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执教:威海市第二实验小学 于爱敏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学会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2)通过对条件、问题关系的思考,提高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教学重点:结合现实情境,学会用乘法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温故”才能“知新”,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学过的知识。(投影出示)师:噢!也就是先划出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计算。默读题目,会做吗?(在学生做的过程中,教师提示学生如何找的条件和问题)【设计意图:这里的“复习”用作铺垫,一是检测一下学生根据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让学生弄清条件和问题是什么?因为接下来要学习的连乘问题,必须让学生明白其中两个条件的组合,可以寻求中间问题,从而解决最后的问题。】二、分析信息,解决问题1、动态出示信息图,整理条件和问题师:同学们,你们去过绿色生态园吗?看生态园里有很多美丽的花朵。(课件出示信息图)有粉色的、黄色的,还有红色的。漂亮吧!这里面还藏着数学信息呢!你能说说有哪些数学信息吗?师:看到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师板书。师:(课件)仔细观察,要想解决“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这个问题(指课件),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师根据生的回答,分别用 和 划出已知条件和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为接下来的分析问题做前期的准备。】2、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师:条件和问题弄清楚了,会解答吗?想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把你的想法用算式写下来。3、交流讨论,算法多样师:谁来对照算式,说说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预计生可能出现:第一种:先算一种颜色的花有几盆,再算3种颜色的花有几盆?85=40(盆)403=120(盆)或:853=120(盆)第二种:先求一大行有几盆,再求5大行有多少盆?83=24(盆)245=120(盆)或:835=120(盆)【设计意图: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算法,是算法多样化的实质,体现了“用不同的方法学习数学”的思想。这一环节中,要让学生去思考、去议论、去探索,在引导学生自己介绍选择的方法及理由的同时,促使学生在交流中反思。】4、比较归纳,总结方法师:这个问题咱们已经解决了,写上答句就可以了。师:大家看,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先算一种花有多少盆,也可以先算一大行有几朵花。两种方法都是用两步乘法解决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板书)【设计意图:在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交流讨论后得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交流比较中感悟到思考的角度不同,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方法。】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1、脱式计算师:连乘算式的运算顺序大家掌握了吗?同学们请看!(课件)先想想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然后进行脱式计算。(生独立计算)师:(抽一生到前面)看看这位同学做的,说说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2、装箱问题师: 同学们再请看,小刺猬加工好了,要装箱了,能看明白吗?(课件)谁来说说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师:思考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同桌俩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谁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3、队列问题师:看来,大家掌握得不错!同学们再请看,(课件)知道这是什么时候的情景吗?今年的国庆大阅兵。多么壮观,多么振奋人心呀!前段时间,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学做小军人”的队列比赛,看!这是二年级的参赛情况,谁来读读,会做吗?师:请同学们借助示意图思考,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在示意图上圈圈画画,然后在下面列式计算。(交流时学生有不同方法,在学生对照示意图解释完算式后,教师用笔连到对应的算式上。)【设计意图:第一个练习是连乘算式的脱式计算,主要是使学生巩固连乘算式的运算顺序。第二个练习是运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第三个练习由国庆大阅兵引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归纳总结,提升思考师:好了!同学们结合板书回想一下这节课我们学过的知识,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有什么疑惑也说出来,我们共同解决。