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试题试卷分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试题由物理、化学、生物三科试题组成,三科试题没有直接的综合关系。全卷共有试题36题,其中物理12题,由4题单项选择题,5题双项选择题及3题非选择题构成;化学12题,由6题单项选择题,2题双项选择题及4题非选择题构成;生物12题,由6题单项选择题,2题双项选择题及4题非选择题构成。理科综合试卷满分300分,物理、化学、生物满分各100分。全卷选择题平均分为96.41,非选择题为115.45,全卷平均分为211.87.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试题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取消X科,以理科综合形式呈现的首次尝试。试题绝对难度相对往年的“X学科”试题难度有所降低,但考查的内容、试题的情景设置、试题的立意仍然充分体现了高考考试说明“考查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科学素养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精神。考查的内容更加紧扣课标所要求的主干、核心知识,同时又突出了新课程理念,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走出“繁、难、旧、偏”的应试教育泥潭,真正着眼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试卷的题型结构、知识结构、能力要求合理,很好地实现了由X科到理科综合的平稳过渡。试题的编制严格遵循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及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的理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要求,从命题思路到试题设计,都体现了高考选拔性的要求以及有利于推进中学新课程逐步深入的理念与特点,有利于广东省高中新课程的实施。为方便阅读,本文对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试题结构、特点及学生答卷情况按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的具体情况分述如下:一、物理部分试卷分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试题(简称“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平均分为66.49 难度系数是0.66 ,其中“一.单项选择题”部分(第13、14、15、16题)平均分为13.55,(满分16分)难度系数是0.85 ;“二.双项选择题”部分(第17、18、19、20、21题) 平均分为23.54(满分30分)难度系数是0.79;整个选择题部分平均分为37.09(满分46分)难度系数0.81 .“三.非选择题”部分(第34、35、36题)平均分为29.40分(满分54分),难度系数是0.54 表1 2009年与2010年各题难度与区分度对照表.2009年2010年题号题型平均分通过率区分度题型平均分通过率区分度1选择题3.360.840.3913单项选择题3390850462选择题3.300.830.4614单项选择题3330830313选择题3.770.940.1915单项选择题3420860394选择题3.470.870.3416单项选择题3410850435选择题3.180.790.4517双项选择题4770800396选择题3.290.820.4418双项选择题4900820417选择题3.400.850.1719双项选择题4680780488选择题3.350.840.3420双项选择题4110680519选择题2.690.670.2821双项选择题50808504710选择题2.260.560.3811选择题2.100.530.3912选择题2.740.690.321333选做题8.540.850.511434选做题7.200.720.5215电学实验题5.990.600.5134实验题12.530.7007016力学实验题7.140.510.6917计算题115.030.750.8035计算题110.680.5908218计算题29.930.660.8236计算题26.190.3407519计算题36.170.420.7720计算题44.540.270.70卷总分57.060.560.97卷总分29.400.54076(一)试题的设计1.试卷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理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教育考试院编)(简称“考试说明”)“. 