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林木种苗花卉产业发展综述.doc_第1页
庆阳市林木种苗花卉产业发展综述.doc_第2页
庆阳市林木种苗花卉产业发展综述.doc_第3页
庆阳市林木种苗花卉产业发展综述.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庆阳市林木种苗花卉产业发展综述庆阳市林木种苗花卉产业发展综述* *摘要:本文总结了近年来(2009年以来)庆阳市林木种苗花卉产业方面的新技术及推进林木种苗花卉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和近年来新引进的林木种苗花卉适生品种的栽培技术。关键词:林木种苗 花卉产业 林木种苗花卉产业是为大地增绿、场圃脱贫、职工致富、农民增收的绿色基础产业。目前我国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使用已经呈现出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的趋势, 发展林木种苗花卉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庆阳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大规模植树造林的开展,林业种苗、花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市的一项新兴产业。1 基本状况庆阳市林木种苗管理工作以市林木种苗管理站为核心,以8县区种苗站和子午岭4个林业总场种苗工作专门力量为骨干,以市林木种苗检验中心为平台,全市35名检验人员为基础。此外,成立了“庆阳市林木种苗花卉协会”。目前,全市有27个国有林场,国有县属苗圃总经营面积10,199.68亩,平均年出圃苗木2322万株;民营集体、个人育苗基地育苗面积2578亩,年平均产苗5643万株;国有林场苗圃经营面积8903亩,平均年出圃苗木11,373万株;现有林木良种基地两处,经营面积25,987.3亩,平均年产良种9250公斤;采种基地三处,经营面积14,850亩,平均年产种21,250公斤;基地供种率达85%。培育树种、花卉达70多个品种。庆阳市确定的刺槐、山杏、国槐、稍白杨、楸树、臭椿、文冠果、沙棘、油松、侧柏、小叶杨和华北落叶松等12个优良乡土树种发展较快,其每年造林育苗面积占全市的80%以上。“十五”以来,全市共调剂种子50万公斤,苗木20亿株,盆栽鲜花900万盆,年产鲜花9000万株, 年创产值2600万元,基本形成的8个种苗花卉交易市场,年交易额2000 万元,产业发展成绩喜人。“蒲棒”、“巍峨”无花果盆景和文冠果种子分别在国家和甘肃省花卉博览会上获奖。2 新思路、新举措的应用 2009年9月21日,第二届庆阳市林木种苗花卉协会会议召开,会议要求要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增强抓好种苗花卉产业重要性的认识;要完善检测机制,逐步做到科学育种管苗;要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完善以法治种治苗;要加强良种管理,不断规范良种体系建设;要抓好工程管理,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整合资源优势,引导市场建设,全力推动林木种苗花卉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要强化自身建设,为庆阳的绿化美化、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地贡献。在会议精神的指导下,近年来,庆阳市各界人民在庆阳市领导的带领下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按照“调整结构,注重质量,稳步发展,提高效益”的方针,进一步调整了林木种苗和花卉品种结构,加强了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扩大了林木种苗和花卉栽培面积,极大地丰富了庆阳市林木种苗花卉资源,有力地促进了庆阳林业建设,有效促进了庆阳市的经济发展。为了推进全市林木种苗管理工作标准化进程,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庆阳市杨树苗期主要病害防治规程和庆阳地区油松种实害虫综合防治规程两个地方标准的起草工作。为使地方标准更适合现代林业发展的要求,我市又修订了庆阳市杨树苗期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起草了庆阳市油松种实害虫综合防治规程、庆阳市欧美杨107号和108号育苗栽培技术规范和庆阳市文冠果育苗造林技术规程等地方技术标准,为全市林木种苗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3发展成就3.1引种推广基于陇东树种资源相对偏少,大部分树种易染病虫害等方面因素的考虑,近年来全市积极引进在耐旱、耐寒、速生以及抗病虫害等方面优良的树种品系。首次从美国本土引进铅笔柏种子并应用小拱棚塑料育苗容器成功培育苗木2.6万株;用三年生容器苗营造示范林13亩,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特别是在种子低温层积处理、小拱棚容器育苗和推后造林时间等技术方面有新的突破,并通过技术鉴定。引种欧美杨107、108及110号进行选育推广,完成示范育苗830亩,示范造林24100亩,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成功引进廊坊杨、美国黑核桃、美国黑李子等用材、经济林树种,示范推广3万亩,为全市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于我市育苗用种数量不足、种类偏少的现实,我市积极采取了全国良种产区的林木种子选购调拨工作。其中包括刺槐、中槐、山杏、沙棘、油松、落叶松、云杉、白皮松等树种,累计拨林木种子15万公斤每批种子都达到国家二级以上质量标准,出苗整齐、产苗量符合标准要求,满足了我市“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三北防护林”等林业建设工程对林木种苗的需求。