师:看来大家的收获还真不小,不但解决了生态园中的数学问题,还弄清了连乘算式的运算顺序,学会了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有的同学还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呢,很了不起!以后我们还会学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信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设计意图:板书是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提炼,不仅将教学内容结构化,而且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里引导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结合板书内容,谈谈自己的收获或疑惑,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提升方法的能力。】教学内容:青岛版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感知一般连乘应用题的特征,会口述解题思路,学会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体会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2)运用直观策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条件、问题关系的思考,提高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4)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进一步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结合现实情境,学会用乘法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温故”才能“知新”,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学过的知识。(投影出示)用 划出已知条件,用 划出问题,然后列式计算。二年级一班有9个小组,每组4人,一共有多少人?向雅安地震募捐平均每人捐款5元,全班一共捐款多少元?师:噢!也就是先划出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计算。默读题目,会做吗?(在学生做的过程中,教师提示学生如何找的条件和问题)学生交流答案后,教师可问学生:还有问题吗?(学生可能会问,解决问题不是至少要有两个已知条件,第二个问题怎么只有一个已知条件?如果学生问不出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提问。)【设计意图:这里的“复习”用作铺垫,一是检测一下学生根据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让学生弄清条件和问题是什么?因为接下来要学习的连乘问题,必须让学生明白其中两个条件的组合,可以寻求中间问题,从而解决最后的问题。这一环节的设计无论是在知识方面还是学习心理方面,都给学生搭了一个台阶,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二、分析信息,解决问题1、动态出示信息图,整理条件和问题师:同学们,你们去过绿色生态园吗?看生态园里有很多美丽的花朵。(课件出示信息图)有粉色的、黄色的,还有红色的。三种颜色的花同样多,漂亮吧!这里面还藏着数学信息呢!你能说说还有哪些数学信息吗?(有的会发现每行有8盆,还有的会发现每种花有5行。)(根据学生发言,随机形成板书:三种颜色的花同样多,每种颜色各摆5行,每行8盆。)师:看到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如果学生提出:每种颜色的花各多少盆?直接让学生解答,如果学生提出: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则板书。)抽生完整地读一下这道题。 【设计意图:在动态出示信息图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出需要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将题目完整地呈现给学生,为接下来的分析问题做好了前期的准备。】2、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师:到底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有多少盆呢?(课件出示:由实物图到点子图的变化)你能借助点子图来圈一圈、画一画,然后把你的想法用算式写下来吗?学生借助点子图独立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注意搜集学生不同的解决方法。 3、交流讨论,算法多样师:谁能借助点子图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方法。预计生可能出现:第一种:先算一种颜色的花有几盆,再算3种颜色的花有几盆?853=120(盆)第二种:先求一大行有几盆,再求5大行有多少盆?835=120(盆)第三种:先求一共有多少行,再求一共有多少盆? 538=120(盆)(这里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教师在交流反馈环节,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如果有错误方法,可以在巡视时搜集,展示出来,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设计意图: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算法,是算法多样化的实质,体现了“用不同的方法学习数学”的思想。这一环节中,要让学生去思考、去议论、去探索,在引导学生自己介绍选择的方法及理由的同时,促使学生在交流中反思,在反思中进一步梳理了解题思路。】