试卷结构和题型”中,最大的改变是各科均取消了往年的“选做题”部分。规定物理部分在第13至第16题为“单项选择题”,第17至21题为“双项选择题”,第34至36题为非选择题。今年试卷结构和题型与考试大纲要求完全相同。2题型与分数比例“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的“单项选择题”共16分(4题),占总分16%;“.双项选择题”共30分(5题),占总分的30%,非选择题共54分(3题),占总分54%,其中:力学实验题即第34(1)题6分,占总分6%,电学实验题即第34(2)题12分,占总分12%,论述计算题“力学部分”即第35题18分,占总分18%,“电学部分”18分,占总分18%表2 2009年高考物理试卷与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试卷结构比较年份第卷第卷全卷必做题选做题合计选做题实验题计算题合计单选题复选题20097(28)5(20)012(48)2(10)2(24)4(78)8(102)20(150)双选题20104(16)5(30)09(46)01(18)2(36)3(54)12(100) 由表4可看出两点变化:一是取消了“选做题”,二是选择题明确地分为“单项选择题”和“.双项选择题”而取消了“复选题”3双向细目表 表3: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试卷双向细目表分能数 力知题识干第一部份选择题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合计识记理解应用小计识记理解应用应用分析应用综合小计力学直线运动图象6(17)162440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6*(34)共点力平衡4(13)万有引力6(20)功与机械能18(35)热学热力学第一定律4(14)808气体的性质4(15)电磁学电场线6(21)163046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12*(34)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18(36)电磁感应4(16)交流电图象6(19)原子核反应6(18)606注:*号表示该题为实验题括号内数字表示在试卷中题号括号外数字表示该题赋分:若某题涉及若干知识单元,本表则只计其中一个主要的知识单元由表3可看出各部分知识所占比例为:力学:40分 占40%热学:8分 占8%电磁学:46分 占46%原子物理:6分 占6% 4知识能力要求在试题中的体现 2010年“考试说明”的重大改动除了在试卷结构上取消了“选做题”、选择题由过去的“混选题”改由“单项选择题”和“.双项选择题”替代外,在“二.物理考试内容与要求”中,取消了对“3-4”模块和“3-5第二章第3到5节的考查。 “考试说明”在“.命题指导思想”中强调:“命题以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2010版)和本说明为依据。要求“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全面落实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考查”在“.考试能力要求和考试范围内容”中又明确指出:“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2010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生物以及课程标准(实验)以及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普通高中选修课开设指导意见的通知(粤教研20057号)要求,确定理科综合考试内容”可见,“理科综合试题”还是强调了对各种能力的考查。就物理部分试题而言,具体表现如下: 1第13题通过对两段绳子的拉力FA、FB与灯笼受到的重力G的分析,考查了考生对平衡力的概念、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理解;第14题考查了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理解,第18题要求考生正确理解和区分几种核反应、第19题则要求正确理解交流电图象的各项意义,第20题则考查了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万有引力、伽理想斜面理想实验意义的理解同去年相仿,对理解能力的考查,还表现在力学实验中对纸带上C点对应速度的理解、电学实验中,题目给出的每个实验步骤的理解等。试卷中直接考查“理解能力”的题目包括第13题、第14题、第17题、第18题、第19题第20题以及第34题共28分,占总分的28%.