 0 2.2 2 2 mmV nts中国矿业大学 2008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5 页 s inc os 222 asimal a因此,由式 12 可求出 给煤 量 图 2-2 往复式给煤机 箱体尺寸 nlBHQ 60 2.1602.125.025.175.060 ht1012 800 ht 由上式结果可得出,箱体尺寸满足 给煤 要 求。 2)。 曲柄 连杆尺寸 及底板速度的确定 已知行程 mm250 ,设偏距 e 为 120 mm,倾斜角度为 010 在有三角形关系式和理论力学中最小角定理,当 可求得 速度 Vmax=(1+) =0.77m/s . 曲柄 a=124mm 连杆长 l=1057mm nts中国矿业大学 2008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6 页 图 2-1 K型往复式给煤机 曲柄连杆运动简图 2.3 给煤机的受力分析 2.3.1 往复式给煤机的运行阻力 往复式给煤机运行时,电动机功率主要消耗在克服下列 阻力上。 正行时:底板在托滚上的运动阻力 1F 和煤与固定侧板的摩擦阻力 2F 。 逆行时:底板在托滚上的运动阻力 1F 和煤与底板的摩擦阻力3F。 此外,还有消耗 在克服煤与侧板之间黏着力和 在克服底板加速运动时的运行阻力上。 2.3.2 产生运行阻力的因素及力的计算 往复式给煤机的运行阻力有以下公式计算: bplgmmF 3211 )22( hplgllhF 33122 )32( hplgmF 313 )42( 式中 1m 给煤机槽体内煤的质量, kg ; nts中国矿业大学 2008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7 页 25240 21 FFF 2m 给煤机运动部件的质量, kg ; g 重力加速度, smg 8.9 ; p 煤仓出口处压力, 2mN ; 1l 给煤机底板水平投影长度, m ; 3l 煤仓出口对底板有效压力区长度, m ; b 给煤机槽体净宽度, m ; 底板在托滚轮上的运动阻力系数, 08.0 ; 煤对侧板的侧压系数; 煤的松散容重, 3950 mkg ; h 底板上煤的厚度, 18.0 hh , m 。 正行阻力: 214 FFF )52( 正行阻力:315 FFF )62( 运行阻力按正行阻力和逆行阻力的均方值计算,即 )72( 式中 )22( 、 )32( 、 )42( 括号内的第一项 gmm 21 表示给煤机槽 体内煤的重量和活动件的重量; gm1 表示给煤机槽体内煤的重量; gllh312 表示煤的重量对给煤机固定侧板产生的侧压力。号内的第二项 hpl3表示煤仓出口处压力; hpl3表示煤仓出口处压力对给煤机固定侧板产生的侧压力。由于底板在托滚轮上的运动阻力 1F 较小 (运动阻力系数 值较小 ),给煤机运行阻力主要是煤与固定侧板的摩擦阻力 2F 和煤与底板的摩擦阻力3F。因此可知 ,产生运行nts中国矿业大学 2008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8 页 阻力的主要因素是给煤机槽体内的煤的重量和煤仓出口处的压力以及煤与侧板或底板的摩擦系数。 从以上分析可知 ,我们只能从减少煤仓出口处压力对底板的作用 ,以及减小煤与固定侧板和底板的摩擦力来往复式给煤机的节能措施。 采用倾斜式仓口漏斗由于煤仓出口处压力的作用 ,使底板产生了运行阻力 ,如果采用斜仓口漏斗 ,使煤仓出口压力对底板作用减小或不作用在底板上 ,底板的运行阻力就可以减小。 往复式给煤机的 运行阻力由以下简化公式计算: 1 12F m m g )82( 22 1hF l g )92( 3 1mgF )102( 给煤机槽体内煤 的质量: rhlbm 1 =1.25 1.5 0.75 950 kg1336 底托板选用的材料为 235Q ,其密度 38.7 mt ,底托板长、宽、厚度分别为 1500mm 、 1250mm 、 16mm 。则底托板质量为: kgm 2 3 4108.7161 2 5 01 5 0 0 92 则 1 12F m m g N1 2 9 01008.08.9234.01 3 3 6 3 22 1hF l g N71848.9069.195075.0995.075.0 2 3 1mgF N9 1 6 58.91 3 3 675.0 正行阻力: 214 FFF N8 4 7 47 1 8 41 2 9 0 )112( nts中国矿业大学 2008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9 页 25240 21 FFF N1 3 4 5 81 0 4 5 58 4 7 421 22 kW76.10 77.0458.13 max0 VFp 正行阻力:315 FFF N1 0 4 5 59 1 6 51 2 9 0 )122( 运行阻力: )132( 减少煤与底板的磨擦系数是有限的。