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的原则(建议稿).doc_第1页
新闻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的原则(建议稿).doc_第2页
新闻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的原则(建议稿).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借助抗震救灾新闻报道提供心理援助的请示卫生部新闻办:本次抗震救灾中媒体及时的现场报道和大量专家的纵深访谈,充分起到了传递政府声音,稳定民心和鼓舞士气的作用。新闻届的同志们不怕疲劳连续奋战、及时准确地传递着现场消息,大量新闻工作者不怕危险深入抢险救灾第一线,他们发回的感人置身的报道,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新闻媒体在抗震救灾中的重要作用,我们深为敬佩和感动。为了更好的配合抢险救灾的深入进行,我们在感动之余,迫切希望媒体从心理救援的角度加大报到力度,在使我们的心理救援帮助能够借助媒体的力量传达到灾区人民心中,同时避免一些国际上在灾难报道时的不足。具体建议如下:1.在鼓舞士气的同时,利用媒体加大科学救援的指导。这次救援难度大,人民军队又一次冲在了最前面,担当了抢险救灾的重任。科学正确的救援方法可以通过媒体使我们的子弟兵和自救的群众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创伤急救的基本原则。提高伤者第一时间救护的科学性。建议媒体请一些创伤、骨科、外科、急诊科和精神科专家在电视里教大家一些基本救护知识和心理保健知识。展示一些在抢险中就地取材正确转运伤员的镜头,会起到医生所起不到的作用,也会避免由于抢救和转运知识不足给伤员带来的二次损伤(例如腰部骨折的伤员在备抱之后可能转身瘫痪,唐山地震有许多这样的例子)。2. 对未成年人观看抢险救灾电视给予指导很多未成年人同样被媒体精彩的报道所吸引。由于年龄的原因,特别是小年龄的孩子不能分辨现实与报道,可能会在看到比较恐怖的场面之后联想到自身的安全问题,他们不能判断出灾区和自己居住地的距离,又不太容易接受大人的解释。有报道美国“911”事件之后,有些孩子在反复看了大楼倒塌的场面之后出现恐惧害怕的表现。不得不求助心理帮助。我们建议在黄金时段应避免大量破坏性现场甚至血腥的场面,同时媒体应该建议家长指导未成年人看电视。低年龄儿童(12岁以下)最好在家长的陪伴下收看救灾的报道,鼓励孩子学会关心他人,鼓励孩子学习防灾自救知识。同时,对于他们的疑问家长应该及时给予准确的解释, 3.图示救灾情况本次发生地震的汶川地区大家不是很熟悉,受灾面积又非常大,媒体播报员的辛苦有目共睹。他们目前主要通过文字和解说来说明各地的救灾情况,一是会使增加报道的难度,二是受众不容明确感受到救援的进展,可否借助FLASH或幻灯技术演示救援部队的推进情况和其它进展。2003年SARS发生时各地患者每天变化情况的曲线图,一目了然,同时也可以减轻播报员的应激负荷。4.加大对自然灾难的预防和自救知识普及灾难随时会发生,特别是这次的余震和连带的山体滑坡等还在继续发生,转移到安全但是陌生的地方集中安置等,都会继续增加人们的心理应激负荷。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基本防灾自救和救助他人的知识,了解危机时的心理保健知识,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后续连带损失。在大家都关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时,及时普及教育大众,减少次生灾难的发生,媒体责无旁贷。5.尊重亡者和伤者在没有经过家属的同意前,最好不要公开死者或伤者的名字、肖像等,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纠纷。6. 及时对媒体工作人员提供心理帮助 连续高强度的工作和现场的亲身感受,会直接影响新闻工作者的情绪和思维,我们建议媒体工作者在连续报道或是奔赴灾区之前接受短时心理保健辅导,回来后接受短时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