与去年(30%)相仿2由于题量及分值的减少,推理能力的考查体现在第15题和第21题。第15题通过自动洗衣机中压力传感器的使用来要求考生对简单的物理现象(水位升高)对被封闭气体的热运动状态变化进行论证,从而得出关于压强、体积变化的结论;第21题则要从电场线的分布推理得出a、b两点场强、电势以及场电荷的电性等结论。从题目的具体内容看,对考生推理能力的层次要求低于往年3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主要分布在第35题(力学综合题)和第36题(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两道题上。第35题要求考生在并不复杂的两个物理过程中,利用题目的已知条件,分析出物块A和物块B各自的运动及相关联系来解决题目提出的问题,首先通过分析B在最高点d的运动和题设条件,求出题设的第一个问题,再利用B从b点与A分离后向d运动的过程,用动能定理求出分离速度VB,进而利用第一个过程A、B相互作用过程中动量守恒,得到A分离后的初速度,最后还是使用动能定理求出第二个问题。本题涉及到的知识有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综合分析能力包括对物理过程的剖析、各阶段研究对象的确定、解决每个物体在各阶段运动应该使用的物理规律等。第36题由考生熟悉的“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改编而成,利用题设的在粒子运动过程中经过的两个带有狭缝的圆盘在静止和转动两种情景中,设计了两个与粒子在运动有关的问题,一个直接与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有关,另一个则间接与粒子运动有关。这样就使题目形成了两个不同层次。前者只要分析出落点位置与运动半径的几何关系即可解决问题,后者则要求考生从“粒子能通过两转盘”这个情景找到粒子进入磁场所具备的速度条件和轨迹条件,建立相关运动方程和辅助方程进行解题。本题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包括对题设条件“要使穿过N1、N2的粒子均打到感光板P1P2连线上”的理解和分析及隐含条件的分析、空间想象能力等。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试题在这种能力的考查,重点仍然是”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主要体现在第35题和第36题.学生只有建立起正确的运动方程,才能进行后续的运算.代数方程应用求解仍然是这两道综合计算题的关键第16题、第17题、第19题都考查了“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象进行表达、分析”,分别给出了与电磁感应有关的“Et”图线、与质点运动有关的“Vt”图线、与正弦交流电有关的“Ut”图线。数字运算能力的考查则主要体现在实验题中关于干电池内阻的计算中。5实验能力今年对实验能力的考查还是强调比较基础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体现在第34(2)题对测量电路原理的理解,包括跟往年相近的:填写实验步骤、对纸带上某些打点进行分析等。第34(1)中纸带上两点距离S的计算、对C点对应速度的计算、第34(2)题对干电池内阻的计算都体现了“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这个实验能力考查的目标今年的试题取消了难度较大的“实验图线的绘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要求综观今年“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的题目,对考生“五种能力”的考查,依然是符合考试说明的规定和要求(二)试题特色及总体评价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的题目的特色是:难度适中,题量适中 不再作为“X”科出现,考生的考试实际长度变短,因此,既要保证考查知识点的覆盖率,阅读量也不能太大。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的题目充分做到了这一点。彻底消除了因主观题放在试卷最后部分而导致考生匆忙应对的局面,考试后,考生普遍反映良好,表示有充分时间作答。1难度适中: 考虑到考生在“理科综合试题”作答过程中,平均每科目作答时间只有50分钟,而试题本身又有一定的覆盖率,试题的结构和难度设置就很讲究艺术。(1) 题型功能清楚首先在单项选择题中,题目都是单一的知识点,考查的都是相关部分(力学、热学、电学)中的基础知识。且能力要求都是在“了解、识记”和“理解”这个层次。