这是因为正行时,给煤机槽体内的煤是在其与底板之间的磨擦力的作用下,移到给煤机前端。煤与底板的磨擦力要大于煤在加速时的动阻力和煤与固定侧板的磨擦力,才能保证在正行时,煤与底板间不产生相对滑动。 3. 给 煤 机 的减速器设计方案 3.1 电机选型 因设备是在井下工作,电机选为隔爆异步电动机。 1. 给煤机所需功率: )13( 2. 给煤机的传动效率 (1) 曲柄连杆的传动效率 1 : 0.96 0.85 (2)减速器的传动效率 2 : 0.973 0.962 (3)联轴器的传动效率3: 0.99 所以,给煤机的总传动效率为 75.0321 )23( 3. 电动机的功率确定 电动机的实际功率为 kWpp d 4.1475.0/76.10 )33( nts中国矿业大学 2008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10 页 53.35 83.4 16.1612 iii一般来说,选择电动机容量时应保证电动机的额定功率edp等于或稍大于工作机所需的电动机功率dp,即ded pp ,所以,选择电机额定功率为 15kW ,选择电机型号如表 3-1 所示 表 3-1 往复式给煤机电机选型 型号 额定功率 额定转速 同步 转速 功率因数 YB180L-6 15kW 970 minr 1000 minr 0.895 3.2 减速器选型 3.2.1. 减速器选型 现在已使用的 K 系列往复式给煤机常用的减速器型号如表 3-2 所示。 表 3-2 K 系列往复式给煤机常用的减速器型号 型号规格 K-0 K-1 K-2 K-3 K-4 减速机 型号 JZQ0-350 JZQ0-350 JZQ0-350 JZQ-400 JZQ-500 速比 12.64 12.64 12.64 15.75 15.75 ZQ、 ZQH( JZQ、 PM)型减速器具有机械性能好、工作可靠、维修方便、过载能力强、耐冲击、惯性力矩小等特点。适用于起重、运输、冶金、矿山、建筑、化工、纺织等行业。 其适用条件如下:减速器齿轮圆周速度不大于 12m/s;高速轴的转速不大于 1500r/min;可用于正反两向运转;工作环境温度为 -40 +40 。减速器有九种传动比、九种装配形式和三种低速轴轴端型式。 1) 计算速比 减速器速比为 17.16609701 nni 2)分配传动装置各级传动比 参考文献 3表 2-1,取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高速级的传动比 对于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在两极齿轮配对材料、性能及齿宽系数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即齿面接触强度大致相等时,两极齿轮的传动比可按下式分配: 21 4.13.1 ii 即 ii 4.13.11 43 代入式 43 得 58.416.163.13.11 ii nts中国矿业大学 2008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11 页 3.2.2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各轴的转速根据电动机的满载转速mn及传动比进行计算 ;传动装置各部分的功率和转矩。 计算各轴时将传动装置中各轴从高速轴到低速轴依次编号,定 0 轴(电动机轴), 1 轴, 2 轴, 3 轴, 4 轴;相邻两轴间的传动比表示为 12i ,23i;各轴的输出功率为0p, 1p , 2p ,3p;各轴的输出转矩为0T, 1T , 2T ,3T。 