4、比较归纳,总结方法师:这个问题咱们已经解决了,写上答句就可以了。咱们同学真了不起,解决同一个问题找到了三种不同的方法。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课件回顾)师:仔细观察,(教师指课件和板书)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发现三种方法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如果学生发现不了问题,教师可启发学生:三种方法之间)(学生找不同点时,会发现三种方法的“先算什么”也就是中间问题不同;学生找相同点时,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连乘问题的基本结构,并板书课题:“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师:同样是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就会有不同的方法。大家再来看,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是什么帮了我们的大忙?是啊!我们以后解决问题的时候,咱们也可以利用这种画一画的方法来分析问题。【设计意图:在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交流讨论后得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交流比较中感悟到思考的角度不同,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方法。】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1队列问题师:同学们再请看,(课件)知道这是什么时候的情景吗?国庆大阅兵。多么壮观,多么振奋人心呀!前段时间,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学做小军人”的队列比赛,看!这是二年级的参赛情况,谁来读读,会做吗?师:请同学们借助示意图思考,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在示意图上圈圈画画,然后在下面列式计算。(交流时学生有不同方法,在学生对照示意图解释完算式后,教师用笔连到对应的算式上。)2做贴画(教材自主练习1) 做一朵花需要6个贝壳, 做这样的8张画需要多少个贝壳? 抽学生读题后,教师问,做8张画需要多少个贝壳?(学生可能会脱口而出:48个)师反问:你们同意吗?(期待学生会发现问题,即还需要一个隐含的信息,即:每张画有5朵花,根据学生回答,课件补充完善问题,再让学生解决。)3讲数学故事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那我们来讲讲数学故事吧!就讲用连乘解决的数学故事。(课件:每只羽毛球4元,一盒有6只羽毛球 )你能接着讲完吗?(抽生解答)就像这样,你能再讲一个用连乘解决的数学故事吗?【设计意图:第一个练习是仿例练习,由国庆大阅兵引入,旨在巩固新知,同时进一步体验连乘问题的结构及解决方法;第二个练习,为学生提供一个有隐含信息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三个练习安排了讲数学故事的练习,通过讲故事使学生深刻理解连乘问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四、归纳总结,提升思考师:好了!同学们结合板书回想一下这节课我们学过的知识,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有什么疑惑也说出来,我们共同解决。师:看来大家的收获还真不小,不但解决了生态园中的数学问题,还弄清了连乘算式的运算顺序,学会了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学完这节课,你还有什么新的问题或困惑吗?有的同学还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呢,很了不起!以后我们还会学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信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设计意图:板书是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提炼,不仅将教学内容结构化,而且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里引导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结合板书内容,谈谈自己的收获或疑惑,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提升方法的能力。】教学实录教学内容:青岛版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感知一般连乘应用题的特征,会口述解题思路,学会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体会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2)运用直观策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条件、问题关系的思考,提高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4)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进一步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结合现实情境,学会用乘法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温故”才能“知新”,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学过的知识。好吗?(投影出示)用 划出已知条件,用 划出问题,然后列式计算。二年级一班有9个小组,每组4人,一共有多少人?