如第13题考查的是用图解法快速地判断FA、FB两个共点力的关系,是力学中最基础部分;第14题是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直接应用,也应该属于“识记”的范围;同理,第15题是对气体定律的了解,运用相关知识直接得到正确选项;第16题结合图线定性考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其次在“双项选择题”中,考查的知识点由一个上升为2到3个,但题目仍然是以简单的运算或判断分析为主。如第17题,要求通过速度图线确定相关的几个物理量(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运动方向);第18题则要求考生能分清楚几种核反应的类型;第19题与第17题相仿,要求考生根据正弦交流电图象去确定交流的几个物理量。第20题考查了与力这个概念相关的几个问题;第21题通过对某一点电荷电场线分布的分析,让考生比较电势和场强的关系。在计算题第35题、36题中,则重点是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运算的规范、推理的严谨。形成了对能力考查的第三个层次。由于题型功能清楚,考生在作答时,实际上就能一步一步地深入到考试中去,既消除了考生的焦虑,也使整卷难度得到控制。 (2)运算量控制得当: 在“单项选择题”和“双项选择题”中,运算量被控制在1分钟到2分钟就能解决这个范围内。 在力学实验中,考查了考生比较熟悉的“电磁打点计时器”而放弃了考生较难掌握的“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使总体难度大大下降;今年的电学实验题,也删除了比较烦琐的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图线的描绘或分析,只保留了对电源内阻的计算,大大减轻了考生四则运算的负担。 在第35题,物理情景清晰,保证了物理运算的准确性,第36题,除了仍然要求考生正确得到粒子运动半径与题设条件的关系外,其它要求不高,因此保证了大部分考生都或多或少地在本题拿到一定的分 2题量适中: 除了两道选择题共9小题外,实验题由2009年的两大题共7小题24分,减少为一题两小题18分。答题点也从13个(包图线)减少为7个(包连线),计算题也由4大题8小题,减为两大题4小题。 题目中减少了文字运算的数量,为考生节省不少时间,间接降低了难度。但在关键的问题上,保留了文字作答的准确性(如第34(2)中电学实验题中对实验误差分析的表达)维护了物理概念的严谨,保证了试题的质量。 题量的减少与考试时间的减少基本成比例,保证了考试的公平合理 3适应考生群体变化的特点,回归基础,突出主干知识 鉴于我省高考科目组的变更,由过去的“3+X+文(理)基础”变成了“3+文(理)综合”这种模式,考生的结构和人数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的题目强调对知识的考查回归基础,其中第13题、第17题、第20题、第34(1)题(实验题)、第35题都涉及必修1和必修2的内容,共占33分 与往年一样,在本试题中,仍然是以力学、电学这两个主干知识部分来构成,涉及这两部分主干知识的题目分别是第13题(共点力平衡问题)、第16题(电磁感应)、第17题(速度图线)、第19题(交流电)第20题(力学中的相关概念)、第21题(电场线)、第34题(打点计时器的使用、电动势的测量)、第35题(力学综合题)、第36题(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的运动),共9题占题目总数75%,共86分。 (三)考生答卷反映的问题 今年“理科综合试题”共有考生290273人,但考生的结构改变了,物理部分的考试情况说明这部分的平均分与去年相比,还是略有提高,体现了“综合科”与过去“X”科的区别。 1平均分略有提高 2009年作为“X”科目的物理科在“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物理科”全卷的平均分是93.96分(满分为150分),难度0.63,折合相当于满分为100分的63分;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的平均分是 66.5 分 2. 与09年“X”科考试比较,大部分题目满分率升高,尤其是在实验题部分(详见满分比率表4) 满分比率表42008年2009年2010年题号题型满分%题型满分%题型满分%1333选做题1.33%33选做题45.76%1434选做题15.10%34选做题21.21%15电学实验16.51%力学实验0.98%34实验题9.34%16力学实验1.75%电学实验0.49%17计算题29.02%计算题36.37%35计算题24.97%18计算题17.76%计算题22.51%19计算题2.63%计算题1.98%36计算题4.10%20计算题1.21%计算题3.16% 虽然考生主观认为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比较容易作答,但在试卷反馈上却存在下列问题 3主观题总体通过率略有降低,计算题中空白卷和“零分卷”比率大幅增加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在客观题(单项选择题和双项选择题)部分难度系数为0.80略高于09年的0.77,但在主观题部分,难度系数只有0.54,比09年主观题部分的难度系数0.56降低了2个百分点。