各轴的输出功率 0 轴(电动机轴) kWPPd 4.140 1 轴(高速轴) kWPPd 26.1499.04.1411 2 轴(中间轴) kWPP 86.1398.099.026.142112 3 轴(低速轴) kWPP 45.1398.099.086.133223 各轴的输出转速 0 轴(电动机轴) min9700 rnn m 1 轴(高速轴) m i n9 7 001 rnn 2 轴(中间轴) m i n8.2 1 158.49 7 01212 rinn 3 轴(低速轴) m i n6053.38.2112323 rinn 各轴的输出转矩 0 轴(电动机轴) mNnPTTwdd 8.1 4 19 7 0 4.149 5 5 09 5 5 001 轴(高速轴) mNTT 4.14099.08.141101 2 轴(中间轴) 98.099.058.44.140321212 iTTmN 8.623 3 轴(低速轴) 98.099.053.38.6 2 3322323 iTTnts中国矿业大学 2008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12 页 mN 2140 3.3 齿轮的设计及校核计算 3.3.1 第一对齿轮的设计 (1) 选择齿轮材料 参考文献 4查表 8-17 小齿轮选用 MnTiCr20 调质并表面淬火 62561 HRC 大齿轮选用 MnTiCr20 调质并表面淬火 62562 HRC (2)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计算 确定齿轮传动精度等级,按 311022.0013.0 nPv t 估取圆周速度tv; smv t 04.497026.14970016.0 3 参考文献 4表 8-14,表 8-15 选取 公差组 8 级 小轮分度圆直径 d1 ,参考文献 4, 由式求得 3211 12HHEdZZZuuKTd 齿宽系数d参考文献 4, 查表 8 23 按齿轮相对轴承为非对称布置,取 6.0d 小齿轮齿数 1Z , 在推荐值 20-40 中选 251 Z 大齿轮齿数 2Z 5.1 1 42558.41122 ZiZ ,圆整取 1142 Z 齿数比 u 59.4251 1 412 ZZu 传动比误差 uu/ 0 0 2.058.458.459.4/ uu 误差在 %5 范围内。合适 小齿轮转矩 1T 参考文献 4, 由式( 8-53)求得 nts中国矿业大学 2008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13 页 161 1055.9 nPT mmN 1 4 0 4 0 09 7 04.141055.9 6 载荷系数 K 参考文献 4, 由式( 8-54)得 aVA KKKKK 使用系数 AK 参考文献 4, 查表 8-20 25.1AK 动载荷系数VK参考文献 4, 查图 8-57 得初值 VtK2.1VtK齿向载荷分布系数K参考文献 4, 查图 8-60 1.1K齿间载荷分配系数K参考文献 4, 由式( 8-55)及 0 得 c o s112.388.121 ZZa 11412512.388.1736.1 参考文献 4, 查表 218 并插值 1.1K则载荷系数 K 的初值tK5 4 1.21.11.12.125.1 tK弹性系数 EZ 参考文献 4, 查表 8-22 得 28.189 mmNZ E 节点影响系数 HZ 参考文献 4, 查图 8-64 0,0 21 xx 得 5.2HZ 重合度系数Z参考文献 4, 查图 8 65 0得 86.0Z 许用接触应力 H 参考文献 4, 由式( 8 69)得 nts中国矿业大学 2008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14 页 HWNHH SZZ lim 接触疲劳极限应力 1limH 、 2limH 参考文献 4, 查图 8 69 21lim 1500 mmNH 22lim 1500 mmNH 参考文献 4, 应力循环次数由式 (8 70) 预设给煤机每天工作 20 小时,每年工作 300 天,预期寿命为 10 年 10203 0 019 7 060601 hn jLN 91049.3 uNN 12 89 1062.758.41049.3 则参考文献 4, 查图 8-70 得接触强度的寿命系数1NZ、2NZ(不允许有点蚀) 121 NN ZZ 硬化系数WZ参考文献 4, 查图 8-71 及说明 1WZ 接触强度安全系数 HS 参考文献 4, 查图 8-27,按一般可靠度查 1.10.1lim HS 取 0.1HS HWNHH SZZ 1lim1 0.1111500 21500 mmN HWNHH SZZ 2lim2 0.1111500 nts中国矿业大学 2008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15 页 21500 mmN 故 1d 的设计初值td1为 3211 12HHEdtZZZuuKTd 32150086.05.28.18958.4158.46.01 4 0 4 0 0541.22 