在向雅安地震捐款活动中,平均每人捐款5元,全班一共捐款多少元?生:(声音洪亮干脆)好!师:谁来读一下题目要求。生:用 划出已知条件,用 划出问题,然后列式计算。师:请坐。(手指大屏幕)也就是说我们要先划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计算。师:(手指大屏幕)默读题目。(停顿四五秒)会做吗?生:(充满自信)会。师:马上写在你的练习纸上(师巡视课堂,观察学生的做题过程,并适时予以指导。)师:谁来交流一下你的做法。师:同学请看一下,他找的条件和问题对吗?他列的算式,算的得数你们同意吗?生:(暗自颔首)同意。师:(手指大屏幕)仔细观察他找出的条件和问题,你发现了什么?生:一般的问题都有两个条件,为什么第二个问题只有一个条件?师:是啊,为什么第二个问题只有一个已知条件呢?(手扶着讲台上学生的肩膀予以提示)你能不能给同学们解释一下。生:因为有9个小组,每组4人, 49=36,这36人,每人要捐5元。师:也就是说把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做为了第二个问题的(张嘴停住,示意学生可以继续回答)条件。师:你们也是这样认为的吗?师:(两手轻抚学生胳膊,予以肯定和鼓励)嗯,谢谢你,请回。师:那这么说来呀,我们解决第一个问题用到了两个条件。解决第二个问题也用到了两个条件。师:好,用两个已知条件解决一个问题,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看来大家掌握得不错,那相信接下来的学习大家会表现得更出色,有信心吗?二、分析信息,解决问题1、动态出示信息图,整理条件和问题师:同学们,你们去过绿色生态园吗?老师带你们去看看,(课件出示信息图)看,一组组、一片片盛开的鲜花,漂亮吧?生:漂亮。师:非常漂亮。大家看这个展区的花,有粉色、黄色,还有红色。三种颜色的花同样多。(贴板书)师:嗳,“三种颜色的花同样多”是什么意思?(课件)生:这三种花的数量都是一样的。师:嗯。它们不但数量是一样的,而且摆放也是一样的。(等待片刻,让生可以更加仔细的观察)师:你看老师从中找到了数学信息。(顺手在“三种颜色的花同样多”的板书下划线)仔细观察,你能从图中发现哪些藏着的数学信息呢?生1:每种颜色各摆了5行,每行有8个(贴板书)(师帮助纠正:每行有8盆。)师:请坐。同学们你看(将已知条件顺手划上横线),根据我们发现的三条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生:一共有多少盆花?师: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有多少盆?老师把它记录下来。(贴板书)师:谁能把这个问题完整的读一下。2、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师:谢谢你,那三种颜色的花到底有多少盆呢?(将问题标上波浪线)为了便于我们分析呀,咱们用小圆点来代替花,借助点子图来研究研究,好吧?生:(兴趣十足,跃跃欲试)好。师:你能看明白吗?(师引导学生)三组小圆点代表三种颜色的花。生:粉色、黄色,红色师:同学们,你能在点子图上圈一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一个俏皮的拖腔后,课件点出)列式计算”,能吗?生:(略带疑惑)能。师:老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一张点子图在桌面上,用水彩笔圈一圈。开始吧。3、交流讨论,算法多样师:好了,同学们,有答案了吗?谁能够借助点子图完整地给大家说一下你的思考过程。(生带着点子图上台展示)师:他先不解释你来猜一猜,猜猜他的方法,他先算什么(稍停顿)再算什么(语速放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生:(生看着点子图)先算粉色花一共有多少个?(也就是其中一种颜色的花)再算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有多少?师:他猜的是你想的吗?看来他真是你的知音,来你们握握手吧。师:同学们你们都是他的知音,都能看明白吗?师:我们一起来说一下他的这种方法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老师记录下来。生:先算一种颜色的花有多少?(学生边说老师把板贴贴在黑板上)师:嗯,先算每一种颜色的花有多少盆?算式呢?生:58=40(盆)师:(学生边说老师边在黑板上板书)也可以写成85=40(盆)生:再算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有多少种?师:(老师边重复边把板贴贴在黑板上)再算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有多少种?(指着黑板上交流的孩子说)你来列算式。生:403=120(盆)(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师:(弯下腰和交流的孩子说)看来呀大家都猜透你的心思了。师:(指着大屏幕上的点子图说)那同样是这种思路的同学有没有(稍微提高声音)不同的算式?生:853=120(盆)师:你能来说说你先算的什么啊?(把连乘算式板书到黑板上)生:我先算的一种颜色的花有多少盆?师:也就是说他这种方法和刚才那个小伙子的方法是(和学生一起说)一样的。师:请坐,只不过呀他把分开的两步(用粉笔把黑板上的分步算式括出来写上“分步”)一综合变成了一道综合算式。(板书“综合”)大家一起说着老师把它写完。(板书)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小姑娘你说吧,到前面来。(大屏幕展示她的点子图)咦,看了他的方法,你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他?生1:你为什么把那些花一下子都圈起来呢?师:稍等,你的意思是把哪一些花都圈起来?生1:把三种颜色的花都圈起来?生:(交流的孩子给予解答,学生边纸着点子图边解释)因为我是把这些花看成一个整体,然后他说每行有8盆,38=24(盆)我先算这些花一共有24盆(一大行有24盆)再把竖着的5大行一起算,524=120(盆)。师:她点头了,也就是说你的解释他听明白了。我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听清楚他刚才说的一句话,他发现(语速放慢)可以把这三组看成一个整体。