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doc_第1页
部编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doc_第2页
部编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doc_第3页
部编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doc_第4页
部编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文言文阅读 (共16题;共207分)1. (5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玉,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就为汝多知乎?”(1)用“/”画出朗读时的停顿处。 此 不 为 远 者 小 而 近 者 大 乎?(2)两小儿辩日时,一儿从_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大如车盖”;一儿从_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沧沧凉凉”。他们看太阳的角度不同,因此得出的结论不同。 (3)从上面短文中,你体会到孔子和两小儿各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4)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听了两个小儿的话,孔子又会说什么呢? 2. (15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杨氏之子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y)?”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1)给短文中的划线字注音。 _孺譬瞳(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孺子:_尝:_戏:_人语之曰:_3. (14分)读一读,回答问题。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 诸儿竞走取之_人问之_取之,信然_(2)文章开头交代“王戎七岁”有( )作用。 A . 王戎骄傲自大,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B . 暗示王戎年幼,间接写出了他的聪慧C . 夸赞、欣赏王戎人为人(3)翻译句子: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4)从“信然”一词看,旁人对王戎所述理由抱有怎样的态度?( ) A . 信服B . 征服C . 服从4. (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问题。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划线字注音。 _盂沧孰汝知乎(2)解释下列划线词。 两小儿辩斗_我以_日始出时去_人近及_其日中如探汤_孔子不能决_也孰_为汝多知_乎(3)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5. (2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下列字注音。 _盂沧孰汝(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两小儿辩斗_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及其日中如探汤_孔子不能决也_孰为汝多知乎_、_(3)翻译两小儿辩日全文。 (4)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5)“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6)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7)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 (8)这两个小孩对太阳的探究,体现了一种什么态度? (9)两小儿的说理角度分别是:_。 6. (8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曹冲称象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注释】太祖:即曹操,曹冲的父亲。校(jio):通“较”,比较。施行焉:按这办法做了。(1)根据文段内容填空。 曹操想称大象的重量,大臣们的表现是:_,曹冲称象的办法是:_。(2)曹冲与王戎的相同之处是:_。 7. (12分)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读一读,把需要停顿的地方用“/”标出来。 (2)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当时一定_,他多么希望_。别的小朋友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没有走,他想:_。最后司马光终于想出办法,救了那个小朋友。 (3)通过这件事,我知道司马光是一个_的孩子。( ) A . 贪玩B . 善于观察C . 爱动脑筋D . 乐于助人(4)小古文与现代文有什么区别?至少说出两点不同之处。 8. (13分)阅读理解。 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1)下列下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 天雨墙坏 雨:下雨B . 其邻人之父亦云 父:父亲C . 暮而果大亡其财 亡:丢失D . 其家甚智其子 甚:很,十分(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B .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C .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D .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翻译: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毁坏了墙。B . 暮而果大亡其财。翻译: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钱财。C . 不筑,必将有盗。翻译:不把它修好,一定会有盗贼进来。D . 其家甚智其子。翻译:他家的那个孩子十分聪明。(4)这个故事主要想告诉我们 ( )。 A . 出现问题要及时补救。B . 富人儿子非常聪明。C . 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D . 做人不要多管闲事。9. (10分)背写课文,回答问题。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王戎“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此时,他会想些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2)王戎与诸小儿想比有哪些过人之处?( )(多项选择) A.仔细观察 B.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C.会对脑筋 D.先人后己,懂得谦让10. (5分)阅读两小儿辩日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找出文中的三对反义词,写下来。 _ _ _(2)抄写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写出这个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 11. (6分)阅读文言文。完成习题。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日:“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1)文中“桓侯”指_,“寡人”指_。 (2)“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这句话的意思是:_。 12. (19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1)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誉之曰(称赞)B . 于物无不陷也(穿透)C . 吾矛之利(好处)D . 其人弗能应也(不)(2)自相矛盾选自_,它比喻_。 13. (27分)课外阅读。 铁杵磨成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释:媪(o):年老的妇人。杵(ch):棒槌。卒业:完成学业。(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 去:_。 方:_。欲:_。 还:_。(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磨_还_(3)用“是”与“否”判断下面的划线字是否意思相同?( )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4)翻译下面的句子。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_太白感其意,还卒业。_(5)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_14. (1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凿壁借光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 , 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引:引来,使出现。邑:同乡。文不识:人名。与:帮助。资:借。大学:大学问家。(1)解释划线的词。 衡乃穿壁引其光_遂成大学_(2)根据意思写由文中的原句。 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匡衡于是帮助那个大户人家做工却不要报酬。(3)像这样讲古人刻苦读书的成语故事还有:_。 (4)匡衡为什么给那个大户人家做工而不要报酬? 15.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拔树凿井伊犁城中无井,皆出汲于河。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1)下列“故”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B . 低头思故乡(静夜思)C . 故草木不生D . 依然如故(2)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你认为下面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伊犁城中无井是因为地下缺水,根本打不出水来。B . 伊犁城的位置在沙漠当中。C . 伊犁城中的人开始的时候,只知道到城外的河中打水。D . 佐领聪明多端,领导人们在沙漠中探出了水井。(3)翻译句子。 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4)请谈谈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 16. (8分)文言文阅读。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1)你会用成语概括这则故事吗?这个成语是:_。 (2)这则故事的寓意是:_。 (3)“长百兽”中的“长”的解释、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身体比百兽长(chng)B . 做百兽的首领(zhng)C . 比百兽长得快(zhng)D . 比百兽有长处(chng)(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文言文阅读 (共16题;共207分)1-1、1-2、1-3、1-4、2-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