3.2应用新技术容器育苗、地膜覆盖育苗、遮荫网育苗、温室温棚育苗、ABT生根粉育苗、动力2003育苗等新技术在林木育苗中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出圃苗木的数量和品质。据初步统计,全市已累计完成油松、侧柏容器育苗21490万袋,地膜覆盖育苗34560万株,温室温棚繁育雪松、白皮松、楸树、仙客来、百合花等苗木花卉8700万株,ABT生根粉蘸根或蘸插条繁育油松、杨树等树种苗木5400万株,芽苗移栽育苗累计281.87公顷。在子午岭完成落叶松、樟子松遮荫网育苗7690万株,动力2003育油松苗6800万株。这些苗木的出圃将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277万元。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力地提高了林场和苗圃的经济收入,也带动了林木种苗产业的大发展。林木种苗的科学研究,是推动林木种苗事业发展的动力。我市先后完成林木种苗科研课题、标准和规划设计22项。其中包括陇东黄土丘陵沟壑区容器育苗与造林技术示范推广和楸树优质苗木繁育试验示范等多个科研项目,分别获甘肃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庆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参与的苹果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国家级星火项目(2007EA860026)通过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正在进行的林木种苗科研项目2个,都已完成了阶段任务。林木良种是生态文明建设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林业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席忠诚指导推荐的中湾林场油松良种基地被确定为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罗山府林场小叶杨良种基地被确定为省级林木良种基地;初审上报的刺槐、沙棘、柠条、华北落叶松、欧美杨107和108号、山杏、楸树、文冠果、油松采种林、山桃、小叶杨、宁县曹杏和三倍体毛白杨等14个树种(品种),被审定并公布为甘肃省林木良种,使全市良种使用率得到迅猛提升,目前已达到65%,高出全省15个百分点;可利用的林木良种也由原来的29个树种(品系),增加到目前的96个树种(品系);特别是油松和苹果的良种使用率提升较快,均已达到了85%以上。2010年国家启动了林木良种补贴试点项目,经他多方争取庆阳有两个试点单位参与试点,落实投资120万元,占全省的20%。2011年在浙江义乌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上,我市组团参展的86个产品中16个产品获奖,获奖总数位居甘肃省第一,其中赤诚富士、赛鲜九龙金枣(鲜)和曹杏脯、高原圣果沙棘原浆口服液、百里香地椒茶、油松种子6个产品获金奖,陇蜜富士、宁洲富士、华泰富士、甘旭富士、董志塬富士、曹杏、赛鲜九龙金枣(蜜)、维思特桂花杏脯、宁县薄皮核桃、正宁香玲核桃10个产品获优质奖。3.3基础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种苗基地档次是我市种苗生产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我市积极争取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种苗基地建设投资项目,并完成了庆阳市中心苗圃建设项目,通过省林业厅和省发改委的验收,完成项目建设总投资789.91万元,其中中央投资619万元,投资效益显著。他还参与了甘肃中东部林木采种基地、林木良种基地和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苗木基地建设等工程项目的设计和主持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投资项目,完成总投资1480.46万元。建成林木良种基地2处、采种基地3处、苗圃基地10处,建成林木种苗质检站1处。苗木花卉年生产能力3.3亿株,产值1600万元,年生产种子5万公斤,产良种1.2万公斤。经过几年的建设,为全市生态建设的顺利实施夯实了基础。4 发展目标为了充分发挥子午岭林区林木种苗产业优势,进一步扩大苗木培育规模,为全市造林绿化提供品种对路、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林木种苗。根据庆阳市林业局长会议指示精神,结合各林场近年来苗木培育现状、土地资源现状等,通过反复讨论,由市种苗站承担的子午岭林区“十二五”优质林木种苗基地建设规划已制定完成,并已印发各场开始组织实施。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子午岭林区育苗基地规模达到20000亩(其中:固定苗圃15000亩,临时苗圃5000亩),林木良种基地达到3750亩,采种基地达到11200亩,种质资源库1000亩,育苗用种统供率和种子质量报检率分别达到100%,良种使用率达到70%。重点抓好五项工作。一是扩大育苗规模。充分利用子午岭林区土地资源优势,在现有12151.2亩苗木基地的基础上,整合其它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使全林区2012年固定苗圃达到12000亩,临时苗圃达到4000亩;2013年固定苗圃达到15000亩,临时苗圃达到5000亩;育苗面积稳定在20000亩。“十二五”期间,规划建立集中连片、树种多样、规格齐全的特色种苗基地10处,每处规模达到750亩以上。二是调整苗木结构。坚持造林、绿化和经济林苗木一起抓,不同规格和龄级苗木齐培育的原则,大力调整育苗结构,着力培育大规格绿化苗木,培育苗木的针阔树种比例控制在1:1;经济林苗木、常规造林苗木、城乡绿化苗木比例分别达到5%、30%、65%。三是建好良种基地。全林区建设重点林木良种基地5处,规模3750亩。四是建立采种基地。全林区建立林木采种基地7处,规模11200亩。五是种质资源库和机构能力建设。在连家砭、大凤川林场建设林木种质资源原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