而在两道计算题中,空白卷和零分卷比率大幅增加(详见零分比率表5) 非选择题零分比率表52008年2009年2010年题号题型零分%题型零分%题型零分%1333选做题0.50%33选做题0.24%1434选做题0.78%34选做题1.25%15电学实验8.00%力学实验0.75%34实验题0.44%16力学实验0.71%电学实验4.08%17计算题4.06%计算题2.79%35计算题17.84%18计算题6.98%计算题9.82%19计算题14.45%计算题7.71%36计算题30.54%20计算题41.55%计算题27.30%4.考生推理缺乏严谨性 这是主观题部分平均分下降的主要原因,从卷面上反映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考生没有养成推理的习惯,因此,尽管今年在主观题部分没有过程复杂、隐含条件较多的题目,考生不懂得推理而随意作答,混淆了题设条件,因而错列了原始方程的情况就比去年严重。如第35题(力学综合题)相当多的学生是漏了从d点到b点的机械能守恒过程,直接把d的速度作为B物体弹开时的速度,还有的是漏掉动量守恒过程,直接把B物体的速度当作A的速度,得9分或者6分的多为这种现象;在第36题中很多考生没能从题目的表述中,推导出带电粒子的运动与转盘角速度到底有什么样的逻辑关系,甚至有些考生连第1问中很简单的带电粒子运动半径与感光板长度d的几何关系也找不出来(详见“考生答卷典型错误分析”) 5基础知识掌握不好,综合分析判断能力较弱 与08、09两年比较,考生在这方面表现略微不尽人意。这表现在今年题目难度虽然略有下降综合分析要求不高,但低级错误仍然不少,其根本原因还是基础问题(详见“考生答卷典型错误分析”)例如在第35题第(1)问中,考生问题答卷明显的就是向心力的概念不清楚,支持力的方向搞错或者没有考虑重力,而导致运动方程的错误。第(2)问中机械能守恒和动能定理方程错误很多,甚至是功的正、负判断的错误;还有,有些同学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再求位移时,受力分析中很多除了摩擦力外还出现了向左的力,认为向左运动就要有向左的力,这是相当低级的错误,得分低于6分出现较多此现象。又如,在第36题中,有29%的考生把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当成了类平抛运动来处理,这里面除了有一部分是思维定势的原因外,更多的是没能搞清楚这两种运动在本质上的区别。更有一些考生不能理解题目最后的题设条件“通过N1的所有粒子在盘旋转一圈的时间内都能到达N2”,导致判断出错,将简单问题复杂化(详见“考生答卷典型错误分析”)6基本技能掌握不够好 这主要反映在实验题的作答。虽然今年的实验试题取消了考生最 容易出错的“两尺读数”但是在“老大难”的电学实验“实物连线”上仍然出现了跟往雷同的错误,且人数比例不少。 此外,在同一题中对电阻箱电阻的读数错误也反映了对这个考试大纲规定要求掌握、而考生最不重视的一个基本电学仪器的认识问题 实验中有效数字记录的掌握也是试卷中反映出的较为严重的问题如34(1)中A、B两点的间距记录、C点速度的计算、(2)中电源内阻数值计算等,而本题最后一个空格是答对率最低的,充分暴露了考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严重不足(详见“考生答卷典型错误分析”)7运算不规范的情况有所抬头 在08、09年的年报中,我们曾经指出,考生答题的规范性问题有所好转,但在今年的试卷中,答题不规范情况又有上升的情况 在第34题(实验题)中,出现了运算结果不带单位而导致零分;在第35题中,考生没有注意运用题目给定的符号或者注意区分不同物体对应的物理量。相当多的考生在列物体A的动能定理或求物体A的加速度时,方程中质量用m表示就算了,没有明确是或者,都被扣分;有个别用h代替题目出现的R,还有用r代替R,答案中出现单位,更为严重的是,题目已经很明确地给出“重力加速度为g”这个条件,而很多考生仍要把阿拉伯数字10代入运算,因此严重丢分。在第35题中,还是有13%的考生在没有建立原始方程的情况下,就直接进入运算(详见“考生答卷典型错误分析”) 由此可见,在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答卷中,反映的问题还是很严重的,而并非是题目难度略有下降,就掩盖了考生的问题,这一点,我们还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社会议论所左右。(四)考生答卷典型错误分析1选择题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考生答卷错误分析见表6表6. 