(老师边指着点子图边说)我再找同学起来说一下他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生: 他先算的整体的一行有多少盆。师:嗯,一大行有多少盆,然后呢?(边说边把板贴贴在黑板上,先算一大行有几盆)生:每行有5个他又乘起来了。师:每行是5盆,还是有5行啊?生:有5行。师:也就是说再算几大行?(学生边说老师边把贴贴在黑板上,再算5行有几盆)生:(学生集体补充)再算5大行。师:你再把算式说一下。生:综合算式是385=120(盆)师:3个8也可以写成835(和学生一起用脱式计算)我们脱式计算一步步地来。(生举手)师:除了这两种方法还有哇?你来说说你的方法,拿到前面来。生:我把这一大行算出来等于24,这里有5行,524=120师:听了她的解释,再看看黑板上的两种方法你想和她说点什么?生:有一步是结合的,再算一竖行有5个。师:他说这个24是算出来的,大家仔细观察他的方法和黑板上的哪种方法是一样的?生:第二种(齐答)师:只不过你直接把83给算出来了。师:这样这道题就解决完了(写上答句)4、比较归纳,总结方法师:大家真了不起,同一个问题,我们想到了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师:下面一起来回顾一下(出示课件,师生一起说)师:三组代表三种不同颜色的花,而且数量是一样的,每种颜色的每行都有8盆,有这样的5行,所以我们可以先算一种颜色的花有多少盆,算式是85 。然后再算这样的3种花一共有多少盆,算式是853,师:这是第一种方法,我们还可以这样想:可以把三种颜色的花看成一个整体,因为每个小组第一行都是8个,那第一大行有这样的几个8?(用课件把每组的第一行依次闪烁一次,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第一大行的3个8)师:所以我们可以先算一大行有多少盆花,用83,再算这样的5大行一共有多少盆花,用835。师:仔细观察,这两种方法(师指课件和板书)你发现了什么?生:最终算式都是835。师:你的意思是这两种方法,数字是一样的?师:数字一样,位置变化了,那么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师:你还发现了什么?生:最后一步都是把全部的合起来算的。师:对呀,因为问题是要求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有多少种。谁还有发现?(师指黑板两道算式)生:这两道算式里都有两个乘号。师:你给它起个名吧。生:连乘师板贴课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师:同学们,我们在解决这个连乘问题的时候,用到了几个已知条件?(师手指黑板上的3个条件)生齐答:3个师:咱们用三个条件解决了这个连乘问题,同样是三个条件,同样是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你看(指黑板),我们思考的角度不同,就得到了不同的方法。师:同学们再来看,刚才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大家的思路很清晰,表达的得很清楚,那是什么帮了我们的大忙?生齐答:点子图师:是啊!以后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咱们也可以利用这种画一画的方法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好不好?生齐答:好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1队列问题师:下面请同学们跟随于老师来看一段运动会的情景,(课件)看!(师依次介绍参加运动会的队列:彩旗队、羽毛球队、花束队、彩绳队、花样篮球队)这是二年级的参赛情况,谁来读读。 生:每个方队5行,每行5人,二年级4个方队参赛,一共有多少人?师:好,同学们会做吗?师:那咱们借助点子图圈一圈,然后再列式计算。(师提示点子图在桌箱里)开始!(师巡视学生的解题过程,并对有困难的同学适时地指导)师:写完的同学可以把你的思路说给同桌听一听。(师巡视并指导学生)师:谁来说一下你是怎么做的?生:每行有5人,每排也有5人,就用5乘5等于25人;有4个方队,就用25乘4等于100人。师:找个同学问一下,她先算的什么?嗯,先算一个方队有多少人,对吗?那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生: 554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生:我是先算一个大行一共有几个,一共有4各方队,我就用54等于20, 20再乘5等于100,所以一共有100人。师:讲的清楚吗?那你来看一下,哎,她的算式,你发现什么了?(停顿)有没有问题要问问她?生:为什么是54?师:嗯,她问你为什么是54呢?指着点子图说一说。生:因为一共有4个方队,每个方队的一行都是5个人,所以用45等于20 。师:比划一下20在(点子图)哪,他就明白了。(生用手指圈出第一大行的点子数)师:听明白了吗?嗯,老师刚才说你看看她列的算式,你有没有什么问题?生:最底下已经写上答案了,为什么还要写横式的答案呢?师:解释一下。生:因为不写上答案的话,就不知道得数是多少。师:下面已经脱式计算了,后面用不用写写出答案?生齐答:不用师:看(师指黑板板书的脱式计算),像这样计算出得数就行了。2做贴画师:刚才我们观摩了运动会,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手工小组同学的作品,(手指大屏幕)这幅贴画全是用小贝壳做成的,谁来读读下面的文字? (课件:一张贴画上有5朵花)做一朵花需要6个小贝壳 , 做这样的8张画需要多少个小贝壳 ?师:做8张画需要多少个小贝壳?快速口答(大部分学生迫不及待地回答48个,少部分同学露出疑惑的神色)师追问:做这样的8张画需要48个贝壳,你们同意吗?师:有同学不同意,你发现什么了?生:因为一幅画有5朵花。师:你的意思是说这两个条件不够,还少一个条件,它藏在哪里呢?生:藏在画里。师:哦,藏在画里,一张画上有5朵花。师小结:看来我们不但要会读文字,还要会读图。好,咱们把藏着的信息记录出来,(课件补充完善问题,再让学生解决。)师:那谁来说一下你是怎么解决的?生:先用65=30,308=240师:能具体说说你的思路吗?生:65=30求一幅画需要30个贝壳,再求8幅画需要多少个贝壳?师:那你能不能根据他的思路列出综合算式?生:568师:还可以写成,658。(集体算出结果)3数学故事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数学故事吗?