mm17.50 齿轮模数 m mmZdm t 09.22517.50111 参考文献 4, 查表 8 3 取 mmm 5.21 小轮分度圆直径的参数圆整值 1tdmmmZd t 5.625.225111 圆周速度 v smndv t 81.36 0 0 0 09 7 05.626 0 0 0 011 与估计取 04.4tv有差距 不大 ,对VK取值影响不大,不需修正VK小轮分度圆直径 11 tddmm60 大轮分度圆直径 mmZmd 2 8 51 1 45.2212 中心距 a mmzzma 75.1732 )11425(5.22 )( 21 齿宽 b mmmmdbtd 4010303017.506.0m i n1 , 取 小 轮齿宽 mmmmmmbb 488402 nts中国矿业大学 2008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16 页 大 轮齿宽 mmbb 401 (3)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计算 211 FSaFaF YYYmbd KT 63 齿形系数FaY参考文献 4, 查图 8-67 小轮 62.21 FaY大轮 16.22 FaY应力修正系数SaY参考文献 4, 查图 8-68 小轮 54.11 SaY大轮 79.12 SaY重合度系数Y参考文献 4, 由式( 8-67) 69.072.1/75.025.075.025.0 Y许用弯曲应力 F 参考文献 4, 由式( 8-71)FxNFF SYY / l i m 弯曲疲劳极限limF参考文献 4, 查图 8-72 27201l im mmNF 26 0 02l i m mmNF 弯曲寿命系数NY参考文献 4, 查图 8-73 121 NN YY尺寸系数 xY参考文献 4, 查图 8-74 1xY安全系数 FS 参考文献 4, 查表 8-27 3.1FS 则 25543.1/11720/111l i m1 mmNSYY FxNFF 24623.1/11600/222l i m2 mmNSYY FxNFF nts中国矿业大学 2008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17 页 故 /64.22269.054.162.25.25.6240 14040078.12 11 2 FF mmN 齿根弯曲强度足够。 (4) 齿轮其他尺寸计算与结构设计 (参考文献 4表 8-4) 1) 小齿轮的相关尺寸 分度圆直径 mmZmd 5.625.22511 齿顶高 mmmhhaa 5.25.211*1 齿根高 mmmchhaf 125.35.225.011*1 齿全高 mmmchha 625.55.225.0122 1*1 齿顶圆直径 mmmhZdaa 5.675.212252 1*11 齿根圆直径 mmmchZdaf 25.565.225.02122522 1*11 基圆直径 mmZmdb 73.5820c o s255.2c o s111 齿距 mmmp 85.75.211 齿厚 mmms 93.325.2211 齿槽宽 mmme 93.325.2211 基圆齿距 mmppb 38.720c o s85.7c o s11 法向齿距 mmppn 38.720c o s85.7c o s11 顶隙 mmmcc 6 2 5.05.225.01*1 2) 大齿轮的相关尺寸 分度圆直径 mmZmd 2 8 55.21 1 412 齿顶高 mmmhhaa 5.25.211*2 齿根高 mmmchhaf 125.35.225.011*2 齿全高 mmmchha 6 2 5.55.225.022 1*2 nts中国矿业大学 2008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18 页 齿顶圆直径 mmmhZdaa 2 9 05.2121 1 42 1*22 齿根圆 mmmchZdaf 75.2785.225.021211422 1*22 基圆直径 mmZmdb 8.2 6 720c o s1 1 45.2c o s111 齿距 mmmp 85.75.211 齿厚 mmms 93.325.2211 齿槽宽 mmme 93.325.2211 基圆齿距 mmppb 38.720c o s85.7c o s11 法向齿距 mmppn 38.720c o s85.7c o s11 顶隙 mmmcc 6 2 5.05.225.01*1 中心距 mmZZma 5.1672 )11024(32 )( 21112 传动比 58.424110122112 