选择题考生答卷错误分析表样品数:290273 括号外为A型卷、括号内为B型卷正确答案题号通过率P(难度)区分度D考查(内容)重点典型错误(A型卷)错误原因分析130.850.46共点力平衡条件平衡力概念答案:B(B)错选D:FA与FB大小之和等于G(10.01)错选C:FA与FB是一对平衡力(2.95)不理解力的矢量性错误理解平衡力概念140.830.31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答案:A(B)错选C:温度降低内能增加600J(9.82)错选B:温度升高,内能减少200J(4.95)不明确热力学第一定律中W、Q、U正负取值的意义150.860.39气体实验定律(玻意耳定律)答案:B(A)错选C:体积不变,压强变大(10.84)不理解玻意耳定律,把洗衣缸的体积看成是被封闭的空气体积160.850.4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图线)答案:A(A)错选C:7.45错选B:4.18不理解公式EBLv中的L是切割有效长度,因而不理解Et图线170.800.39速度图线的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答案:BC(AC)错选A:01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16.77)错选D:01s内运动方向与24s内方向相反(3.26)不理解平均速度概念,把即时速度当平均速度把图线的倾斜方向当成运动方向,未掌握好速度图线有关问题180.820.41核反应的类型,核反应方程的鉴别答案:AC(AD)错选D:;是重核裂变(6.38)错选B:;是衰变(5.44)不理解各类核反应的特征及对应的核反应方程特点190.780.48正弦交流电的图线及表达式答案:BC(AB)错选D:表达式为(14.81)把正弦交流电表达式中的最大值理解成有效值200.680.51力的概念答案:BD(BD)错选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16.48)错选C: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所受引力的方向不变(11.28)把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错误理解为一对平衡力对地球卫星所受引力总指向地球理解为方向总不变210.850.47点电荷电场的性质、电场线答案:BD(BD)错选C:a点和b点电场强度的方向相同(6.45)错选A: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5.29)不理解电场强度的方向的定义不理解电场线指向与电势高低的关系2非选择题部分 非选择题部分错误分析见表7题号考查(内容)重点典型错误错误原因分析34(1)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纸带的数据处理(2)考查电学实验:测电源的内阻和电动势(一)(1)0.02s (2分)0.02 占16.0%0.1s 占28.0%1s 占8%0.2s 占28%0.02m/s 占4%0.5s 占8%空白 占8%(2)0.680.72cm(2分)0.7 占15.2%0.70 占31.8%1.7 占4.54%0.700cm 占24.2%0.7cm 占16.7%1.70cm 占3.0%空白 占4.54%(3)0.100m/s(2分)空白 占25. 4%0.500m/s 占22%10.0和10.0m/s 占22%0.10m/s 占13.6%1.00m/s 占6.8%50.0cm/s 占3.4%0.100v/s 占1.7%(二)(1)正确连线 3分电压表接错(未接、短接) 占45.8%连线交叉 占6.8%电压表与电阻箱接错 占6.8%涂改且连错 占3.4%连线到电阻箱旋钮 占6.8%如图8电源与电压表串联 占1.69%如图13(2)20 2分 占30.8%空白 占34.6%2.00V 占3.84%14V 占3.84% 占3.84%10 占7.7% 占3.84% 占3.84%3 占7.7%(3)闭合 2分合上 占10%接通 占10%闭 占10%闭合 占10%打开 占20%空白 占20%断开 占20%(4) 3分 空白 占45.7% 占31.9% 占4.3% 占4.3% 占4.3%单位错或没单位 占0.8%有效数字位数错 占0.8%0.69 占3.44%2.65V 占1.7%(5)小(偏小) 2分空白 占4.5%大 