那这节课咱们就来讲讲数学故事,咱们就讲用连乘的方法解决的数学故事,好不好?咱们以前就讲过数学故事,数学故事和别的故事不一样。首先要有数学味,而且语言还要简炼,那,咱们来试试?(课件出示)师:会讲吗?谁来试试? 生:3块油菜地,每块有3行,每行有4棵,一共有多少棵油菜?师:恩,每一块地都有3行,刚才讲的数学故事有几个条件? 生:有3个师:是用连乘的方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那谁来解决一下? 生:343师:能具体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吗?生:先把第一块油菜地算一算,再算3块油菜地一共有多少棵。师:(课件出示:每只羽毛球4元,一盒有6只 , , ?)好,咱们接着来看,你能接着讲完吗? 生:每只羽毛球4元钱,每盒有6只,老师要买4盒,请问老师一共买多少只羽毛球?师:有不同的声音了。请问一共有多少只羽毛球?那你想一想他这个数学问题是用连乘的方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生:不是师:谁能够调整一下他的数学故事? 生:每只羽毛球4元钱,一盒有6只。老师要买4盒,请问老师一共需要多少元钱?(抽生解答)师:好了,同学们,就像刚才这样,你还能从我们的身边发现这种用连乘解决的数学故事吗?马上就有想法了,好,把你的数学故事讲给同桌听一听。(同桌互讲)师:好,谁能讲一讲你的数学故事? 生:一个苹果5元钱,一篮子有8个苹果。妈妈买了4篮子苹果,求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抽生解答,师生共同计算)师:好,谁再来讲一个?你来生:上课的时候有3个大组,每个大组有6横排。每一个小横排有2个人,一共有多少人?师:看这位同学多善于观察,从我们今天上课的教室里,它就发现数学故事了,谁来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生:362师:好了,同学们还有同学想讲,咱们下课讲给自己的好朋友听一听,好不好?四、归纳总结,提升思考师:这节课呀,马上就要结束了,告诉于老师你学得快乐吗?生:快乐师:谁来把自己的快乐与大家分享一下?或者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疑惑或什么新的问题,也说出来,会提问题的孩子才是会学习的孩子。生1:我学会了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了。生2:我知道了连乘最简单的方法是就是用脱式来计算。师:哦,他知道了用脱式的方法解决连乘的问题。生3:老师我有一个问题。师:哦,你有一个问题,你说。生3:黑板上的题,数换了一下位置,得数是一样的,是不是所有的题,数换一下位置得数也是一样的?师:恩,这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还有谁和他一样有新的问题? 生4:为什么连乘的方法把每个数的位置换了得数还是一样的?生5:为什么解决连乘的问题最简单的方法是脱式计算呢?生6:老师我也要有一个问题,就是连乘能不能从后面开始算?师:我想大家肯定还会有方方面面的问题,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出课堂,于老师相信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去探索,一定会有新的收获!下课!倾听“错误”,静候花开学生错误和教师处理观课报告 我是从“学生错误和教师处理情况”这一维度进行课堂观察的。这节课一共有9处错误点。从学生出错面来看,个别错误有8处,普遍错误有1处。从错误的性质来看,有3处学生表达出现的错误;1处教师预设陷阱孩子出现的错误;3处理解性错误;2处通过让学生举手发现的错误。在教师处理上于老师主要采用了引导和由其他学生评价为主。下面我就结合这节课课堂生成的错误资源和于老师的处理方式具体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对于课堂上出现的错误资源是课堂上最不好控制的音符。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也都惧怕这些“错误”。但是这些错误却能最真实的反映出学生的认知情况和情感态度情况。所以我们说:“课堂上的错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那么面对学生不同的“错误”我们该如何处理?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认真思考的问题。在于老师的课堂上所出现的这些错误也是各式各样的,但于老师都能有一个圆满的解决。要说有什么技巧,我想,就像“教无定法”,但最主要的就是:(从观察量表也看得出)不管学生出现了哪一类的错误,于老师都能以学生为本,在读懂学生的基础上,巧妙的进行错误资源的处理。例如:本节课表达性错误有三处,但学生出错的情况都不一样。于老师处理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第1处错误:是在借助点子图交流思考过程时,有一个女孩子出现了口误,这时于老师很敏锐的洞察到这位学生并非理解性错误,而只是可能说的有些急了,才出现了口误,于是直接给了她提示:“是每行有5个,还是有5行啊?”孩子也立即改正了自己的错误。这种情况下这种引导式的处理就是非常恰当的。第2处:于老师引导孩子回顾两种连乘方法,并提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这时一位学生非常踊跃,我发现他是第一个举手的,而且手举得很高,但当于老师把他叫起来时,他却表述不清楚自己的观点,这时于老师及时的读懂了他想要表达的意思,一步步的引导和帮助他说出了他想说的话,也就是那句,“数字虽然是一样的,但顺序不一样”很恰当的帮学生解了围。第3处:练习环节第一题的展示环节中,第二个展示的学生,她的综合算式写了两个答案。这属于数学表达出现的错误。当时学生把作业纸往展台上一放时,我们都很快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于老师却没有着急处理这个问题,她不慌不忙的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想法,说完之后还问了其他同学“讲的清楚吗?”