ZZi 参考文献 4表 8-31 得知,当 mmda 500200 ,选用 腹板式的结构 3 7 5.96 2 5.55.26,65 1 hm n 取 101 应大于 mm10 , h 为齿全高 mmdD 88556.16.11 02 hdD a = )2(10)2( * chmhzm aa =274 mm mmbc 9403.03.0 mmmn n 25.15.25.05.0 nts中国矿业大学 2008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19 页 mmdd k 88556.16.1 12 mmr 5 3.3.2 第二对齿轮的设计 (1) 选择齿轮材料 参考文献 4查表 8-17 小齿轮选用 MnTiCr20 调质并表面淬火 62561 HRC 大齿轮选用 MnTiCr20 调质并表面淬火 62562 HRC (2)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计算 确定齿轮 传动精度等级,按 311022.0013.0 nPv t 估取圆周速度tv; smv t 18.18.21141.148.211013.0 3 参考文献 4表 8-14,表 8-15 选取 公差组 8 级 小轮分度圆直径 d1 ,参考文献 4, 由式求得 3211 12HHEdZZZuuKTd 齿宽系数d参考文献 4, 查表 8 23 按齿轮相对轴承为非对称布置,取 6.0d 小齿轮齿数 1Z , 在推荐值 20-40 中选 301 Z 大齿轮齿数 2Z 1 0 53053.31122 ZiZ 齿数比 u 5.33010512 ZZu 传动比误差 uu/ 0 0 8.053.353.35.3/ uu 误 差在 %5 范围内。合适 小齿轮转矩 1T 参考文献 4, 由式( 8-53)求得 161 1055.9 nPT mmN 649740 nts中国矿业大学 2008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20 页 载荷系数 K 参考文献 4, 由式( 8-54)得 aVA KKKKK 使用系数 AK 参考文 献 4, 查表 8-20 75.1AK 动载荷系数VK参考文献 4, 查图 8-57 得初值 VtK12.1VtK齿向载荷分布系数K参考文献 4, 查图 8-60 04.1K齿间载荷分配系数K参考文献 4, 由式( 8-55)及 0 得 c o s112.388.121 ZZa 1 0513012.388.1712.1 参考文献 4, 查表 218 并插值 18.1K则载荷系数 K 的初值tK4 0 5.218.104.112.175.1 tK弹性系数 EZ 参考文献 4, 查表 8-22 得 2188 mmNZ E 节点影响系数 HZ 参考文献 4, 查图 8-64 0,0 21 xx 得 5.2HZ 重合度系数Z参考文献 4, 查图 8 65 0得 86.0Z 许用接触应力 H 参考文献 4, 由式( 8 69)得 HWNHH SZZ lim 接触疲劳极限应力 1limH 、 2limH 参考文献 4, 查图 8 69 nts中国矿业大学 2008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21 页 21lim 1500 mmNH 22lim 1500 mmNH 参考文献 4, 应力循环次数由式 (8 70) 预设给煤机每天工作 20 小时,每年工作 300 天,预期寿命为 10 年 102030018.21160601 hn jLN 81062.7 uNN 12 88 1016.253.31062.7 则参考文献 4, 查图 8-70 得接触强度的寿命系数1NZ、2NZ(不允许有点蚀) 121 NN ZZ 硬化系数WZ参考文献 4, 查图 8-71 及说明 1WZ 接触强度安全系数 HS 参考文献 4, 查图 8-27,按一般可靠度查 1.10.1lim HS 取 0.1HS HWNHH SZZ 1lim1 0.1111500 21500 mmN HWNHH SZZ 2lim2 0.1111500 21500 mmN 故 1d 的设计初值td1为 nts中国矿业大学 2008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22 页 3211 12HHEdtZZZuuKTd 32150086.05.218853.3153.36.06 2 9 7 4 0405.22 mm08.90 齿轮模数 m mmZdm t 02.33008.90111 参考文献 