占95.5%没写单位记错了计数点的时间间隔单位错误完全没有了解打点计时器没写单位,也没有估读没写单位错读成刻度尺的示数估读错误估读错误读成刻度尺的示数不会刻度尺的读数不会计算纸带的瞬时速度计算错误计算错误没有写成三位有效数字形式计算错误计算错误单位写错不知道电压表应并联连接不应估读不会读数误读成电压读数不规范读数不规范不会读数用词不准确看错图用词不准确不懂得计算内阻或者放弃内阻的计算计算不准确计算不准确答题不规范没写单位不懂得如何进行误差分析不懂得如何进行误差分析35(1)考查考生对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的认识,考查理解能力、推理能力(2)考查考生对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的认识和应用,考查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总样本人数为290273人一、主要得分点:0分人数51798,占总样本人数的17.84%3分人数5972,占总样本人数的2.06%6分人数13896,占总样本人数的4.79%9分人数14311,占总样本人数的4.93%12分人数26705,占总样本人数的9.20%15分人数29679,占总样本人数的10.22%18分人数72486,占总样本人数的24.97%二、典型错例(一)0分1空白,占0分样本约58.8%,占总样本约10.48%2胡乱写式子,占0分样本约16.67%。3向心力方程错误,占0分样本约5.41%。4功能关系错误,占0分样本约12.23%5两个物体的质量关系搞错,占0分样本约5.89%。 (二)3分1向心力方程错误,占3分样本21.42%。2在d点的速度计算错误,占3分样本21.76%。3第二小题空白, 占3分样本12.41%4、第二小题漏掉从d点到b点的机械能守恒过程,或者A、B分离的动量守恒的过程,占3分样本10.96%,5、动量守恒方程错误,占3分样本2.42%,如:3mvA+mvd=0mv=(m+3m)v (3m+m)v=3mv+mv6、机械能守恒方程、动能定理错误,占3分样本26.42%,如:3mvA2+mgR=0mv2+mgR=mvB27两个物体的质量关系错误,占3分样本3.42%(三)6分1 向心力方程错误,占6分样本11.36%。 2用其他字母符号代替原题字母,用r代替了R,占6分样本1.13%,如:3d点速度 计算错误,占6分样本12.39 %,如: 没有化简,扣1分写成4第二小题完全空白,占6分样本6.02%。5漏掉从d点到b点的机械能守恒过程,直接以d点的速度代替b点速度,占6分样本4.12%。6机械能守恒方程错误,占6分样本8.38%。如:7漏掉动量守恒的过程,直接把第一小题的速度当作A点的速度,占6分样本6.89%。8动量守恒方程错误,占6分样本5.01%。如:(但代入的是d点的速度,而不是b点的速度)9求B滑行距离的功能关系错误,最多的是功的正负搞错,占6分样本14.20%。10(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受力分析错误,占6分样本3.98%,如:Ff11两个物体的质量关系错误,占6分样本2.27%,如:(正确应该写或者写)12位移S求解错误,占6分样本24.25%。(四)9分1向心力方程错误,占9分样本7.59%,如:直接写,没有写出,没有明确如何得来。 2d点速度计算错误,占9分样本7.69%,如: 3漏掉从d点到b点的机械能守恒过程,直接以d点的速度代替b点速度,占9分样本3.70%。4机械能守恒方程错误,占9分样本6.59%,如:5漏掉动量守恒的过程,直接把第一小题的速度当作A点的速度,占9分样本7.79%。6动量守恒方程错误,占9分样本8.49%,如:7、求B滑行距离的功能关系错误,占9分样本11.17%,如:6、受力分析错误,占9分样本5.88%,如:7、两个物体的质量关系错误,占9分样本11.39%,如:(正确应该写或者写) 8、位移S求解错误,占9分样本29.71%,如: (五)12分1d点速度表达不准确,占12分样本3.57%,如: 2漏掉从d点到b点的机械能守恒过程,直接以d点的速度代替b点速度,占12分样本5.61%,如:3机械能守恒方程错误,占12分样本5.95%,如:5漏掉动量守恒的过程,直接把第一小题的速度当作A点的速度,占12分样本7.76%,如:6动量守恒方程错误,占12分样本7.53%,如:把动量守恒放在第一问中“因为相互作用力相等,所以”7、求B滑行距离的功能关系错误,占12分样本3.56%,如:8、两个物体的质量关系错误,占12分样本16.67%,如:(正确应该写或者写)8、位移S求解错误,占12分样本46.31%,如: 9、没有基本公式直接写答案,或没有以题目的符号答题,占12分样本3.04%,如:(没有写出牛顿第二定律)(六)15分1最后位移计算错误,占12分样本99.48%,如: 2没有基本公式直接写答案,占12分样本0.32%,如:没有写动量守恒定律,直接写出B的速度。向心力定义没有掌握,受力分析错误,未能正确列出物体向心力方程题意没有弄懂,物理情景不清楚。受力分析错误,未能正确列出物体向心力方程。受力分析错误,没有掌握惯性的概念,受物理前概念的影响,认为“向前运动就必须要有向前的力”。读题不慎重,粗心大意,答题规范差。受前一问的错误答案影响。受力分析错误,未能正确列出物体向心力方程。没有注意答题规范,没有写出基本公式、用题目所给符号答题。物理情景不清楚,从d点到b点的过程缺漏。不能正确列出机械能守恒定律方程。物理情景不清楚,没有理解A、B两个物体分开的过程是动量守恒过程。不能正确列出动量守恒定律方程。不能正确列出动能定理方程。受力分析错误,没有掌握惯性的概念,受物理前概念的影响,认为“向前运动就必须要有向前的力”。读题不慎重,粗心大意,答题规范差。受前一问的错误答案影响。