之后,她才指着出错的地方,并把问题抛给了其他学生:“你看看她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这一抛,就好像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的孩子们的思维都被打开了,争先恐后的提出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问题。第一个学生提问:“为什么是5乘4?”在一问一答中孩子们对知识又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第二个学生问:“为什么还要写横式的答案?”这个小女孩的回答很有意思:“如果不写答案,别人就不知道答案是多少了?”很可爱的回答!她大概是和竖式计算联系起来了,竖式计算就得在横式上写上得数。如果于老师在这个地方能把脱式计算和竖式计算得数写法的区别点一点,那可能更能让那个孩子心服口服。还有第三个学生也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用脱式计算?”也是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这个错误资源的处理,于老师先是肯定了学生的思考方法,很悉心的照顾到学生的心里感受,继而把问题抛给学生,巧用错误资源,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演绎出一场生生之间的精彩对话!三处表达性错误,于老师却根据读到的学生情况的不同和问题的不同灵活的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于老师不仅善于聆听孩子的错误,处理时还能够灵活的“对症下药”,巧妙的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如,教师预设陷阱孩子出现的这1处错误。也就是“做贴画”的练习环节。这个错误也是唯一的一处普遍错误。于老师故意让孩子们快速口答需要多少个贝壳。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48个。对于这个错误资源,于老师采用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和直观策略有效的帮助学生发现了图画中隐藏的条件。利用学生的这种“认知冲突”,能促使学生对已完成的思维过程进行周密且有批判性的再思考,对已形成的认识从另一个角度,以另一种方式进行思考,以求得更深入的认识,这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还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直观策略的运用也非常到位,还记得于老师一句话:“我们不但要会读文字,还要会读画。”更形象的渗透了用直观方法解决问题的优势。不过,这个地方,有个小建议,如果老师能再直观一些,比如把8张画全部呈现出来,对于学生的理解会不会更有效?总的来说,我们老师要正视课堂上的错误,走进孩子,读懂他们的错误,继而采取直观等各种有效的策略来帮助他们走出错误。直观策略让学生敢于提问学生课堂提出问题观课报告学生课堂提问是启发学生思考、及时跟进学习进程、反馈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因为学生能发现并提出问题比会分析解决问题更重要。本次观课我负责的观课维度是学生课堂提问观察,主要记录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具体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重点关注: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学生能否清晰准确地表述出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学生能否主动提出问题?学生课堂提问的参与度等。本节课学生共提出14个问题,导入环节提出1个,探索环节提出2个,巩固练习环节提出8个,总结环节提出3个,其中8个问题很有价值,占提出问题总数的57.1%;4个问题较有价值,占提出问题总数的28.6%;2个问题价值不高,占提出问题总数的14.3%,未提出没有价值的问题。每个学生都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述出自己所提的问题。下面我具体从课堂教学的各个流程谈谈:一、导入环节:教师用“复习”作铺垫,在学生交流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级经济师职称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农业专家招聘考试知识点详解与模拟题答案解析
- 披萨店员工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聚醚砜PES项目合作计划书
-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部分答案)
- 江苏省南京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碳酸二甲酯合作协议书
-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原则
- 福建省南平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质量检测(开学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
- 校园基孔肯雅热防控措施课件
- 2025年江西省高职单招文化统一考试真题及答案(网络版)
- 督查督办培训课件
- 多媒体技术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知识体系整理
- 2023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D题
- PCB常见不良品图片及改善措施汇总
- 《正确认识广告》课件(共21张)
- 开学第一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件
- WeeFIM儿童功能独立量表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