4, 查表 8 3 取 mmm 31 小轮分度圆直径的参数圆整值 1tdmmmZd t 90330111 圆周速度 v smndv t 16 0 0 0 08.211906 0 0 0 011 与估计取 18.1tv有差距 不大 ,对VK取值影响不大,不需修正VK小轮分度圆直径 11 tddmm90 大轮分度圆直径 mmZmd 3151053212 中心距 a mmzzma 5.2022 )10530(32 )( 21 齿宽 b mmdbtd 45905.0m i n1 , 取 小 轮齿宽 mmmmmmbb 549452 大 轮齿宽 mmbb 451 (3)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计算 nts中国矿业大学 2008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23 页 211 FSaFaF YYYmbd KT 63 齿形系数FaY参考文献 4, 查图 8-67 小轮 62.21 FaY大轮 16.22 FaY应力修正系数SaY参考文献 4, 查图 8-68 小轮 54.11 SaY大轮 79.12 SaY重合度系数Y参考文献 4, 由式( 8-67) 69.072.1/75.025.075.025.0 Y许用弯曲应力 F 参考文献 4, 由式( 8-71)FxNFF SYY / l i m 弯曲疲劳极限limF参考文献 4, 查图 8-72 27201l im mmNF 26 0 02l i m mmNF 弯曲寿命系数NY参考文献 4, 查图 8-73 121 NN YY尺寸系数 xY参考文献 4, 查图 8-74 1xY安全系数 FS 参考文献 4, 查表 8-27 3.1FS 则 25543.1/11720/111l i m1 mmNSYY FxNFF 24623.1/11600/222l i m2 mmNSYY FxNFF 故 /7.44169.054.162.239054 64974078.12 11 2 FF mmN 齿根弯曲强度足够。 nts中国矿业大学 2008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24 页 (4) 齿轮其他尺寸计算与结构设计 (参考文献 4表 8-4) 1) 小齿轮的相关尺寸 分度圆直径 mmZmd 9011 齿顶高 mmmhhaa 3311*1 齿根高 mmmchhaf 75.3325.011*1 齿全高 mmmchha 75.6325.0122 1*1 齿顶圆直径 mmmhZdaa 96312302 1*11 齿根圆直径 mmmchZdaf 5.82325.02123022 1*11 基圆直径 mmZmdb 6.8420c o s303c o s111 齿距 mmmp 42.9311 齿厚 mmms 71.423211 齿槽宽 mmme 71.4211 基圆齿距 mmppb 85.820c o s42.9c o s11 法向齿距 mmppn 32.820c o s85.8c o s11 顶隙 mmmcc 75.0325.01*1 2) 大齿轮的相关尺寸 分度圆直径 mmZmd 3 1 531 0 512 齿顶高 mmmhhaa 3311*1 齿根高 mmmchhaf 75.3325.011*1 齿全高 mmmchha 75.6325.0122 1*1 齿顶圆直径 mmmhZdaa 3213121052 1*22 nts中国矿业大学 2008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25 页 齿根圆 mmmchZdaf 5.307325.021210522 1*22 基圆直径 mmZmdb 29620c o s1053c o s111 中心距 mmZZma 5.2022 )10530(32 )( 21112 传动比 5.330105122112 ZZi 参考文献 4表 8-31 得知,当 mmda 500200 ,选用腹板式的结构 取 1241 m 应大于 mm10 , h 为齿全高 mmdD 134846.16.11 02 hdD a = )2(10)2(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单曲柄往复式给煤机的设计【优秀含12张CAD图纸全套课程毕业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63277.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