36考查学生对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规律的理解,考查了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总样本人数为290273一、主要得分点0分占总样本人数的30.54%3分占总样本人数的10.54%5分占总样本人数的3.85%8分占总样本人数的11.48%13分占总样本人数的3.97%二、典型错例(1)0分1空白占0分样本约46.8%2简单罗列公式,甚至乱用公式占0分样本约18.0% 如:、 、等3错用平抛运动解题占0分样本约29.2% 如:由、 得等4粒子运动周期、半径关系没有原始方程的推导占0分样本约2.0%如:直接写:而没有后续计算直接写:或5没有建立完整的计算方程占0分样本约1.0%如:单独写:和而没有后续的计算6没有用题目规定的符号且没有说明占0分样本约0.5% 如:7错用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解题占0分样本约2.0% 如: 8错用匀速直线运动解题占0分样本约0.5% 如:,(2)3分1只写出,但没有后续的计算,或后续计算没有思路,或只计算出速度占3分样本约17.3%2写出,但时间计算错误占3分样本约55.8% 如: ,等 或用匀变速运动规律计算:3写出,但错用平抛运动知识解答占3分样本约23.1%4写出,后,计算时错误占3分样本约3.8% 如:、等(3)5分1能正确写出,和,但时间计算错误占5分样本约51.9%如:、等2周期T的计算没有推导过程,而最后时间计算正确占5分样本约40.5%如:,3速度计算错误,导致结果错误占5分样本约3.8% 如:4写出,后,错用平抛运动知识计算时间占5分样本约2.5%5没有建立完整的方程占5分样本约1.3% 如:(4)8分1第一问全对,第二问空白占8分样本约56.0%2第一问全队,第二问错占8分样本约31.9%用了平抛运动的知识计算半径错误如:,等乱写公式如:、等3第一问时间计算错误占8分样本约7.8% 算术运算出错如:第二问算对了的最小值,最大值计算却用了平抛运动的知识计算第二问计算速度错误如:、4第一问周期没有推导,第二问只算对了其中一个半径占8分样本约4.3%(5)13分1第二问两个速度计算正确,但讨论时出错,或没有计算占13分样本约24.6%如:,、2两个速度计算出错,但其它无误占13分样本约18.5%如:、3只计算了最大值,而误以为最小值为0占13分样本约23.0% 如:4由于半径判断错误,只正确计算了其中一个最值占13分样本约26.2% 如:, 5第一问时间计算错误,第二问全对占13分样本约1.5%6没有注意题目中“通过N1的所有粒子在盘旋转一圈的时间内都能到达N2”的条件,导致判断出错占13分样本约6.2% 如: n取0,1,2,3对物理过程一知半解,思路混乱错误理解题意,对典型的物理过程缺乏正确的理解思路不严谨,缺乏物理推导过程没有形成建立方程的习惯解题不规范错误理解题意,随意使用物理定律定理错误理解题意,对物理过程不能正确分析时间不足,或分析能力不足不清楚粒子运动的规律对物理过程缺乏正确的分析数学推导过程出错对物理过程分析不准确,导致时间的表达出错思路不严谨,缺乏物理推导过程数学运算错误错误理解题意,对典型的物理过程缺乏正确的分析没有形成建立方程的习惯时间不足错误理解物理过程对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分析不准确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力调度与管理自动化系统合作协议书
- 精密机械设备维护及升级改造合同
- 2025年电压力煲合作协议书
- 租赁自行车服务协议
- 详细公司注册资本证明书(7篇)
- 林业资源长期合作协议
- 物业管理费收缴及服务合同
- 养殖基地运营管理与社区合作合同
- 畜牧养殖场共建管理合作协议文本
- 双十一活动超市方案策划
- 2023北京朝阳区初三一模英语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4年浙江省中考社会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 2025届高考作文复习:读写结合型作文审题立意
- 你好疯子剧本-你好疯子话剧
- RPA制造行业常见场景
- 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通泉中学2025年初三毕业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规范
- 设备损坏赔偿协议书范本
- 大国脊梁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北大学
- 近五年重庆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2024
- CJT396-2012 鸭嘴式橡胶止回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